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三章 四海终一家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三章 四海终一家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章 四海终一家

杨坚接下来考虑的,是如何结束江南那个政权的国祚,统一全国,做当年秦始皇能干的事儿。

隋。建都长安。领域大体包括长江以北,汉代长城以南,东至沿海、西达四川的广大地区。初期的人口都死北周“留给”隋朝的,官方统计是650万户(《隋书·卷四十二》),其实还有大量隐瞒人口。人口保守估计也有3千多万。

陈朝。建都建康。传至后主陈叔宝时,保有长江以南、西陵峡以东到东南沿海的400余县、200余万人口。

3千万对2百万,这不是降维打击吗?杨坚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

开皇元年(581年)3月,杨坚派出隋朝的两员虎将贺若弼、韩擒虎分任吴州和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庐江(今合肥),作灭陈准备。9月,陈将周罗喉攻占江北隋的胡墅(今江苏**西南)。杨坚命尚书左仆射高颎节度行军元帅长孙览、元景山率军伐陈。正当踌躇满志准备一举荡平南方时,麻烦来了。

来了个为老丈人报仇的。

此人叫阿史那摄图。阿史那,典型的突厥姓氏,他老丈人是谁?宇文招。眼熟?不用往前翻看,对,就是被杨坚设计一次性团灭的北周五王之一的赵王宇文招。

一个游牧民族放羊的,怎么还成了北周皇室的女婿了呢?因为,阿史那摄图有个高级职称--沙钵略可汗。北周与突厥和亲的结果,沙钵略可汗娶了北周皇室成员、赵王宇文招的千金公主。等等,这个千金公主的“千金”,可不是指千金大小姐,而是这位公主的职称就是叫“千金公主”。

北方突厥为游牧奴隶社会,自6世纪中期崛起,至沙钵略可汗时,控制着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兴安岭以西,黑海以东的辽阔地域,拥有骑兵数十万。

隋文帝准备对南朝用兵时,沙钵略可汗以为老丈人复仇的名义,联合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于581年12月,攻占了临榆镇(今河北抚宁东),准备大举攻隋。

真对老丈人有这么深的感情?就是老王信读者可能也不信。沙钵略可汗攻隋的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感受到了侮辱。

这个侮辱就是,隋王朝停止对突厥和亲了。中原王朝将能诗文、能弹琴、还能做女红的,出身高贵的如花似玉的皇室公主们嫁到这些个苦寒之地,陪着这些个大老粗放羊头儿,为了什么?不言而喻。如今,杨坚硬气了一回,坚决不再送女人换和平了,突厥就感受到了侮辱,不断兴兵南犯,威胁隋的统治。

世界上自古至今,没有一个王朝能同时两线作战还能成功的。二战时的日本军部,当时分为北进派(打苏联)和南下派(打朝鲜、中国和东南亚),两派争吵不息甚至发展到互相暗杀。结果,苏日诺门坎之战,苏联为避免两线作战,拼尽全力一战把进犯的日军关东军打成了不能生活自理,日军的南进派才逐渐占了上风。狂妄的奥地利小胡子,也是在西线英国没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悍然又在东线进攻苏联,走进了两线作战的死胡同才最终自取灭亡的。隋朝新立,显然更没实力两线作战。杨坚审时度势,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

突厥骑兵骁勇剽悍,战斗力堪称恐怖,击败突厥谈何容易?杨坚,却很有信心。因为,他敏锐的发现了突厥的一个最大的弱点。

不团结。当时,突厥有四可汗,各拥重兵,沙钵略与阿波、达头等可汗不和。当年我能一次性团灭你老丈人兄弟5个,如今我就有办法对你们4个来个个个击破。

583年四月隋文帝兵分八路,对突厥发动反击。并且用长孙晟的离间之计,最后使突厥汗国分裂为东 突 厥与西突厥两部,让4可汗为了汗位自相残杀。584年,沙钵略可汗因为对隋作战不利,向隋朝求和。

求和可以,得称臣,称臣后,我得给你们两口子改改职称。于是,沙钵略可汗成了"伊利俱卢设莫贺始波罗可汗",这一串串的字,看着令人脑壳疼,读者们简单记忆成“一破锣”可汗就行了。她媳妇“千金公主”?改成了“大义公主”,还得改口称杨坚为爹。杨坚转而又成了“一破锣”可汗的老丈人,而这个老丈人的身份不是通过屈辱的和亲换来的,而是打得对手叫爹打出来的。

霸气!

