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一章 南梁隆美尔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一章 南梁隆美尔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二部 南北奇人

第一章 南梁隆美尔

1969年6月3日,武昌。

南方的初夏之夜,月白风轻,竹摇清影,远山杳杳,白露横江。稻子尚未吐出铿锵的熟穗,空气中却已开始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气息。

一代伟人毛爷爷,斜依木床之上,手捧一本大字号《南史》,边读边又圈又点,最后援笔疾书八个大字---“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其时,伟人已远离戎马倥偬近20年之久,是谁的事迹,令他如此的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前文写到,尔朱荣亲自平葛荣,派西北讨伐军定关陇,又调集兵力击败了南梁的白袍军。此人,就是白袍军的首领。

先来看一下《梁书》、《南史》等正史中记载的白袍军。

梁武帝萧衍身边有个侍卫随从,出身寒微,身体瘦弱,不善于骑马,连普通弓弩都难拉开,拉开了也射不准(射不穿札,马非所便)。

这么一个如假包换的战五渣,如何能在萧衍身边待二十几年?

肯定是有原因的。领导身边的红人,要不就是业务过硬,要不就是能投领导之所好。当今很多陪着领导打牌、打乒乓球的最终平步青云的不在少数。萧衍,爱好下棋,痴迷到了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地步,而这个侍卫棋艺不错,精力也好,能连续熬夜陪萧衍对弈。

这个身体很差、武艺更差的侍卫,陪皇帝下了二十几年棋之后,已经是四十出头了,就是放在时下,也基本已过了提拔的年龄了。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却使此侍卫一飞冲天,成为了威震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将。

此侍卫叫陈庆之。

陈庆之,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人,生于484年,卒于539年,活了55岁。成年后的上半生,陪皇帝老儿下了二十几年棋。下半生的十几年,威震大江南北,令后世伟人毛爷爷都拍案叫绝。

陈庆之开始军旅生涯,源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525年,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变北魏,投靠南梁。有人投降,南梁这边受降,得派个人过去接,派谁去呢?

萧衍想了想,接人也不算个技术活,皇帝办公厅的人不就专门干接待的活儿嘛。于是,就让当时已41岁的棋友陈庆之去接人。

办公室工作人员带兵去接人,总得有个军方的称号,萧衍就给并不威武的陈庆之,封了个“武威将军”的头衔。

陈庆之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接人任务。

既然接受了北魏徐州刺史的投降,南梁还得需要派人去把徐州接管了。于是,萧衍就又给连普通弓都拉的费劲的陈庆之封了个宣猛将军的头衔(萧衍真幽默),率军两千,护送儿子豫章王萧综去接管徐州。

北魏当然不可能丢掉徐州这块战略要地,就派两位宗室元延明、元彧率军两万,在陟口一带扎下营寨,静待来捡便宜的萧综一伙儿,准备来个暴而捶之。

陈庆之得到消息,径直率军逼近北魏军营,瞄准其中军,挥师直击。一通战鼓的功夫,北魏的两万人马居然大溃。

这是41岁的陈庆之率军打得第一仗,轻松KO对手。

初战告捷,却遇到了麻烦。麻烦来自于,护送来的这个爷,迷之认爹。

陈庆之护送来接管徐州的萧综,其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的嫔妃。萧宝卷杀萧衍哥哥又被萧衍所杀后,美艳的吴氏就被萧衍据为己有。吴氏跟了萧衍七个月后,就生了萧综。

怀胎得有十月,一推算,梁朝很多人都怀疑,萧综是萧宝卷的儿子。

风言风语传到萧综耳朵里,他也很迷茫。女性怀孕一般的周期为37-42周,在这期间生产都为正常,早产晚产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TMD到底谁是我爹呢?

萧综决定相信科学,做个化学实验,来确定自己的真爹是谁。

这个实验当然不是做DNA鉴定,而是,滴血认亲。

“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这句中国古代民俗,就是萧综认准的化学方程式。

他,悄悄的挖开了萧宝卷的坟,取出骨头,用自己的血滴在萧宝卷的骨头上。

结果,血渗进去了!

萧综有点不太确定,这个理论到底准不准?他想再做一次试验。

找萧衍借骨头用显然没条件,反正儿子多,杀自己的吧。

萧综杀掉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取出骨头,拿自己的血滴在儿子的骨头上。

结果,也渗进去了!

