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七百一十三章 用人的准则

乱明者皇太子 第七百一十三章 用人的准则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跪伏在殿下的刘品如,朱常洛说道:“刘卿请起。”

刘品如小心起身,“谢殿下。”

看着已经起身的刘品如,朱常洛问道:“内阁的事情怎么样了?”

刘品如听到朱常洛这么一问,他顿时就明白皇太子殿下这么问肯定不会是那么的简单的。

刘品如也没敢大包大揽的说,于是,他就谨慎的回道:“自王首辅等告老还乡之后,内阁的阁员比之原来少了两位,平日里可以紧赶着处理完的阁务,现在也紧张了起来。所以,臣和钟尚书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殿下的任务。”

朱常洛嗯了一声,然后说道:“孤有意补内阁人数,你说说看朝中有谁可以进补内阁?”

刘品如听到这句话后,心脏都忍不住怦怦直跳,这可是首辅才有的权利,此刻殿下这么问他,这不能不让刘品如心出遐想的。

毕竟,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首辅大位,是无数士大夫们一辈子的至高追求!

但是,刘品如也很清楚自己的出身,他非翰林,能入内阁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若是想要再进一步,那就真的是痴心妄想了。

所以,收回心神后的刘品如也清醒了起来,他对着朱常洛拜道:“臣以为董军机可以调回内阁担当重任。董军机出身翰林,又是殿下的授业先生,对殿下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董军机历任都察院,礼部等重要衙门,不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臣举荐董军机重入内阁。”

朱常洛说道:“董师傅孤另有任用,内阁还是需要新的血液。内阁和军机处虽然并列,但职能有别,若只是两个衙门之间的人来回横跳,朝廷的其他新材哪还有晋位之机?”

“况且现在的大明也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老臣固然可靠,但开拓不足,且大多老臣都无封疆地方上的历练,这对接下来的朝政大事也是一个不小的弊端。”

“所以,这次孤有意选拔有过地方督抚经历的大臣入阁以备咨询,卿若有合适人选但说无妨,孤不会怪罪的。”

听完朱常洛的话后,刘品如的心思瞬息百转,皇太子殿下要选有地方封疆经历的大员入阁,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信号。

虽说古语有云,宰相起于州县。但是,在实际的政治升迁之中,还是处于中央衙门的官员才更有机会接触核心的。

远的不说,就以几十年的首辅为例,从嘉靖朝的严嵩到现如今刚刚告老还乡的王锡爵等,这些人都没有任何地方任职经历的。

他们都是在京师打转升级,一路绿灯到内阁,然后再宰执天下的。

可以说,现在在很多人的惯性思维里,只要是被外放出去了做了督抚的人,几乎就等于是告别了最高政治舞台。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自邢玠,钟化民等入军机处和内阁后,皇太子似乎就有意提拔地方督抚入朝廷核心参与机要决策。

现在皇太子又找到刘品如进一步把这句话挑明,这岂不是说在接下来的重要官职任命上,朝廷更看重地方经验?

有了这个猜测之后,刘品如的呼吸也不由的粗重起来。

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政治风向标!

刘品如努力的消化着朱常洛的话,同时也努力的回忆着现在任职于大明各地的督抚,他想要在这短短几瞬的时间里找到几位可以推荐的入阁督抚。

可惜,哪有那么容易?

这些督抚又不是出身于他的门下,而且,这些年他虽然也在内阁,但是,他在内阁里的排名始终也上不去,所以,那些手握重权的地方封疆们,他们最后孝敬巴结的对象也都不是他。

这时候让他想出几个靠谱的人推荐出来,是真的难为人了。

朱常洛等了一会儿,见刘品如也没有回答他的话,他也明白这样猛的一问,确实有点难为刘品如了。

毕竟,刘品如的性格用好听一点的话说那就是谨慎,难听一点那就是胆小。

指望一个胆小的人拉帮结派推荐出几个人来,那才是活见鬼了。

不过,朱常洛喜欢就是刘品如的谨慎和胆小,这样的人虽然没啥大的能力,但是会很听话。

而且,现如今朱常洛最需要的依然还是听话的人做自己的左右手,所以,朱常洛对刘品如也是很欣赏的。

对于这次刘品如没能回答上的他的问题,朱常洛也并不怪罪。

朱常洛说道:“这件事情,你回去和钟化民一起商议一下,过两天给孤上一本建议奏折。”

刘品如听到朱常洛没有怪罪他,反而又宽限了他两天时间,顿时如蒙大赦。

刘品如赶紧拜道:“臣遵旨。”

朱常洛嗯了一声,“没什么事你就回去处理阁务吧。叶向高的案子你催一下钟化民,让他及早给孤一个说法,这件事一直悬而不决,不仅是对朝廷的怠慢,更是对天下百姓的辜负。”

刘品如连连回道:“是。”

“好了,你下去了。”

刘品如再拜,然后小心的退出大殿。

等到刘品如走了之后,朱常洛看着在一旁伺候着孙暹。

朱常洛说道:“你说说看这个刘品如人怎么样?”