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前面说过是四国鼎立,除了隋朝、突厥和南方得陈朝,还有一个是谁?一个小的不想提但又不得不提的国家。

后梁,南梁武帝萧衍之孙萧詧所建,初都襄阳,后迁江陵。587年,杨坚出兵轻松灭掉了这个小割据政权。四国鼎立成了南北双雄并立,南陈,自然成为杨坚的旌旗所向。

南朝能在天下大乱时安稳存活数百年,其续命剂即是长江屏障。外地入侵建都南方的政权,必须跨越长江天堑。而具体战法,只有两种。介绍这两种战法之前,先带着问题看下文:一是蒙古大军灭南宋为何要打钓鱼城,打襄阳,成就了金庸先生塑造的郭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高大上形象?二是蒋介石为何当年冒着上海被打烂的风险,也要主动发起淞沪会战?好,我们先来看这两种战法。

第一种,简单粗暴,直接跨越。但,这得要求进攻方必须具有绝对压倒势的优势,既要渡江,又要防御,难度极大。很多不信邪的偏偏要走这条路的人,碰的鼻青脸肿的比比皆是。

如,北魏彪悍的骑兵部队,数次望江兴叹,说的好听点叫“饮马长江而还”,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想吃吃不着干瞪眼;

再如,金军侵南宋,十万精锐之师,只能铩羽而归。

强如世界噩梦的蒙古军队,进攻南宋,选没选这条路?没有。他们聪明的选择了第二条路。

解放军的百万雄师过大江?那确实属于具有绝对压倒性优势,无论人心还是军心,而且这是在热 兵器时代。

第二种,阴险毒辣,插 你软肋。先抢占长江上游的巴蜀,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除了具有天府之国的粮仓基地,还有地理优势,退可以凭借蜀道天险防御,进可以出三峡沿长江而下,进取江左,直逼南京。这样的成功战例,不胜枚举。

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就是先取巴蜀。

再如,三国混战,曹魏(后是西晋)的主要进攻方向就是蜀国。一旦蜀国政权挂了,魏(晋)军可以直接从巴蜀上游顺江而下,支取孙吴。所以,诸葛亮这小子确实厉害,至死都坚持联吴扛曹,可惜孙刘两家话事人目光短浅,自己打起来了,毁了大局。

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蒙古军队灭南宋,也是想先取长江上游的四川,谁知道一个钓鱼城钓了这帮放羊的N年,还搭上了一个。好在他们及时调整战略,先拿下了中游的襄樊。

小日本狂妄的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后,初始战略也是先取山西,从山西进入陕西,再取四川,一路势如破竹。蒋介是也是南征北战打出来的,也不是等闲之辈,果断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将日本重兵牵制在了上海,使其速决战变成了持久战。虽然南京后来失守,也不影响该战略的成功,毕竟,巴蜀地区牢牢的控制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进可攻,退可守,最终赶跑了这帮后来只会拍爱情动作片的岛国蛮人。

587年,驻守宜昌附近狼尾滩的陈朝守军,突然发现江面上浮浮沉沉的飘来了一宗宗物件,打捞上来一看,是些废旧木料。拿给主将看,主将大惊失色--坏了,隋人要对我们动手了。

陈军守将何以作出如此判断?因为,前述两种战法,无论哪种,都得需要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工具。对,当然是船。这些废旧木料,应该是上游的隋军造船剩下的。