滴血认亲,创立于三国时代,分为滴骨法和合血法。萧综用的就是滴骨法,该方法居然被宋朝的宋慈写入了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著名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有一集还展示了此种法医勘验方法。

其实,这种滴骨法,无任何科学依据,然而在中国古代,却一直被奉为圭臬。

杀亲儿找亲爹活动结束后,萧综确认了自己实际是萧宝卷的儿子。这下,萧衍由自己的爹变成了杀父仇人。

一怒之下,萧综带了几个人连夜投奔了北魏统帅元延明,并表示要为“亲爹”服丧三年。

主帅临阵投敌,陈庆之再待下去也没意义,只好斩关后退。但是,陈庆之凭借此2千破2万的战斗,一战成名。

1、涡阳之战

527年,南梁派大将曹仲宗伐涡阳。大将领兵在外,皇帝不放心,需要派一名监军,萧衍又选定了陈庆之。

时年43岁的陈庆之,奉命率二百士兵,带假节(相当于尚方宝剑),去监军。

古代干监军的,一般都是皇帝的近侍,不要求能打仗,只要有向皇帝打小报告的意识和能力就行,大多数的太监干这活儿就干的很出色。

由萧衍派陈庆之做监军就可看出,萧衍还是把陈庆之定位为自己身边的近侍,给他的那二百士兵,也都是宪兵之类的花拳绣腿的角色。

北魏得知消息,派宗室元昭等人率军十五万救援涡阳,先锋部队先大军一步赶到了驼涧。

陈庆之建议夜袭魏军挫其锐气,另一将领韦放则认为,敌前锋部队都是精锐,不可轻举妄动。

韦放,可是南梁第一名将韦睿的长子,在军中的威望可想而知。陈庆之不过是个陪领导下棋的,面对这场战与不战的争论,没占半点儿便宜。

最后,把陈庆之给抢白的急眼了:你们都不去?那我带我那两百人去!

说完,陈庆之带领自己的二百来号人长途奔袭四十里,趁夜奇袭北魏前锋军。战果?大败之。

北魏大军听到先头部队被打败,全军震恐,行动迟缓,士气大跌。

之后,北魏、南梁双方在涡阳附近打了近一年,作战上百次,呈胶着状态。但,魏军毕竟军力占优,已经在梁军的后方筑起营垒,形成夹击之势。

曹仲宗、韦放二主将,怕被魏军包了饺子,准备撤退。

都不能走!陈庆之拿着假节,站在大营门口,堵住后撤的部队:咱们一起来这里一年多了,消耗国家无数的粮草物资,现在你们斗志全无,都想当缩头乌龟,这样怎么能谋取功名?!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方可后生。来这之前,老板给了我道暗诏,谁敢撤退,严惩不贷!

这小子可是皇帝身边的人。曹仲宗、韦放二人一想,不敢开罪老陈,打仗,又有些信心不足。干脆,把指挥权交给您老指挥吧,爱咋咋地。陈庆之毫不客气的接过了全军的指挥棒,立刻率领精锐突袭北魏援军,连破对方十三道营垒,大获全胜。北魏军遗尸无数,淮水支流为之淤塞。

2、无意的北伐

北魏发生内乱,尔朱荣大肆屠杀汉化官员和北魏皇室,北魏宗室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

这事儿可行。萧衍想来一次政治投机,答应了元颢的请求,并封其为魏王。

下一步,需要有人护送元颢去洛阳称帝。上次接人的活儿干的不错的陈庆之,又被萧衍瞄上了。于是,这个送人的活儿,又落在了陈庆之的头上。

“武威将军”、“宣猛将军”的称号都用过了,再封个啥呢?这次,萧衍给了陈庆之一个“飙勇将军”的称号,并拨给他7000人马。

陈庆之护送元颢一路前行。

元颢看着这7000人马,边走边想,越想越胆寒。就凭这区区7000汉军,深入鲜卑、羯胡、敕勒铁骑环伺的北方,不是茅房点灯--找屎(死)吗?

元颢决定不走了,原地搞了次称帝的仪式,封自己为皇帝,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继续督军西上,攻荥阳(今属河南)。

手下总共没几个人的新皇元颢,语重心长的向陈庆之强调:你这么棒,一定能自己搞的定的,社团在精神上支持你。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让陈庆之打到哪儿算哪儿,自生自灭。

自生自灭?那我就打打试试。在连绵的春雨之中,陈庆之带着7000汉军,开始了神话一般的北伐之旅。

1. 乘虚占荥城。

北魏的荥城,今河南商丘东,陈庆之没费多大力气,轻松攻而占之,因为,此城没几个士兵驻守。为何?