孙暹听到朱常洛这么一问,顿时茫然一下,然后赶紧回道:“奴婢以为刘阁老人还不错。”

朱常洛笑道:“是吗?这个刘品如可是当初你的推荐,若是没有你的推荐,他说不定就要在南京终老了。”

孙暹吓的一个激灵,赶紧跪道:“刘品如能被启用,皆是主子的圣心,奴婢不敢居功。”

朱常洛摆手道:“好了好了,不要紧张。孤知道你不是那种喜欢拉帮结派的人,况且你也从未跟任何人透露出刘品如是你举荐的。”

“而且,至今刘品如还以为他能从南京到北京都是因为董其昌的举荐,所以,你就算是有心拉拢他,他也不可能认你为恩主的。”

“孤用刘品如这么久,说白了还是看重他的小心谨慎,这样的人虽然没啥大的本事,但重在可靠,他不会因为自己的想法而忤逆孤的意思。”

“就凭这一点孤就认为刘品如是一个好臣子,是一个可以给予重任的臣属!”

跪在地方的孙暹听到这话后,他不由得为刘品如这个扒灰儿媳妇的人渣感到幸运!

一个人品如此低下的人,竟然能入皇太子的法眼,并且还能委以重任,由此可见,刘品如的运气该有多好,简直就是祖坟冒火箭了!

还有就是皇太子的胸怀,皇太子的胸怀真的是比海还深,比天还阔,怪不得皇太子殿下可以在短短的一二十年内就开创出如此盛世!

这样的圣主雄君,绝非是一般只讲道德仁义的庸俗之主可比的。

孙暹小心的回道:“那主子准备给刘品如安排什么差事?”

朱常洛看了孙暹一眼,这句话显然问的有些过线了。

但是,此刻朱常洛也并不打算卖弄自己的权术。

朱常洛坦然说道:“孤有意任刘品如为内阁首辅!”

这句话听在孙暹的耳中宛如惊雷一般!

刘品如算个什么东西?

他一个二甲都不算的三流进士,没进过翰林,也没有鼎力的家族势力,更没什么大儒名家力崇,而且,还特么的扒灰过儿媳妇。

就这么一个玩意居然要做首辅了。

这简直就像是一场玩笑。

而且这个玩笑还是皇太子殿下讲出来,这让孙暹笑都不敢笑,只能嫉妒。

孙暹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拜道:“主子圣明!”

朱常洛呵呵一笑,“是吧,也许吧。”

就在朱常洛和孙暹聊了这几句闲天之后没多久,一道风传刘品如即将就任内阁首辅的小道消息也开始在京师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

虽然,这条消息相信的人不多,但是,这依然是一个试金石。

从这条小道消息的反馈而言,刘品如当首辅好像就是一个笑话,一个没人信的笑话。

朱常洛在看到这些反馈之后,心中也更加坚定了选择刘品如做首辅的决定。

朱常洛要的就是这种说出来大家都不信,但又出其不意的事实!

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朝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决心!

让天下的有志之士看到朝廷已经不再是那个靠论资排位才能上位的朝廷了,现在的朝廷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实干朝廷。

正在府中闭关搜肠刮肚的为朝廷衙门改革方案呕心沥血的董其昌听闻到这条小道消息后,他不同外面那些不信的人,他对此是深信不疑的。

因为,董其昌太明白皇太子的心思了。

皇太子殿下喜欢的人才和以往大家认知的人才是不一样的。

以往的人们认知的人才是那些满腹诗书,可以写就锦绣文章的人才。

但是,在皇太子这里,皇太子看重的人才并不是这种华而不实的人才,皇太子看中的是那些能办事的人才。

譬如钟化民,申用懋之流。

钟化民有治理地方的才能,申用懋有治理水道的才能及刘品如善于理财的才能。

这样的人才才是皇太子看重的。

而自己的才能也很简单,那就是毫不保留的支持皇太子。

所以,董其昌在听到这条小道信息后,他断定这肯定是真的,而且,这个小道消息还是皇太子殿下放出的风。

一想到这里,董其昌对皇太子高远的圣心,不由得更加畏惧起来。

皇太子殿下已经将天下置于股掌之中了,已经开始撩拨天下人心了。

这样的雄主圣君,不仅可以开创出一个时代,更能死死的拿捏着所有人的心。

如果,这时候自己自作聪明的表示猜出了皇太子圣心,那就真是耗子舔猫屁——找死!

所以,董其昌在短暂的震撼过后,立刻就收起了心情,乖乖的继续做自己的方案了。

毕竟,这才是他眼下的头等大事。

这件事情若是做成了,那么他就是可以名传千古的风流名臣。

是要和始皇帝的丞相李斯齐名的!

