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明皇太孙 > 727 都在表演

皇明皇太孙 727 都在表演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风萧瑟,如今的应天府多了一些深秋的景象。在乾清宫里,看起来更是这样。

只是这一次,皇太子朱文垠没有出现在乾清宫,周王朱橚也没有过来。他们都还有其他的重要任务,所以现如今也就只能是老朱的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独自面圣了。

朱桂的压力可不小,他的母妃是滁阳王郭子兴之女郭惠妃,还算是受宠。他的哥哥朱椿如今在高丽开国,这个当初的蜀秀才本来就有贤名,现在更是有着一些功绩了。当然朱桂也有一个弟弟谷王朱橞,这一趟就没入宫了。

对于朱桂来说,他觉得自己是真倒霉,好端端的要独自面对两代帝王。对于父皇,朱桂是发自骨子里的畏惧。至于那个大侄子,说起来也无语,虽然他只比侄子大四个月,可是自小就是和那个大侄子没办法比,皇子比不上皇长孙啊!

现在侄子是皇帝了,那也就意味着两个人的身份更是有着巨大的差距,完全就是君臣。

老朱看着朱桂,教训说道,「你自小脾气暴躁,和你舅父一个样。」

朱桂立刻就跪下了,这个罪名可不小。因为朱桂的舅父,那就是阴谋谋害老朱的郭天叙、郭天爵。虽然他的母妃还算受宠,可是谁知道父皇会不会因此迁怒于人。

朱允煐就一边抱怨一边去搀扶朱桂,「皇爷爷,你说这些作甚?十三叔本来就是谨慎,你说这些可不就是让他多想!十三叔,莫要听皇爷爷的,他年龄大了就喜欢啰嗦!」

朱桂现在更是欲哭无泪,要是起来吧,父皇肯定不高兴。可是要是不起身,侄儿皇帝都来亲自搀扶了,这难道是不遵圣旨?

就在朱桂左右为难的时候,老朱又说道,「那也是咱说错了不成?」

朱允煐拽起来朱桂的同时说道,「皇爷爷,咱听祖母说过。先滁阳王续弦只有一女,郭天叙、郭天爵之流,算不得先惠妃之兄。」

老朱就急了,一瞪眼说道,「照你这般论,那你十三叔和你爹还不是弟兄了?你再问问他,他就算是和郭天叙不算甚,早些年他那舅公张天祐,那可是推脱不掉吧?就是那个贼子最是害人,咱早些年受了些苦,就是他撺掇的!」

「十三叔莫要多想,皇爷爷老了就喜欢念古、翻旧账。」朱允煐笑着对朱桂说道,「不过十三叔,皇爷爷说的也有些理。前些时日咱可是为难了,有人上折子说十三叔在外头随意鞭挞路人,这可不好。」

朱桂只能再次跪下,赶紧说道,「臣知罪。」

「倒也不是那么严重。」将朱桂拽起来,朱允煐说道,「只是十三叔这性子,确实急躁了一些。」

老朱冷哼一声,说道,「他和你那十九叔,到底是一母同胎啊。咱早年那般喜欢他,还不是一个暴虐的性子。要咱说,这还就是他郭家骨子里的不好。」

「那十一叔怎么说?」对于老朱的血统论,朱允煐不能同意,「十一叔可是蜀秀才,也是贤良。现如今在高丽治理封地也是井井有条,要咱说安抚百姓、收归民心,没有几人比咱十一叔厉害。说到底还是咱朱家人,什么郭家不郭家!」

老朱重重的将茶杯往桌子上一磕,说道,「好,咱记得你这话!等咱见了你祖母,咱和她叙叙!你就知道卖乖,小时候在她跟前说身上还有马家的骨血,现在只认咱朱家了?!」

这就大事不妙了,小时候的一些旧账没想到现在被翻出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老朱看到朱允煐哑口无言的样子,立刻笑了,「你啊,也是混账!咱和你祖母就是给你哄的糊涂了,你这一张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十三叔,十一叔现在在高丽,记得多和他写写家书。」朱允煐只能岔开话题,说道,「现如今十一叔不在应天府,十九叔那里你也该

