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388:说什么君子…

大宋好儿郎 388:说什么君子…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满殿君臣追寻的结果,竟然就这?

秦为用最简单粗暴的法子,直接颠覆了他的认知。

拼了命的刷题再刷题,把见过的没见过的题目做了一遍又一遍,而后那些权贵子弟自然就成了炮灰。

你一天做一篇文章,就算做得再怎么引经据典,也比不上人家一天做二十道题。

说白了就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那些负责出题的大儒,可能这辈子都没做过这么多的题目,那这个押题概率就更大了,只要勤做题总能碰上类似的考题。

如果不能,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勤奋。

这就是现实版的勤能补拙……

他竟然用这种方式兴盛了国子监!

这太特么的太不讲究了吧?

你让我们这些从小就把圣贤学问,奉为真理的人情何以堪啊!大家谁不是手捧圣贤如虔诚的教徒一般。

偏偏这些人却把圣贤当做了刷题的工具。

还有一个更恐怖的事情!

大家一经涌入脑海,便没法淡定了,要是天下人都知晓了这个法子……

读书读书,翻来覆去的就是那几本书,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圣贤,不可能每年的试题都做到推陈出新。

那圣贤也就不是圣贤了。

只要我把那几本书背的滚瓜烂熟,释义也弄清楚,然后就是拼命的刷题……管逑你出什么题目!

就是刷题就完事了!

做多了之后,自然熟能生巧,只要找到一个靠谱的老师指点评价文章诗词,这事儿**不离十就成了。

这会儿大家才恍然大悟……合着当初秦为高价聘请那六个大儒去国子监教学,原来就是为了这个啊!

他不是看重了大儒的学问,而是看上了这些人出题的手法和判断。

若长此以往下去……国子监便能批量出产人才了啊!

直到几十年后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同志上台之后,才提议这种用诗经、书帖、墨义选出来的人才完全没有卵用,大宋的科举选题才慢慢开始改变。

不过这都是后话。

现在,科举靠得就是这些,而国子监就是抓住了科举的漏洞!

这样下去不行啊!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浓郁的担忧。

他们不能不怕。

若任由国子监这么发展下去,十年之后大宋将再无儒学,有的只是一群利用儒学应付科举的考试机器。

“可怖!”

不知是谁下意识发了声。

众人也跟着微微点头,的确可怖!

这个少年无疑是打破了目前科举的节奏了。

这是一次板上钉钉的问答!

今此之后,无人再敢质疑秦为在教育上的成就!

张之白很头痛。

他到不是在乎秦为能否成为教育家。

就算他秦为能飞升成圣,也和朝廷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在乎的是,经此之后朝廷的科举将要何去何从?就好像……原本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人,忽然成了人尽可夫的婊子。

这种落差他们有些手足无措了。

圣贤学问是要庄重的去学,抱着敬畏和明理之心去学,若是再往前倒上千百年,读书人每日学习时,甚至要先沐浴焚香才行。

如此敬畏庄严,方才能得名君子。

这是规矩,千百年来传下的规矩!

可今天这个规矩被人给打破了,更是一脚一脚的将古来圣贤赤果果的踩进了泥里。

有人便开始在想,能否通过打压国子监的学生,来达到拨乱反正的目的。

可只是稍微想想,旋即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你总不能管住人家读书吧?人家如何刷题是人家的事儿,就算遏制住了国子监,但这种事儿就像是蝴蝶效应。

国子监不用,别的读书人也会用。

谁不想一朝得势金榜题名呢?以前大家都在苦苦追寻科举的门道,现在现成的例子摆在了眼前,谁不用谁就是傻子。

说什么君子……

那只是现如今那些掌权者束缚下面人的一种说辞罢了。

尽数往来圣贤,谁敢亲口说自己是君子?那不过是后世人追捧的称谓罢了……再者说,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君子。

别的不说,就说此刻这殿上君臣。

谁敢说自己是君子,那赵祯绝对用鞋底子抽他的脸。

所以不就是刷题吗?谁不会啊!

