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樱桃传 > 第一回 昱岭关薛永中箭 丹徒县沈灵赠

樱桃传 第一回 昱岭关薛永中箭 丹徒县沈灵赠

作者:燕之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3: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年前,沈家女主人病故时,沈家庄请昱岭关道士来做道场,许诺三年后去昱岭关还愿。看看到了还愿时日,朝奉叫来沈平、沈灵、沈迪,商议怎去昱岭关。沈灵道:“此时宋江军与方腊军在昱岭关交战,如何去得!不如缓些时日。”沈迪却道:“怕甚么?孩儿愿往。既许诺,却不践诺,恐遭天谴!”沈灵道:“只是缓些时日,无妨也!”沈迪焦躁道:“甚么无妨?缓了就是缓了,找甚么借口!”

一个叫缓,一个愿往,一个灵活,一个固执,沈迪说沈灵怕死,沈灵说沈迪没事找事,争吵半宿,也没吵出个结果。最终,朝奉叫沈迪一个人去,叮嘱快去快回,路上莫要招惹事非。朝奉道:“玄武宫沈靖玄道长与沈家旧识,我与你这封书信,交与道长,他自会安排。路上休作耽搁,速去速回!”次日,沈迪从马厩里牵出一匹劣马,浑身灰白,甚为矫健,日行五百里。沈迪带了包裹、银两,挎一口单刀,飞身上马,兀自一个人去了。连日赶路,日行夜宿,有三四日,这日来到昱岭关下,路分作了两条,一条望左上昱岭关,一条望右上玄武宫,沈迪驱马望右走。上得山来,远远看见一座宫殿,松树屈曲,翠柏阴森,松柏背后好一座玄武宫,正殿供奉玄武大帝。

此玄武宫有数百年,乃沈家始祖所建。进得宫门来,见有一个道童,沈迪上前问道:“我来见沈靖玄道长,怎么得见?”童子道:“你是何人,来此何事?”沈迪恭恭敬敬,递上书信,说道:“我是丹徒县沈家庄三少东家沈迪。三年前,我娘亲病故,请来玄武宫道士做法。今我父遣我前来还愿。”童子道:“原来是沈家庄的少庄主。且先稍歇,容我进去通报。”沈迪就在外面等候。不多时,童子出来道:“你随我来。”沈迪随童子进入殿内,见一老道,鹤发童颜,头顶挽一个道髻,一身白色长袍,手执拂尘,恰似太白金星下凡。沈迪上前稽首,双手奉上一包银两。道长叫童子过来,将银两收下。略略寒暄了几句,沈迪直通通便问道:“敢问道长,何时安排法事?”道长道:“莫急,且商量。此前已在沈家庄做过度亡道场,今宜在宫中做一场祈福道场,你父书信中皆有交待。你先在客房歇息,今日叫道童先备些物事,明日做齐全套法事,你看如何?”沈迪笑道:“原来我父已有交待。既如此,但听道长安排。”童子引了沈迪去客房歇下了。

做法事,无非书符咒水、步斗踏罡、吞云吐雾、呼风唤雨。看那真武宫正殿,金钟交彻,玉磬和鸣,两边道士齐唱:瑶坛设象玉京山,对越神霄尺尺间;宝黍空浮瞻妙相,珠廉高举瑾天颜;云驭龙降临法界,风烛龙灯映宝台;三界十方齐降鉴,庞留洪神满人间。分班旋绕,慢行赞颂。道长步罡踏斗,元神出窍,云游天庭,会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见北斗七星、二十八宿。施符法,请天神,真武大帝蒞临坛场。沈迪伏地稽首,虔诚领授符法。这正是,苦闷烦恼尽数去,欢乐满足纷纷来。沈迪皆依道长吩咐,念了咒语,做了物事。做完法事,心愿了结,已到晌午,沈迪急着要赶回沈家庄。道长劝道:“今日方腊军和宋江军在昱岭关前在交战,却不知状况如何。不如白日里先歇息,晚上趁夜静无人时赶路,少了许多麻烦。”沈迪肚中暗道:“来时父亲吩咐,叫我听道长的话。”便道:“我听道长安排便是。”道长嘱咐道:“去时速速离开昱岭关,于路莫要多事。”

沈迪随口应道:“诺。”夜半,沈迪牵了劣马,离了玄武宫,下到昱岭关山脚。却见一条汉子,踉踉跄跄,东歪西倒,从昱岭关上下来,栽倒在路边。趁着月色,沈迪看时,那汉子身材七尺以上长短,二十四五年纪,官军装束,肩上有伤,脸色蜡黄,双目紧闭,牙关紧咬,已昏死过去。此时,朝奉、道长的吩咐,沈迪早抛到了脑后,忘到了九霄云外。沈迪扶汉子,却扶不起,便将汉子一把扛起,放到了马背上。沈迪也上了马,小心而行。走出昱岭关地界,沈迪快马加鞭,昼夜兼程,只两日两夜,赶到了沈家庄。入到庄内,沈迪便大声喊叫道:“二妹妹,快来救人!”

