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明特工

乱明者皇太子 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明特工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董其昌的效率让朱常洛有点意外了。

在朱常洛的想法之中,他以为六部改革的方案至少要经过几次拉扯和提点之中,董其昌才能摸对脉搏,才能做出一份附和自己想法的改革方案出来。

但是,朱常洛万万没想到董其昌这次的方案居然做的如此超前,他直接就把西山皇庄里的管理模式给抄了,哦不,应该是借鉴了过来。

朱常洛看着这片洋洋洒洒的改革方案,朱常洛心中不免惊喜,董其昌能有这个的才能,真是出乎了意料。

看来又是自己小看古人了。

董其昌作为了一代大家,私德可能有些问题,担当上有些欠缺,但是在能力上绝对也是拔尖的。

尤其是让董其昌去做那些务虚的工作,这更是让其如鱼得水。

虽然,军机处的差事都是以实事为主,但是,在这个阶段里,作为一个强势的君主,朱常洛并不需要强臣,他要的就是那种可以听从自己命令的弱小之臣。

只要这样的臣属才能极大的贯彻他的意志。

如果碰到了像张居正这类的强势名臣作为臣属,天下若是一片安宁状态,朱常洛大不了就来一套圣天子垂拱而治的套路,将政事交托出去便是。

可惜,现在的情况根本不是以往历史进程之中的宁静平和,在表面的盛世之下,其实还暗潮汹涌的。

所以,作为一位立志于改变时代的人,朱常洛要做的自然就是集权,而且还是空前的集权!

只有把权力全部集中在了自己身上,他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大明这座庞大的国家机器的潜力,否则的话,他的所有努力都将是昙花一现!

“这份方案孤以为可以,不过在细节方面还要在推敲一下。有些新设置出来的部门的权责划分尽量要清晰,不能过于模棱两可,否者的话就会形成过度管理和相互踢皮球的懒政怠政现象。”

“军机处的重心不应该有太多的地方事务干涉,军机处应该把重心放在军事以及关系到朝廷命脉的重点产业上,比如老生常谈的盐铁茶等方面,这些军机处可以侧重,但有些方面该放手还是要放手的。”

“毕竟,内阁才是统领天下的政务的处置中心,所以,关于地方上的治理和规划,这一块还是由内阁主持即可。”

“另外还有监察和司法的问题也要单独而列。军机处除了有监察大明军队内部的职责外,地方上的监察就要不插手了。当然,内阁也不能插手,这一块的权力要交给了都察院来行驶。”

“都察院可以和刑部,大理寺等主管刑名牢狱部寺衙门成立一个联合性的临时机构,用于平衡天下刑法之责,这一块要独立出来,不能受到内阁和军机处的影响。”

“否则的话,一切的改革只能流于空谈。孤这样考虑并不是孤不放心尔等的忠心,孤不放心只是人心深处的贪念而已。”

“所以,监察和司法这一块必须单独而列。同时,孤也会把宗人府中管辖宗室的宗法放到监察之下,做到皇族犯法与庶民同罪!”

“孤不能再姑息他们了,国朝从太祖高皇帝至今已经近二百五十年矣,放眼古今王朝国祚能绵延三百年者,实属凤毛麟角!”

“前元国祚更是不满百年,前元之前的赵宋虽有三百国祚,但这三百国祚究竟如何而来,孤也不多赘述。”

“所以,即便此刻的大明已经中兴。孤作为监国太子,卿作为大明之臣,更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孤不求大明国祚永世绵延,但至少大明不能在孤的手中走下坡路!所以,监察和司法必然要独立出来,独立于行政之外的监察和司法也将是保证未来大明国祚绵长的重要助力!”

“孤要让天下人看到大明的天下为公的公心,孤也要给天下人以公平,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大明,拥护大明!”

朱常洛端起手边的茶盏,同时也把董其昌递上来的六部改制方案放在了御案上。

现在的朱常洛已经到了乾清宫中办公了,乾清宫的宫殿比之慈庆宫的大殿更加的庄严华贵,同时也显得更加的宽敞高大。

这里的王者气象也比在原来的慈庆宫中更显气势,朱常洛在这大殿上的御座之上一坐,刹那间更显的具有人主之像!

宛如真正的天之子一般尊贵!

董其昌听完朱常洛的话,他跪道:“殿下圣心高远,臣不及万一。”

朱常洛喝完水润完了嗓子后,他的声音也刻意的压低了一些,朱常洛笑道:“孤这不过是久居高位,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感慨而已。六部改制事关重大,这次改制不仅涉及到了朝廷之中的框架之变,更是涉及到了权责的划分。”

“六部制已经存在了千余年,孤知道这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但是,时间不等孤,也不等大明,如今的大明虽有盛世之像,但事务比之前代更加的繁杂。”

“单纯的只靠六部和内阁以及军机处来协助孤治理,总归还是有些力有不逮的。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孤必须忧天下人之所忧,思天下人之所思,把所有问题考虑到前面来。”

“这并不是孤不信后继之君,也并不是孤不信后来之人的才能,孤只是不想后人在做事的时候,被‘祖制’框住,所以,这些事孤必须要做。孤必须要敢为天下先,为后世基业开一个敢于适应变革的头。”

“《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能得国八百载,其意义就在这九个字上。周变商制,行宗法之变,使得天下九州七十国,姬姓得国者五十矣!”