李斯之所以在历史上那么有名并不是因为他帮助始皇帝统一了六国,而是他在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为始皇帝设计出了一套可以王天下的千古制度。

此制度也就是现如今的内阁六部制的前身——三公九卿制!

虽然,在这千载的时光里三公九卿制已经变了模样,但是,其精髓还是一成不变的。

强大的中央王朝依然还是在靠着李斯设计的那一套行政体制运行着。

现在,一个同样的机会摆在了董其昌的面前,虽然,从内容上讲依然是在三公九卿的框架之中。

但是,这也绝对是一次飞跃!

只要完成了这次的革新,以后的人说起万历盛世时,谁能越过董其昌此人呢?

所以,董其昌对朝廷六部改制的事情绝对是无比上心的,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和反对的。

在董其昌眼里这将是他这辈子最荣耀的时刻,一旦做成了,他不仅可以名留青史,更能超越很多名留青史的人,不再是那种暗淡的历史星辰,而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想到这里,董其昌的心想不激动都难。

“六部改制,分拆工部,户部,壮大鸿胪寺这些都是殿下提到的。这些不需要我再怎么思考。但是,剩下的各部,司,寺的改制,依然需要我去设计规划。”

董其昌的思路很清晰,他并没有拘泥于朱常洛说的那些衙门,而是把自己的思维拓展到了剩余的其他衙门之上。

虽然,这么一来可能会造成中央部堂高官极具膨胀,但是,这也会极大的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同时也能抬升内阁和军机处的地位。

对于,已经被皇太子殿下口头任命为军机首席的董其昌而言,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要比之前更高才好的。

虽然,这些权力都是来自于皇太子殿下,但是这并不妨碍董其昌狐假虎威的!

所以,董其昌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能想到的问题都列举出来而后,一一的论述一番,进而精炼成自己的语言,创造出一个新的体系出来。

只有这样才不愧一个开创者,设计者的名声!

“西山皇庄有个教育局和文化局,那么礼部是不是也应该拆出一个教育部和文化部来?”

董其昌的思绪不由的放到了西山皇庄上,现在的西山皇庄不仅巨大无比,而且,其中的架构也是相当的成熟,很多以前不曾听闻过的职司在西山皇庄都出现了。

而且,这些新出现的职司不仅没有显得臃肿,还把西山皇庄治理的井井有条,就凭这一点,董其昌就研究六部改制的时候,就该多多的参考西山皇庄内的职能部门设置。

这些新的职能部门就可以给董其昌不小的启发,让他可以规划出更多合理的改革方案出来,也不至于坐地空想,闭门造车。

其实,这些年西山皇庄出现的新职司衙门是真的多,不过这些在董其昌等都看着很陌生新颖的部门,在后世可能就司空见惯了。

为了西山皇庄更好的发展,朱常洛也因地制宜的将后世的一些职能部门重生在了西山皇庄的体制之中。

其中,不乏有规划局,财政局,工商局等部门。

而这所以叫局,并不是朱常洛懒,直接抄。而是因为这些部门都是挂靠在了宫里。

宫里的衙门都是由太监领衔了。

这些衙门的命名规则往往不是什么监,就是什么局。

而且,朱常洛考虑到自己后世的语境习惯,所以,他就用局这个字来命名西山皇庄的各个新职能衙门了。

一来朱常洛叫着顺口,二来也能强化西山皇庄的属性。

毕竟,西山皇庄是属于皇家私产的,不是朝廷的公产,也不是民间的势力。

所以,用皇家的规则来命名西山皇庄的管理机构,不仅可以强化西山皇庄的归属,更能明确的告知所有人西山皇庄就是皇太子的地盘,在这个地盘上做生意,不仅要守规矩,更重要还是安心。

毕竟,皇太子殿下胸怀天下,是万民的表率,他自然是不会干店大欺客,自毁招牌的事情。

所以,跟西山皇庄合作,不仅安全,还能挣钱,这种事情谁能不喜欢呢?

至于那点税的问题,只要能赚钱,谁还在乎税不税的事情呢?

由此也可以看出,明代的老百姓们并不是真的抵触税,他们抵触的不过是税了之后,自己的利益是否还能保持?

现在朱常洛不仅保持了他们的利益,还给了他们源源不断的赚钱机会,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反对朱常洛在西山皇庄和九边的互市中收他们税的事情了。

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

不过,可惜的是他们习惯了。他们之外的人还不习惯。

所以,现在的朱常洛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不交税的人也开始习惯习惯交税的日子,不然的话,朱常洛还怎么持续的收这些良民的税呢?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朱常洛是懂的。

所以,等到这次六部改制完成之后,朱常洛腾出了手脚,他就会亲下江南,会一会那些盘踞在江南千年的世家大族,比一比到底是自己的皇权够硬,还是他们的骨头够硬?

————————————————————————

显卡风扇声音大,拆了邮寄回去换了,这几天可能特会断断续续的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