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朝春色 > 第五十一章 论茶

南朝春色 第五十一章 论茶

作者:晓霜丹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众人的反应情况,刘义符心中有数了,习惯喝茶的人能快速地接受这个方便而又看来暂时还是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了,刘义符这次制作的是绿茶,这种茶叶一直占据了后世很高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清爽的绿茶是爱茶之人的最大公约数。所以姑且将什么红茶、白茶放一边再说吧,嗯,因为刘大少也是绿茶的爱好者,其他茶都是“异端”!

不过这样一搞,提前把炒青这个概念引入了茶叶当中,刘义符觉得唐宋比较受追捧的蒸青团饼茶大概率就没有出现的契机了,要不后面发展茶道时候将团饼茶和茶道联系起来,制定一套礼仪,作为茶文化往外拓展的先锋,现在周围一圈都是土著,后面就是时候让他们感受一下泱泱大国的文化魅力了。

其实正常来说,茶的好坏品质,没点时间浸淫此道的,喝起来基本差别不大,可能容器的好坏更能影响到一个喝茶素人的感受。

不过仔细一想,刘义符到觉得这并非什么坏事。

原本刘义符想的就是先满足不差钱的人的口感,那些上流的人估计会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就和红酒一样,把顶级绿茶打造成身份的象征,也是能成为一个充满着“艺术气息”的饮料,最好发展成透明高脚杯和茶叶,走红酒的路让红酒无路可走,一杯茶和报纸再也不是老干部标配的刻板印象,说起来摇晃的绿茶杯,就感觉很上流。

当然,高脚杯啥的,刘义符心里还是歪歪的歪歪的,拿着高脚杯去冲茶,总有种说不出来的……变态,普通玻璃杯就够了,黄豆汗,差不多得了。

正常的套路应该还是在茶叶品质上多下功夫,而不是走这种“歪门邪道”。

比如,将“明前茶”这种概念引入进采摘里面,这时候的采摘过于原始,不太注重季节采茶,浪费了不少适宜时间的极品茶叶;又或者将炒青技术再研究的透彻点,不是像自己这样全凭技术,相信会有专业的人士研究透彻的;再比如将烘焙的技术更进一步,将花茶窨制引入进来,使得茶叶沾染花香,要是兰花香,哎哟,花中四君子,感受一下兰花的熏陶,是不是会让你整个人都升华了?

以上这些,刘义符其实并没有和胖掌柜透底的,《菜根谭》讲,报答别人的恩情同样也要留有三分,何况是生意来往,刘义符又没骗他,只是留有了几分余地罢了。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这是刘义符前世的惨痛教训。

相对而言,刘大少对胖掌柜的感官其实是不错的,后面如果相处的不错的,这些东西可以慢慢告知给对方,循序渐进,也算对得起对方给自己的这四成分红了。

……

茶水本味醇厚香浓,没有到那种几瓶的情况,肯定是比之前的大料茶要好喝多了,众人只是说有喝不惯的,但这卖相这口感,没有人说难喝的,哪怕是最小的刘惠媛也是嘟囔嘴,觉得这个茶水发苦而已,要是加点蜂蜜就好了,这倒是让刘义符又想到了后世畅销的某款畅销凉茶饮品,老少咸宜,年轻中年之人也爱喝,简直是通吃啊。

当然,冲泡茶水绝对是会变成茶叶中主流的,绝大多数人只要曾经习惯甚至只要喝过煮茶的,一定能感受到出其中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冲泡比煮茶方便太多了。比如卫温,甚至嚷嚷着还要再来炒一次茶,这次找到了感觉,炒出来的茶一定会更好喝。

考虑到大家伙折腾了一天,天色已暗了,再加上他发虚的身体,众人好说歹说才把他劝了下来,不然高低得给大家伙再整一手,身累心不累,瞧这弯腰弓背,红光满面,要不是一个下午的相处,不知情的还以为去插花去了说。

“小郎君,这茶叶余想带一些回去,给张溪尝尝。”卫温有些兴奋地说道。

哦,原来那个胖胖掌柜的名字叫张溪啊,刘义符这才知道。

“可以的,予还留了点茶叶,卫叔带回去便是。”两人的关系这段时间还不错,刘义符就直接喊他叔了,卫温也坦然受之。

冷静了片刻,卫温突然有些犹豫道:

“余很看好此茶的前景,然余所担心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说完还瞄了一眼四周,似乎意思是周围人的反馈除了自己以外,都不算很好。

