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汉,达咩 > 第两百六十四章 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第一更)

冀阙再次陷入如幽谷般的寂静。

范增看了一眼秦落衡,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似乎没想到,秦落衡竟反应的这么迅速,但也只是微微蹙了蹙眉,便继续老神叨叨的发愣。

一旁。

萧何和陈平却是眼前一亮。

他们其实一开始便察觉不对,只是一时说不上哪里不对,直到后面多听了一会,这才反应过来,士人眼中的民跟常人不同,但一般人很难察觉,秦落衡身居庙堂,年岁阅历皆不大,却能反应如此迅疾,也是让他们有些心惊。

秦落衡冷哼一声。

怫然道:

“你们是欺我年少无知吗?”

“士人之所以兴起,我也是有一定了解,当初‘天子失宫,学在四夷’,因而原本由王公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到民间,从而开始了‘私学勃兴’。”

“百家中,很多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因而在私学勃兴下,有学问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这些有学问的人便是所谓的‘士’!”

“‘士’的成分很复杂,各个阶级都有分布。”

“正因为此。”

“这些士人敢于冲破世俗礼法的思想束缚,敢于探求和创新,因而才进一步促成了百家兴盛,以及各家各派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今你们身为名士,却挟一己之私,全无天下之念,你们真称的上是士吗?”

“天下其实根本就没有士人。”

“或者说。”

“人人都是士人。”

“只不过有人多听了些‘师说’和‘家法’罢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们听从一家之言,靠口传心授,成了世人口中的‘士’,而你们所接受到的传道受业解惑,大多局限于同一门派,而天下之士,则是以天地为师,以万事万物为师,他们只是不能‘书’罢了。”

“你们何以敢这么倨傲?”

秦落衡冷冷的看着台下,言语中渗出几分寒意。

“因为你们怕了!”

“你们担心天下大治之后,你们的士人地位不保,你们担心自己的家族、财富、名声、威望都会荡然无存,所以原本志在开拓进取的士人,变成了保守迂腐的‘愚人’。”

“但这恰也说明了一点。”

“你们其实思考过天下大治后的场景。”

“所以你们顾左右而言其他。”

“儒家以春秋的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儒家的理想社会,一直在精进,从孔子时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时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

“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致虚守静、无为而治’。”

“道家的理想社会,老子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庄子认为是‘人不为物役,天下大同。’”

“墨家的思想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的理想社会是世界大同、希求众生平等。”

“法家的思想核心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的理想社会是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百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

“诸子先贤构建了这么多美好盛景,你们一个个自诩饱读经文,结果书都读到了哪里?不想着实现这些美好盛景,一心只念着一己私利,只想着与民争利,只想着蛊惑人心。”

“何其谬也!”

“由此看来,大秦的一统并不彻底。”

“官府的确可以靠铁腕出手,打破一切地域上的畛域阻隔,但这终究只能实现地域上的一统,并不能实现思想上的一统。”

“大秦若想彻底实现华夏大一统。”

“百家......”

“或许该到了退场的时候!”

“也必须退场!”

“我原本期许着,操持一场盛会,重现百家争鸣,为天下走出一条富庶昌盛和平康宁之路,但确实是我错了,错的很离谱,我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你们,百家争鸣的时代,早就结束了,也永远不会再有。”

“大秦不需要百家。”

“天下也早已不需要百家!”

“大秦需要的是为国为民的人,不是自私自利的士。”

“大秦需要的只是诸子的思想,并不需要诸子思想衍生出来的学派,更不需要靠歪曲扭解诸子思想,来让自己高高在上的‘士人’!”

“你们认为大治治民。”

“但我认为大治治人!”

“你们认为只有贵族、士人、工匠、黔首才是民,但我认为凡大秦境内,无论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高低贵贱尊卑,他们都是人。”

“都是秦人!”

“大秦都将一视同仁!”

“眼下大秦的确多有不足,但当天下大治之时,定会惠及到大秦所有人,大秦永远不会抛弃任何一个秦人。”

“这是大秦作为一个大一统国家。”

“应尽的义务!”

