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圣人之仁 > 第十六章 各怀鬼胎

圣人之仁 第十六章 各怀鬼胎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3: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

正如杜吴所料,傅幡就驻扎在修远县,并且快活得不亦乐乎。当初被迫跟着老酋长良愿西迁的时候,他可是一百个不开心,私下里找庞恬商量了许久。两人是多年的老兄弟了,他们的部落在羌人里也算是颇有影响的势力,更何况两人已经早就结为亲家,就等着大哥庞恬的女儿长到十二岁,就可以嫁给自己的儿子了。

去年春天跟着大哥庞恬杀回鲜水海的时候心中还忐忑不已,他知道自己手下人的战斗力其实也就一般,根本不敢跟大汉硬碰硬,却没想到那个守城的汉人太守那么怂包,他们几千人只是在城下乱哄哄地叫骂了几声,射了几支箭,就有斥候报告说那汉人太守从东门逃跑了。两人带队追了二十多里,还是没追上,大哥还笑话道,汉人的胆子跟黄羊一样,小得很。

赶走了汉人太守,两人一合计,大哥庞恬占了龙夷城,给自己选了修远县,以为犄角之势,于是第二天便从龙夷城里挑了几十车的武器甲胄驻扎在了修远县城。

来到修远县后,傅幡发现自己真是老鼠掉进蜜罐里,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了。由于那个汉人太守跑得太匆忙,西海郡五县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打过来的事情。待得他领着队伍朝城内乱放箭时,以前未来得及离开的羌人奴隶悄悄打开了城门,傅幡兵不血刃地就占了修远县,后面依法炮制,又占了监羌。自此便在修远住了下来,将没来得及逃走的汉人全部拉来做了奴隶,女人就挑着漂亮的送了几个给大哥庞恬,自己霸占了十几个,剩下的全部分给了族人们,这一来,自己的威望一下子在族中达到了顶峰,前段时间还听说老酋长良愿下面有好多族人想投奔他呢。每每想到此,便乐呵呵地多干几碗酒。有几个汉人奴隶酿酒的技艺着实不错,他也乐得每天醉生梦死的,不用苦哈哈地去四处巡视领地调解纠纷了。汉人建的城确实是个好东西,他想着。

这一日,傅幡正在搂着汉女喝酒,手下突然有人来报,说是发现有人在盗挖咸盐,而且人数还不少。傅幡一听乐了,好久没有抓到新的奴隶了,这不就送上门来了?当下点了一队骑兵,大喇喇出了城。

盗挖咸盐的不是别人,正是杜吴手下的中军守将王不留行。此时他正带了十余部下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一边假装挖取咸盐,一边关注着周边的状况。不到半个时辰,就听得一阵马蹄声传来,王不留行心中暗道,果然上钩了,便对其余几人喊了一声,大家撒丫子就跑。当然没跑出几里地,便被傅幡率领的骑兵包围了。

王不留行几人抽出环首刀对峙着,傅幡见为首的乃是汉人,还拿着汉军的制式兵器,不由得有些奇怪。对于环首刀他可太熟悉了,当时从龙夷城拉走的几十车武器里,数量最多的就是环首刀。此时见对方手持环首刀,摆出防御阵型,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汉军主力都在大哥那边啊,怎么这里反倒出现了盗盐的汉军呢?

想到这里,他找了个懂汉话的手下,说了几句,那手下打马向前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军队,怎么到这里盗盐?”

王不留行毫无怯意,大喝道:“你们是哪里的野人,敢抢劫镇北将军的人马?”

那手下叽里咕噜对傅幡说了一会儿,又回过头来问道:“酋长说,他只知道有个什么校尉,那个什么狗屁将军没听说过,快快招来,否则就当场杀了你们。”

王不留行大骂:“竖子!我们镇北将军是先帝的帝师,比护羌校尉高两级呢,这次只是奉命来给护羌校尉送粮草,今夜就要回返长安,我们几个只是偷偷挖点咸盐,带回长安卖掉补贴家用,尔等速速放我们离开,否则大军一到,定要你们粉身碎骨。”

傅幡听完,猛地想起前几日听大哥的信使说,有一支运粮队进了汉人的营地,想来应该就是面前这些人所在的军队了。

面对疑问,王不留行没有否认,傅幡见状,命令手下将王不留行等人绑缚起来,带回修远,紧接着又派了两队人马,一队去龙夷城报信,说运粮汉军将在今夜启程回返长安,随军携带数万石粮草,还有两千民伕和无数牛马,请大哥定夺。一队去了窦况中军驻地之外监视运粮队的动向,并时时来报。

果然,两个时辰之后,天刚刚擦黑,去往龙夷城的人马回报,说大酋长已经派人打听过了,带队的镇北将军乃是个书生,并不会行军打仗,此次只是来捞军功的。听说是受不了鲜水海的贫苦,交割完了粮草就要回返长安。还给傅幡做了安排,等运粮队离开窦况营地二十里之后再动手,速战速决,抢了他们的粮草和牲畜,也教训一下那些野心勃勃的汉人们。

傅幡听后大喜,命人看好王不留行几人,便排兵布阵去了。

如今已是十月上旬,长安都开始落叶纷飞,海拔三千多米的青海湖更是寒风刺骨。杜吴裹了裹身上的裘衣,嘟囔了一句“罗衾不耐五更寒”,叫过广白来,问道:“最近可有研习佛法?”

