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一章 笼中之鸟

望阙台 第一卷 第一章 笼中之鸟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黑云压城,狂风呼啸。

柳西晏坐在马车最前头,半俯着身子,疾风在他耳边穿过,拂动鬓角散乱的头发。

他一甩马鞭,两匹瘦马在漠漠黄沙之中疾驰,半旧的车轮陷在黄沙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漫天沙尘飘拂,茫茫大漠中天罚一般遮天蔽日

忽然,他勒住缰绳,停下飞驰马匹。

风沙飞扬,一点点显现出前方的景象。

玄甲军队气势凛然,长枪,骏马,声势浩大,煞气十足。

玄青旌旗在风沙中飘扬,无声地昭示着这支军队的身份——

雍军。

整个大殷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狼虎之师。

此地是鄞州朔城,大殷边陲,与他们此次逃亡的终点——北燕,仅有一步之遥。

三个来月,打京城到西北,一路风餐露宿,如履薄冰,跨过大半个大殷,躲过数不清的追兵,终于走到了这里,希望的曙光近在眼前,却最终在这最后关头化为泡影。

他捏紧了握缰绳的手,死死地盯着那阵列分明的军队,胸膛里翻涌着无尽的不甘,最终却只化为无力的一叹。

阵前,男人一身光彩熠熠的明光铠,玉冠束着乌发,一双丹凤眼凌厉锋锐,仿佛宝剑刀口,锐冷摄人。

他勒马缓缓走近,垂眼看向柳西晏,面无表情地说道:“滚下去。”

矫健的汗血宝马衬得他本就高大的身姿恍如天神降世,多年高位涵养出来的气势,更是叫人凭空生出臣服的冲动。

柳西晏却是一动未动,仿佛一尊泥塑木雕,他开合着干裂的嘴唇,哑声说道:“她不愿意见你。”

男人长眉一敛,温润如冠玉一般的脸上涌动着怒意,他“噌”一声抽出腰间的长剑,横在柳西晏颈间,一字一句地重复道:“滚下去。”

空气安静得仿佛滞窒,只能听见西风的无节制的呼啸声。

柳西晏的身后,天蓝毡布裹得密不透风的马车车厢中一片静默,叫人怀疑那里头是否真的有人。

他抬起眼睛,执着地质问来人:“顾嘉清,七年了,你逼迫她,囚禁她,把她当成玩物戏耍,天大的仇怨,七年还不够偿清吗?为什么还要一直苦追不舍?”

执剑的男子神情漠然,“与你无关,”他居高临下地瞥了一眼剑下之人,微皱起眉头,眼神中带着对败者的睥睨与怜悯,“念在曾同窗一场的情分上,滚下去,我饶你一命。”

柳西晏摇摇头,叹息道:“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曾许诺过绝不会让她再见到你,如今便是豁出性命也要做到。”

他一身麻布长衫,鬓发微乱,肤色在塞北的暑天里晒得蜡黄,形容十分狼狈,唯有一双眼睛,固执得近于迂腐,仿佛仍然余留着少年意气,亮得摄人。

男人看着看着,心里蓦地生出一股烦躁,长剑一横正待发作。

就在此时,那始终沉默的车厢却忽然有了动静。

“住手。”一个沙哑的嗓音缓缓从车中传出。

那声音微弱飘忽,几乎要被风吹散,却像有某种魔力一般,精准地穿入男人的耳中。

地道的京城官话,说话间尾音上钩,带着江南吴语的声调。

时间仿佛被这轻飘飘的两个字拉长,只听得车中吱呀一声响,像是有人拉开了嵌得死紧的门栓。

车厢“砰”一声洞开,狂风漫灌,吹乱了那女子的发丝和衣袖。

青丝如瀑,粉面含春,这是个样貌极好的女子,只不过此时最引人注目的却不是她的样貌。

她过于单薄清瘦,任谁都能一眼看出,这是个命不久矣的病人,身形纤细如纸,让人担心风一吹就散了。

她单手撑着半坐在那里,这简简单单的动作却好像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

她抬眼望进男子锋锐得伤人的眼中,嗓音虚弱沙哑,气息奄奄,“顾嘉清,我输了。”

“让他离开大殷,我和你回去。”

-------------------------------------

卫瑜是元和三年住进衡山别苑的。

这个地方原本不叫这个名字,从前它叫棹北行宫,因为南临棹水,背靠着衡山,还有一眼温泉,历朝历代都是皇家别院。

这里景致秀丽,四季如春,曾有天下第一行宫的美誉,她父皇从前极喜欢这里,每逢天气变化或身体有恙,都会携她到此地小住。

衡山临江面海,终年多雨,鸟兽繁多,草木丰茂。

她儿时曾在山中纵马猎过的獐鹿兔鸟,登高看过棹水的潮涨潮息,在后院的花园里扑过蝴蝶,在园中的御池上泛过舟,这座宫殿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曾有她走过的痕迹。

