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汉,达咩 > 第两百四十一章 天下良吏!

大汉,达咩 第两百四十一章 天下良吏!

作者:冥狄z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3: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泗水郡。

扶苏来楚地已近四月。

这段时间,他深耕于田间地头,致力推行‘使黔首自实田’,不时去乡里进行暗查,也的确发现了不少勾连,数月来,依法惩治了地方官吏豪强数十人,使民间风气荡然一正。

就在扶苏伏案清点从乡里豪强收上来的田契地契时,一名小吏在门外开口道:“长公子,咸阳近日传来一份诏令,令书上面说,八月中旬,将在咸阳举行一场大治之议,朝廷似有意重启百家争鸣。”

“令书的具体内容,下吏已誊抄好,公子要不要过目?”

“大治之议?”扶苏抬起头,眼中露出一抹疑色,随即道:“朝廷何时下发的令书?”

小吏道:

“回长公子。”

“令书上面登记的日期是在半月前,只不过公子当时还在地方乡里暗查,郡守担心我等小吏行事不谨慎,会暴露公子身份,因而没有让我等将消息告知给公子,还请公子恕罪。”

扶苏微微额首,浑不在意道:

“无妨。”

“把令书呈上来吧。”

“诺。”小吏进到殿内,毕恭毕敬的献上誊抄好的令书。

扶苏此时注意到,小吏手中还有一份带封缄的密信,他不由眉头一皱,问道:“这密信又是何人送来的?”

小吏道:

“下吏不知。”

“据说是咸阳送来的。”

扶苏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在来泗水郡前,就有意叮嘱过,没有要事,不要随意传信。

一来他不希望自己分心。

二来是担心会引起父皇不满。

来楚地推行‘使黔首自实田’,是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他是想靠自己做出一定成绩,但若是跟咸阳官吏传信频繁,很容易会让父皇以为自己缺乏主见。

这是他不愿见到的。

但他也清楚。

除非是咸阳真的发生了要事,不然咸阳那边不会给自己传信,他没有急着拆开带封缄的密信,而是看起了咸阳下发到各郡县的令书。

看完。

扶苏眼中浮现一抹异色。

“文明之治?”

“父皇终于意识到用法家治民是行不通的了。”

“天下糜烂已数百年,大乱大治,而今大秦亟需一场大治来安抚久经战乱的民众,这场大治之议,来的正是时候。”

“当年稷下学宫的大议,造就了诸子百家的盛世,因而也促成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完善和兴盛,若是这次大议能够成功,必然会让诸子思想反哺大秦,让大秦得以摆脱当前困局。”

“父皇英明。”

扶苏起身朝咸阳方向,恭敬的行了一礼。

随即。

他脸上浮现出一抹犹豫。

他其实不想这么早回咸阳,始皇也不会准许他回去,只是这么一场士子盛会,他若是不能到场一观,实在是平生之憾。

他实在不想错过。

良久。

扶苏才道:

“距离盛会开始还有两月有余。”

“眼下楚地的麦田已快到丰收之季,有着公厕提供的大量粪肥,泗水郡今年的收成无疑能提升一大截,到时我借泗水郡增收以及汇报新田政的施行情况,给父皇上疏。”

“让父皇令许我回一趟咸阳。”

想到这。

扶苏也不由点了点头。

他拿起案上带封缄的密信,迟疑片刻,还是用小刀将上面的封泥撬开了,解下捆束的绳子,打开用木牍盖住的‘函’。

他仔细看起这封来自咸阳的‘函’。

看完。

扶苏面露异色。

蹙眉道:

“我这十弟倒是越来越厉害了,原本还只是一个史子,现在却一跃成了大秦博士,看来我不在咸阳的这段时间,我这位十弟恐怕又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不过......”

“文通君说的没错。”

“我来楚地谋取功绩名声,短时没有任何问题,若是时间长了,无疑放空了我这位十弟,眼下十弟为大秦博士,已能够跟其他学派的人接触,若是其他学派倒向了十弟,这对我却是不利。”

“这几月里,随着王老丞相、隗老丞相等老臣的相继退隐,朝廷中枢正在进行大规模官吏调换,我若是久久不回咸阳,恐会让十弟得以亲近这些新晋朝臣。”

“朝堂乃我的最大优势,若是丢失了朝臣的青睐,我其实根本就比不过十弟,局势如此,我却是不能再优柔寡断了。”

“八月中旬的盛会,我定要回一趟咸阳。”

扶苏轻语几声,也是做出了决定。

他不担心自己回不去。

就算始皇没同意,他也另有办法回去,在来泗水之前,为了更好暗查地方兼并,他特意在少府弄了一个新身份。

伯秦!

原本只是为了暗查,眼下却正好派上用场。

他可以借伯秦之名回咸阳。

神不知,鬼不觉。

他把孔鲋写的密函握在手中,拿起小刀刮去上面的字迹,就在刮的途中,却是想到了一种情况。

他轻语道:“孔鲋说十弟跟其他学派有接触,这次的士子盛会面向的又是诸子百家,难道这事跟十弟还有关?”

