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汉,达咩 > 第三百六十七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与华同!(八千大章)

五更鸡鸣,天色最黑的时分,秦落衡等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这几日,他们的足迹遍布整个界休,见到黔首分得了耕牛,也见到了不少离人归来,自然听得了一些赞许和不满,不过,他们并没有对此太放在心上。

在确定农耕步入正轨后,选择了悄然离去。

他们的离去,并没有告诉县衙,也没告诉其他人,就如一阵春风一般,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

他们离开的早,农人同样起得早。

在他们策马时,田间地头,已有农夫躬着身子,拿着铁耒在地头翻动着,这一个个躬身的脊梁,好似是他们托起了金乌的出现。

马蹄声飞扬,溅起尘土无数。

不时传出的马嘶声,也惊起农夫抬头眺望,不过距离有些远,他们也无心去多看,只是看了几眼,便继续投身到了身下的田地间,随着金乌高升,他们的额头已溢出了汗滴。

......

秦落衡一行人速度很快,一路疾行之下,很快便来到了界休边地的窊亭,他们并未在此停歇,而是扬鞭继续朝晋阳方向进发,不过在快要踏出界休地界时,一道身影却出现在了路中。

这人很是大胆。

就算见到疾驰的骏马,也丝毫没有避让,而是往路中央一窜,张开双臂,把秦落衡等人拦了下来。

章豨、华要等人都被这变故惊住,脸上不由露出愠色。

蔡和更是破口大骂道:“哪里来的竖子,竟敢当涂拦道,你可知方才若我们反应不及时,你直接就会惨死马下,你又可知你拦下的是什么人?!按律足以给你治罪了!”

来人神色微窘,显然有些后怕。

他颤声道:“下吏自然知道拦的是何人,下吏此行正是为诸位上吏而来,还请上吏宽恕。”

闻言。

众人神色微异。

他们双腿微微夹了夹马腹,半勒着缰绳,策马去到了来人跟前。

借着初升的朝阳,他们看清了拦马之人的模样,这是一位青年,年岁看起来不大,也就二十出头,身穿一袭皂衣,唇上两撇矢状胡须,脚穿木屐,确是一位秦吏。

章豨看了来人一眼,缓缓问道:“你是何人?看你模样,应是一位秦吏,正值农耕,各地官吏整日都忙于政事,你不操心农事,半路拦截我等作何?”

“且从实道来!”

来人道:

“下吏是名法吏,叫获。”

“下吏近几日得知,诸位上吏一直有心于整顿地方,而且已将县中‘钱人’、‘封主’全部绳之以法,下吏身为法吏,替界休县上万户民众向诸位上吏道谢。”

“多谢上吏们为民请命。”

“获拜谢!”

获朝众人长拜一礼。

章豨等人眉头一蹙,却是不为所动。

秦落衡策马在最后,望着获坚毅的神色,若有所思,他已猜到获前来所谓何事了,只是对此,他做不得主。

获继续道:

“上吏为民除害,的确振奋人心,然界休的顽疾非是地方豪强,而在官府,上吏来界休时日尚短,或许对此并未察觉,而下吏为界休法吏,却是深刻明白,所谓豪强不过纤芥之疾,就算拔除,终究还会再现。”

“下吏恳请上吏肃整官府,还万民一个太平公正。”

四下安静。

章豨等人一下噤声。

这时。

一道声音从后方悠悠传来。

“你既为法吏,就理应知道,什么身份,做什么事,监察官员是御史的职事,非是我等职能,且不说你所说是真是假,就算是真,你应当去告官,而非是告诉我们。”

“你或许知道些黑幕,但你只是一个法吏,又真能知道多少?”

“回去好好研习律令,今后会有你的用武之地,身为法吏,是要忠于律法,而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善举义举,肆意顶撞逾界,这已犯了大忌,这次惊扰,我便不做追究。”

“让开吧。”

获一时脸色涨红。

愤然道:

“你等身为朝廷官员,为何对地方黑恶置之不理?我们学法,不就是为让万民遵纪守法,而今官吏贪赃枉法,欺压民众,身为法吏,难道不更应该为之声张正义?”