528年,一帮流民在一个叫邢杲的士族地主的带领下,在今山东潍坊西南附近聚众反魏,声势较为浩大。北魏派元天穆和尔朱兆率军征讨,529年4月,抽走了荥城的精锐。陈庆之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2.乘胜攻睢阳。

陈庆之乘虚攻占荥城后,又进军睢阳。

北魏睢阳的守将叫做丘大千,算起来是陈庆之的老熟人,当年陈庆之初战以2千人马破北魏军2万时,他就是受害者之一。

巧合的是,这次丘大千的兵力是7万,陈庆之的兵力则是7千,兵力之比同样是1:10。

这次,丘大千吸取了教训,连筑了九座营垒抵挡。没想到,陈庆之一上午就攻陷了其中三座。丘大千完全丧失了斗志,举众投降。

3. 再接再厉攻考城。

考城守将,是北魏宗室元晖业,率近卫部队2万人据守。考城四面环水,易守难攻。

有水就好办。陈庆之跟韦睿一样,五行喜水,只要有水的地方,打仗就好办。他派出水利工程施工队,“浮水筑垒”,居高临下,一举攻下考城,生擒元晖业。

区区7千汉军孤军深入,居然击溃北魏军9万余人,连克北魏数城,一路上不少地方闻风归降,北魏朝野上下一片震恐。

529年5月,魏孝庄帝元子攸调集部队在洛阳周围城市荥阳、虎牢等地布防,以保卫京师洛阳,连老本羽林军都派出来了。其中,派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等率羽林军7万守荥阳。

魏军兵多,荥阳城坚,陈庆之一时攻之不克。外围,北魏上党王元天穆率援军赶至,先遣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领胡骑5000,部将鲁安(后孝庄帝杀尔朱荣的主要帮手)率军9000增援杨昱。北魏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率骑兵1万,占据虎牢。

尔朱吐没儿?这个名字有意思,其实就是尔朱兆,小名吐末,《梁书》中称其为尔朱吐没儿。

北魏几路大军共计30万人,对陈庆之进行了合围。

后方的元颢,见陈庆之危险,心急如焚。自忖其在北魏还有些人脉关系,派人劝杨昱投降。

投降?这种绝对兵力优势能投降?杨昱轻蔑拒绝。

不久,元天穆与尔朱吐没儿大军,相继而至,各路大军一时旗鼓相望,包围圈逐渐合拢。

等包围圈真正合拢时,已被当作饺子馅儿的陈庆之的部队,却不见了。

北魏各路军将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陈庆之哪去了?突围走了?不可能。钻天入地了?更不可能。

正诧异呢,一抬头,看见陈庆之大军的旗帜,已在荥阳城头闪耀。

陈庆之用几千兵马,攻下了北魏有七万军队把守的荥阳城!

为何如此之神?无他,唯心强尔。

陈庆之虽然体弱,却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心脏。这颗强大的心脏,令他具有一种特殊的气场,能把团队的士气拔高到极限。

曹刿曾云:夫战,勇气也。

民间斗殴高手,在总结打架经验时也常说:一胆二力三功夫。

看,胆是第一位的。胆是什么?就是亮剑精神。

一支士气高涨的队伍,往往能迸发出数倍、乃至十几倍的战斗力。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巨鹿之战、淝水之战,都是由打了鸡血般战意高涨的小军团击溃大军团的经典战例。

荥阳城未克时,陈庆之的部将士兵们见北魏大军包围而来,都有些恐惧。

陈政委就此做战前动员:咱们这一路过来,屠城略地,杀人家的父母兄弟,掳掠人家子女无数,元天穆他们来干什么?来报仇的!我们才7千人,人家有30多万,要想活命,必须等他们没进攻前攻下荥阳城。否则,咱们就等着被像包饺子一样屠杀吧。

