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朝春色 > 第五十章 品茶

南朝春色 第五十章 品茶

作者:晓霜丹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9: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义符让人拿来几只素肧杯子,茶被均匀分到杯子里,“素胚勾勒出青花”,白净的杯子似乎与绿色的天然就非常搭,整体营造出一种淡雅的美感,显得相得益彰,早已在茶壶中准备好的热水这样一冲,绿叶随着漩涡激荡开,随着热水翻涌,刘义符想,要是有玻璃杯子就更好了,那会更加有感觉,有机会得整一个。

其实现如今并非没有玻璃,只是烧制困难,技术没有太大突破,玻璃杯类似的玻璃器皿也不少了,但并未大规模的运用,此间更多将玻璃称之为“琉璃”

琉璃并未大规模使用第一是成本问题,烧制困难,第二则是实用性,易碎的属性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并且此间的玻璃也并不透明,你可以把它称为有色玻璃,美感上也不如透明玻璃。

是以,种种因素下,玻璃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应用,哪怕上层人士,用量也极少,中国的使用一直要到清朝,玻璃器皿历经了这么久的发展后,才逐渐流行起来,作为“水晶的”透明玻璃那是更加没影子。

刘大少想的肯定是用透明玻璃。透明玻璃制作又不难,带石英砂含量多的沙子再和天然苏打一混合,进行烧制就行了。

据说最早发明玻璃的是腓尼基人,这个民族是欧洲古民族之一,在地中海一带也称王称霸过,让不可一世的希腊人和罗马人都吃过苦头。

腓尼基人也是一个优秀的商人民族,他们最早也是无意间发现的烧制玻璃的配方,利用天然碱和石英砂混合烧制得到的,捂着这个配方,他们制作出的透明玻璃使得欧洲都为之疯狂。

腓尼基人靠着这个透明玻璃配方发了一笔横财,没办法,谁让这个成本就是这么廉价呢,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刘大少心里想着,烧制透明玻璃得要用到纯碱,纯碱在没有工业化规模之前只能利用天然碱矿。

而中国最大的碱矿后世被发现在河南桐柏,而桐柏现在又在后秦手上,这一连串关系理下来,刘大少都一阵头疼,任重而道远啊。

在喝茶之前刘义符还是按照流程进行了洗茶,洗茶这个步骤,有人认为是鸡肋,有人认为是必要,现在还没有这种烦恼,不过存在了这么久的洗茶,成为茶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是不容置喙的。

最后茶好了,静等了一会儿,茶叶舒展开来,茶汤也逐渐变成了浅绿色,发出阵阵香味。

卫温闭眼深吸一口气,显得格外的陶醉,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杯,用袖子掩面,仰头缓缓喝了一口。

放下杯子,

清甜,回味,极品!

这是卫温此时最为直观的想法。

也许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后面卫温成为制茶大师后,总觉得今天的茶叶才是最美味的。

刘义符喝了一口,微微皱了皱眉,和以前喝过的茶叶还有一点不同,但基本大差不差,可以有七分相似的原味,也不急,有这个味道也够了,慢慢改进吧。

环顾四周,在场的都或多或少好奇地喝了一口,众人反应也各异:婢子是有点面露难色;穆念元和卫玉喝了口,点了点头;小厨娘抿着嘴,眯着眼,感觉有些不好受;刘惠媛则是小脸拧巴着,一点也不觉得这个好喝,不过刘义符估计她是怕烂肚子,结果反而是喝得最干净的的……

刘义符把众人的反应看在了眼里,点了点头,表示不出意外。这里面,就是卫温觉得,这个茶叶简直是人间至味道,卫玉和穆念元果然一问觉得还不错,就是最后的涩味有点喝不惯,整体来说还是能接受;至于几个女性,那是真的有点喝不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