彩虹闻声来寻,沈迪已将汉子放在客房床上。彩虹问道:“三哥,你要救何人?”沈迪道:“不知是何人。在昱岭关下救的,看他像条好汉。”彩虹走到床边,见汉子昏睡不醒,便把了脉,查验了伤口,说道:“这汉子中的是箭伤,已敷了金枪药。”又去汉子身边捻出金枪药,放在鼻子下嗅了嗅,说道:“金枪药倒是好药,只是失血过多,且伤口被污,内里化了脓,难怪他昏睡不醒。待我去抓药,去去就回。”彩虹抓了药,熬成了药汤,将药汤从汉子嘴里灌将下去。过了两个时辰,汉子突然挺起身,喷出一大口浓血来。吐了血,又倒下昏睡了。彩虹却喜道:“好了,吐了就好了。”彩虹掀开那汉子衣袍,揭了伤口,只见内里涌出脓血来。待脓血流尽,彩虹唤庄客取来清水,将伤口清洗,仍取那汉子的金枪药敷上。唤庄客,将汉子衣物上的血污擦洗干净。又过了半个时辰,汉子逐渐苏醒来。

沈迪搬条凳子,坐到床边,问道:“你这汉子,看装束倒像是大宋军官。”汉子尚羸弱,昏昏沉沉的,吃力道:“正是。我乃宋江军偏将,原梁山泊步军头领薛永的便是。近日随宋公明哥哥渡过扬子大江征讨方腊,攻打昱岭关时遭庞万春埋伏,肩上中了那厮一箭,且被马压了,昏死过去。入夜醒来,趁夜色偷偷爬出,挣扎下得山来,却又昏死在那路边。幸亏壮士仗义相救,捡回一条命来。在此谢过壮士救命之恩。”沈迪笑道:“原来是薛将军,失敬失敬!薛将军一直昏睡,怎知是我救了你?”薛永道:“虽昏睡,内里知觉也,知是壮士救了我。”沈迪道:“薛将军尚羸弱,暂且先歇息,明日再来叙话。”

沈迪、沈灵、沈平皆来看了薛永。彩虹日日来,把脉换药,说些闲话。次日,薛永下得地来,郑重其事,朝彩虹行答谢礼,说道:“多谢二妹妹救命之恩!”薛永跟着沈迪,唤她作二妹妹。彩虹年纪尚小,经不得别人这般谢她,顿时脸都红了,慌忙道:“哎呀,折煞小妹也,莫谢莫谢!”七八日,已无须换药,薛永走出屋,在院子里走动。求彩虹领了去,拜谢了朝奉。这日,把过脉,薛永问道:“二妹妹,可否领我到庄外走走?”彩虹笑道:“将军想去,小妹便跟了去,何必问小妹?”一张俊俏的脸却红了。彩虹提了个竹篮,篮中搁了一把小铁铲,掩饰道:“我顺便采些草药。”

一路上,彩虹偶尔停下采药,有的只采叶子,有的却采茎,有的连根铲出。薛永看得呆了,说道:“二妹妹识得这般多草药,煞是厉害!我识得几样,只会制金枪药。”彩虹道:“你的金枪药确是好药。”又道:“我是从小跟爸爸采草药,所以识得多。这山里,遍野都是草药。”薛永夸道:“如此说,你是家学渊源了。你小小年纪,会帮人诊病,了不得!”彩虹笑道:“也不都是我来诊治。有时是爹爹诊,有时是我诊。你是三哥救来的,三哥喜欢差遣我。三哥差遣,我不得不来。”薛永却故意打趣道:“岂知不是有缘?”彩虹嗔道:“休得胡说!”羞红了脸,将脸别往一边。

彩虹将头发梳拢来,松松挽一个同心髻,穿一领浅红窄袖衣,显出玲珑剔透身形。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初长成,倒象十六七岁的模样。薛永气色渐好,脸色微黄,穿一领沈灵送来的新制白纻长袍。沈灵新制白纻长袍,多制了一领,将来送与薛永穿。彩虹见了,肚中寻思:这薛永,人长得精神,且忒多礼,替他治个病,他谢了又谢。肚中这般寻思,脸上没来由又红了。

