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汉,达咩 > 第三百八十八章 谓予不信,尔等可拭目以待!(四千字)

听到秦落衡的话,叔孙通起初不以为然。

他儒家治学本就不是为了底层民众,也不会为了底层庶人。

儒家自来主张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在听到秦落衡问话四周民众时,他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露出惊恐之色。

他猛的抬起头,死死的看向秦落衡,虽两只眼睛看不真切,却隐隐看到了秦落衡嘴角得逞的奸笑。

秦落衡根本就不在意儒士看法。

也不在意他的回答。

因为他的目的从始至终都不在他们这些将死儒士身上。

他的目标是儒家!

准备的是说是儒家根基!

薛郡为孔子授学之地,在此地儒家的影响很深。

就算他们在此地伏诛,只要儒家大旗未倒,假以时日,儒家未必不能卷入重来,因为土壤尚在,根基尚存,但秦落衡所为,却是意在刨除土壤,摧毁儒家在底层的根基,让儒家彻底成为无水之萍,若是让秦落衡得逞,儒家恐再难恢复元气。

久而久之......

儒家将跟过往消逝的学派一样逐渐消亡世间。

以至不复存在。

叔孙通脸上露出惊悚万分的神色,他努力睁大眼,试图看清秦落衡的面容,但他的眼睛早已损伤,即便他费力的睁大,也始终不能如愿看清。

叔孙通颤声道:

“秦落衡,你......你究竟想做什么?”

“你不能这样。”

“你可知你在做什么?”

“你这是在灭绝文明,灭绝天理,灭绝大道!”

秦落衡大笑起来,他居高临下的望着叔孙通,以及后面同样瑟瑟发抖,甚至是怒目而视的众儒士,冷漠道:“好个文明,好个天理,好个大道也,你们说这话时,良心真的不会感到不安吗?你说的这些话,可敢说给那些兼并民田的六国贵族们听?可敢给那些流着血汗为人佣耕的农人们说?”

“文明、天理、大道,又何时成你儒家的了?”

“儒家便是文明?儒家便是天理?儒家便是大道?而你儒家治学真是文明之路?而且所谓的王道仁政何曾当过天理?”

“你儒家真是好大的口气!”

“好大的身份!”

“你儒家既敢给自身安如此高帽,那我便来揭穿一下,你儒家是何等天理、何等文明、何等大道,不若你儒家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儒家从来都是乱政的天理,复辟的文明,乱世的大道。”

“我秦落衡虽身份低微,却也要杀杀这复辟文明的威风,灭灭这王道天理的志气。”

“我却是不信,天下少了你儒家,便会不能运转,我也不信,没有了你儒家所谓的天理文明,这天就会塌下来,这地就会陷下去,我也不信,天下民众都是瞎子,看不到郡县制实施的好处,看不到大秦新政推广后的优势。”

“天下早已翻新。”

“尔等即还沉迷过往无法自拔。”

“那干脆就不要醒了。”

“儒家也好,这家哪家也罢,谁敢复辟,谁意图乱世,便是与大秦为敌,与天下万民为敌,人人得而诛之!”

“我也正告天下欲图谋复辟者。”

“尔等若欲复辟,尽可鼓噪骚动,大秦必以万钧雷霆扫灭丑类,使尔等身名俱裂。谓予不信,儒家便是尔等今后的下场,尔等敬可拭目以待。”

“来人,行刑!!!”

秦落衡的声音犹如一道惊雷,在山谷四周传荡不息。

早已心怀死志的叔孙通,此时却高声嘶吼道:“暴秦,暴秦啊,秦毁我儒家,乃毁天下文明,误国误民,更误华夏文明也。”

“暴秦啊!!!”