“你们所为不怕让万民寒心吗?”

“你们就真的不羞愧吗?”

秦落衡问道:“你可进过学室学习?”

获道:“这有何关系?”

秦落衡道:“你若进过学室,里面的令史会告诉你一个学法之人一生都要铭记的道理,你既没有进过学室,我便告诉你,这个道理便是‘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

“善恶从来都不在一念之间。”

“你眼下追求的公平正义,或许算不得是‘大善’,我不知你是如何得知我们会从这经过,但你能够知道,想必法官同样清楚,但为何法官未曾现身?你当想想其中原因。”

“时候不早了,我们还要赶路,就不再停留了。”

说完。

秦落衡一挥鞭,骏马吃痛,只听得一声嘶鸣,秦落衡的身影便消失在了泥泞道路上,章豨等人对视一眼,也是挥鞭,快速跟了上去,唯留获一人呆若茫然。

出了界休,便进到晋阳境内。

此时的晋阳境内,田野上一片繁忙,甚至比他们刚离开时还要繁忙,田地间的男丁、耕牛,也比离开时多了不少,显然界休发生的事已经传到了晋阳,从而让这边也多了些改变。

一路疾行。

又过了两个时辰,一行人回到了晋阳,将骏马归还给军中,他们跟其他人一般,再次回到了轺车,他们的归来,也是引得了不少官吏注目,不少官吏还跑来问询情况,轺车内一时热闹非凡。

不过也仅限轺车。

他们的归来并没引起军中太多注意,更没有引起始皇过问,一切又归服到了往常的宁静。

大军在晋阳驻扎旬日之后,便再度启程,赶往恒山郡的东垣。

嬴政这些时日并没有露面,也很少发布命令,只是埋头处理着周边郡县呈上的奏疏。

秦落衡则显得十分沉寂。

他这些时间一直在思索,自己的想法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以至让始皇这么不满,直接把他们调了回来,只是任凭他如何思索,始终没有想明白原因。

就在大军赶到东垣时,一封北地郡传来的军情送到了嬴政手中,望着蒙恬呈上的奏疏,嬴政目光微凝,他让四周宦官呈上一封地图,在地图上看着北方军团驻扎的地点,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因为冬季来临,道路不便,加上大雪封路,大军只能无奈停止了攻伐,这却是给了匈奴喘息之机,而今大军已退守到九原黄河以南的北地郡和上郡,而连紧靠大河的‘河南地’再次成为了匈奴的不固定领地。

眼下秦军跟匈奴已成对峙之势。

加上此时的九原直道尚未修建完全,粮秣兵器依旧只能通过上郡输送,诸方协同显得有些笨拙,这也因而导致了蒙恬上次的策划,并没有完全成型。

上次河南地的聚歼,虽重创了匈奴,但因为北地突生动荡,粮秣兵器输送出现了一定困难,以至并未彻底实现歼灭匈奴的有生主力骑兵的目标,而今只能暂采取守势。

望着地图,嬴政双目微阖。

他手在地图上不断比划,最终在地图上留下了一条残印,那是北原直道的修建道路,北原直道虽然一直在修建,但因为路程过长,还需要数月才能竣工。

“北原!匈奴!”

“朕暂且再忍上一段时日。”

“等到天气转暖,朕要北疆一战而定!”

嬴政眼中闪过一抹凌厉的寒光。

这时。

御车外传来赵高的声音。

“陛下,御厨已备好了午餐,陛下,你看。”

嬴政蹙眉,他伸手让四周宦官把地图收拢,自己重新坐回席上,冷声道:“送进来吧。”

赵高小心翼翼的进到御车,将手中的食盘递给了一旁的宦官,而后恭敬的候在了一旁。

嬴政并未多看赵高一眼。

他之所以带着赵高,只是因用着顺手罢了。

而且上次巡狩,若非赵高舍命相救,他恐怕就命殒博浪沙了,所以虽然对赵高的一些举止有些不满,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带了赵高,又因上次差点出了事,嬴政对自己的安保看的格外重视。

