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 杂谈:贾雨村的西席

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杂谈:贾雨村的西席

作者:不忘阑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4: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雨村又说了应劫而生的,【文本: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传说中黄帝联合炎帝大败蚩尤部落,我们是炎黄子孙,蚩尤当然是反面形象了。神仙打架,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都塌了个窟窿,老百姓遭殃啊!夏桀、商纣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好奇的可以参考《封神榜》。秦始皇天天打仗吞并天下,东周灭亡。王莽篡权终结了西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终结了东汉,两位汉朝终结者活着的时候也是战火纷飞。安禄山是草根出身,犯上作乱,后来他儿子联合大臣把他干掉。秦桧如今还背着残害忠良的锅,大家不太熟悉的只有桓温。

除了秦始皇和曹操古今评价不太一样,贾雨村其他的说法与今天的看法差不多。评价历史人物,站的角度不一样,每个人的看法就不一样,我们知道作者借贾雨村的嘴说的都是谁是行了。贾雨村除了按有利于儒家思想传承的标准评判外,就是修治天下的人正面形象,挠乱天下的人反面形象。前文,他自己刚登场的时候,批书人说他长像王莽、曹操,不知道举着儒家大旗,披着仁义外衣的雨村作何感想。

【文本: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

【甲戌眉批:大都世人意料此,终不能此。不及彼者,而反及彼。故特书意在村野风光,却忽遇见子兴一篇荣国繁华气象。】批书人是在感叹人生,想欣赏村野风光,偏偏让你听繁华气象,想怎么样偏偏不能怎么样,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文本: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甲戌侧批: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当时的贾雨村自认为是智者,其实他远远没有看透红尘,否则他只做个教书先生就行,也没后文许多是非了。

【文本: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甲夹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我认为也是对着贾雨村当头棒喝!不知足的,越是想荣华富贵越是家破人亡,越是想拥有快乐得到的都是悲伤,拥有的越多失去的越多,贪心不足往上爬,结果爬的高摔的重!

【文本: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甲戌侧批:一部书之总批。】批书人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一部《红楼梦》的总批,我读了也有这样的感受,美好的事物都想得到,千方百计费尽心机,可惜,拥有的越多失去的越多,《红楼梦》就是个大悲剧,作者把美好的都毁灭给你看。还是心存善念,知足常乐的好。

贾雨村心想,【文本: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chà,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甲戌侧批:随笔带出禅机,又为后文多少语录不落空。】“翻过筋斗来的”,一般人望文生义,把翻筋斗解释为栽跟头,认为栽过跟头,然后看破红尘了。栽跟头就能代表智通吗?我看不未必,摔成植物人的都有,我们应当借助《红楼梦》文本和批语来理解。

批语说“随笔带出禅机”说明“翻过筋斗来的”和佛教有关,贾雨村路过的就是一座破庙,和佛教有关这很正常。“翻筋斗”最出名的是谁呢?是孙悟空,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文本第五十四回,贾母讲的笑话里就提到孙悟空,说孙行者驾着筋斗云来了,看见九个魂便要拿金箍棒打,吓得九个魂忙跪下求大圣发发慈悲,然后孙悟空要撒泡尿给他们喝。

齐天大圣是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最早在灵台方寸山跟着菩提老祖修炼,想学道家的长生不老之术,可惜菩提老祖没教他,只学了十八般兵器、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出了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就不认他了,师父断定他要出事儿。结果孙悟空在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惊动天庭,被太白金星骗去当了弼马温,他偷仙丹盗御酒,啃了半个蟠桃园,成了不死之身,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的三昧真火又送他一双火眼,比一般的神仙都厉害,只能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等有缘人来渡化他。开了挂的敌人,打不死,最好还是收编成盟军。五百年后,他跟了第二位师父唐僧。

《西游记》里一块普通石头,因为日月精华的滋养,孕育出石猴,石猴因为修道有了本事,在猴群中风光无限,还到天上做官儿,不久被压在五行山下,失去所有,连自由都没了,最后皈依佛门。

《红楼梦》里一块普通石头因为女娲锻炼之后,通了灵气,被扔在大荒山无稽崖没用,整天很烦。遇到一僧一道把它变成通灵宝玉送去体验世间繁华,繁华落幕后,恢复石头本来面目重回青埂峰下,红尘俗事,如过眼云烟、梦幻泡影。如果石头体验到拥有并失去一切,是悬崖撒手,是真正放下,这样才对烦恼、快乐有更深的领悟。