不就是多请几个会押题的大儒么,这对那些权贵子弟来说简直就是洒洒水的事儿。

到时大家都是举人,都能金榜题名!

可……可这斯文扫地啊!

从今天开始,多少人读书人会视秦为作恩人,又多少真正的儒士学着们会视他为毕生的仇人。

他们引以为傲的学问忽然不值钱了。

还有比这更扎心的事情么?

那些人丢失了对圣贤学问的敬畏心,只剩下一颗唯利是图的野心,长此以往下去……可怕啊!

他再看向秦为时,就觉得头痛欲裂。

“此事……”

张之白一张老脸皱得像苦瓜一般,向赵祯拱手道:“陛下,这事儿还是随后再议吧,国子监的污秽,臣等自会去派人去澄清……”

别管秦为用了什么办法提高了国子监的升学率,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

人家没有舞弊!

有这样的利学之法,还需要舞弊么?!

赵祯也是无语至极。

他虽年轻,却也只科举的重要性,若只是就事论事的话,秦为没有错,不但没有错,甚至还会被天下学子感恩。

可站在科举的角度上来看,这就是作弊!开挂……

问题是没理由啊!你总不能规定以后的学子都要按一个标准读书吧?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种事儿怎么能控制?

“你且去吧。”

朕有些抑郁,所以暂时不想看到你。

等秦为走了之后,赵祯随便说了几句,就摆摆手让人散去。

群臣心中暗自凛然,这事儿怕是短时间内,是想不出来什么结论了,至于此番科举……别管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

都只能自己承受!

出了宫殿后,大家就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此事,又说秦为有辱圣贤学问的,又说秦为开一派之先河的。

王臻也没跑掉,被王尧臣给逮住了。

“秦为这下算是捅了个马蜂窝,这等大事,你当初为何没阻拦?”

王尧臣这些靠科举升上来的人,本身就是文坛学着,自然看不得秦为这等把文化人的事儿变成站街女的行为。

王臻却冷冷的道:“咱们多少人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当初日夜苦读不也是为了入仕么?只不过大多人没那个刻苦罢了。”

大伙儿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只是没有国子监这么极端而已。

“大宋有几个天才?有几个能凭借着一篇文章,就让朝廷侧颜相待的?还不是普通人多么?”

王尧臣默然。

“天才这种人物的确是可遇不可求,有些朝代更是百年不得一见。”

王臻这才缓和了脸色,叹道:“这天下人大多平庸,便是每年数万人的考试,筛选出来的那些个也不能全是天才,大半还是靠自身努力爬上来的……天才固然好,可这个天下却是要靠普通人努力来运转的,再说……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

刷题战术之下,那些近年来、甚至近百年来,所有题目都可能被重新挖出来,然后被这些欲要科举的学子们,丧心病狂的尽数刷干净。

就算今天没有秦为,之后总会还有别人想到这个办法。

然后呢?

想要靠强力去制止,你制止的过来吗?

