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圣人之仁 > 第十五章 四海归一

圣人之仁 第十五章 四海归一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3: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旌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韩信计,日下斩成安。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 唐 王涯

一个小型的军事会议在陈勋的主持之下召开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杜吴在有意培养陈勋,所以大家也都很配合。

参会的人员基本上涵盖了杜吴手下的所有将校,此外还特意把优昙钵和古山龙也一起喊了过来。这二人最熟悉凉州形势,很多关键点还得着落在此二人身上。

杜吴看陈勋根本不搭理优昙钵二人,心中有些好笑。终究还是少年脾气,眼高于顶在什么时代都是年轻人最大的毛病啊。

见众人吵吵嚷嚷半天得不出个结果来,陈勋有点恼,便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问广白:“大和尚,你今儿个怎么这么沉默,往常你的点子可是最多的啊,更何况诱敌出城还是你想出来的呢!”

广白讪笑了一下,说道:“上师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现如今我们对敌人一无所知,我这个出家人也只是想到了计谋,不知道具体如何实施啊!”

吵吵嚷嚷的帐篷里终于安静了下来,大家齐刷刷把目光都投向了杜吴。自从上次西河谷之战后,所有人已经对杜吴佩服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现在遇到问题了,第一想到的就是求救于镇北将军了。

杜吴见众人都用求救的眼神看着自己,便对陈勋说道:“陈将军,你可是要作为一军主将的,不可能所有问题都来问我吧。有一天你上了战场,我不在身边你怎么办?”

陈勋见杜吴在考验自己,心中无奈,又把目光投向众人。忽然看见进帐之后就一言不发的优昙钵正在跟古山龙悄声嘀咕着什么,有些生气道:“兀那怪人,你们说什么悄悄话呢?何不大声说出来,让众位兄弟都听听?”

古山龙瓮声瓮气地说道:“没说什么,左不过就是看你们蠢呗,哈哈!”

黄大戟闻言大怒,两步跨过去揪住古山龙的衣领:“竖子!你敢再说一遍吗?”

古山龙哼了一声,挥手打去了黄大戟的大手。优昙钵见马留正在给留侯弩上弦,连忙站出来挡在古山龙面前,笑道:“都是同袍,不要生气。某在凉州多年,对本地的风土人情颇为熟悉,西海郡虽说是我大汉疆土,然则此地居民并不与我大汉子民亲近。”

广白微微一笑:“那就请优昙钵居士莫辞辛劳,为我们详细讲讲西海郡吧。”

优昙钵略施一礼,缓缓说道:“三年之前,也就是先帝元始四年,大司马在鲜水海附近建立了西海郡。当时占据鲜水海的乃是卑禾羌人,首领叫良愿。彼时出使的使者带了大量的金银,再加上当年西域都护府陈校尉的威名已经在西域广为流传,所以良愿也不敢轻易招惹我大汉,便带着本部落一万二千余人离开了鲜水海,迁到了更靠东的高原之上。鲜水海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大司马改名西海,并在西海东侧建了一座大城,就是你们见到的西海郡,其治所龙夷城距我们只有两三里远。西海郡建成之后,程太守又沿着西海建了五座城池,分别是修远、监羌、兴武、军虏、顺砾五城,久而久之,这五座城池居然变成了远近有名的大县。”

陈勋点点头:“你说的没错。当时我大汉疆域内已经有了南海郡、东海郡和北海郡,差一个西海郡大汉就四海归一了,宰衡便奏请太皇太后,派中郎将平将军前来宣化,只是没想到西海郡竟然是在这里。”

优昙钵点点头:“陈将军所言极是。西海郡设立之后,羌人便离开了鲜水海和盐池,只是这金银财帛都进了良愿之手,羌人本就贫穷,高原之上更是生活艰难,所以到了去年春,豪酋庞恬和傅幡便带着自己的族人杀进了龙夷城,没想到程太守居然毫不抵抗便弃城而跑,庞恬和傅幡就这样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西海郡。据我了解,庞恬应该住在龙夷城,而傅幡在哪个城池就不得而知了。”

众人这才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第一,傅幡在哪个城池?第二,镇北将军统领的一千多人如何才能攻下城池击杀傅幡呢?

大家再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杜吴见状问道:“优昙钵,你可否将这五座城池的情况说一下?”