两个人来到谷地里,回头望,但见:背靠青翠大山有一所大山庄,一周遭尽是石墙,墙外几十株樟树环绕。出得庄门,有一条溪流,潺潺流水,从门前蜿蜒而过。庄前有个峡谷,一条路穿过峡谷,通望外面。院子边上: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鸡犬相与闻,耕织各自忙。薛永看着,心里欢喜。薛永转头,看着彩虹,但见: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眉梢眼角藏着秀气,声音笑貌露出温柔。瞥见薛永瞅她,彩虹羞得一张脸红通通的,转过脸去,佯装寻草药。

山边一排樟树上窸窣作响,一个瘦小女孩在树枝间穿梭。彩虹叫道:“黑樱桃,野猴子,你快下来。”瘦小女孩却不下来,只是在树上嘻笑,但见她在树枝间穿梭,一路去了,不见了踪影。彩虹道:“这女孩也姓沈,名字唤做沈樱桃,庄中农户沈七的女儿,年方八岁,十分顽皮。父母不怎么管,只是天生天养,凡事皆由她自己作主。她成日到处乱串,爬到树上与猢狲嬉闹,钻进水里像鲶鱼。因她晒得黑,人皆唤她黑樱桃,也唤她野猴子。”薛永惊道:“沈家庄竟有这般奇女子,真乃藏龙卧虎也!”

沈灵从丹徒县城回到庄上,来寻薛永。沈灵六尺五寸身材,白净面皮,没甚胡须,斯文模样,约有三十余岁。问道:“宋江军中有个人,唤作杨志的,不知贤弟识得否?”薛永猛省,便道:“莫不是青面兽杨志!是了,大军刚渡过扬子大江时,他便病倒,留在了丹徒县。他现今如何?”沈灵道:“这几日丹徒县有传言,说杨志刚刚没了。”薛永听了,伤感道:“我曾得杨制使点拨刀法,武艺得以长进。他既去了,容我上他坟前祭拜。”沈灵备了一个猪首、一篮果品和一壶酒,去马厩里牵出两匹马,两个人骑马来到丹徒县,问了人,来到城外坟场,在杨志新坟前祭拜。

回时路过一个铁匠铺时,见有两个人打铁,一个是中年人,一个是后生。薛永便下马问道:“兀那待诏,有好铁么?”两个人停下手中活计,见来了两个客人,皆穿新制白纻长袍,慌忙答应道:“客官请坐,要打甚么器械?”薛永道:“打一口弯刀,我的弯刀丢失在了昱岭关。”中年待诏一怔,说道:“客官稍等,我去去便来。”不多时,从里面拿出一口弯刀,“飕”地从木制刀鞘里抽出刀来。薛永同沈灵看了,但见那刀:冷光夺目,寒气侵人。薛永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中年待诏道:“这口刀,叫做蒙古弯刀,一个客商从北边带回,放我这里寄卖。吩咐说,若有人要打弯刀,便卖与他。那客商实要五两银子,不还价。”薛永接过弯刀,退几步,退到空地上,将刀挥了挥,觉得趁手,连声道:“好刀!好刀!”沈灵见薛永喜欢,遂掏了银子付了账。薛永慌忙道:“甚么道理,叫二哥破费。”沈灵却道:“这点银子,值个甚么!常言道,好马配好鞍。这口刀,与你煞是相配。”薛永只得谢了。二人出了铁匠铺,骑马回了沈家庄。

这日,朝奉遣庄客来寻,薛永便随庄客来到正堂,朝奉、沈家三兄弟已等候多时。一番寒暄,各自坐下,朝奉吩咐庄客上茶。朝奉开口道:“我看将军精神闪烁,想必是伤口痊愈了。”薛永连忙站起身,行礼道:“多谢朝奉大人,小可伤口痊愈了。”朝奉道:“将军已谢过。且坐,莫要客气,生分许多。”薛永道:“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薛永转过身,对沈迪行礼道:“多谢三哥!若非三哥仗义相救,星夜赶回救治,怕我已是昱岭关下孤魂野鬼。”薛永跟着彩虹,唤沈迪作三哥。沈迪道:“值甚么,顺便的事,何足挂齿!总是谢,便是生分了。”薛永道:“依三哥看,只是顺便而已;依我看,却是救命之大恩也!”再转回身,向朝奉行礼道:“还须多谢二妹妹,为小可开方诊治,日日把脉换药,小可方得痊愈。”