四周其他儒士同样高声悲呼。

只是喊得内容却不约而同,都是叫骂着暴秦、暴政、苛政,却是全然没有对秦落衡所言做出任何辩解,但随着士卒的逐一上前,原本还愤恨叫嚣的儒士,瞬间就变了眼色,不少更是直接跪地哀求起来,再无前面的倨傲之色。

态度可谓卑微到了极点。

然四周士卒不为所动,当着外面数以千计民众的面,直接把这些儒士推下了深深土坑,随着一旁的泥土的飞扬,儒士的声音渐渐变得颤巍,而后更是直接变成了撕裂人心的惨叫,再然后便化为了一声声沉闷的低嚎,以至最后彻底没了声息。

秦落衡站在高台上,亲眼目睹着这一切。

他直到这时才明白何为坑杀。

他也是第一次明白,坑杀为什么如此让人不能接受,因为人并不是当即死亡,也不算等到被从脚埋到头后死亡,而是等泥土埋到胸口的时候,人就已经近乎死亡了,那是一副让人十分惊悚的画面,前面那些儒生还在高声叱骂,但下一息他们都死了。

但头颅还露在外面,只是脸色化为了獠青。

场景极为瘆人!

即便是过了许久,秦落衡回想今日这一幕,也不禁有种毛骨悚然之感。

这一幕同样震撼着四周民众。

整个低谷静若坟墓。

没有人敢在此时开口,只有沙沙的刨土声,以及不少人恶心干呕,甚至是被吓哭的声音,整个刑场肃然的可怕。

所有儒士都被活埋,没有任何可能活着。

在场也无人质疑,所有人已然默认了这个事实。

秦落衡道:“涉案被捕儒士已尽数伏诛,但仍有不少儒士窜逃,我知道你们中,或许有人曾跟孔门儒生走到很近,但此事已经过去,朝廷不会再追究,但若日后还敢跟儒家有瓜葛,那就不要怪朝廷怪罪下来。”

“儒家为复辟势力。”

“儒家之种种所为,皆为挑动天下,让天下陷入纷争,此为朝廷所不容,朝廷也不会再容许儒家存世。”

“从今以后,儒家从天下除名,从大秦除名,从百家除名!”

“望诸位广而告之!!!”

说完。

秦落衡便径直离开了。

四周草木森森,一阵寒风吹过,好似有寒鸦啼叫,让四周倍显阴森。

四周民众在寒风吹拂下,才如梦初醒,从眼前的恐怖场景中清醒过来,望着前面掩上的新泥,整个人不寒而栗。

“儒家完了!”

“唉,自作孽,不可活。”

“也活该这些儒生倒霉,六国都挡不住大秦,这些儒生去惹大秦干嘛?这不是送死吗?“

“而且这官员说的不错,大秦再这么不好,终究是让天下太平了,不用再打仗了,这些儒生在地方到处生事,意图挑起战祸,他们不死,谁死?”

“死的活该!”

“人家皇帝都不要自家子孙做诸侯,你哥儒家屙屎鸟动弹鼓甚闲劲?还不是想给自家弄一块封地滋润滋润,但那些田地还不是从我们手里抢的?”

“呸!”

“这些人真是死的便宜了!”

“......”

四周议论声频频。

不过对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对儒家并无多少好感,而秦落衡说的那番话,虽有些不明其意,但听到儒家是挑动战祸的,心中对儒生不免多出几分厌恶和反感。

他们虽不如儒士识字,却深知太平的弥足珍贵。

因为他们是从战乱中走过来的。

他们深知战争对他们的影响,也深知战祸对他们的伤害。

......

薛郡坑杀之事,很快便传遍天下。

当听到秦廷对儒士实行了坑杀时,不管是六国贵族,还是方士,亦或者还在四处逃避的儒生全都沉默了,甚至心中大见惊慌。

他们都察觉到秦廷态度的转变。

以往秦廷就算对儒家再有不满,也不会做出这样惨绝人寰之事,而今秦廷不仅做了,更是直接将其公之于众,这无疑表露了秦廷对天下复辟势力的态度。

绝不容情。

而且会从重从严处决!

但此事的影响却远不止于此。

胶东郡。

当孔鲋子襄听闻薛郡之事后,两个人陷入到了久久的沉默,等到孔鲋清醒过来,更是直接破口大骂。

“秦落衡,我跟你势不两立。”

“区区黄口小儿,做事竟这么毒辣,竟想毁我儒家道统,此仇不报,我孔鲋誓不为人。“

但高声叱骂之后,孔鲋直接瘫倒在地,掩面道:“完了,我儒家完了,秦落衡这厮为何非要置我儒家于死地?他这番做法,已是将我们彻底置于不仁不义,我儒家孔门立世上百年,最后竟毁于我手,我今后有何脸面去面对孔门列位先辈?”