优昙钵摇了摇头,说道:“在下也只是略知一二,这五座城临海而建,距我们最近的乃是主城龙夷城,龙夷城向北一百里,是修远县,其城靠近盐池,极为繁华。当地人只需揭开一层薄薄的盐盖,就可以得到白花花的食盐。此盐浑然天成,西域各国的商队会经常从武威绕道金城,沿河湟谷地逆流而上,到修远去购买食盐,甚至还会有偷运者,悄悄潜入盐池,盗刮食盐。因此修远也是五城之中最为富庶的。

自修远向西两百余里,是监羌县,监羌县向南不知多远,听说有一城是顺砾县。顺砾县向南一百余里是军虏县,此县距离西海最远,已近益州地界。龙夷城向南两百余里,是兴武县,此县靠近河湟谷地,也是一个富庶的大县。在下所知也就这些了。”

优昙钵说完,广白忙活的手也停了下来。他摊开一块布,上面已经画好了五城的位置。众人围了过来,仔细看了半晌,广白清了清嗓子说道:“如若贫僧是傅幡,定会选择修远或者兴武,此二城距龙夷城最近,成犄角之势,万一有变,还可以等到援军。且此二城最为富庶,无论是养兵还是享受,都比其他三城更好。”

马留摸着没有胡须的下巴说道:“大和尚言之有理,我也这么认为,只是这两个城,哪一个更有可能呢?”

古山龙瓮声瓮气地插了一句嘴:“想那么多干嘛,抓个斥候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黄大戟翻个白眼:“说得轻巧,斥候要是好抓,那窦况早就抓了,还用得着你在这里放~”

话说到一半,陈勋瞪了他一眼,黄大戟吓得伸了伸舌头,缩着脖子不出声了。

王不留行站起来对杜吴道:“大将军,末将愿意去抓斥候,为大军探路。”

马辛和黄大戟也站了起来:“末将也愿往!”

杜吴没搭茬,却走到桌前,看着地图,发起呆来。

鲜水海、西海、盐池,这都是哪些地方呢?他使劲在脑海中回忆后世的记忆,依稀觉得,好像跟某个地名很相近。猛的他突然反应过来,盐池者,盐湖也。后世最有名的盐湖就是茶卡盐湖,虽然自己没去过,可是在网上可是看过照片的。那这个被称作西海的巨大湖泊,应该就是后世的青海湖了吧?想到这里,他开始仔细回忆当时看过的各种地形图。

见杜吴发呆,广白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大家会意地盘坐在地上,等着杜吴思考结束。

青海湖,茶卡盐湖、青藏高原、河湟谷地,这些名词一下子涌现在杜吴的脑海中来。他仔细回想了一会儿,又想了想地理课上学的地形图,却绝望地发现,那些东西好像也根本帮不上什么忙,最多就是让自己觉得熟悉而已。

想到这里,他回过神来,看着众将,开始盘算起这个仗应该怎么打。

想了一会儿,他心中有了主意。兵贵神速,而且羌人打仗没有阵法,往往都是一哄而上,既然如此,只需找出傅幡所在,赚开城门,便可击杀之。

“本将军已经想出退敌之策了。”

众人面面相觑,渐渐地又开始面露喜色。

“五座城池中,首先排除监羌和顺砾,这两座城池不是抵挡我大汉军队的正前方,傅幡既然跟着庞恬造反,肯定不会窝在后面享清福,而且这也是庞恬所不能容忍的。此外,此二城面湖背山,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为了享乐考虑,傅幡也不会选择这两座城池。至于军虏,此城离益州太近离龙夷太远,一旦被袭击,很难等到庞恬的援军,所以为了自己的性命,傅幡也不会选择军虏县。至于兴武就更简单了,此城位居河湟谷地,虽说土地肥沃可以畜养兵丁,然而谷地多滩涂,行军打仗经常会陷入泥泞之中,而且河湟谷地,滩涂众多,地基不牢,城池肯定不会特别坚固,甚至于掘地便可破之,即便傅幡看不出来,庞恬不是傻子,定不会让他自陷死地。所以本将军认定,傅幡肯定在修远城。如今两军对垒,城墙守卫肯定极其严密,强攻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也只有一千步兵。诸位可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众人正听得心服之际,不料问题突然抛出来,顿时有些愁眉苦脸,广白说道:“何不以疲兵诱之?羌人头脑简单,定能中计,到时候骑兵杀出,定能获胜。”

陈勋想了想,摇了摇头:“万一羌人不出城呢?又抑或羌人出城太多,我五百骑兵抵挡不住怎么办?”

陈勋说得是实情,大家刚刚燃起的希望再次落空了。

就在这时,优昙钵说道:“某有一计,不知当不当讲?”

杜吴笑了:“卿可试言之。”

“如若我们用计赚开城门,里应外合呢?”

广白何等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要害,单手诵了个佛号,对杜吴说道:“恭喜上师,又得一位谋士。”

杜吴心中暗暗赞道:“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