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罗马的复兴之旅 > 第八十一章:争论

罗马的复兴之旅 第八十一章:争论

作者:非生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还有什么好争辩的,杜卡特作为当今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货币,理应作为通用货币。”

威尼斯执政面不改色,面对众人诧异的目光,若无其事的道。

他说的也没有错,杜卡特确实使用范围极广,威尼斯人的足迹远达中亚,用杜卡特也不是不可以。

“同意!”

“同意!”

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众人纷纷同意了威尼斯执政的想法。

然而威尼斯执政不满足于此,试探着说到,

“既然货币统一,那么就应该有个中央铸币厂,各国应该将本国的金银统一存放,铸币完成后按照各国的金银存储量比例分放…”

听到威尼斯执政的话,一些小国家倒是很感兴趣,对他们来说,金银存储在本国反而不安全,威尼斯人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吞没他们的财产,当然主要的原因肯定不是威尼斯人信誉好,而是这点钱不值得让威尼斯人丢掉信誉。

但是对热内亚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储备金放到威尼斯人那里,他们可不放心。

“不行,我们建立的只是一个体系,不代表我们统一,不能有中央机构。”

热内亚执政官断然拒绝,意大利上一次统一…好像还是在罗马帝国,

热内亚的拒绝在威尼斯执政的意料之中,本来就是试探一下,不行就算了。

“不过,这么一个体系,储备金银量撑不撑的起来啊?”

曼托瓦伯爵疑惑的问道。

这里就涉及到了中古时代经济方面的关键问题了,那就是欧洲的金银流通量严重不足,

整个西欧,在纺织业这一方面,每年用掉的染色材料-明矾全部从近东地区进口,注意,是全部,整个欧洲只有近东地区才有,

而纺织业在欧洲可是一个相当大的产业,光染料一项,每年就耗费了热内亚商人大量的金银,以至于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再加上人们喜欢用金银打造器械,一些奢侈品,市场上流通的金银量越来越少,波西米亚的白银和非洲的黄金已经将近枯竭,在一些地方甚至到了以物易物的地步。

历史上,还是德国的白银和西印度的黄金在大约这个时候被发现,才缓解了市场上的货币危机,让欧洲市场重获生机。

一时间,曼托瓦伯爵的话引来一片议论之声,贸易毕竟不是他们自己关起来做买卖,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可不会管你那么多,他们只认真金白银。

“我们可以提高杠杆,让一磅黄金发挥出十磅黄金的作用,这样可以缓解一下危机。”

这就和我们现在的硬币一样,只是上面刻的面值不一样,但是,这需要强大的公信力,也就是说要人家认可,如果人家认可了,你拿张草纸也一样可以起到黄金的作用,这就是国家带来的附加价值。

“没用,阿拉伯人不会管这些的,这群异教徒向来不怎么相信我们,只相信黄金。”

威尼斯执政摆摆手,在近东贸易方面,威尼斯人可是行家。

“草原上的蒙古人也不会接受的。”

见众人把目光转向他,热内亚执政也摇了摇头,作为几乎垄断黑海贸易的国家,他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

众人一时沉默,但这个问题又不能不解决,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那这个经济体系就建立不起来。

见此场景,教皇国派来的使者放下心来,随着“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这样的思想在世俗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教廷也不免有些担心事情会超出控制,本来是可以叫法兰西一起阻止这场会议的,结果还碰上这么一个时候,教廷和查理七世正处于冷战期,现在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事情如何发展了。

“我倒是有个主意,”

一个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目光转过去,发言的正是萨伏伊公爵,

“来人,把模具带上来。”

随着侍卫的脚步声,一个不知道做什么的模具被摆在了众人的眼前。

“这是德意志人约翰·古登堡发明的,可以在纸上快速印刷的模具,有了这个东西,再厚的书籍都可以短时间内印出来。”

“金银不足不只是我们,整个天主世界都是这样,在没有找到黄金的新来源之前,我们必须找到替代品。”

这都不只是因为经济体系创建的原因,不管你建不建立这个体系,黄金不会凭空变出来,只要开采速度赶不上消耗速度,这个问题就是无法避免的。

“那你的意见是?”