广白单手行礼诵了个佛号:“承上师过问,弟子一日不敢懈怠,只是最近似乎有了一点瓶颈,想着回返长安之后再向上师请教,不想上师先开了尊口。”

“《诗经·小雅》里有一句话叫: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做了我的弟子,就不可只偏安于一门学问。佛法固然重要,然则此时的佛经要义多在天竺,且全是梵文,需要有人翻译成中土文字才能看懂,这项事业是伟大的,也是极其艰难的。在此之前,你需要将佛学本土化,当佛法遇到瓶颈时,可以多看看道家和儒家的典籍,集儒释道三家智慧于一身,才是真正的大乘。”

“就像上师这样吗?不对,上师还精通兵法。弟子恐怕穷此一生,都无法达到上师的十分之一。上师真是神仙啊!”

杜吴被他逗乐了:“你见过哪个神仙如为师一般,既无撒豆成兵的法术,也没有腾云驾雾的本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如废物一样被人欺来侮去的?”

广白讪讪地笑了下:“那是上师不想跟他人一般见识,否则那些人哪里是上师的对手。”

杜吴摆摆手:“行了,别吹捧了,本来是看你最近有些状态恹恹,想要开导于你,却不想说来说去反倒说到了为师身上。今晚仔细些,看好优昙钵和古山龙,只有过了这一晚,我们才能看清他们究竟是真心归降。”

广白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弟子觉得,还是有些冒险了些。让他们统领自己的部曲,万一要是反水,岂不让我们很被动?即便不反水,他们带人直接跑了,那不也是白白浪费了上师的一片心意?”

“所以说这也是在考验他们。”杜吴无所谓地摊摊手。

果如广白所虑,当听到杜吴安排他们带领原有人马作为接应时,优昙钵和古山龙不由得互看了一眼,他们不明白杜吴怎么想的,但是他们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回到帐篷后,古山龙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兄,镇北将军这是何意?是相信我们还是不信我们?”

优昙钵在帐篷里踱了几步,问道:“假如我带兄弟们反水,或者半途溜走,该往何处安身?”

古山龙嘿嘿一笑:“那自然还是回凉州啊,那里多快活,有酒喝有肉吃,在那里咱说了就算。”

优昙钵摇了摇头:“我看不然。你我都能看得出来,这是镇北将军对我们的一次试探。如果我们没有问题,就会被镇北将军接纳,成为他的部曲。如果我们反水了,你想过没有,这里还有窦校尉的两万人马在后面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呢,我们能跑得过他们的骑兵吗?怕是不到二十里,就会被追杀殆尽。更何况我们只有不足百人。”

“而且今夜安排我们接应骑兵,我们不反水,就是看了一场戏。如果反水,骑兵也会先掉头把我们干掉。”古山龙插嘴道。

“贤弟之言有理。我也是这么想的。”

“那我们就只能做汉人的奴隶吗?”古山龙有些不太甘心。

“那倒也未必。你看这个镇北将军,是不是跟其他的汉人有些不同?”优昙钵提醒道。

“大兄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此。他从不打骂士卒,就像个长者一样教给你东西,就是看着特别年轻。”

“嗯,你说的没错,他给人的感觉确实像个渊博的长者,而且轻易不动怒。贤弟,你要记住,越是这种表面谦和的人,越不要去破他的底线,否则你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古山龙想起那天的激战,不由得摸了摸脖颈。这个镇北将军打仗真没有章法,而且不够汉子,三个人打他一个,这不摆明了欺负人嘛!

看古山龙摸脖颈,优昙钵难得的笑了起来:“好了,咱们还是好好接应吧。你们汉人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想我们应该做个俊杰,而不是傻瓜。更何况,镇北将军是有真才实学的,为兄想跟他学学呢。”

“嗯,那个大个子也不错,虽然说打不过我,倒也是个好手,就是那个和尚,天天阴恻恻地,看着就是一副欠揍的样子,哼!”

“哎~贤弟可千万不可莽撞,那个和尚可是镇北将军的弟子啊,看样子是要得镇北将军的衣钵的。如果今晚镇北将军能抓到傅幡,为兄真想拜他为师学习兵法。”

“可是我还是觉得那个和尚欠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