“天下没有万寿无疆之人寿,却有泽被万民之功业!”

“而大秦志在泽被天下万民!”

“无论你们赞同与否,承认与否,甚至是阻拦与否。”

“这都是大秦要走的路。”

“或许前路艰难,或许道阻且跻,或许大秦终其一朝都不能实现,但大秦是从礼乐崩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走出来的。”

“在这数百年间,天下血流漂橹,动荡杀伐永无止息,生民涂炭流离,正是经历了这么惨痛的一个世道,大秦作为古今天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更应当身先表率,为华夏未来趟出一条富庶昌盛和平康宁之路。”

“大秦对此责无旁贷!”

“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

“这就是大秦的回答!”

“而这也应是大秦、或者是大秦后继者,都要完成的使命,因为这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该给前仆后继,慷慨赴死的牺牲者和受害者的交代,这也当是秦人,华夏子民孜孜以求、勠力同心要实现的远大盛景。”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四下安静。

冀阙内外再次噤若寒蝉。

所有人都默然。

底层民众的情绪往往是最饱满也是最充沛,他们的眼中早已噙着泪光,深深的沉浸在心灵震撼的触动之中。

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他们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这种话对他们的心灵冲击实在太大!

他们是人。

理应受到公平的对待。

也理应受到太平盛世应有的惠及。

因为他们都是人!

在短暂的安静之后,人群已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围观市人高喊着‘大秦万年’‘秦落衡万年’,甚至,还有人零星喊出了‘万岁’。

整个冀阙无比的喧嚣。

前面侃侃而谈、挥斥方遒的士人,也不少红了脸,这些素来饱学多识,议论纵横,自诩为天下正直之士,而今一个个低垂下了头,不敢跟秦落衡对视。

一时间。

高大耸立的冀阙下,依旧是鸦雀无声。

田陵满脸羞愧,他并非是羞愧于听到了秦落衡的豪言壮志,而是羞愧于自己前面那些陈腐出声,他本不想‘为民谋利’,只是当时见其他人踊跃出声,他心念一动,便跟着出声了。

平心而论。

他内心是有所轻视秦落衡的。

在座士子多少是出身门第,但秦落衡却是亡人出身,而且年岁太轻,他们心里很难认可,眼下规格如此之高的盛会,却有这样一个竖子操持,他心中不免有些轻视,见其他人拐弯抹角的讥讽,他也一时失了心志。

而今听到秦落衡此等超迈古今、博弈历史的豪迈襟怀,再对比自己前面小肚鸡肠、蝇营狗苟的话,心中叹服的同时,也不由心生汗颜。

扶苏坐在席上。

心神也久久不能平静。

若是秦落衡还未察觉,他甚至都想出声提醒了。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秦落衡不仅察觉了,还说出了这样的连篇大论,境界之高、目光之深远、胸襟之豪迈,让人叹为观止,他自认自己达不到此等境地,而且相差甚远。

扶苏目光幽然的望着秦落衡。

心中五味杂陈。

对于这个‘消失十年’的十弟,他心中一直不服,同样出身在帝王宫苑,而他更是父皇的长子,为何父皇就偏宠一个十弟,他本以为是因为十弟的出身,所以在秦落衡失踪后,他广为交好朝臣,就是想证明自己的才能。

直到这时。

他才如梦方醒。

出身或许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秦落衡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心魄。

这一点。

他跟父皇很像很像!

想到这。

他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片段。

当时父皇来皇子学宫考校他们的学习情况。

因为父皇是刚下朝,头上还带着十二旒冕,其他兄弟都战战兢兢的,唯恐惹怒了父皇,唯有秦落衡,他好似没有任何顾忌,竟直接伸手去抓垂在父皇面门前的十二旒......

扶苏的心神一时飘远了。

就在场外喧腾,场内寂寥之时,突然一道声响从近处出来,所谓近处,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刚好就是最靠近场内的场外之处。

“咳咳。”

“这真是大秦的宏图大志?”

“还是个人之志?”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