“也正是有了这五十姬姓之国,这才保证了姬周王室八百年不易的绵长国祚。而孤现在要做之事,虽不是行姬周封国旧事。但其意义相同,孤要做的就是变古朽之法,行今世之法。”

“孤希望孤开的这个头能够给后世之人一个范例,当他们也认为孤的今世之法不在适合以后的世界时,也能随着而变,而不是墨守成规,抱缺守旧的沉沦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变成一个遗憾。”

朱常洛这番话在董其昌听来可谓是石破天惊!

古往今来,多少圣君明主虽然嘴上谦虚,但个个都是无比自负的,没有哪一个不认为自己设置之法是为万世之法的。

但是,朱常洛现在却说出了让后世之人变自己之法的话来,这直接颠覆了董其昌的认知。

但也正是因此,董其昌更是激动,因为他觉得皇太子殿下的圣心是超越古今的,是无人可比的。

若没有这样的圣心,那该怎么解释皇太子殿下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就将大明重新拉回鼎盛呢?

现在的大明不仅九边安定,就连二百年来一直靠漕运来维持生计的京师趋于了自给自足。

京师二十四县的隐户被悉数统计,土地也被再次丈量,得地之民不仅能够安稳的种着属于自己的土地,更能在闲暇之时到西山皇庄和天津卫寻找新的生计。

可以说现在的京师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首善之地,已经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居乐业!

而且,皇太子殿下的德政还不止于此,皇太子殿下还在西山皇庄和天津卫兴建了大批的民居房屋,只要是愿意努力工作,努力为了生计而奋斗的百姓,他们几乎都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京师安家落户。

当然,这些房子在董其昌看来也有点小问题,因为这些房子居然是要收税的,购入这些房屋的百姓除了要缴纳一些微不足道的物业管理费用外,还要按照京师每年发布的房屋价值缴纳总价值百分之一左右的税。

这个税在董其昌等人看来好像就非常的不合理,但是,这也是皇太子新政的一部分。

按照皇太子殿下的话来讲,税是朝廷的安定基础,没了税的朝廷是孱弱的,是不能办任何大事的朝廷。

当然,税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绝不是用于一般人享乐的,朝廷要利用税来均衡天下之人的贫富!从而使得盛世更加持久。

所以,即便是有些反对的声浪,皇太子依然强势推行!

毕竟明代的房屋可不是70年的产权,那可是永久的不动产,如果朝廷不收点的税作为朝廷日常运转的费用,那么等到土地都兼并到了大户手里,朱常洛总不能玩一出打土豪分田地的戏码吧?

而且,从名义上来讲皇帝才是最大的地主,所以作为大地主收点地租那是合情合理的需求,但若是的直接抢别人碗里的肉,那可就不是什么合情合理的需求了。

这种方式除了造反,别无选择!

可惜,朱常洛的身份和地位已经注定看了朱常洛这辈子都不会造反的,而且,朱常洛还将会竭尽全力的防止别人造反。

而这就是现实!

所以,朱常洛必须面对现实,并且用现实的方式去解决税收的问题。

而房产税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

当然这个税也不是朱常洛首创的,这是朱常洛借鉴他穿越之前的一个漂亮国的税种。

至于朱常洛为什么没有借鉴后世天朝的房产税,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天朝的税和明代的税没多大区别,都是靠着收穷人的钱才撑起的国家体面。

如果,学着后世天朝的玩法,先不说穷人会有什么反应,就那七十年的产权限制就会让无数富人揭竿而起!

这样的险朱常洛是不能冒的,所以,也就只能折中起来,玩起漂亮国的房产税了。

当然,目前这个税也仅仅限制在了京师之中,京师之外的地方还没施行。

而京师之外之所以还没施行的原因也很简单,京师之外的地方还都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还没有京师这么完善的工业化体系,没有足够的脱产市民作为城市的支撑。

所以,京师之外的地方依然还保持着原来不变的形式。

不过,这种不变并不是真的一成不变,等到京师工业化的威力开始辐射整个大明的时候,那么这种形式可能就会在大明广阔的土地上自然而然的推行开来了。

所以,要想做一位合格的改革家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即便是有些看着很好的政策,作为一个实际的统治者,能考虑的也只是现实而已,至于超前的,只能在规划之中去做。

一旦把过于超前的规划落地到了还不具备实现的现实世界中,那么即便是很好的政策,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朱常洛也只能遵循最基础的社会发展逻辑,来制定出自己的政策逻辑去一步步的改变大明。

而不是学王莽一拍脑袋就上马,结果新朝还没来得及实现王莽心中的三代之治就在一片反对的声浪之中轰然倒塌!

