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二章 重生

望阙台 第一卷 第二章 重生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拂晓死在嘉元二十三年,卫瑜瞧过她的尸身,四箭当胸穿过,鲜血淌了半个乾元殿,死不瞑目。

是她亲自送她下葬,给她料理完后事,绝不可能作伪,但是现在她正站在那里好好说着话。

卫瑜茫然地坐在柔软的衾被中,脑子一片空白。

她重生了,回到嘉元十七年,十三年前。

“殿下快起了吧,不是还要到慈宁宫和太后娘娘说话吗?那边一直不见您,已遣了马嬷嬷在宫中候着了。”

太后?马嬷嬷?

久远的记忆在脑中重新复苏,卫瑜浑身都颤抖起来。

她一把抓住拂晓的手臂,直直地问:“你是说皇祖母?”

拂晓失笑,“主子这是怎么了?早晨不是还说今年御花园的牡丹开得好,要给太后娘娘摘些来戴的,怎么忘了?”

是了,嘉元十七年,皇祖母还健在。

这一年她十五岁,还是那个有父皇和祖母宠着,万事不需挂心的昭阳公主。

大殷未乱,她父皇未死,雍军还盘桓西北未有动静,她还不认识顾嘉清。

去岁是个丰年,四海升平,朝中局势安稳,一片祥和安定,京中还在筹谋春天里的百花节要不要减免各地税银。

谁也未曾料到五年之后,怀王会串通镇北将军府谋反。

前世,皇祖母死在嘉元二十三年的叛乱之中。

鲜血、大火,长枪、黑马黑甲的士兵手里握着寒光凛凛的兵器,百姓四处奔逃,到处兵荒马乱。

护城军中有人与乱军勾结,宫中收到消息时,乱军已经攻入皇城,势不可挡,当夜情势混乱,成帝决意留守金銮殿,宁死不降。

而太后在这紧要关头派遣出自己身边最精锐的一批暗卫,带着城外十万援军的兵符和玉玺先赶到公主府,护送卫瑜离京。

防卫空虚,她自己在撤出皇宫时遭乱军围截,死在乱军刀下。

卫瑜听到这个消息,不顾侍卫阻拦,疯了一样要回宫里,才刚走到半路恰好又听见父皇被怀王逼杀于金銮殿中的消息。

一夜之间,她在这世上的所有至亲都被屠戮一尽。

她在暗卫掩护下进宫带走她父皇和祖母的尸身,对着血淋淋的两具尸体,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天明之后,远在京畿之外的援军终于赶到京城之外,一切却都已经尘埃落定。

动荡约莫在半个月之后平息,很快怀王登基,江山易主。

暗卫劝她遵从皇祖母遗言,逃出京城,寻个安定的地方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但她看着那世上唯二亲人的坟茔,握着盘踞在京城外的那十万援兵的兵符和玉玺,决定留在京城,她立了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让怀王偿命!

后来几经波折,她地位尴尬,报仇遥遥无期,焦头烂额之际,是顾嘉清找上了她,说可以帮她。

她信了,也由不得她不信,她那时已经无计可施。

三年的筹谋合作,她一直以为自己和顾嘉清只是再单纯不过的利益纠葛。

一直到元帝被毒杀,而她被关进了衡山别院,直到病逝。

卫瑜从遥远的回忆中收回思绪,看向自己的周围。

这里是含章殿,昭阳公主的寝殿。

纱帘半挽,赤金莲花样的香炉升腾着香烟,日光斜在金砖地面上。

珠宫贝阙,罗玉生烟,让人凭生恍惚之感。

她的三魂七魄晃晃荡荡地,像被一只手猛地往下一拽,终于落到了实处。

她真的回来了。

一切都还尚在原点,未曾开始。

“殿下,素心正在殿外,等着给您梳妆呢。”拂晓瞧着主子的脸色,小心地说道。

她年纪虽然不大,但伺候主子已经好些年了,她觉得主子好像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卫瑜眼神瞟过去,朱唇轻启,“素心?”

素心和拂晓,是含章殿中的两个大宫女,打她五六岁就陪在她身边,是她最信重的心腹。

前世拂晓在五年后的叛乱中离世,她在京中孤立无援,素心成了她最看重的心腹,交托真心,无所不言,当成亲姐妹一样对待。

可惜她背叛了她,也辜负了她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这番情谊。

死前她与素心对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卫瑜原本激荡无比的心情蓦地被压下去几分。

濒死的压迫感还残留在她身体里。

她别过脸,冷声道:“你让她先歇着吧,这几日就不必来伺候了。”

-------------------------------------

慈宁殿,东华阁。

时值午后,春光正好,日光暖洋洋洒下来,照得人骨头发酥,京中春日雨水多,甚少有这样好的天。

卫瑜到时,太后已着人半躺在院中的花树下置了软榻,备着茶水点心,边晒着日光,边和身边的老嬷嬷说着笑。

她已到了耳顺之年,却保养甚好,瞧着不过四五十岁。

一身绛褚色百鸟朝凤宫装,红宝石抹额,发髻梳得家常,头上零星别着几只玳瑁珠花,和一支赤金八宝金凤步摇,瞧着是个慈祥和蔼的老妇人。

唯有眉眼流转间偶见几分凌厉,隐约可以窥见当年几分血洗朝堂、垂帘听政的影子。

卫瑜远远站在门口,有些不敢惊动,她觉得自己像在做梦一般。

前世叛乱之后,她无数次梦到过这样的场景,没有人知道她有多后悔乱军入京的那一晚没有入宫,连皇祖母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太后耳聪目明,远远瞧见她,慈和一笑,朝她招手。