每日都会更换乘坐的御车。

也不轻易召见官吏,就是不想再陷入危险。

他这次选择的巡狩官员,大多是参与过上次巡狩的官员,这些人他用着放心,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赵高自然清楚这点。

一直在尽心尽力的驱车,不敢生有任何异动。

不过,作为始皇的近侍,他也是察觉到了,始皇的身体似乎并未完全康复,所以这段时间一直都深居简出,很少在外面露面,而且召见大臣时,基本都会服用丹药。

赵高低垂着头,神色阴翳。

他此时脑海中在想另外的事,若是当初始皇病危时,他不急着让胡亥出手,这次胡亥能否跟着巡狩?而今始皇身体明显出现了问题,若是胡亥在身边,或许能比上次机会更好。

随即赵高就神色黯淡下去。

这次始皇故意把胡亥留在咸阳,而且更是在皇子学宫当众训斥了胡亥,恐怕是想彻底断了胡亥念想,若是胡亥没有了上位机会,他赵高恐再也没有翻身机会了。

想到这。

赵高悄悄抬起头看了眼始皇,但很快就把头埋了下去,他不敢把事情怪罪到始皇头上,最后只能把一切都归咎到秦落衡身上,若是没有秦落衡,他们根本不用玩那种心思,更不会彻底失宠。

而今他被废了符玺令事之职,成了个彻头彻尾的驱车人,身份地位下降了大一截,以往见到他都恭恭敬敬的宦官,这几月来,却是越来越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这让赵高如何接受的了?

巡狩以来,他一直试图跟始皇亲近,但全都被无视了,根本就不给他任何机会,只把他当成了传话的及驱车的,这让赵高心中的憋屈和不满更加浓郁。

舟车劳顿,嬴政并无多少食欲。

简单吃了一点,喝了点鲜辣的羊骨汤,便不再吃了,而后朝四周宦官挥挥手,示意他们把铜盘拿下去,望着到手剩下大半的羊肉,赵高脸上面带戚色道:

“陛下,舟车劳顿,本就耗费心神,陛下又长期重于政事,而今却只进食这点,身体如何吃得消啊?”

“想当初大秦立国,陛下是何等胃口?几斤羊肉,几斤锅盔,却是如风卷残云,而今大秦国泰民安,陛下岂能如此轻视自己身体?臣请陛下多加保重身体。”

“也确实是臣下无能,不能教陛下健旺如龙虎,臣这些年实在愧对陛下的信任,是臣无能。”

嬴政眉头一皱,板着脸道:“朕的身体还用不着你操心,你只管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即可,朕还有国事要处理,你先下去吧。”

赵高一怔。

却是不敢再说话,端着铜盘出了车。

走到车外,赵高脸色阴沉如水,他本想借着提过去,让始皇念及一下旧情,那曾想,始皇不为所动,直接无视了,甚至态度还十分的坚决。

这让赵高心中有些绝望。

他的权势都来源于始皇,现在他虽然没有彻底失势,但已经到了失势的边缘,一旦始皇身体出现大状况,他恐怕会瞬间失去所有的权势,这一点赵高无比的清醒。

宫廷之间就是这么残酷。

赢者通吃。

输者一败涂地!

以往他借着始皇的亲近,以及有着胡亥撑腰,在宫中可谓是横着走,就算是朝廷大臣都要看其脸上,但眼下胡亥已经失宠,他今后最大的靠山已有些靠不住了。

一旦新皇帝上位,他的权势将瞬间烟消云散,这让已习惯了享受权势,甚至沉溺权势的赵高如何甘愿的了?

赵高用力抓握着铜盘,神色已然陷入到了魔怔。

他不想失去权势。

也不敢!

他这些年在宫中没少得罪人,一旦失势,他根本不敢想象将会遭遇怎样恐怖的场景。

赵高在心中怒吼道:

“陛下,我赵高服侍你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何苦要把我赵高往死路上逼呢?”