朱常洛可不想做王莽,所以,他只能耐着性子,在自己力量可以完全舒展的范围内试验自己的想法和政策。

而且,现在的事实也证明了朱常洛的选择,在朱常洛的实力范围之中,不管是京师还是九边,都在按照朱常洛的意志而改变着。

这些改变不仅给大明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成了朱常洛进行下一步改革的基础。

京师的样板和九边的改变,这些无不在时刻的刺激着大明其他地方的人,这些人虽然都还是坚定的土地守旧派。

但是,这些人绝对跟银子是没有仇的。

在可以赚到更多的利益时,他们是可以适当的放弃自己的一些原则,进行一些自动或者被动的改变的。

而这其中最显著的就当属距离京师最近的北直隶和山东靠北的府县,这些地方是受到京师变化刺激最大的地方。

尤其是朱常洛的开辽令使得山东很多百姓不远千里,跋山涉水的远离家乡去到辽东的政策,更是使得山东大地和北直隶等地对京师的繁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些脑袋比较灵光的府县知府和知县,现在就已经开始小心翼翼的尝试着京师的某些做法。

对此朱常洛也是乐见其成的,当然,在这个事情朱常洛也并未表现出支持和反对的态度,朱常洛是以一种放任的态度去看这些知府和知县的操作。

一些能力比较出众的知府和知县朱常洛也会重点的关注一二,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些人的升官速度自然而然也就超过了自己的同行,进入到升迁的快车道中,并迅速的补充在朱常洛的新体系之中。

可以说,也正是这些实际的变化和实利的转化,刺激着京师周边的官员,使得这些官员们的思维和想法开始迥异于大明其他地方上的官员。

而这些被潜移默化的官员,也将会是以后朱常洛开始全国改革的人力基础。

毕竟,大明那么大,指望朱常洛和朝廷里的那点人来治理还是不切实际的。

具体到地方事务上时,还是需要基层的官僚付出努力才行的。

不然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可能会轻易的完成变革呢?

“殿下准备如何变?”

董其昌小心翼翼的跪在地方低着头问道。

朱常洛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说出了四个字:“与时俱进!”

朱常洛的这四个字宛如是黄钟大吕,顿时在董其昌的脑海之中轰鸣开来。

这四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却意义深刻!

而且还透着一股大道至简的道理,使人一看便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董其昌心悦诚服的跪道:“殿下圣明!”

朱常洛笑道:“好了,不用再拍马屁了,你回去找一下余继登和刘品如等人一起再商议一下这份六部改制方案。等你们三个的意见统一之中再呈到孤这里审阅。”

董其昌拜道:“是,臣遵旨。”

接着朱常洛就将御案上的方案递给了孙暹,孙暹接过这份方案又递给了董其昌。

董其昌接过这份方案后就再次谢恩跪拜离开了乾清宫。

等到董其昌走了以后,朱常洛看着孙暹说道:“是不是觉得孤这次把你们给忘了?”

孙暹赶紧跪道:“奴婢不敢。”

朱常洛看着孙暹,说道:“司礼监和东厂的职能是随着皇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孤这里伱们或许不如以前风光,但是,你们的重要性也比之前更强!”

“原来那些人人喊打的脏活都是你们做的,天下人对你们的观感也好不到哪去。但是,这次不同了。以后这些脏活都甩给了都察院和反贪署,刑部及大理寺了。所以,在以后你们就是孤身边最干净最可靠的人了。”

“当然,若是这样把你们给空置了,孤也觉得浪费。所以,从今以后,你们就开始从明转暗,继续负责起监察天下百官和大明以外诸国的任何动向的责任。”

“有什么风吹草动你们依然还可以有先斩后奏的处置之权,不过这份权力并不是你们之中每个人都有的,必须得是可靠的可用之人才能拥有。”

“所以从即日起你和魏忠贤一起改变影卫和东厂的形象,将一些损害皇家颜面的腌臜之人清理出去,留下精英人才,以后你们的人就称呼为特工!”

“特工,顾名思义,就是拥有特殊技能的从事特殊工作的人。这些人你们可以从军中,民间招募,所有被招募到的特工身份信息都要以绝密对待,一旦有暴露身份,泄露机密的特工,直接内部处理。孤不希望特工又成臭名昭著的代名词,这一点你能明白吗?”

朱常洛的一顿PUA操作又让孙暹感动不已。

孙暹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皇太子殿下还是最信任我们的,他把最重要的差事留给了我们,虽然,不能再像原来那样招摇于世,耀武扬威。

但是,我们的存在却变成更加紧要,更加不可或缺了。

孙暹的脑补将自己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完全就是被PUA后的自我攻略心理表现。

“奴婢一定谨遵殿下旨意,为殿下训练出最好的特工,为殿下刺探出天下最真实的信息!”

朱常洛轻轻嗯了一声,“去准备第一项任务吧,孤和父皇要巡幸南京,在去南京之前孤要一份最详细的南京情报。”

孙暹心中大喜,激动回道:“是!”

————————————————————————————

显卡终于回来了,没有噪音的显卡就是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