杨坚需要船,587年,他把这个造船的任务交给了一个心腹。

杨素。杨素为弘农杨氏之后,其祖父杨暄,官至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为北周汾州刺史。此时的杨素,43岁,为大隋信州总管,经略长江上游。如何用最简洁的词语描述此人?奸人、狠人、超人。

杨素治军极严。每次开战前,喜欢做一件残忍的事儿-杀人。他经常把犯了错误的士兵阵前斩首,杀鸡骇猴,以儆效尤。敌我双方摆开战阵时,他一般不是令全军冲锋,而是选派二百敢死队冲阵,胜了战后重赏,冲不进去敢逃回来的?全部砍头。在此战术下人人奋勇,军队战斗力极强。

所谓的领导艺术,就是对下属狠一些。

杨素军事素养极高,北击突厥时屡立战功。骑兵作战是突厥人强项,中原军队一般只能以步兵和骑兵靠战车、鹿角、战壕等互相配合防御。杨素在和突厥人作战时,却一反常态,把仅有的骑兵调到最前面打头阵,以骑兵PK骑兵。突厥军队看到非常高兴,犹如TTTK的西班牙足球队突然看见一贯防守反击为主的意大利足球队要跟他们打对攻,纷纷下马祭拜天地,以为上天在帮助他们。

结果,杨素趁突厥麻痹,指挥骑兵旋风出击,出其不意的猛冲,步兵跟后掩杀,打的突厥骑兵队形散乱,成了散兵游勇。有组织对无组织即是降维打击,突厥骑兵大溃。然而,等隋军得胜回营,却个个大惊失色。

杨素不见了。阵亡了?被俘了?还是带随从大保健去了?

都没有。杨素此时正带着两名亲兵和两个投降的突厥人,穿着突厥人衣服,混在突厥人的溃兵中。溃兵逃到安全地带后,陆续聚集,安营扎寨。杨素记下突厥扎营的位置,留下两人盯梢,自己带两人悄悄返回了大本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逃亡了一天的突厥人正要昏昏睡去。突然,杨素带领大军犹如从天而降,突入突厥营中一阵砍杀,突厥人死伤惨重,哭号而去,从此闻听杨素之名就心惊肉跳。

勾践能吃吴王的屎,对自己都这么狠,杀起一同创业的兄弟来自然也不会手软。杨素能亲自潜入虎狼之地化妆侦察,对自己都这么狠,所以对自己手下也狠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杨素接到造船的命令,没让杨坚失望,在永安 (巴东郡,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造出了一艘“巨无霸”战舰,名曰“五牙船”。此船上起楼五层,高约30米左右,上下总共有五层,而且每艘战舰上都配有“拍竿”,专门用来拍打敌船。最重要的是,这种战舰能够容纳800人作战,可谓无敌巨舰。除此之外,杨素还造了一系列小型战舰,比如“黄龙”、“平乘”等,这些战舰同样可以容纳百余人左右,既可以打水战,也可以作为登陆工具。

开皇八年(588)年3月9日,隋文帝杨坚做出了历史性的决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同时,杨坚命令有司抄写印制檄文30万份,送往江南四处传发,以瓦解南陈军心。为什么要印制30万份?老王算了算,按照陈朝200万人口计算,大约平均每户一份,都别抢,都有份,叫唤了也不多给。

同时,杨坚又单独给陈朝话事人陈叔宝送了一份玺文,不过这份是特制的,内容是历数其所谓的20大罪状。小陈此时刚满35岁,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16岁或18岁起计算,平均每年干一件伤天害理的大事儿才能干的完,而且,好像他杨坚杀了北周王室那么多人、奸淫原同事尉迟迥的孙女等都是替天行道似的。

没办法,这就是宣传战的需要。不过杨坚的这次宣传战,规模有些空前,不知养活了多少家造纸厂和印刷厂。

陈叔宝收到玺文,着实哆嗦痉挛了一阵,但是,收到檄文后数月,江对面一直没有什么动静。陈叔宝送了一口气,这几个月来天天睡不好觉,也冷落了他的超级大美女贵妃张丽华,这怎么能行?陈叔宝于是又与张丽华等美人腻歪在后宫,继续过起了没羞没臊的生活。而且在此期间,张大美女频频向陈叔宝吹枕边风,让其废掉沈皇后和太子。588年5月,也就是陈叔宝收到杨坚檄文的第3个月,废掉了太子,并着手废后,准备改立张丽华。