“我赵高做错了什么?”

“我只想掌握一点保身的权势,我错在何处?为何陛下你连这点微不足道的要求,都不愿赏赐于我?”

“我不甘啊!”

“我赵高也是贵族出身,沦为宦官,已是悲惨至极,我好不容易从一个小宦官爬到中车府令,眼看就能再进一步,但为何陛下你要剥夺掉我的希望?”

“甚至让我只能陷入绝望?!!”

“我赵高何至于此?”

赵高冷冽的扫了一眼四周,在走了几步之后,直接把手中铜盘扔到了地上,随后径直回到了御车外。

这时。

一名宦官正朝外走去。

赵高问道:“你这是作何去?”

宦官道:“陛下有令,传秦尚书令觐见。”

说完,这名宦官便急忙离开了。

赵高站在原地,脸色铁青,咬牙道:“秦落衡!我沦落到今天,都是你害得,你若是真死了,岂能有这些事?没有你,二世皇帝之位只有扶苏跟胡亥能争,陛下何至于彻底冷落胡亥?”

“都是因为你!!!”

“你如果死了,就没这么多事了!”

“你真的该死!”

“你不仅是该死,而且是该万死!该被千刀万剐,唯有这般,才能解我心头只恨。”

赵高猛的握拳,心中骤生一个想法。

半刻钟后。

在宦官的带领下,在经过层层检查后,秦落衡再次来到了始皇的御车外,在宦官进去禀报后,他这才得以进到车内。

入内。

秦落衡长拜道:“臣秦落衡参见陛下。”

嬴政抬起头,扫了秦落衡一眼,神色舒缓不少,淡淡道:“起来吧,你是不是很困惑,困惑朕要把你召回来。”

秦落衡道:“臣不敢。”

“不敢?”嬴政冷笑一声,“那便是有了。”

秦落衡没有吭声。

嬴政也并不在意,拂手道:“于朕十步处,赐座。”

秦落衡面色一滞,连忙道:“谢陛下。”

很快,一旁的宦官便将一方案几,放置在离始皇十步位置,秦落衡也亦步亦趋的走了过去,拘谨的坐下。

嬴政又朝四周挥了挥手。

四周服侍的宦官和侍女当即会意,朝始皇一躬身,快步离开了御车,御车内,只剩嬴政跟秦落衡两人。

嬴政道:“你认为你的想法没问题?”

秦落衡拱手道:“臣不敢保证,但臣认为臣的想法应该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而今北地糜烂,民生维艰,若是朝廷再不有所作为,加上六国贵族暗中使坏,恐北地会越发动荡,甚至......”

“会激起民反!!!”

“民反?”嬴政嗤笑一声,漠然道:“朕岂会在意区区民反?你认为你的想法是对的,但殊不知,你就如那井底之蛙,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困境罢了。”

“你以为朕不知底层的昏暗?”

“但你可知,天下未一统前,大秦的细作独步天下?”

“六国不管是朝堂还是乡野,都有大秦的细作,世人只知大秦谋略游说之士众多,还擅长收买敌国官吏,殊不知若非有把柄威胁,这些人又岂会轻易卖国求荣?”

秦落衡一怔。

嬴政冷哼一声,冷声道:“只不过细作终究是上不得台面,因而不会留名于史,更不会彰显于人前,而在天下一统之后,朕再三考虑后,更是直接把这套细作体系废止了。”

“但就在大半年前,朕又将其恢复了。”

“在这大半年间,原本近荒废的细作体系已重新建立,而今朕在天下四十郡都有耳目,朕又岂会真的不知地方实情?”

“地方黑恶朕早就知道了。”

“甚至,当初城中六国贵族逃逸后的避难之地,朕都知道一二,朕之所以隐而不发,自然有朕的道理,你以为你在界休做的那些事真的是在为民请命?”

“呵呵。”

“你太高看自己了!”