还有什么比求生的**更能激发战斗力的?陈庆之亲自擂鼓攻城,只一鼓,勇士宋景休、鱼天愍二人就率先登上了城墙,梁军相继而入,荥阳遂克。陈庆之俘杨昱,缴获甚众。

元天穆等率20万援军围城,陈庆之根本没想守城,率3000精骑出城而战。

一场突袭下来,北魏将领鲁安于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兆单骑逃走。

见好就收?那不是陈庆之的风格。陈庆之又带着这三千精骑兵,直奔虎牢关而去。北魏虎牢关守将尔朱世隆不敢接战,弃城而逃。

虎牢关一丢失,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坐不住了,被迫从首都洛阳撤至长子(今山西长子西),留下陈庆之的老熟人元延明守城。

元延明,陈庆之初战告捷时的背景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元延明想了想,谁做皇帝不是做,元颢也是自家人,结果,直接献城投降了。

陈庆之攻下洛阳的战报飞传至后方,在后方缩头扮龟的元颢,惊得半天没合上嘴。我是谁?我在哪?清醒过来后,才意识到,我TM是陈庆之送来做皇帝的啊。

于是,元颢乐颠颠的进了洛阳城。北魏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洛阳城内的百官迎元颢入宫。

元颢顿时有了底气,改元大赦,一口气加封了陈庆之一堆官职,什么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就差叫亲哥了。

兵少而精,野战没问题,分兵守城则是大问题了。不久,北魏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等率军攻克大梁,王老生、费穆等又率军进据虎牢。

这帮人,还敢回来。陈庆之听说后,率军逆袭,元天穆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

费穆正信心满满的攻虎牢,将要攻克时,忽然听说元天穆逃走了,怕被抄了后路。跟元天穆一样逃走?老费觉得逃跑挺丢人的,就直接投降了陈庆之。

陈庆之乘胜进攻大梁、梁国,皆克之。

梁武帝萧衍得报棋友陈庆之在北方取得的惊人战绩,直掐自己大腿,一往诏书都是秘书们写,这次,老萧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用颤抖的手亲自提笔写奖状,对陈庆之进行了狂轰滥炸式的语言嘉勉。

人的情绪是会有条件反射的,当讨厌的声音与某一个事物同时出现时,会给身体形成条件反射,再次遇到这个事物的时候会产生排斥、讨厌甚至恐惧的情绪。当年在朝鲜战场,领教过志愿军的恐怖战力后,很多韩军士兵对志愿军的军号声和志愿军战士穿的黄胶鞋就特别上脑。陈庆之的这支虎狼之师,皆穿白袍,由于战斗力太过恐怖,白色给北魏士兵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洛阳城中的童谣形象的诠释了这种恐慌感。

陈庆之攻克洛阳的消息震惊了北魏中央,更惊动了一个当世枭雄,那就是北魏天柱大将尔朱荣,他当即调集大批部队围攻洛阳。

陈庆之渡到黄河以北,率军把守洛阳门户北中郎城。三天与尔朱大军大战十一场,北中郎城岿然不动。

北中郎城守住了,可是,洛阳城却沦陷了,元颢逃至临颍,后被尔朱荣所擒。

元颢被擒,陈庆之再待在北方已毫无意义,率军返梁。

走到嵩高县时,颍水泛洪,全军死散,尔朱荣大军追至,陈庆之只好化妆成和尚,单身逃回梁都建康,结束了他以区区7000汉军,自铚县北送元颢至洛阳,行程3000余里,经历大小47战,克北魏32城的神奇的北伐之旅。

神奇的北伐之旅结束了,陈庆之的神奇却还没结束。

529年12月,南梁东南有个叫僧强的和尚,联合当地的土豪蔡伯龙起兵反梁,聚众3万,攻陷南梁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而逃,钟离太守单希宝被杀。

梁武帝萧衍令陈庆之前去征讨,并嘱咐:江淮地区人比较彪悍,你可以用计与其周旋,不宜决战。

陈庆之受命而行,不到12天,梁武帝就在首都建康,见到了陈庆之派人送来的僧强、蔡伯龙的首级。

在棋盘上纵横驰奔的棋友,现实中也能攻城拔寨,没早做到人尽其才,梁武帝有些自责,该给点儿军事实职了。530年,萧衍封陈庆之为都督,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兼南、北司二州刺史。

陈庆之到任后,率军围悬瓠(今河南汝南),在溱水击败北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在楚城击败北魏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

535年,北魏已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陈庆之攻击东魏豫州刺史尧雄,未能取胜,这是其戎马生涯少有的受挫之战。