管管,十九叔闹的有些不成样。」

朱桂只能领旨,只是心里有没有在意,那就另当别论了。他自己都顾不好,哪能管好弟弟啊。

很多的事情,还是先顾好自己就好,其他的哪怕是同胞兄弟也是需要注意分寸。也可能说不是每个当哥哥的,都想着要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

这早就分家了,弟弟也都成家立业了,当哥哥的也不好多说些什么。

起码对于朱桂来说是这样,他觉得管好自己就行了。哥哥现在在高丽当着藩王呢,这时候可春风得意了,哪里还顾得上在大明的弟弟们呢。至于朱桂,他自己性格有些急躁,但是也没有太大的恶迹,算得上中规中矩的大明朝王爷吧。

至于他的那个胞弟,看似是比较聪慧,可是心眼实在是太多了,也会装相。说实话,哪怕是亲弟弟,朱桂也不太喜欢他的那个弟弟,还不如不管呢,反正都多大的人了。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根本不需要在意其他的事情。反正现在的大明朝宗室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也不需要考虑皇位、朝政之类的事情,那些都是和他们没有任何干系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

在乾清宫里,虽然朱桂是被两代帝王小小的教育着,但是总体来说气氛还不错。

而在应天府城外十里,大明朝的皇太子朱文垠一身冕服,背着小手站在队伍的最前头。跟在他身后的,是他的爷爷辈的朱橚、叔父朱允熥、弟弟朱文墐,以及其他的宗室。

在这些天潢贵胄后头,就是勋贵、文武百官了,一个个的也都穿着庄重的朝服。这样的场合,自然也就需要穿着更加的正式了。

当然既然这些大明朝权力顶端的人出现,少不了的也有一些衣甲鲜艳的锦衣卫、大汉将军,护卫在旁边的还有那些魁梧强壮的京卫将士们。

朱允熥嘿嘿笑了笑,说道,「皇兄还真是知道杀鸡儆猴,咱大明朝的王师刚刚覆灭高丽,现在就让那些个藩国使臣过来。这也好,看看献俘也好。」

朱橚看了一眼朱允熥,淡定的说道,「小小高丽不足为虑,只可惜没能拿住李氏父子。也就是陛下仁慈,让那李氏父子有些个体面。」

对于李成桂父子,朱橚确实是看不上。要说那对父子还真的就是乱臣贼子了,篡国不说,还手足相残、父子相争,为了一个王位杀的那叫一个热闹啊。

所以现在要说覆灭了高丽,实际上也算不上什么。那对父子国灭身死,在朱橚、朱允熥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觉得大明朝的大军就是战无不胜的,这么些年下来大家也早就习惯了大明朝捷报频传。

这可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事情,从大明朝开国之前,就是胜利以及不断的胜利。

忽然间远处出现两匹快马,这也就是传信的。

小小朱回头,看着朱橚问道,「周王,诸司准备的如何了?」

朱橚立刻出班回道,「回殿下,诸司业已准备周全。」

小小朱满意的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冕服,「大德胜凯旋,礼仪万万不可缺。大军临近,即刻奏乐!」

这是必然的,不只是在大明朝是这样,在其他的朝代也是这样。不同的场合需要奏不同的音乐,虽说现在不是完全的按照礼乐制度来,可是很多的时候大家也心照不宣。

远处出现的烟尘越来越大,小小朱也准备好了,面色坦然的站在队伍的最前列。

忽然间鼓声响起、浑厚的发号声也响了起来,这个时候肯定是要奏乐的。

甲胄齐全的傅友德身材魁梧,骑着战马带领几员将领快速疾驰而来,滚鞍下马后朗声奏禀。

「末将傅友德,可灭不

臣、德胜凯旋。」

小小朱看着傅友德,表情肃穆,「善!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在声势洪亮的「万胜」后,小小朱缓缓抬起右手,双全高举着圣旨跪在小小朱跟前。