“你对天下形势一无所知。”

“你也不知大秦真正的危机在何处。”

“你更是不知,就因为你的鲁莽行事,已经导致了怎样恶劣的后果,或许这几日你听得了一些官吏夸耀,认为你做了一件于民有利之事,而且还广惠周边郡县,让地方官吏不得不收起手脚。”

“但这些只是表象。”

“朕就告诉你,你犯了多大的错!”

“就因为你的贸然出手,把原本举棋不定的界休官吏,直接推到了大秦对立面,现在界休县的一干官吏,已暗中联络原赵国的贵族,而且现在不仅是界休一县,而是大半个太原郡,甚至是大半个原赵国、原燕国、原齐国的郡县或多或少都跟六国贵族有了联系。”

“而这都是你引起的!”

“你以为你的那些小心思,其他人猜不透看不穿,借着解决土地兼并,进而清理各地的晦暗枝叶,从而一步步削弱地方势力,你太自以为是了,也太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了。”

“你那些举止看似在为民请命,实则毫无用处,只会让原本精神紧绷,甚至是担惊受怕的官吏,更加充满戒心,以至把他们逼向六国余孽那边,因为他们害怕受到朝廷清算。”

“他们的确欲壑难填贪婪无度。”

“但他们更怕死!”

“若是只处理那些豪强倒也罢了,你后续又是如何处置的?你把那些强买强卖的土地收为了官田,这个做法固然最合理,但与此同时却是最不合时宜的。”

“因为这无疑透出了一个信号。”

“你信不过地方官吏。”

“你是由朕派遣到地方的,你的一言一行可以说是代表着朕的一定看法,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你的那些举止之后,地方会有这么大的动作,你现在知道,为何朕要把你召回来了吧。”

秦落衡脸色一白,虽还未到夏季,但他额头却早已汗滴满头,后背更是已然湿透。

“臣......”

话到嘴边,却是怎么都说不出口,他实在羞愧,原本他还对这一切有些不满,而今却是不满顿消,心中只剩一阵惶恐,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番操作,竟会导致这般后果。

他甚至是在加剧地方恶化!

嬴政冷哼一声。

继续道:

“天下,何为天下?”

“目光所及为天下,五湖四海为天下,八荒**亦为天下。”

“朕很早之前便对你说过,你的视野目光太浅了,就如那井底之蛙一般,只看得到目光所及,只念及得到视线之内,但殊不知,天下远比那口井大得多,也复杂的多。”

“而今你的视野的确开阔不少,但还不够。”

“甚至是远远不够!!!”

感受着始皇凌厉的目光,秦落衡丝毫不敢抬头,整个人拘谨惊惶到了极点。

嬴政道:

“你其实有一件事猜对了。”

“朕的确欲肃整北地。”

“但肃整北地需要十万大军?六国余孽逃亡不到半年,就算以往地方有些残余,他们能掀起多少风浪?就算他们跟地方官吏勾连,又能造成多大影响?”

“大秦岂会在意这些丧家之犬?”

“当年秦破六国,早已将六国杀的胆寒,就算六地皆反,大秦十万将士也足以敌六地百万大军,所以朕根本就不在意六地如何,因为六地根本就掀不起风浪,但尽管如此,朕对六地也只是轻视,却从来没有无视过。”

“你可知是为何?”

秦落衡皱眉深思,却是摇了摇头。

说道:“臣不知。”

“你应该知道,也必须知道。”嬴政呵斥道:“因为匈奴!”

“天下民众大多轻慢匈奴,殊不知匈奴早已不是当初,也早已成为大秦的心头之患,大秦一扫**,一统了天下,但殊不知,在草原上,匈奴同样一统了草原。”

“其兵威之盛远超任何时候。”

“你或许听闻过,这次匈奴南下,是因为王翦、蒙武病逝,以及王贲昏迷,大军士气衰弱,让匈奴单于觉得有了可乘之机,但这只是对外宣布的。”

“数百年来,胡人也好,匈奴也罢,他们跟华夏族群的联结一直未断绝过,远自春秋时期的攻入中原腹地自建一国,再到后面的互相迁徙,民众通婚,商旅往来,华夏跟北胡族群从来没有陌生过。”