朝奉笑道:“正要说到彩虹,你却先提起。我且问你,你是哪里人,青春几何,可曾婚娶?”薛永应道:“小可是洛阳人氏,虚度二十四岁,未曾婚娶。”朝奉道:“将军可愿留在沈家庄?”薛永道:“小可的命,是沈家人救的,如何不愿留?从今往后,小可生是沈家人,死是沈家鬼,愿为沈家肝脑涂地。小可但听朝奉吩咐,朝奉叫留便留,朝奉叫走便走。”朝奉道:“你如此说,却如同我强留了你似的。我只是听闻你与彩虹甚是投缘,日日在一起相处,有说不尽的话头。我欲将彩虹许配与你,不知将军意下如何?”薛永道:“只是二妹妹年纪尚小,未及婚嫁年纪。”朝奉道:“且先定下婚约。待她满十六,即可完婚。”薛永听了,大喜过望,伏在地上,口中连连称谢。朝奉笑道:“你且起来。定了婚,你两个尽可日日相见,再无关隘,庄中无人再敢说闲话。”因薛永父母双亡,就由朝奉做主,沈平、沈灵、沈迪见证,寻了个写文书的人来,当即订立了婚约。

这薛永乃是洛阳人氏。祖父到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当军官,因得罪同僚不得升迁。父亲杀猪为生。母亲早亡,他自幼跟随祖父,在军中长大,八岁练拳,十岁练棍,十二岁练刀。十六岁时,祖父、父亲皆亡,从此他流落江湖,耍棒卖药度日。因为人仗义,江湖有薄名,人称病大虫。十七岁时,在揭阳镇结识宋江、穆春,大闹江州,一同上了梁山,任歩军弯刀营指挥。朝廷招安后,随宋公明哥哥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征战多年,辗转各地。今方得安定下来。

薛永在沈家庄落了户。那日,彩虹陪他在庄中闲逛,看见庄边一个演武场,甚是寥落。薛永道:“庄中怎有演武场?”彩虹道:“庄中原有个老武师,农闲时教庄客、农户练武,无非是枪棒刀剑、骑马射箭。老武师故去,因无人教授,庄客、农户也就懒了,演武场冷清下来。”薛永一时兴起,走入演武场,脱了长袍,去那枪棒架上拿了条棒,使将起来。正使得顺手,忽然场边有人赞道:“好棒法!”

只见一个靛蓝色的影子滚将入来。薛永定睛看时,却是沈迪,穿一领靛蓝袄衣袄裤,提一柄粗大铁叉,跃入了场中,叫到:“我来与你过招。”原来,沈迪听庄客言,薛永在演武场使棒,提了铁叉匆匆赶来。只见沈迪长臂大手,两只手宛如熊掌般硕大,提了一柄铁叉,一似拈灯草一般使起来。薛永喝彩道:“好一员猛将!在下本事低微,怎敢与三哥过招。”沈迪却道:“许久未遇对手,今日遇见,岂容能错过!妹夫无须谦让,你我先斗个三百合。”沈迪挺叉刺来,薛永只得举棒来迎,两个人斗将起来。

只见两个各显平生本事,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胳膊两样兵器,一根棒直奔脑门,一柄叉不离心坎;一个勇猛凶煞,如巨灵神忿怒;一个灵巧周旋,如毒蛇吐信;一对虎争食,声音震天响;两条龙竞宝,搅得水翻浪;一个横冲直撞,一个轻巧腾挪。一时间,演武场上兵器相交,叮叮当当,喝声若雷,地动山摇。彩虹在场外看得心乱跳、腿发软,在场边急得抓耳挠腮,直叫道:“三哥,莫要伤了薛永!”看看又叫道:“薛永,莫要伤了我三哥!”不知何时,场边渐渐围拢了十几个人,来看二人过招。场外众人看得眼发直、咂舌头,一片喝彩道:“想不到两个好汉如此豪杰!”

两个斗到四十合以上。薛永大病初愈、力气不加,露出了破绽,被沈迪伸出长臂,抓住棍棒,硬生生夺了去。薛永只得撒手,跳出圈子外来,喝声道:“三哥好大气力!惭愧,我输了。”沈迪收住钢叉,叫道:“妹夫不必过谦。你恁地滑溜,我几番夺你的棒,皆被你躲过!”薛永道:“哪里躲得过?早知你要夺棒,千躲万躲,哪知你臂长手大,终是躲不过,被你夺了去,我服了!”薛永与彩虹尚未成婚,沈迪却早早将薛永唤作“妹夫”。沈迪直叫道:“过瘾!打得过瘾!”两个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从此日日在演武场较量枪棒,比试武艺,各各武艺大增。

忽然,一个瘦小黑影从场边一棵树上溜了下来,一溜烟径直朝薛永奔来。不知这瘦小黑影是谁,跑来作甚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