小小朱取过圣旨,这时候自不用说了。除了小小朱站着之外,其他人全都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颍国公傅友德铁骑长驱、横鹜千里,声讨高丽。奄克数城,降王破国、斩将擎旗。胡虏长遁,蛮夷为之褫魄,丰功盛烈,足以冠策。圣祖启万年之兴运,故生此名臣,摧陷廓清,佐成混一......」

傅友德心潮澎湃,这是陛下对于他的功绩的最大认可,这一道圣旨简直就是在不断褒扬。

宣读完圣旨,小小朱说道,「颍国公,接旨吧。」

傅友德重重叩首,激动万分的接过圣旨,「臣傅友德,领旨!」

在傅友德接旨后,双全再次跪下递来一道圣旨。而这一道圣旨就是褒扬大明朝的将士了,也将他们安排好,回京后自然是要酬功、赐宴,这些也都是大军凯旋后的固定套路之一。

其实这些事情也不需要太多的操心,朝廷在这方面早就有着足够的制度和经验。礼部、兵部、户部都知道该怎么做,五军都督府更是知道该如何去酬功。

在安排好这些将士后,小小朱对傅友德说道,「此次大军覆灭不臣,本宫甚为欢喜。只可惜本宫年少,尚不能亲历沙场,无缘目睹颍国公风采。」

虽然内心激动,但是傅友德还是立刻说道,「陛下英武睿智,此等不臣弹指间即可覆灭。臣不才,愿为陛下前驱。」

「这些话,颍国公还是留待和父皇说吧!」小小朱轻轻拽着傅友德的手腕,笑着说道,「不过颍国公还是要收敛着些,外头也都知道父皇好武事,只是这些年未能如愿。赐宴上,可莫要多说斩将夺旗,要不父皇必然不喜。」

傅友德不觉得这是皇太子是在警告他,他也不觉得这是陛下对他有了猜忌。而是因为陛下和太子喜欢、信重,这才会对他有这样的一些提点。

谁不知道当今天子年幼时就好武事,据说曾和中山王徐达、祁阳王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学习武事。但是效果呢,大明朝开国武将前五的几个人也算是悉心指导,可是当今天子就是没能学个明白。

所以在早些年,太上皇就是说过当今天子若是在军伍,最多也就是一个裨将了。

被小小朱拽着,傅友德自然也就是跟着。只是忽然间他意识到了不对,赶紧跪下,「殿下,臣......」

小小朱哈哈大笑,说道,「颍国公无需多礼,颍国公劳苦功高、素有大功。本宫对高丽诸事多有疑惑,还望颍国公不吝赐教。」

说着这些,小小朱拽着傅友德登上了太子车架。其实以傅友德的力气,他要是不愿意,小小朱根本扶不起来他。但是很多的时候,也就是一个表面文章,傅友德难道还真的敢让皇太子殿下拼尽全力的去将他扶起来?

徐辉祖其实一直都是跟在旁边,他其实也是副帅,在大军攻伐高丽的过程当中,他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这个时候,徐辉祖几乎被很多人忽视了。

不过徐辉祖可没有不高兴,看到皇太子如此表现,徐辉祖内心不知道多开心呢。再过些年,皇太子必然可以成为一代明君,中山王徐氏一脉,必然与国同休!

小小朱兴致很高,对傅友德说道,「此前中山公回朝,本宫也询问诸多战事,只是中山公到底只是领着偏师。本宫近些时日也读了些许兵书战策,也有些许感悟。只是本宫到底未能领军,好些事也不知是否可行。」

说完这些,小小朱看着徐辉祖说道,「中山公也等车,汝二人乃朝廷架海紫金梁。本宫今日还是要好好学学,若能学得二位国公一成本事,咱大明就多了一员悍将!」

对了,皇太子也是好武事的,洪武皇帝都夸奖皇太子有天分。

当然这个天分肯定有水分,也就是比他那个没天赋的父皇稍微强一点。

大明朝不需要允文允武的皇太子,大明朝需要的是治理好江山社稷的储君。但是大家也不介意哄着太子,谁让太子身份高贵,以及他现在兴致很高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