南方还在内斗的这几个月,北方的杨坚在干什么?史上众说纷纭。最可信的一种,应该就是战忽局局长张局座在分析美帝攻打伊拉克前所可能采取的战略—今天说打你,不打;明天说打你,不打,等你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了再打,一打一个准。虽然实际上后来美帝说哪天打就哪天动的手,但张局座所提到的此种战略确实在历史上常用,尤其是中国古代。

公元588年10月,杨坚终于打破了此前让人费解的七个多月的沉默,在寿春成立淮南行省,标志着一场大举伐陈之战序幕即将拉开。

10月28日,杨坚率领文武百官,在太庙前举行了盛大的告庙仪式,同时正式拜将出征。整体作战计划是,东至沧海西到巴蜀,在千里长江上,全线出击:

晋王杨广,攻**(今江苏南京**区);

秦王杨俊(杨广之弟,杨坚第三子),攻襄阳(今湖北襄阳);

清河公杨素,攻信州(今重庆、川东、鄂西);

荆州刺史刘仁恩,攻江陵(今湖北荆州);

宜阳公王世积,攻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

新义公韩擒虎,攻庐江(今安徽合肥);

襄邑公贺若弼,攻吴州(今江苏苏州);

洛丛公燕荣,攻东海(今江苏连云港)。

从八个大佬的攻击区域来看,清河公杨素是扎背钢杵,宜阳公王世积、荆州刺史刘仁恩是捅屁股毒刺,洛丛公燕荣是迷眼石灰,秦王杨俊是锁喉枪,晋王杨广是敲脑壳金瓜,新义公韩擒虎、襄邑公贺若弼则是两把插肋飞刀,混合起来比达文西的“要你命3000”组合还全,怕不怕?

各路大军共计51万余人,全都受被唐代史官黑成煤球的淮南行台尚书令、晋王杨广节度。此时,杨广年仅19岁,再英明神武,肤浅的阅历也不足以支撑其能指挥如此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大决战。于是,杨坚为其配备了一名高级参谋总长。

高颎。高颎,大隋开国元勋之一,任晋王杨广元帅长史,三军的参谋事项,都由其决断。

11月10日,杨坚亲率大军到达距潼关三十里的定城,全军在这里隆重誓师。47岁的杨坚跨上战马,亲自护送大军出潼关。51万大军按照各自作战目标,分八路从潼关大门奔涌而出……

12月,秦王杨俊率领三十位行军总管、共计10余万人进驻汉口,目标—江对面的武昌。陈数宝得报,急令驻扎峡口的周罗喉率领上游军队回防,让大将荀法尚带领数万军队屯驻鹦鹉洲。鹦鹉洲,长江中的沙洲,在今湖北省汉阳县西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就是这个。

犹如足球赛场形成局部突破后,对手集中回防后必然会造成其他区域的空当,陈军一有调动,狠人杨素立即趁机在长江上游发动攻势,率领大军出三峡,正式拉开了平陈之战的大幕。

兵出峡口,杨素在山高水急的狼尾滩为陈将戚昕所阻。北方人不擅长水战,南陈依靠险要泊船,而隋军的战舰虽大,在实战中也无十足把握。还是捡起北方人最擅长的东西吧。

月黑风高之夜,杨素派出一支敢死队,从南岸破坏阻挡军舰的栅栏。同时派出两路精兵,沿长江两岸迅速行进,攻陷陈军陆军大营。而后水陆呼应,一举冲破峡口。全军舰队向东而下。

一时,长长的长江江面上,各种军舰星罗棋布,像一条巨蟒蜿蜒前行。舰队编队整齐,士兵军容整肃,军纪严明。44岁的主将杨素容貌雄伟,身着明光铠,端坐在高大旗舰的阅兵台上,两片板状护心镜反射着正午骄阳的耀眼光芒,身后“杨”字帅旗随风飘展,猎猎做声,妥妥的大隋奥特曼。