“只不过北地苦寒,华夏族群一直没有吞并北胡族群的意愿,而且北胡族群善马,十分擅长奔袭,也不便于管理,因而一直以来,华夏族群跟北胡族群一直维持着动态的和平往来。”

“但这其实是华夏的一厢情愿。”

“胡人族群从来没放弃过占据华夏北部的农耕富庶之地,就算占据不成,也会多次出兵反复掠夺,胡人族群从来不满足于商旅往来或民众融洽相处。”

“华夏族群跟胡人族群背地早就势如水火。”

“但数百年来,两者交流过甚,以至胡人匈奴很对华夏大势从不陌生,而华夏族群对匈奴大势同样了如指掌,在大秦忙着一统天下之时,匈奴的头曼单于同样没有闲着,也统一了草原。”

“朕跟头曼单于都很清楚。”

“无论哪方先整合完毕,都会对另一方灭之而后快,因而朕一统天下之后,一直在积极备战,头曼单于也不例外,他一直在调集各大胡人部族,所谓王翦、蒙武等人的病逝,其实只是对外的借口,因为这场仗是早已注定的。”

“匈奴不敢等。”

“朕同样不敢多拖。”

“头曼单于号称率军五十万出击,朕同样将兵三十万迎击,这一场仗,大秦只能胜,不能败。”

“但这件事,外界并不知晓。”

“甚至朝中只有寥寥几个大臣知晓。”

“有些事不能为外人道也,更不能道也,所以纵然山东六地复辟势力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朝廷依旧不为所动,甚至选择了听之任之,这便是原因。”

“天下昏暗朕自然清楚,但相比匈奴入侵灭国,那些其实都是纤芥之疾,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这大半年来,北方的战事情况,外界其实知之甚少,朝廷也只公布捷报。”

“然事实并非如此。”

“当初蒙恬北上时,朕与军中将领通盘筹划过,大军原本是以河南地为诱饵,诱敌深入,以此歼灭匈奴主力大军,而就在计划稳步进行时,朕病倒了,六国余孽悉数逃脱,以至后续六地动荡,从而致使这个计划功败垂成。”

“从那时起,大军进入到守势。”

“朕这次之所以大巡狩,便是为了镇抚北地,但此次镇抚,眼下是以威慑为主,并非急于肃整北地内政,你却通盘只见到了北地,而忽略了最为棘手的匈奴。”

“现在知道为何让你学会视而不见了吗?”

“在不了解事情完全之前,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自以为是,天下不乏聪明人,更不缺自作聪明的人,懂得隐忍,懂得伺机而动,懂得韬光养晦,这样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大秦山河纵横万里,岂能事事兼顾,事有轻重缓急,为政者也要根据实际做出一定取舍。”

“天下很大,天下同样很小,有些事不能急,有些事不能慢,北地的复辟动荡,如果只限于复辟,其实无关瘙痒,因为大秦大军随时可破之,但若因一时之快,让六国余孽投靠匈奴,那对天下而言,才将是一场真正的噩耗。”

“你当谨记一点。”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更不与华同!”

嬴政目光深邃的看了秦落衡一眼,开口道:“下去好好反省一下,等什么时候想清楚、理明白了,朕才会准你外出。”

“下去吧。”

嬴政挥了挥手,神色有些疲倦。

秦落衡双目通红,羞愧的无以复加,根本不敢多看始皇,长拜及地道:“多谢陛下孜孜教诲,臣下去后定躬身反省,臣之前的确欠缺全盘考量,臣也实在愧对陛下信任。”

“臣......”

“下去吧。”嬴政再次拂袖。

“陛下还请珍重身体,臣告退。”秦落衡恭敬的行了跪拜大礼,而后才缓缓退了出去。

望着秦落衡离去的身影,嬴政目光深邃,良久才自语道:“或许是朕对你的期望太高,然这理应是你该受到的期待。”

“这便是君王之道!!!”

(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