随即。

扶苏摇了摇头。

孔鲋上面的密函说的很清楚。

自己这位十弟半月前才去博士学宫,父皇下的诏令也正好是半月时间,这次的士子盛会不当跟自己这位十弟有关联,而且以往秦落衡一直流落地方,跟诸子百家根本没交集,更加不可能提出这种想法。

若真是秦落衡提出的,孔鲋的密函中一定会提。

但孔鲋没写,说明是自己多心了。

密函上的墨迹已尽数被刮去,扶苏没有再理会这些事,随手拿起一支宽大竹简,面色沉郁的端详着。

竹简上面的文字很精炼。

但字字泣血。

‘民周勃卖田百六十亩于项氏,勃户以田主之名为佣耕。’

‘不告官,不悔约,若有事端杀身灭族!’

这两行文字,记录的是沛县之民周勃卖田产的书契。

像这样的书契,这份宽大竹简中,还记录了近十人,而这只是沛县主吏掾萧何呈上的最寻常的一份。

扶苏紧紧握着竹简的大手微微颤抖着,双眼几欲喷出怒火,喉头咝咝喘息着,整个人已是出离的愤怒,拍案道:“这些该死的地方豪强世族!”

“强买强卖不说,还不许民众告官、悔约,甚至还敢定下契书,更是直接以人身威胁,谁给他们的胆子?”

“大秦岂能容忍这等无法无天之徒?”

“真是岂有此理!”

“若地方皆由这些豺狼当道,我大秦子民岂非是永无立锥之地?若非我深入地方,恐怕还会一直被蒙在鼓中,何以能知晓,地方竟已糜烂到此等境地。”

“大秦灭楚已七年,在这七年内,泗水郡的环境竟无丝毫好转,反倒是越发变本加厉,大秦的律法何在?大秦的公义何在?长此以往,我大秦又岂能安稳?”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扶苏已是怒发冲冠,他这段时间深入地方,已初步探晓到地方的实情,但真的了解到一定内幕,他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地方的昏暗程度令人发指。

触目惊心。

像周勃这样的民户,仅沛县就有上千户。

这是何等可怕的数目。

整个泗水郡,民田总数也就在一百多万亩,但泗水郡的民田流失总数却高达七八成,近一百万亩上下的良田落入到了地方豪强世族手中,如此夸张的数量,简直骇人听闻。

扶苏脸色黑如炭墨。

他直接提笔,给沛县主吏掾下行公文。

‘五月戊午,泗水监事扶苏告主吏掾萧何,谨土地兼并案所部县卒、徒隶,必先悉查,凡......’

就在扶苏下令彻查时,他手中的笔却突然顿住。

扶苏看着写了大半的公文,愤然的把笔及公文扔了出去,面色铁青的一拳砸案。

他想起了一件事。

使黔首自实田,是承认兼并合理。

而且还给了辩罪法理。

萧何呈上来的奏疏,的确让人愤怒,但细想下来,若非是推行了使黔首自实田,这些书契甚至到不了官府手中,而萧何呈上来的书契非是让他彻查,而是让官府登记入册,变非法为合法。

周勃等人的田地,此后彻底归了项氏。

想到这。

扶苏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虽怒不可遏,但也无可奈何。

使黔首自实田是他力推的政策,而且的的确确惠及了底层黔首,原本沛县失田的民众,而今都有田地耕种,只是看到泗水郡大量田地落到地方豪强手中,扶苏实在心有不甘。

扶苏陷入到了自我怀疑中。

“我难道做错了?”

“但不施行使黔首自实田,黔首绝大多数将会沦为佣耕,有黔首之实,却无黔首之田地,久而久之,底层必定民怨民愤。”

“我提出的政策,的确有益底层黔首。”

“只是......”

“原本豪强占有的田地是非法的,但经过官府登记后,他们占有的田地却是变成了合法的。”

扶苏消沉片刻,重新振作了精神。

他慨然道:“地方豪强在地方为恶一方,不可能没做其他违法之事,只是现在大秦腾不出手惩治,等大秦腾出手来,定让这些地方豪强把霸占的田地全部吐出来。”

“赳赳大秦,违法必究!”

扶苏目光凌厉。

他又回想了一遍萧何呈上的竹简。

终是察觉到了不对。

其他县呈上的文书,都只是寥寥几笔,将土地兼并的书契概之,但萧何却大书特书,他显然是故意的,目的就是用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血泪书契,告诫自己,地方豪强已不容忽视。

扶苏忍不住道:

“萧何真天下良吏也。”

“你既如此诚恳的劝言,我扶苏又岂敢无视?”

端坐一会。

扶苏无心再看相关文书,起身穿戴好衣物,匆匆出门而去,他一番深思下来,认为自己当去见见这萧主吏掾,去听听他对使黔首自实田的看法。

毕竟......

萧何才是真正熟悉地方的人。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