皇祖母捏着她的鼻子笑她:“骨子里刻着野字,以后要嫁不出去。”

可是父皇说,她是公主,皇帝的女儿,活得自在痛快便够了。

她出生在嘉元二年的春天,出生时百花齐发,垂柳新绿,很是逢时。

她的父皇年近而立才得了她一个独女,将她视作掌上明珠,给她取名为“瑜”。

瑜者,美玉也。

如珠如宝,可见爱重。

一出生她就获封昭阳公主的封号,有自己的寝宫,仆从无数,极尽尊荣。

可这尊荣并不牢靠。

后来怀王携雍军入京,她父皇自刎于金銮殿前。

怀王登基,改年号元和,山河易主,几经变故,她侥幸不死,独身居于京中,成为各方博弈的工具,四处周旋,身份尴尬。

再后来,怀王——当时该说是元帝,元帝长子出世,宰相顾嘉清毒杀元帝于乾元殿中,扶持还在襁褓之中的幼帝登基,自己掌权摄政,而她则在沦为阶下囚,被关进这巴掌大的小院里。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转眼间七年过去了,棹北行宫随旧朝的覆灭已渐渐被人遗忘。

这座往日的皇家别院早已变为朝中达官的私苑,改了名字,还大变了模样。

这是卫瑜住进这座别院的第七年,如今她的活动范围只有一个小院,在整座别院的最中央,重重把守,连苍蝇也飞不出去一只。

七年的时间,除了几次侥幸的出逃,她每天只和四方的天朝夕相对,四季更替,冷暖阴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更改。

她没有一刻不渴望离开这里。

现在她终于要实现这个愿望了。

“殿下别睡着,顾大人就快回来了,他寻了江南名医,一定能把公主的病治好…”

卫瑜躺在床上,耳边回旋着女子的喧闹的哭喊声,似远似近。

她艰难地维持着清醒,睁眼瞧着黛绿床帐顶上的绣样,几只翠鸟展翅低飞,神态悠然,栩栩如生。

瞧着瞧着,入了神。

“医者医得了病,医不了心。”她听见自己沙哑孱弱的声音响起。

胸口阵阵闷痛压得她喘不上气,她扭头瞥了那女子一眼,她跪在她的床前,涕泪横流,悲痛欲绝。

模样怎么瞧都不似作伪。

正因如此,她才更加不懂,她问道:“素心,你伺候我也十几年了,打小一起长大的情份,我待你不薄,有一事我实在不明。”

她气若游丝,语气漠然,“你为何要投靠顾嘉清?”

打五六岁开始一起长大的情谊,她最亲近的丫鬟,十几年风雨同担,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她把她当成最亲密的姐妹,对她不可谓不好。

可最后竟连她也背叛她了。

此话一出,那女子的哭声便蓦地一顿,突兀得如同被掐断脖子的鸡,一张清秀温和的脸上张皇失措,讷讷地问道:“公主是怎么知道的?”

卫瑜捂着闷痛的心口,努力咽下涌上喉间的咳嗽,“这些年,我屡次出逃,无论多小心却总在紧要关头走漏行踪,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

七年里,无论想得再如何周全,无论计划再如何天衣无缝,她始终都逃不出那人的手掌心,圣人都有百密一疏之时,那人却始终不见丝毫破绽。

也许是因为人之将死,恍如拨云见日,她忽然想明白了许多关窍。

她不无讽刺地一笑,“顾嘉清很喜欢这种猫抓老鼠的把戏是吗?与他一起把我成傻子戏耍,是不是很好玩?”

素心扑通一声跪下,“不是这样的殿下,不是的,奴婢若有此心,天打雷劈,奴婢只是……只是……”

她“只是”了半晌,脸都涨红了,最后还是咬咬牙,说出了心里话,“只是不忍心见公主四处流离罢了!”

“公主!”她抬起眼睛,直直地看着卫瑜,神情不忿又疑惑,“顾大人对公主不好吗?公主为什么就不肯留下来呢?”

“这些年,他虽不让公主出院子,但公主任何要求哪一样不尽力满足?这行宫里一式一样,都和从前公主府里一模一样,住在这里和在公主府有什么不同?陛下和太后娘娘都已经亡故了,公主还能去哪里?为什么就一定要逃呢?!”

为什么一定要逃?

卫瑜侧过头,为什么呢?

七年了,逃了被捕,被捕了再逃,勉力挣扎,终归徒劳,照理来说,她应该认命。

住在巴掌大的小院中当只衣食无忧的笼中之鸟有什么不好?顺从顾嘉清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逃呢?