536年,陈庆之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强劲的对手。

侯景。东魏实际统治者高欢手下的猛将,东魏定州刺史。

是年十月,侯景率7万兵马进攻楚州,俘虏了楚州刺史桓和,进军淮上,写信劝陈庆之投降。

当时,陈庆之手下兵马不满万,羯族人侯景又以勇猛著称,梁武帝萧衍很是担心,急调侯退、夏侯夔率军驰援。

两路大军刚出发不久,到黎浆时,前方传来消息:敌军已经被歼灭,侯景单骑逃走。

陈庆之不仅具有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还颇有政治才能,治理地方很有德望。特别是豫州闹饥荒时,陈庆之下令开仓放粮济灾民,800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萧衍下诏批准。

539年10月,陈庆之去世,年55岁。梁武帝追赠其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曰“武”,诏令义兴郡发500人为其会丧。

究陈庆之的一生传奇经历,与二战德国名将 “沙漠之狐”隆美尔神似。

隆美尔原来也非战将,同陈庆之一样,是领导(希特勒)身边的一名侍卫武官,二战开始后,才自己主动要求去前线带兵。希特勒专门为其组建了新军第七装甲师,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隆美尔率领该装师创造了一系列的战场神话,生生打出了“魔鬼第七装甲师”的称号。

陈庆之神奇的战绩,在赢来一片惊叹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质疑,感觉其以区区7000汉军,自铚县北送元颢至洛阳,行程3000余里,经历大小47战,克北魏32城,有点儿太魔幻、太玄乎儿。

客观的说,陈庆之的神奇战绩有一定的偶然性,究其原因有三:

1、北魏内乱给了陈庆之长驱直入的机会。前文讲过,其时,北魏大乱,葛荣的六镇起义军,关陇地区万俟丑奴的起义军,青州的邢杲起义军等,各个都是令北魏中央坐立不安的狠角色。尔朱荣独力撑北方危局,已是不易,洛阳方圆数百里内兵力空虚、士气低落,陈庆之方能趁机长驱直入。

2、北魏开始时轻敌,导致备战不充分。《魏书》中有“朝廷以颢孤弱,不以为虑”的记载,就是说,北魏朝廷一开始就没把元颢加上陈庆之的这区区7000人马放在眼里。轻敌,自然会被准备充分的对手出其不意的KO,犹如2022年世界杯上的德国队之于日本队,实属正常。

3、陈庆之师出有名,戳中了北魏的软肋。前文有所介绍,北魏内部分化严重,尔朱荣一手导演的河阴惨案,更是加剧了内部的分化。尔朱荣的羯胡军,汉化官员集团,鲜卑武人集团,忠于皇室的禁军,站向尔朱荣的禁军,持中立观望态度的各方势力,各打自己的如意算盘。

别忘了,人家陈庆之可是护卫着北魏的皇族元颢来北方做皇帝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元颢是借南梁之兵为北魏清理门户。同是北魏宗室,你元子攸就一定比人家元颢有资格做皇帝?乱世之下,最终谁能做稳皇帝宝座,哪方心里都没有定谱。

看看陈庆之的对手,除元天穆、尔朱兆、尔朱世隆等是尔朱荣的死党外,元晖业、丘大千、元彧、元延明、费穆、鲁安、杨昱等人则分属不同政治派别。

特别是临阵投降的这个鲁安,就是事后协助孝庄帝杀掉尔朱荣、元天穆的直接带队者,他本人,就在尔朱荣和元天穆身上戳了无数刀。

在大局未定之前,谁也不想为哪方拼掉性命,或者把自己的实力无谓消耗掉。

这样的北魏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但,陈庆之传奇的北伐之旅全靠运气吗?如果全靠运气的话,那么又如何解释,他在536年,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大破侯景的七万虎狼之师?侯景军队的战斗力之强悍,在本部第二章会有专述。

陈庆之的军事天赋,表现在善谋善断。同时,他又是个极其出色的政委,战前善于激发战士的肾上腺素,加速心跳,扩张血管,撩拨将士们的战斗**。可以肯定,表面文弱的陈庆之,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心脏,这颗强大的心脏令他独具一种特殊的气场,能把整个团队的战斗**撩拨至极限。所谓一胆二力三功夫,“胆”是第一位的。

这段传奇的北伐之旅,也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亮剑精神,是获胜的第一要素。当前在黄岩岛、钓鱼岛问题上频频挑战中国底线的某些国家注意了,历史表明,中国人是从来都不缺这种亮剑精神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