两岸百姓见了,心里豁然开朗--天朝神威,我们跟这样的老大混,也不错嘛。退守宜昌的陈朝守军见了,心理阴影面积等于长X宽,长度等于正无穷。

陈军在西陵峡江面布置了三条铁链,杨素派军登岸,一战而溃守军,然后轻松解锁而过。过了西陵峡,就是一马平川,再过宜昌,一路观光到了荆州。这时,逐渐宽大的江面上,终于见到了陈军的主力舰队。

正式水战,开打。

战果:隋军舰队以大炮和拍杆,击毁击沉陈军军舰十余艘,陈军国防军军心崩溃,岳阳以东沿江的各支守军自动放下武器,跪降杨素。荆州水战,以杨素大获全胜而告终。

各路隋军也在各自统帅的指挥下进展神速,攻陷了南陈多处战略要地。南陈在长江上游的兵力完全为杨素和秦王杨俊所钳制。都城建康的回防?看缘分吧。此时建康城内在干什么?比较具有喜感。

忙着过年。

此时已是588年的年底,快过年了,陈叔宝命令准备新年庆典。大敌当下,自己烧烧香、磕磕头、放几挂鞭炮就行了,可小陈偏偏下了一道更具喜感的命令:沿江防线的将领们也都回京过年,参加新年庆典。为何?

为了吓唬两个人。萧岩、萧瓛(音还),从面说过的被杨坚轻松灭掉的割据小政权后梁投奔过来的。二人毕竟为梁宗室,萧岩祖父即是昭明太子萧统,还是南梁皇帝萧琮的叔父,他有个孙子萧铣,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陈叔宝为了笼络人心,封萧岩为东扬州刺史,封其侄子萧瓛为吴州刺史。到了年底,陈叔宝把二萧叫到建康,再把众将也召集到国都一起过年吃饺子看晚会,炫耀军威,以达到震慑二人的目的。

无语。

不仅如此,军事重镇湘州(今湖南长沙)的长官(刺史)也不在岗位上,也在建康?对。是陈叔宝叫来过年的?不是,是他一直赖在建康不走。

施文庆,陈叔宝的宠臣,费劲得到湘州刺史的职位后,却又担心自己离开京城,会为京城内政敌所攻击,故迟迟不肯到湘州赴任,与中书舍人沈客卿一起陪在陈叔宝左右,当生活秘书和机要秘书。

地方重镇防备松弛也就罢了,直接拱卫都城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和采石(今安徽当涂)两地,战备也不够。护军将军樊毅提醒朝廷要在此两地增派战船防守,该建议得到众大臣的赞同,但施文庆和沈客卿却压住文件不奏报。

就这样,南陈都城建康的各个门户,已经渐渐打开。589年春节期间,陈叔宝还在和众将们推杯换盏、赏烟花歌舞,隋军的两把插肋飞刀贺若弼已到广陵(江苏扬州)、韩擒虎到了采石渡(安徽马鞍山),并迅速渡江,飞刀入肋后开始往心脏发展。晋王杨广则率军在建康对岸的**镇建立了总攻指挥部。

长江防线失守的第二天,从采石侥幸逃脱的守将徐子建连滚带爬的跑到建康想报告。但,没人理他,因为,话事人陈叔宝已烂醉如泥。等陈老兄次日醒来得报后,浑身跟筛糠一样。此时,有一员名将站了出来。

骠骑大将军、绥建郡公萧摩诃。萧摩诃姓萧,但却与南梁、后梁那一帮萧没关系,其是兰陵(山东枣庄)人,履历丰富,骁勇善战,跟他老乡枣庄足球名将王东宁似的,身体素质爆棚,混不吝。18岁时跟随姑父对抗陈霸先,单兵出马,无人能敌。573年,陈军北伐北齐。北齐大将尉破胡前锋军中有一帮怪兽般的敢死之士,各个膀大腰圆、勇悍绝伦,分别组成“苍头”、“犀角”、“大力”等杀人团伙,还有一个箭法高超的西域胡人居中放冷箭,令陈军非常胆寒。

两军对垒时,主帅问萧摩诃:这个西域胡人嚣张至极,杀人无数,若能干掉他敌军士气就会大挫,都说你有关张之名,你能否斩了这个颜良?

