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明者皇太子 > 第五百四十章 大受震撼

乱明者皇太子 第五百四十章 大受震撼

作者:帅锅大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董其昌听完朱常洛的恩科居然是要考数科和番语科,他顿时愣住了。

显然,这对董其昌来说有点知识超纲了。

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太受到重视的学科,关于数学的研究,也只是一些士大夫们在茶余饭后无聊了才会研究一二,用于陶冶情操的。

番语那就更不用说,番语在士大夫眼里几乎和不务正业自甘堕落画等号,如果不是真的有需求,正经人谁会学番语?

董其昌小心谏言道:“殿下三思。数科好说,但番语科有点难度。”

朱常洛看着董其昌小心进谏的样子,他有点意外,这还是董其昌第一次这么小心的进谏。

朱常洛道:“说说你的理由。”

董其昌听到朱常洛这样问他,他松了口气,皇太子还是能听进去谏言的。

董其昌道:“天下正途莫属科举。科举之道在乎于仁德之道。孔圣孟圣之言自汉武之后,就是我中华之国之基石。礼仪道德更是为人之本分。数为小道,一不能治国,二不能养德,不足论。然数之道也为我华夏百家之学说,恩科考数也情有可原。”

“但番语不行,自古华夏正音有序,自秦始皇帝统一天下文字之后,四海八荒虽有异声,但意同也。本朝立国之初,太祖皇帝钦定正音,以示天下更替,一元归一。故此所谓国之根本。若科举考番语,臣恐不利社稷安稳。故而臣请殿下三思。”

朱常洛听完了董其昌的理由,他沉默了片刻。

有些问题确实有点想当然了,中原王朝已经做了几千年天下第一的扛把子。

就算是西晋八王之乱后的五胡乱华,也照样没有浇灭中华火种,这些异族想要长久统治就必须进行汉化,学习汉人语言及礼仪诗书。

所以,哪怕是经历了后来的弱宋,暴元,在中原文化的基因里面,外邦都是不足师的蛮夷也。

向蛮夷学习,这岂不是再打自己的脸吗?

朱常洛看着董其昌,他自然不能跟董其昌说时代变了,诗书礼仪已经不吃香了,将来会是飞机大炮的野蛮时代。这时候若是不愿意虚心学习,迎头赶上,将来可能就要面临真正的亡国灭种之危机。

但是这话朱常洛信,别人会信吗?

别人只会觉得皇太子邪祟上身,魔怔了。

所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朱常洛道:“那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董其昌听到朱常洛这话,就明白皇太子对番语之事,还是不死心。

于是,董其昌就绞尽脑汁的想着,然后说道:“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可供殿下参考一二。”

朱常洛道:“讲。”

董其昌道:“臣以为此事可以交给国子监来办。成祖永乐五年时,成祖皇帝曾在南京国子监设置四夷馆专门培养精通番语的译字生。后来,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四夷馆就留在了南京。然京师这边就没有再设四夷馆。臣建议可以在国子监重开四夷馆,迁南京译字生来京学习。”

朱常洛听完董其昌这个建议,他眼中一亮,惊讶的看了董其昌一眼。

没想到大明还有四夷馆这么冷门的外语学习机构,这下子真是长见识了。

朱常洛道:“说说南京四夷馆的情况。”

朱常洛明显对这个古代版的外国语学院来兴趣了,他想多了解一下这个机构。

董其昌立刻回道:“南京四夷馆隶属翰林院,由太常寺少卿提督掌译书之事,设有蒙古、女直、西番(西藏)、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昌(维吾尔)、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等通译语言各国文字。在正德六年,武宗皇帝增设八百馆译诸国文字;万历七年,张居正又增设暹罗(泰国)。至此,四夷馆已有十馆!”

朱常洛惊讶的看着董其昌,这董其昌的记忆力就像是百科一样,这么冷门的事情他都能记得如此清楚。

不过,这段话中唯一让朱常洛惊讶的还是正德小可爱。正德皇帝居然增设了八百馆用来翻译各国文字,这真是有点出乎意料了。

不过,朱常洛又想到历史上的正德皇帝本来就这么好动好学,还是一位语言天才,他在四夷馆设置一个八百馆自然也是理所应当了。

当然,这个八百馆并不是设置了八百个翻译馆,而是,增设了一个叫做“八百”的全能翻译馆。

董其昌继续说道:“若殿下以为四夷馆不足用,亦可随前制新设一馆,从国子监抽调监生,培养专门的语言人才。”

朱常洛点头道:“此事孤会考虑。不过,既然孤已经有意下诏开恩科,自然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

作为一个合格的领袖,说出去的话即便有误,那也不能直接收回。所以,关于泰西的番语恩科,还是要举行。只不过,这时候要有点技巧,既不能引起强烈的反对,也不能灰熘熘的收回成命。

所以,朱常洛继续说道:“董师傅你的提醒,孤深以为然。不过,数科和番语科孤还是会考。孤也会考虑董师傅你刚刚说的那些建议。诗书礼仪,儒家经典为我中华之国基石,此亦不得不重。”

“所以,此次恩科,分为两类,两场。一类为数科,一场考儒家经典,一场考数学术算。二类为番语科,一场依旧考儒家经典,一场考泰西番语能力。”

“儒家经典点到为止,只要无大错皆可。关键要看数术成绩和泰西番语能力。此两类人才,孤有大用,不能不重视。”

董其昌算是听明白了,皇太子这是铁了心要考数科和番语科的。

不过,最后皇太子能纳他的谏言,重视了儒家经典,这也算是让董其昌松了口。

毕竟,他现在可是礼部尚书。如果,朝廷真的办了一场恩科,最后一点儒家知识都没考,那他这个礼部尚书就等于是干到头了。

就算朱常洛还死保他,他也会待不下去的。毕竟,这在天下读书人看来,这可是原则性的问题。

如果一个连原则都没有礼部尚书,他凭什么还能做礼部尚书?

所以,折中点好。折中的考一考儒家经典,这才是科举的之本色。

董其昌心中大定,他起身躬首道:“殿下圣明!”

朱常洛道:“既然这样,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剩下就是确定此次恩科的时间和此次恩科考试的范围。孤这里有一本泰西而来数学巨着《几何原本》,此书孤会让人影印成册作为此次数科考试的参考材料之一。”

“稍后孤会给你一份此次恩科数科考试的参考名录,你将此名录附在恩科诏后,让天下学子们备考之时能够有所方向。”

“这一次孤要寻找一批真正的数术大家,为我大明的数术发展加一把火。让他们推动着大明各行各业的革新发展!为中兴大明出一份力!”

此刻的董其昌就像李安导演的表情包一样,虽然没有听懂朱常洛的意思,但是他依旧大受震撼。

他想不到数术怎么会能为中兴大明出一份力?

但是,既然皇太子都这么说了。可能...也许...真的可以吧。

这一点董其昌还是不曾怀疑过朱常洛的能力的。

——————————————————————

求订阅,求月票。

中秋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