威尼斯执政疑惑的看着萨伏伊公爵。

“我们可以用它来印钱,将相应的黄金或是白银数量印在纸上,这种纸可以在我们的任何一个国家进行兑换,进行内部循环,而外部的贸易行为也可以将其推广出去,可以减缓黄金外流的速度。”

“而后,在各个国家加快金银矿的勘探,寻找新的金银来源,可以安稳的渡过一段时间。”

说了这么多,萨伏伊公爵并没有想着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只是拖延时间,起到一个过渡作用,就相当于宋朝的交子,抑或是粮票之类的,但它和金银直接挂钩,这就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度,在白银价格还没有暴跌的现在,白银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倒也…可行,暂时可以先用着。”

威尼斯执政勉强点了点头。

又讨论了在哪里印刷,如何防假等一系列问题,这一项议程就算是结束了。

“好,我们现在讨论第二项,商船的标识,旗帜和互相策应的问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场会议持续的时间不短,在后世的评价也极高,学者们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持续了一月的讨论后,罗马帝国、那不勒斯王国、塞浦路斯王国以及除教宗国外的意大利其他各邦国共计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发表声明,宣告东地中海经济体系的建立,这个体系仅局限于经济贸易行动,对政治、军事和文化没有做出任何限制,表面上是一个纯粹的贸易联盟。

一时间,受到经济体系建立的影响,巴尔干和亚平宁两个半岛上的工商业开始快速发展,手工业尤其是增长的主力,贸易转运、船只维修、布料染色、原材料的转运、保险业、银行业、加工业等等,一时间表现出无比繁荣的景象。

中世纪的欧洲税收真的很重,任何一个在税收方面进行减益的君主都会被传颂,罗马帝国有一位皇帝减少了国家的一部分税收,一时间各地的市民甚至摆了流水席,在大街上大肆庆祝,甚至把他叫做大帝,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高兴过后,又有麻烦出现了,

“陛下,我提议增加官员数量,现在的内阁人手已经快要忙不过来了。”

卡尔沃苦笑,这些日子可把他们忙坏了。

“财政部也一样,圣库伯爵、皇家私产伯爵和内务总管都到财政部来帮忙来了,原先的人手已经不够用了。”

查韦斯就是原先的圣库伯爵,掌管着帝国的国库,皇家私产伯爵控制着皇室的地产、手工业作坊等等,内务总管则是掌管皇宫事务的,在帝国的巅峰时期,他们三个相互牵制,互不统属,但现在可顾不上这些。

至于人手不够,当初的帕里奥洛格王朝被人家嘲讽为“君士坦丁堡市长”,哪里需要太多人手,哪怕是紧急扩充过一批,官员数量也有些不足了。

“没人了,招吧,尽快完成我发出的任务才是最重要的。”

君士坦丁毫不在意,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没人了就招呗,这又不是第一次招人。

“这…敢问陛下,这次要招的人比较多,招人的标准如何判定?”

罗马帝国的一个显著的、突出的特点,非常重视教育,西欧由于蛮族的入侵,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断代,但东方这边可一直传承了下来,并且典型的希腊化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修昔底德等古希腊人物非常受人追捧,

之所以和西欧不同,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修道院和教会的作用,西欧由于蛮族入侵,前期的蛮族是不信基督教的,后来查理曼大帝被教皇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将西罗马的皇冠丢到了现今的神圣罗马帝国头上,神圣罗马帝国和拜占庭之间是互不承认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哪怕受形势所迫,也只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西罗马帝国皇帝,而整个欧洲世界,受人承认的皇位就这么两个,其余的都只是王国,层次上是属于这两个之下的,虽然他们不一定认同罢了。

但这就出现了,东方的基督教会发展比西方快,其派别也多种多样,东方的教会-修道院结构保存的非常完好,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很多,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没多少,因为高等教育一来要钱,二来要时间,

但这就一个问题了,修道院出来的人才,是否会全心全意为皇帝工作?在历经了这么多的挑战,拜占庭的皇权已经下降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想要教会像臣服于君士坦丁大帝那样臣服于君士坦丁十一世,是否可以做到?这才是君士坦丁十一关心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