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明皇太孙 > 726 掌控

皇明皇太孙 726 掌控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大明朝的宗室来说,他们或许已经慢慢的意识到了一些事情了。这也让他们心里有着那么一些不安,或者也没有太多的一些个情绪波动。

毕竟很多的皇子、公主,对于老朱未必有多么的亲近。他们自小也没得到老朱太多的宠溺,对于老朱当然也就不会有着太多的亲近之情。更多地还是畏惧,更多的还是一些个疏远。

但是不管怎么说,老朱也是他们的父皇,这些皇子公主的显赫地位和荣华富贵,自然也就是因为老朱而来。老朱,就是他们最大的靠山,就是他们最大的依仗。

可是现在呢,父皇的龙体有恙,这难免就是有着一些让人心里不太安稳和踏实的地方了。

其实说到底他们也都明白,就算是父皇这些年对他们不太亲近,可是到底是他们的父皇,也给了他们足够多的的优容。父皇对外人确实严苛霸道,但是对于子女可谓是十分的宽容。

父皇要是有什么事情,以后的日子说不定就没那么好了。那个侄子皇帝,别看这些年对于宗室也确实不错,但是真的要说起来的话,肯定是不如父皇的。

只是对于宗室们来说,他们现在也确实没有太多的办法了,父皇的年纪毕竟也不小了。七十多岁的人了,身子骨有些问题,这也是非常常见的一个事情,不需要大惊小怪。

这个时候能做的事情,大概也就是入宫陪父皇说说话,听一听父皇的教训了。

这里头或许也是有着为人子的本分,但是也不缺少一些个比较现实或者功利的一些因素了。

比如说希望能够在父皇那里得到「遗诏」,倒不是想着什么能够登上大宝,或者是什么辅佐皇帝。只不过如果父皇能够留下让当今天子善待叔父的旨意,那么以后的日子也就足够的踏实和安稳了,这些也确实是一些宗室的心意。

另一方面为人子女的,要是在这个时候都不去尽孝,自然是会引起不少人的非议,甚至是弹劾。

这要是因此被皇帝记恨上,以后再来一个秋后算账的话,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这些个事情很多人其实也都心里明白,所以不管是乐意还是不乐意,这都需要去做。不管是为人子,还是说为臣,这些事情也都是他们需要做的,这也是他们的一些本分。

其实这些个事情也瞒不住人,宗室一个个的轮番入宫,这也不是上朝,而是去乾清宫,这些个事情很多的文武百官也都是陆陆续续的听到了一些风声。

虽说宗室这边也没透露洪武皇帝的健康状况,可是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很多人也担心出现山陵崩塌的状况。毕竟洪武皇帝的年龄在那,或许有些事情就算是发生了,那也是很正常的。

这些其实也都是当初老朱不太想要去见一见子女的原因,他很清楚一旦这些子女轮番入宫探望,那么必然会让朝野上下人心浮动。

哪怕他现在退位了,哪怕孙儿已经掌控了朝堂,可是很多的事情依然不能忽视。

老朱根本不是在自恋,而是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他开创了大明的社稷,他这样的开国之君的地位和权威,那也就意味着不可撼动。哪怕孙儿再掌控朝堂,在朝野上下也和他无法相提并论。

本来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给自己的孙儿增加无谓的烦恼。但是现在,老朱也不在意那些事情,也别管是不是当初自己最喜欢、最亲近的孩子。

只要是自己的子女,能够在这个时候看看,和他们说说话,这对于老朱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了。更何况自家那个最有出息的孙儿,每日也都是午膳的时候来陪着说话。

这些也都是老朱无比欣慰的事情,很多的事情可以当着儿子、孙儿的面说一说。这也是好事情,这样也可以在他驾崩之后,让子孙

们更加清楚该如何相处。

这些事情对于老朱来说非常有意义,这些事情也确实是他现在看起来精神头不错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朱允煐来说,他是一点都不怕多折腾。就是来陪老朱说说话,和皇叔们稍微的聊一聊,这没什么好折腾的,反正每天都是要用膳的。

要是皇叔们听了老朱的训诫,以后可以省心一些,那么对于朱允煐来说反而是更好不过的事情。所以现在这么做,朱允煐也是更加的觉得理所应当了。

这些事情也根本就不算耽误事,朱允煐也不会觉得对自己处置朝务有什么影响。

李景隆来到了武英殿,说道,「陛下,罪臣俞通渊已赴应天府,愿往南洋。」

朱允煐笑了笑,说道,「那就好,咱就不见他了。河间郡公与虢国公功劳莫大,也屡次救驾有功。就让他跟着舰队出海,虽说资质有些愚钝,这趟事要是做的好,也能复爵。」

朱允煐还是「念旧情」的,或者这些个事情,也都是朱允煐在稍微的做一些小小的补救。大明朝的开国功勋不少,但是这些年在朝堂上的开国功勋越来越少,能够掌握大权的也越来越少。

武勋的力量,朱允煐不希望他们过大,不过也同样不希望武勋的力量被压制。

其实对于俞通渊来说,能够得到起复的机会,这也算得上有那么点千载难逢了。虽然他确实有着那么一些资质欠佳,但是好歹也是久经沙场的,也是经历过一些战事。

虽说不如父兄有能耐,但是俞家到底是以水师起家,俞通渊多少也算得上有着一些见识。更何况这一次是坐镇水师,不是让他大权独揽、独领一军,所以也不需要过于担心损兵折将。

至于说当一个富家翁,那肯定就不是他的一些想法了。就算是出海有些风险,那些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