她瞧着那帐顶的鸟儿,忽地想起儿时曾猎过野外的一对珍稀鸟禽,那对小鸟十分难得,形态可爱,羽毛绚丽。她喜欢得紧,叫人打了个极大极好的鸟笼子,黄金做骨,檀木锦缎做底,让人十二个时辰精心照料。

十二万分的上心。

可是不出几日,那对漂亮的鸟儿还是死了,是好几日滴水未进,最后活生生饿死。

侍弄花鸟的宫人说:“野外的鸟雀安于草木山水,是宁死也不肯叫人驯化的。”

本该如此。

这些年……

卫瑜看着她提到那位“顾大人”时眼睛里异样的光芒,恍然大悟。

难怪每次顾嘉清来别院时她总是格外殷勤高兴。

真是个蠢人。

那个人看似温和端直,实则冷血薄情至极,根本就是个疯子。

竟敢对那样的人交付真心,实在是愚蠢至极。

她瞥素心一眼,长出一口气,问:“你是何时投靠他的?”

“奴婢……”素心支支吾吾地垂下眼睛,低下头犹豫了半晌,咬着唇说道:“七年之前。”

七年前……

那是她才刚被关进这个院子的时候。

那时她大仇得报,不愿意再淌京城的浑水,假托祭祖前往江南祖籍避难。

顾嘉清派了大批人手护送,她虽然觉得不妥,但也并未有很强的戒心,又因当时他已经摄政,位高权重,不好拒绝。

一开始倒也相安无事,直到那年的夏至日,天降暴雨,不便赶路,他们一行人恰好行至衡山一带,周围既无驿站又无村舍,不得已只能前往顾嘉清安排的别院中躲雨。

一踏进这座院子,她就发现了不对,那院中的种种陈设,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一式一样都是何其眼熟。

她瞧着四周披坚执锐的重重兵卫,一路沉默着跟着接引的下人往里走,一直到亲眼看见正院中那块紫檀木匾额上鎏金描彩的“藏玉阁”三个字,才幡然醒悟顾嘉清的算盘。

藏玉阁,是她父皇给她建的公主府的别名。

宝玉藏于阁中。

当年她父皇起这个名字,本是为了寄予对女儿的厚爱,哪里想得到竟有人会这样赋予它新的含义。

金屋藏娇,鸟雀囚笼。

明珠成了禁脔,爱重成了羞辱。

顾嘉清重建了一个公主府,目的是要来藏她。

她中了计,但那时才醒悟已经太迟了。

七年,原来这么早,原来这么长时间,她竟始终未曾发觉。

卫瑜觉得十分可笑,也有几分唏嘘恍惚。

她这一生过得很是跌宕起伏,当过举一国之力奉养,宗庙受礼,集天下荣华于一身的长公主,也当过沦落诏狱,任人欺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阶下囚。

高时如在云端,低时零落成泥。

她曾经设想过许多种死法,死于京中的明枪暗箭,死于侩子手的屠刀,甚至死于流亡野外的一场风寒,一次饥荒。

唯独没有想过这种死法,被关在这个巴掌大的小院中,以见不得人的禁脔的身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屈辱死去。

到底……还是心有不甘。

这一生回首,她实在是错得离谱。

那许多个关头,明明她有那么多选择,那么多机会,她都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向来选。

既不能光复卫氏,也不能干干脆脆撂开手,按照自己的心意好好度过余生。

生的窝囊,死得黏连。

恍惚间,她似乎能够看到早已亡故的父皇和皇祖母的眼睛,跨过九重幽冥、十年岁月,失望地瞧着她。

若是能够重来一次……若是能够重来一次……

但她实在已经病得太重了。

呼吸逐渐微弱,眼前一阵阵发黑,无边的困意在不断地诱着她沉下去。

她一叹,终于放松了心神,任自己随那困意而去。

……

“殿下……殿下醒醒……”

极深极沉的黑暗中,卫瑜感觉自己耳边似乎有人在说话。

声音不断地传来,仿佛隔着水波,被挤压得变了形,由远及近,“公主该醒醒了,时候不早了”

她感觉自己到了一个极温暖的所在,好似被流水一般的日光牢牢包裹,鼻端萦绕着阵阵清甜的香气,很像她十几岁时喜欢的鹅梨香。

那声音又开了口,似乎蕴含着温和的笑意,“太后娘娘午后宣您到慈宁点说话呢,可别误了时辰。”

卫瑜猛地睁开了眼。

眼前的女子鹅蛋脸,柳叶眉,是一幅温婉如水的好样貌,卫瑜瞧着这熟悉的脸,狠狠一怔。

往事如同纷乱的纸片撒下来,她颤抖着手,犹疑又小心地问:“你是……拂晓?”

那女子弯眉一笑,盈盈道:“公主可是睡糊涂了?奴婢不是拂晓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