因此我认为,“翻过筋斗来的”是指失去一切之后有了领悟的高人,这样的人更懂人生的意义。

贾雨村与庙有缘,虽饱读诗书,穷困的时候,一身一口就寄居在葫芦庙里,结识了甄士隐,遇到贵人相助,接着金榜题名、成家立业、升官发财。与庙有缘,贾雨村好运来了,人生从低谷走向**。如今罢官免职,又是人生低谷期,忽然遇到挂着玄妙对联的智通寺,贾雨村当然渴望再有一段奇遇,能让他时来运转,他认为庙里有个“翻过筋斗来的”高人能给他指点迷津。能跟他讨论什么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文本: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甲戌侧批:是雨村火气。】贾雨村是个急性子,拿了甄士隐的银子都不当面辞谢就进京赶考去了。到大如州上任,刚见娇杏就连夜派人打听情况。托封肃讨要娇杏,封肃连夜用一乘小轿送来娇杏,贾雨村高兴得赏了百金。贾敏生病去世,他认为林黛玉没时间读书,就要跳槽。这些事儿都说明贾雨村急躁,想达到目的,赶紧就付诸行动,他脾气急,容易不耐烦。

【文本:雨村见了,便不在意。】【甲戌侧批:火气。】贾雨村着急忙慌的找高人,当然不在意煮粥的老僧,他在庙里转,没有其它人,才问老和尚。【文本: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甲戌侧批:是翻过来的。】看来以前是耳聪目明。【文本:齿落舌钝,】【甲戌侧批:是翻过来的。】看来以前是伶牙俐齿。【文本:所答非所问。】智通寺里偏偏只有一个不智又不通的老僧在煮粥,贾雨村问他什么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贾雨村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世事无常,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针对贾雨村偶遇智通寺这一段,还有两条重要的眉批。【甲戌眉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这条批语说贾雨村还在追求拥有更多的富贵,当然是俗眼,他看不出失去一切后人的样子。身后有余不缩手,眼前无路难回头,老僧的出现在他面前就是例证,他不明白,他还是要去体验“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个过程的。

【甲戌眉批: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景;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中所无之法。】这条批语说,作者还没写补天石历经了怎样的世间繁华、风流快活,却先写了失去一切的人处境凄凉、孤独落魄。

“回风舞雪,倒峡逆波”,不完全是某些人说的倒叙,而是先交代人物命运的结局,再一点点通过文字延伸印证这个结局。别中没用过的照应印证手法,读了后文再看这一段感悟更深,也就更好理解第一回里一僧一道劝补天石说的那段话:“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智通寺是红楼梦里较早出现的一座破败古寺,这个智通寺,原文不过一百八十个字,却有许多批语,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批注的,还有其它人批注的,这太厉害了

家庭教师和幕僚为什么称为“西宾”

【文本: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因闻得盐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

盐政就是林如海,我们解释一下“西宾”。汉明帝刘庄当太子的时候,拜桓荣为师。等他当了皇帝,仍然常到老师家里听课。汉代席地而坐,类似于现在的跪,室内座次以靠西墙,面向东方为尊。汉明帝十分谦让,让老师坐西边,表示对老师的尊敬,从此,西宾、西席都成了汉代对教师或者幕僚的尊称,沿用至今。

很多同学学过《鸿门宴》,里面有这样一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项伯东向坐,面向东,坐在西边。汉代在以西为尊的基础上,又以右为尊,项羽的右手边是南边客人坐的位子,沛公北向坐,刘邦面向北,坐在南边。亚父南向坐,范增是陪客,坐北边,面向南。张良连坐席都没有,在东边,面向西站着。

汉代跟现在的一些礼仪观念不太一样。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建筑物的主要朝向,建筑上讲究坐北朝南,主要因为采光面在南面。另外,我国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冬天以北边西伯利亚的寒流为主,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能避北风。另外,在后来逐步形成的风水学里,东南方吹来的温风、暖风、称为阳风,吹吹没事。西北吹来的凉风、寒风、称为阴风,吹多了,家道败衰、人丁稀少。

因此形成了面朝南为尊的礼仪观念,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南,帝王的座位也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臣服他人是“北面称臣”,打了败仗叫“败北”。如今的自建房凡是坐北朝南的,一般来说,家里的长辈卧室在东屋,太阳升起的地方,在坐北朝南的基础上又以东为尊。贾府分为东西两府,东府为长,是宁国公贾演,西府居次,是荣国公贾源。

如果在坐北朝南的堂屋里,举行酒宴,不管是用圆桌还是方桌,坐北朝南的都是主位,是长辈或领导的座位,如果有尊贵的客人到家里来,也可以让到主位上去坐,客人不想喧宾夺主的话,那就主人坐。主位一但坐定,主位的东边,就是左手边是客人的座位,右手边,西边是陪客的座位,还是体现“在坐北朝南的基础上又以东为尊。”《红楼梦》文本里写的“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如果不是在坐北朝南的堂屋里举行酒宴,那么一般是以面朝门口的座位为尊,因此要把长辈、领导、贵宾往里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般都是主动坐在门口,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职务的提升,会逐渐往里坐,也不要高兴太早,坐在里面久了就该挂到墙上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