说到底就是俞家本来就是水匪,自然也不在意什么风险。再者就是相比起富家翁,还是封侯不拜将更加的有意义。沙场拼杀,可不就是为了家族的荣光,为的就是给子孙留下更多的体面。

能够有起复的机会,对于这些个将领来说就足够了。选择了军伍,自然也就意味着需要去博命,这些也就是他们的选择,哪怕是武勋也都是逃不出这样的一个命运。

有机会比什么都强,这些也确确实实就是很多人期待的。一个机会,比什么都强。

舰队那边的水师没有什么问题,也算得上有着一些精兵强将。最主要的还是船大、火器猛,所以也不需要在乎一些个海盗等等,那就是碾压级别的优势。

除了水师方面的将领,平安等将领也需要跟着出海。大明朝的舰队可不只是水师,也有数千能够登陆作战的悍卒。虽然大明朝的舰队船多,可是难保会有一些土王犯迷糊。

真的要是发生了那样的一些个事情,大明朝的悍卒们肯定也不介意登陆作战。要是灭掉一个小番国,这没什么。这也是宣扬教化、彰显天朝威仪,这样的事情做起来也是心安理得。

除了水师和步兵的将领之外,礼部和鸿胪寺也有着足够的官员,这到底也是在宣扬国威。不只是单纯的军事行动,大明朝也是需要考虑和周边的一些番国有着更多的往来。

朱允煐自然也不介意这些个事情,需要有着这样的一些活动和安排,这也就是捎带手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一些事情,也必须要这么做,朱允煐这也算得上里子和面子全都要。

真的要说起来,朱允煐还是比较贪心的。要是能够方方面面都兼顾到,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朝廷庞大的水师整装待发,一个巨大的舰队就在准备着集结,等待着风向正确就扬帆出海。

不少人觉得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情,觉

得这样的事情对于朝廷没有多少好处。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就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说不定可以博得一个爵位传家。

而对于朱允煐来说,马三宝带领的船队开始下西洋,这也是大明朝第一次大规模的正式的地理大发现。要开始朝着海洋文明开始不断的发力,要开始寻找更多的机会,寻找对大明朝更多的有利之处,要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这些个事情都是朱允煐应该做的,他对于这些个事情也确确实实有着更多的期待了。

庞大的船队开始第一次出海,是为了和东南亚的一些番国有更多的来往,是官方的一些活动。这些个事情,也是要为大明争取到更多的利益,要有更多的贸易往来等等。

朱允煐也很清楚,这些也都是在准备着。要是积累更多的经验,这也是为了能够在接下来集结更大的船队,到时候才好能够有机会走的更远、去见识到更多的地方和风土人情。

这些事情都是朱允煐应该做的,这些事情就是他需要顶着一些压力去做的。

其实朱允煐也明白,庞大的舰队出海,头一两次要说赚回来本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到时候说不定就要有更大的压力,说不定很多人说朱允煐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等等。

但是没办法啊,他要是不去做这些亏本的买卖,那么很有可能也就导致了大明朝失去先机。这些压力、这些预见性,朱允煐可以扛得住,这些事情也都是他应该做的。

朱允煐的心里踏实了,这件事情他谋划了许久,他也期待了很久。而现在终于也是走到了这么一步,朱允煐自然也就心里踏实,现在更多的还是在期待着一些个事情了。

这就是一个开始而已,大明朝也需要在接下来面对这样的一些事情,得到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大明朝的庞大舰队在为扬帆出海做着最后准备的时候,很多人也在关注着洪武皇帝的龙体时,甚至也有不少人在等待着迎接着颍国公傅友德班师回朝了。

这个时候可谓是朝廷上下事情颇多,徐辉祖忽然上报航海侯张荣勾连边军将领、地方州府,将一些淘汰的铁炮走私到瓦剌。大明朝的侯爵,不满足于走私一些铁器、茶叶,他们现在直接走私火器,这可谓是胆大包天!

朱允煐自然震怒,令锦衣卫缉拿一应犯官,三司***审的同时,令宗室、五军都督府旁听。

大家似乎也知道这还真的就是多事之秋了,京察大计如火如荼,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陛下心腹武勋犯下大错,必然让皇帝龙颜大怒,这一下不少人的前途不保,陛下必然不会心慈手软了。

面对这些个局面,很多人也算得上措手不及,或者不少人也意识到了陛下也开始了一些整顿了。他的那些心腹旧臣,或者是那些个所谓的常系一脉的将领先后犯错,必须要好好的整治一番了。

作为皇帝,自然是需要有着足够的魄力,这不是什么挥泪斩马谡,这也不是壮士断腕,这只是单纯的整顿吏治,这些也都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朱允煐对此也算得上心安理得,既然坐在龙椅上,少不了的就是有着一些杀戮。

心狠才好,只有心狠了,才会让一些文武百官心里有着畏惧。不要以为出身勋贵,不要仗着父祖的功劳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那些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只要触碰到了皇帝的逆鳞,那么一些事情必然就会发生了。皇帝在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可谓是翻脸无情,绝对不会允许有些人和他制定的那些国策起冲突。

虽然现在看似朝堂上下乱糟糟的,现在也确实有着那么一些人心浮动。但是朱允煐也不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很多的事情也算得上在他的掌控之中。

只要一切都是在掌控之中,朱允煐也

就心里踏实了,他不希望看到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控制。只要是在自己的控制当中,哪怕乱糟糟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一位皇帝,或许最让老朱满意的地方,大概也就是简直就是天生的帝王心思了。

好些的事情不怕麻烦,就怕超出了掌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