“我孔鲋是孔门的罪人。“

“是儒家罪人啊!”

子襄脸色同样很阴翳。

他也是没有想到,朝廷会直接对儒士行坑杀,而且更没想到,秦落衡会在薛郡说出那样一番杀人诛心的话,他通过问叔孙通,直接把他们兄弟二人的名声彻底败坏,让他们以后再也不敢面对其他儒生,而且更是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儒家在地方的根基。

这对儒家的伤害太大了!

更为甚者。

现在所有人都认为儒家意欲为祸天下。

他们儒家反成了动乱之源,为天下民众所不耻,而今儒家已彻底失去了民意,也失去了以往高举的正义大旗,从今以后,儒生之名,恐会人人喊打。

长此以往。

天下还会有儒生吗?

秦落衡此举可谓杀人诛心!

听到一旁大兄的哀恸,子襄却是不知该如何安慰。

儒家有现今的局面,其实跟他有脱不开的干系,但从始至终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只是不知为何,事情的走向往往偏离了他早先的预想,以至让儒家彻底深陷下去,而后便到了如今无法自拔的地步。

子襄在脑海里回想了一遍,依旧没有找到答案。

良久。

等孔鲋情绪稳定下来。

子襄才道:

“兄长,儒家还没到不存天地的局面。”

“现在我儒家已彻底不为秦所容,今后的处境只会越发艰难,唯今之计,我们只有反秦一条路了,只要大秦亡了,我儒家自可东山再起,若是大秦依旧存在,我儒家消亡便已注定。”

“只是如今天下局势变化很快。”

“匈奴若是还能牵制秦廷,我儒家尚有喘息之机,然随着匈奴大败,我儒家现在便不能再继续左右摇摆,只能彻底倒向六国贵族,成为六国贵族的附庸,一旦选择了这条路,我儒家恐再难有独立的出头之机了。”

“兄长......”

孔鲋看向子襄,眼中闪过一抹埋怨。

儒家之所以落到如今惨状,跟子襄的建议有分不开的关系,只是子襄毕竟为自己胞弟,他实不好再此时斥责,只是对子襄的建议,他心中已十分抗拒。

他木然道:

“我现在不想谈这些。”

“儒家是先祖所创,历八代传至我手,我不会坐视儒家消亡,只要有一线生机,我孔鲋便要去给儒家争取,先祖之学不能荒废,先祖之业更不能灭亡,而今秦不容儒,那我便反秦,六国贵族也好,其他势力也罢,只要能保留儒家薪火,我孔鲋都会去争取。”

“子襄。”

“论聪明才智,你远在我之上。”

“我自知才学短浅,实在不愿再这么苟且,我欲学先祖,周游天下,遍访各地反秦势力,此行或许前路渺渺,但这已是我唯一能做的。”

“若我中道身亡,儒家便交给你了。”

“定要传承下儒家薪火!”

子襄脸色微变,正欲开口劝阻,孔鲋拂袖,冷声道:“我意已决,你就不要再劝了,以往都是你出谋划策,而今也该我自己做决定了。”

“就这么定了。”

“我明日把先祖之学誊抄一遍,便会启程上路。”

“你继续待在这里也好,去找六国贵族也罢,我都不会有任何意见,我只要你记住,我们身上流淌着先祖的血脉,若是儒家在我们兄弟手中断了传承,我们恐死后都无颜去面对孔门列位先祖。”

孔鲋拍了拍子襄肩膀,而后离开了书房。

子襄站在原地,脸色微微一滞。

他如何察觉不到兄长的变化,只是这一次次的失败,让他对自己也开始失去了信心,只有暗暗握紧拳头,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儒家传承下去,而且还要让儒家成为真正的文学之首。

甚至是唯一!!!

在孔鲋准备周游天下时,秦落衡也开始了自己的返程之旅,不过在临近咸阳时,他并没有随大军进城,而是独自一人去到了骊山。

他要去给夫子扫墓!

(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