整个宫中,她最疼卫瑜。

因为卫瑜的样貌与先帝有几分相似,性子又很像她年轻的时候。

太后出身将门,是永安候府的嫡长女,年轻时曾随父亲沙场征战,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跟先帝感情甚笃,先帝去世后万念俱灰,连权势也不能激起兴致,成帝一坐稳皇位,她便立马还政避居慈宁殿,不理世事。

卫瑜出生时先帝已经仙去很多年,无从得知自己与先帝有多像,只记得皇祖母跟她说话时,确实常常愣神,好像在透过她看谁的影子。

卫瑜喉咙一酸,差点没忍住眼泪,飞跑过去,也顾不上行礼,一下扑到祖母的怀中。

轻柔如水的云缎萦绕着檀香宁静悠远的气味,这正是她记忆中祖母身上的味道。

太后“哟”了一声,失笑地拍拍她的脑袋,假意斥责:“都是及笄的大姑娘了,这样闹腾不稳重呢,跟小孩儿似的。”

卫瑜忍住喉间的哽咽,蹭了蹭,撒娇道:“在皇祖母面前,昭阳永远是个小孩儿。”

太后周围都是宫中老人,从小看着她长大,听她这样说,纷纷笑了。

成帝膝下子嗣单薄,唯有卫瑜一个独女。

她一出生就没了母亲,从小就是在慈宁宫长大的。

成帝固然宠爱她,但还有偌大一个后宫,政务繁忙,与她相处的时间着实不多,她心里最亲的人还是祖母。

太后并未察觉她的异常,她年纪大了,几十年浮沉,权势富贵都到了顶峰,早不贪恋了,唯一的留恋就是这点天伦之乐。

她抚着孙女柔顺的长发,含笑问道:“马上就要出宫建府,东西都打点好了吗?”

卫瑜浑身一僵。

按照本朝惯例,公主年满十五,行过及笄礼之后都就要出宫建府。

昭阳公主府已于年前完工,一应陈设排布皆已办妥,只等她上巳节行过及笄礼之后入住。

藏玉阁,这个名字对她来说几近噩梦。

前世顾嘉清在衡山,原模原样将昭阳公主府搬到深山老林中,将她囚禁了七年。

七年的苦苦挣扎。

她逢遭大变,又多次逃脱不得,被折腾得身心俱疲。

后来重病,其实一开始不过只是风寒而已,没想到最后愈演愈烈。

固然因为一开始沿路奔波耽搁了许久,但若是留心将养,也不至于那样严重。

归根结底,其实所有人都清楚。

是她自己不想活了。

心病难医,她太累了。

卫瑜捏紧了拳头,竭力克制住身体的颤抖,闷声说:“昭阳不想出宫,还想陪着皇祖母。”

太后低头瞧了她一眼,笑道:“真是孩子话。皇祖母年纪大了,只图个清静,巴不得你早日出宫呢。”

她拍拍卫虞,细细地嘱咐:“建了府可就是大人了,到了宫外,祖母也不能时时顾着,你凡事都要自己留心。”

卫瑜咬咬唇,半晌说不出话来。

“但总归你是你父皇的唯一的女儿,量京城上下也没人敢怠慢你。祖母年纪大了,不好管事了,你遇着了什么事,就找你父皇去。”太后见她不说话,还以为她是在为建府忧心,宽慰了她一番。

她说着一顿,感慨道:“到底是这两年人多,人心也杂了,换了从前,你便是住到中州外头去,祖母也不担心。”

卫瑜一怔,心猛地一跳,抬起头问:“现在与从前,有什么不同吗?”

怀王是先德贵太妃所出,德贵太妃娘家早已没落,他自幼体弱,并不得先帝宠爱,在京中无权无势,才会被封到苦寒的西北就藩。

几十年来,他名声甚笃,以忠君爱民闻名朝廷。

前世雍军发兵之前,根本没有人想到会是怀王谋反。

怀王发动兵变之后,将宫中仆从被迅速血洗一空,她地位尴尬,根本无从得知宫中的形势。

难不成父皇和祖母早知道西边不安分了吗?那前世又为什么不多加防范?

太后一笑,摇摇头,“无须担心,你好好打点行李,开开心心预备着出宫就好了,前头的事,有你父皇呢。”

卫瑜抓住太后的手臂,追问道:“祖母,可是西北那边生事?”

太后不料她说中,冷哼了一声,“一个病秧子,成不了什么气候。”

怀王生下来就胎里不足,小时候经常吃药,是泡在药罐子里长大的。

前世怀王发兵西北,一路畅通打进京城,沿途的重要关隘无不城门大开,当时朝廷一片哗然,根本应对不及,慌忙间调度更是错漏百出,根本就不像是早有防范的样子。

如今听这口风,宫中似乎早已知道消息,只是不知为何,整个京中里里外外根本没有半点动静,也未有过什么风声。

而且听皇祖母的语气,根本没有将怀王放在眼里。

如此轻敌,难不成就是前世兵乱主要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