与其治标不治本的在学子身上使劲儿,倒不如找几个能力更强的出题者,让后来的学子们再也无可考究。

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有无限的可能。

饮鸩止渴这种事儿是万万做不得的。

王臻摇摇头,心中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快感。

让你们嘚瑟,让你们装逼……这下爽了吧?人人都在装才子,都觉得自己才华横溢,结果却被秦为一闷棍打的晕头转向的。

这次议事的内容很快就传了出去。

如赵祯预想的那样,各间对此事褒贬不一,舆论悄然间就从秦为这个始作俑者的身上,转化成了汴梁学者们的辩论。

又说刷题好的,毕竟它切切实实的造就了更多的学子,让那些资质平庸的也能过一把天才的瘾。

也有说刷题有辱圣贤。

这些大多本来就是天才一般的人物,或是被人误认为是天才,然后多年来顶着这个光环坑蒙拐骗。

现在他们的光环不在了,被一群自知平庸的人迎头痛击。

这种落差简直能让人发狂。

就好似自己平时瞧不起的小垃圾,通过某种手段,瞬间就和自己站在了同一个水平线上。

这怎能不让他们愤慨,又怎能不被人抵制。

然而抵制是一方面,可他们却不得不承认,这种办法的确很快速有效。

如今想要不被超越,那就要更加努力,光靠天分是不成了。

秦为的刷题之法,无形间打破了整个汴梁读书人的格局,换句话说……他强行推进了大宋文化的发展!

……

秦为因为父母不在,王臻的身份又太扎眼,况且枢密院的事情也多。

吴妈这个媒人就辛苦了,只能在两家之间来回奔波,半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圈。

“……娘子,郎君老早就进宫了,这都晌午了怎还不回来。”

刘姝并不关心这些,只是翻看着手里的账册,淡淡道:“他身居要职,自有大事要做,我只管帮他照看好这个家,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了。”

自从定亲之后,刘姝就来事着手掌管秦家的家务事,男主外、女主内这是亘古不变的准则。

不是说女人只能在家操持。

而是在某些方面,女人比男人更细心,所以操持家庭也比男人更得心应手。

“娘子倒是看得通透。”

吴妈笑着给她整理了一下桌上的账册。

又道:“郎君这几日在忙着国子监学生科举的事情,听外间人说,此番国子监学生有八成的学生都通过了省试呢。”

“他有本事,我从来都是清楚的……这大宋人杰舍他其谁。”

刘姝莞尔笑笑,毫不掩饰对秦为的夸赞。

说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倒不如说是钟情于某人,连他的缺点都在熠熠闪光。

吴妈笑着点点头,又不满道:“可外面有人说是舞弊,说是郎君受了贿赂,故意给那些学生泄题呢。”

刘姝头都没抬,坚定道:“不可能!”

“谁说不是呢!”

吴妈抱怨道:“要说是比人家受贿倒还有可能,咱家犯得着么?”

“怕是有人眼红他的成绩,所以才故意攀诬,这是想要整垮国子监,让他身败名裂……”

刘姝一语便道出了重点。

“那咋办,郎君可是咱家的主心骨啊!巷尾那家人,就是因为男人被人害了,整日里被人欺负呢。”

女人就是有本事,能把天聊到自己都不知道跑题的程度。

“娘子……”

外面孙好民站在院子里,朗声道:“消息传出来了,说是已经查明国子监并未涉嫌舞弊受贿,郎君没有”

“刚听到消息,说是沈郎君并未舞弊,反而是有功呢!”

刘姝只是顿了一下,并没有说话。

她早就料到了事情的结果,不是多么聪明,只是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眼光。

自家夫君什么脾性她自然清楚。

要说他舞弊,那当初就不会费尽心思的给国子监找老师了,他大可坐等那些人来附学,然后收好处就是。

“只是有一点……”

孙好民在院中原地踟蹰,一时间有些张不开嘴。

吴妈等着听八卦,自然就急了,掐着腰出来,站在门口骂道:“你个死老头子,说句话都不能痛痛快快的,等着娘子问你不成?”

孙好民可是众所周知的气管炎,见吴妈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顿时苦了脸。

“娘子有所不知……之前那些权贵子弟们为了附学国子监,给咱家送了不少的礼物,如今那些人落了榜,便开始在外散播郎君受贿的消息……”

“呀!”

吴妈有些急了,骂道:“你这个管家是干什么吃的?!怎么就不拦着点儿呢?郎君又不缺钱,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管家的责任就是帮助主家管理家事,关注某些来访之人的目的。

这么大的事儿,孙好民自然倒在第一时间帮秦为拒绝了才是。

可偏偏他不仅没拒绝,还照单全收了……

好在这事儿秦为已经敲打过他了,否则今日就是他的难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