萧摩诃二话不说,取过主帅递过的大碗酒一饮而尽,率所部亲兵直冲地阵。西域胡人见萧摩诃来势汹汹,赶紧张弓,欲与之前一样发出追魂索命丘比特箭。41岁的萧摩诃大喝一声,抡圆了胳膊,奋力掷出一种凿子一样的短兵器,正中西域胡人脑壳,直砸的脑浆迸裂,当场扑街。此种短兵器叫铣鋧(xi xia

),像凿子一样,专门投掷砸人的。干掉西域小李广,北齐大力军中有十几人出战,也先后被萧摩诃斩杀。577年与北齐的大战,45岁的萧摩诃更是仅率7人冲进敌阵,夺下齐军大旗,被封为持节、武毅将军、谯州刺史。同年与北周大战,这家伙又仅带12人冲击周军大阵,所向无敌,阵斩无数。

陈叔宝继位后,萧摩诃被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还选他的女儿为太子妃,可谓位极人臣。此时面对国家有难,已57岁的萧摩诃站了出来,请求带兵出战,直接攻击已到京口(镇江)的贺若弼部。

萧摩诃不仅勇猛,谋略亦超常人:贺若弼孤军深入,立足未稳,可突袭,定能成功。

陈叔宝仍在筛糠,内侍把他抬进了寝室。

直到隋军贺若弼部主力集结完毕,陈叔宝才从肌肉痉挛中恢复过来,下令萧摩诃出战。

萧摩诃与贺若弼对阵的结果?史载萧摩诃在前方与贺若弼对阵,陈叔宝在后方与萧摩诃的老婆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导致老萧战意全无被俘虏。其实,这点老王半点都不信。一是一个男人在灭国灭门危险就在眼前时,还有如此淫兴的,宇宙中都找不到。二是凡是亡国之君,不被后世取代其的王朝的史官们骂成非人禽兽的,也很少见。三是,萧摩诃在亡国被俘后的表现:如今我是囚犯,随时可死,但我只要能见一见旧主,也就死而无憾了。见到陈叔宝后,老萧跪地痛哭,取出藏在衣服中的食物给小陈吃,然后诀别而出。这像是被小陈临阵戴了绿帽子的表现?

面对改朝换代的大势,一个57岁的老将纵有余勇,也已是回天乏力。

贺若弼、韩擒虎两路隋军分别占领了钟山和新林,至此南陈都城建康已经为隋军所包围,成为囊中之物。与此同时燕荣带领水军出东海,一路南下进入太湖,攻占吴郡;另一路水军在宜阳公王世积的统领下出九江道,顺利攻占九江。南陈的江防被切割成数段,彼此之间切断了联系,成为孤立的据点,其整个防御体系已经不复存在。

陈军主将之一的任忠看大势已去,便率领部众投降了韩擒虎,同时作为向导引领隋军进入朱雀门,陈叔宝所在的宫殿已暴露在隋军眼前,小陈?扔下一句”非朕无德,亦是江东衣冠道尽”,类似于后世崇祯自挂歪脖树之前甩锅的话(皆诸臣误朕),便甩开群臣发疯似的跑进后宫,再也没有出来。

杨素、贺若弼在外围埋头苦战之时,韩擒虎却率先带领隋军冲进了宫城,这就是命,跟先攻进长安的刘邦刘混子一样,命好。韩命好的目标?找陈叔宝,立首功。遍寻不见,韩擒虎下令进行拉网式搜索。等搜寻到在今天南京鸡鸣寺中的那口胭脂井时,士兵发现井里有响动,感觉里边应该有人,便垂下绳索对着井里喊话。之后,绳子一沉,但任凭士兵们怎么往上拉绳子,绳子都是纹丝不动。加大合力后,绳索才缓缓启动,出井后,众人目瞪口呆。