刘义符笑着说,“叔不必担心,只要茶是好茶,酒香自然就不怕巷子深,予对张掌柜自有说法。”

卫温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又道:

“另外,余还有一个一问,这种茶炒制繁琐,且靡费颇多,恐非常人之家可消遣的……”

刘义符点点头,卫温思考的还是颇为全面,想了想回答道:

“此事,予亦有考虑,到时也会和东家说清楚,自是有方法增加产量的。”

“好,有小郎君这句话,余相信此茶定能闻名天下!”卫温对炒制之法的茶叶还是颇有信心的,爱茶之人可以说,没有不喜欢的。

刘义符想的是,这种繁复的精品茶叶,自然定价是不可能太低的,后面可能还有窨制的茶叶,这些工艺就更加的繁杂了,尤其是这个时代,还是以人力为主,机器生产还没有影呢,所以手工茶再怎么也不会太便宜的,尤其是像这种,半斤茶炒制一个多时辰,这种成本就下不来。

当然,下沉的市场也需要把握,将炒茶推广开来,少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如果要炒制出符合大众都能付得起的价钱的茶叶,那必不可能如此去制作,只能将工艺减少掉一部分,

刘义符没有和卫温说,他看得出来,卫温是一个君子,君子有些时候对于这种东西是极其不顺眼的,刘义符也不知道卫温会不会对这个有所反感,君子可欺之以方,刘义符不告诉他,也不算欺骗……吧。

这种如果说茶叶就保证精品,产量低一点也没事,先走高端路线,打开士大夫阶层的市场,上行下效,自然能带得起来,不然,刘义符有道理相信,娈童的风气都带的起来,没道理一个小小的茶叶都带不起来,实在不行,咱就拿钱开路,半卖半送,咱就不信整不起来……

过段时间,刘义符会再去一趟大市和胖掌柜商量这些事情,这倒是没有骗对方,当然如果真的质量数量暂时没法做到兼顾,那就先保证质量走上层,提高产量并的问题先放一边,只要价钱够高,就能覆盖掉成本带来极高的利润,古代盐是和后世雅片一样都是极具利润比的产品,不过严禁私有,前者是统治者为了收税,后者纯粹是损害人健康,茶在塞外能卖出天价本身就是讲究一个我有你无,且是你必不可少的供需关系,才有这种效果,同样,在勤劳的中国人民的智慧下,恐怕不久仿制品就会满地走了。

先把品牌名声打出去,山寨遍地走也是要个二三年去了,后续的这些运营还有的变化,一开始哪怕真的产量跟不上,那就假戏真做,变成真的“饥饿营销”就是了,或者仿照后世那样将一些没那么讲究制成的茶叶和精品茶叶区分,变成不同等级,分个一二三四等之类的,也不是不行。

刘义符相信自己只需要一年,产量就能有所改进,到时候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后,让别人喝口汤什么的也不是不行,毕竟吃独食是要遭人恨的。

……

几人起身准备告辞了,留饭都没留住,一定要先回去了,刘义符也能懂对方的心情,也并没有强留了。

小婢明珠这时候跳出来,对刘义符说一会儿赶紧去找自己阿母,啊,孩生艰难,又要找借口了……

三人走在游廊里,刘义符多看了卫温两眼,卫温也是个秒人,送到了东府大门处,小厮把马车已经牵过来了,卫温先让卫玉和穆念元先走。两人似乎也看出来了什么,看了两眼卫温,拱手后先上了马车。

卫温暗忖,怕是刘义符还有话想单独对自己说,于是特意走到了最后,等上车前,果然刘义符开口

“小子听闻《易》有云:“日新之谓盛德”。又云:唯变所适,故除旧布新,革故鼎新乃时代发展之潮流,然世间多魑魅魍魉之小人,亦会阻挡大势,恳请卫叔转告东家,请多注意。”

这并非刘义符多想,历史上太多新事物出现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哪怕有了长足的铺垫

“诺。”卫温拱手一礼应下,表示知晓,刘义符也回礼。

“能否请教小先生,世间何以生如此多之小人?”卫温突然问了句让刘义符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小人就是坏人,还问世界上为啥一直有坏人,这不是摸不着头脑么,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咋知道别人是啥想法,只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呀,不过刘义符反应也快:

“不敢当先生,请姑妄言之,非小人无以养君子。世间本就君子少而小人多。”

“何以见得。”卫温有些好奇问道,这件事困扰了他好久,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答案,这段时间的相处后,面对这个早熟的小郎君,他总感觉,刘义符会给他一个他苦苦追寻的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