陈叔宝与挚爱张丽华、孔贵嫔三个人正抱在一起,集体筛糠。

韩擒虎深宫擒龙成功,让陈叔宝手写了招降书发往南陈各地。老大都扑街了,我们还打个什么劲,南陈众将纷纷放下武器,南陈政权已不复存在,国祚,传5帝,共32年。

南陈投降君臣的下场?

陈叔宝被封为长城县公,15年后病逝于洛阳,终年51岁,善终。谥号为“炀”,擒拿他的隋军总司令杨广,最后也得到这个谥号,有意思。

萧摩诃,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留用。也是15年后,与汉王杨谅起兵反对杨广称帝,被杨素俘杀,享年72岁。

这君臣二人真是一对老铁,同年投降,同年受封,同年死亡。而且,这年(604年),是个神奇的年份,杨坚也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63岁。年龄正好在陈、萧之间。

施文庆、沈客卿?茅坑里苍蝇一样的东西,被隋军当场斩杀。

589年正月29日,杨坚下诏派遣使者持节巡视陈朝州郡,同时撤销了战略行政区淮南行省,宣告平陈战役结束,也结束了中国自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取而代之的则是大隋王朝的一统天下。在分裂时期由民族矛盾引发的社会全面崩溃的局面,同样因为平陈之战的结束而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589年这一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1290年后,也就是1879年,这年的4月4日,日本强迫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流放到东京,把琉球改为冲绳县。

某些国家,一直欠我们的。

如果算上东汉末年的分裂,中国自东汉末年至隋朝建立,南北分裂近四百年之久。

在这近四百年里,中华大地陷入了无休止的厮杀战乱之中,民生困苦,类似于罗马帝国分裂后的欧洲的黑暗时代。

杨坚取得天下后,即以富民强国为首要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对日本、朝鲜建筑风格有着深刻影响的“世界第一城”---大兴城(长安城),大运河,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开皇律》,都是隋文帝杨坚的开皇之治的产物。

虽然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杨坚以残酷的政治手段剪除了北周宗室,无数人包括幼儿丧命于他的屠刀之下,显示了冷血无情的一面。他63岁即离奇殒命,一手缔造的大隋,也与秦始皇的大秦一样,二代而亡,不知是否是因杀戮过重引起的因果反馈。

然而,他统一中国,使得中国成为当时的盛世之国,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巅峰,为此,成为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之一,被尊为“圣人可汗”,与秦始皇一起名列英国人所著的《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100人》。

他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一个好皇帝。

从国家与民族角度,血雨腥风,在中华大地不间断的刮了近四百年,这段四百年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像中国这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多民族共居,地区差异大的大国,分则衰,合则盛。只要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谁也阻止不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的崛起。

从个人角度,如果你仔细阅读完本书,阅尽三百多年的金戈铁马、争斗与杀戮、王朝承继与更替、文化碰撞与交融,也许你很多东西就释怀了。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宇宙是没有时间的,只有运动,所谓时间只是人类意识的错觉。如果这个发现成立,那我们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早已注定结果的运动过程而已,我们为何还要痛苦和遗憾?

我们习惯的把幸福理解为“有”。有车、有房、有权、有钱。其实,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人,最终的结局都是死,几十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前十年都是年少无知,后十年都是老弱病残,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

我们奋斗一生,带不走一草一木,执着一生,带不走虚荣与艳慕。历代帝王们的平均年龄都只有39岁,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去抢,去谄媚去构陷,去妒忌,去内心自我攻击,一切稍纵即逝。

春风十里,不如悦己。堂堂正正的活在当下,享受清风明月、日出日落,问心无愧的送走生我们的,尽职尽责养大、教育好我们生的,这,不就是人生最大的胜利?

全书,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