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四章 丑女的手段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四章 丑女的手段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四章 丑女的手段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重,安排后事时脑子还清醒,为傻儿子司马衷选定了辅政班子,核心人物有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司马家的人,一个是外戚。

司马家的人,是司马炎的叔叔司马亮。外戚,叫杨骏。

杨骏,司马炎第一任皇后杨艳的叔叔。安排皇后的叔叔为TOP2的辅政大臣,什么意思?

前文已说过,司马炎坐车羊车选侍寝人选时,后宫妃嫔们纷纷往竹叶上撒盐,争取被睡权,只有一个人不用这么做,也不屑于这么做。

胡芳,职称-贵人。

胡芳,征南将军、散骑常侍胡奋的女儿。不仅不屑于争取被睡,还抗拒被睡。

某次,司马炎在后宫与众妃嫔嬉戏,难免动手动脚。当对胡芳上下其手时,胡芳厌恶的打开司马炎的禄山之爪,尖尖葱指的长指甲划伤了司马炎的手。司马炎捂着手,既羞又恼:你真不愧是武将世家之女!

胡芳也是个小辣椒,反唇相讥:我胡家带兵北伐过公孙氏(辽东),也跟诸葛亮交过战,当然是武将世家!

一句话把司马炎噎成了脑膜炎。是啊,胡家几代人,从司马懿时开始辅佐他们司马家,为西晋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自己以此来讥讽胡芳,实在是有些不厚道。

而且,人家胡家本身就不太情愿把女儿送进宫。老将军胡奋一共就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儿子已经夭折,就这么个宝贝女儿。胡奋得知女儿进宫的消息时,老泪纵横:没想到我儿子已经到了九泉之下,女儿又登到了九天之上!

是呀,以人家胡家的地位,嫁个门当户对的豪门当个排名第一的贵妇人,不比进宫当个排名第N的贵人强?胡芳自己也不愿意,大声嚎哭,左右人吓坏了,赶紧劝:陛下听到哭声,会觉得不吉利。胡芳反问:我死都不怕,还怕什么鸟陛下?!

男人有时很贱,你顺着他顺惯了,他反而感觉腻味,突然出现这么个小辣椒,反而感觉得到宝了,根源就是男人的征服欲。司马炎挨了抓、挨了噎,反而着了魔一样不断的往胡芳寝宫跑。

皇后杨艳由此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对胡芳充满戒备。偏偏自己身体又不好,得了病。临终前,为了保住自己亲生儿子司马衷的太子之位,杨艳为司马炎选定了继任的皇后。

这个就是自己的亲堂妹,杨芷。在杨艳的苦苦哀求下,司马炎感念夫妻情分,在杨艳死后就把杨芷选进了宫,立为皇后。

杨骏,是杨芷的父亲,字文长,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出自前文提到过的著名的弘农华阴杨门。杨骏原为一县令,就这样因女而贵,累迁至车骑将军,封临晋侯。与弟杨珧、杨济受武帝司马炎的宠信,势倾天下,时称三杨。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个名扬天下的“三杨”,一指本文说的西晋的杨骏、杨珧、杨济;二指明代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均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三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中的杨成武、杨得志、杨勇。

当然,有爱抬杠的可能说,北宋年间还有杨家将家一大帮子姓杨的名人呢。那个是一群杨,不是三杨。

女人托付生死攸关的事,大多只找娘家人,包括选接班人,也往往是考虑娘家人,譬如武则天。而男人,托付要事,除了本家人,也会想到老丈人家的人,显示出其实男人内心更重视婚姻。晋武帝司马炎安排后事时,是想来个双保险,让老丈人杨家人与本家司马家的人共同辅政。

愿望是美好的,教训是深刻的。

杨骏,对垂死的女婿,来了个破鼓乱捶三连击。先是将病重的司马炎软禁在含章殿,再把侍卫皆换为自己人,最后趁司马炎昏厥之时,与女儿一起炮制了一封诏书。

这封诏书,是专门给杨骏封官的: 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

这些官职代表什么?一个个来看。

1、太尉。太尉始于秦朝时期,秦始皇登基后,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丞相管行政,御史大夫管监察,太尉管军事。东汉时,以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太尉管军事。西晋司马氏的老祖司马懿就担任过太尉。

这就是说杨骏先把自己当成了主持军委工作的常务副椅子男。

2、太子太傅。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杨骏又给自己创造了控制皇帝接班人的机会。

3、都督中外诸军事。也就是大都督,是全国最高之军事统帅。如果说太尉是军委副椅子男的话,那么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三军总司令或者说是参谋总长。

这样,杨骏又授权自己有全面调动军队的权力。

4、侍中。皇帝近臣,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关于侍中的职权,历代变化很大。

以唐代为例,唐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国务院,长官是尚书令。中书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长官是中书令。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长官是侍中。

如果非要给个比较,个人觉得侍中有点类似于当今的办公厅主任、研究室主任兼秘书长,不但参与最高决策,还负责监督权力运行。

5、录(领)尚书事。其实就是以后的尚书令,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录尚书事,一个叫霍光,一个叫诸葛亮,是国家的行政CEO。

说的通俗易懂点,也就是说杨骏把自己封为了军委常务副椅子男兼三军总司令、总参谋长,教育部长、秘书长、总理。

妥妥的军政监一把抓,古今第一人。

安排完自己,再把竞争对手安排的妥妥的。接着,杨骏把司马炎安排的另一个托孤大臣司马亮,打发到外地许昌任职。

晋武帝司马炎弥留之际,挣扎着问左右侍从:汝南王(司马亮)来了吗?

侍从们都挺老实:没有。

自己快挂了,本家族的托孤大臣都不在身边,司马炎这才意识到可能是出问题了,又惊又急,一下背过气去,驾鹤西游了,年仅54岁。司马家的长寿基因,也没保住他能活到现在的退休年龄,可能与前文所述的坐羊车过多有关。

杨骏随后拥立傻子司马衷为皇帝,改元永熙,女儿杨皇后为皇太后,立贾南风为皇后,自然控制了朝政。

人一旦得到火箭般的蹿升,行为举止就显得不那么低调,惹人嫉恨。杨骏的行为,朝中很多大臣看不惯,胡芳的父亲胡奋心情更是复杂。自己的女儿本来有实力晋升为皇后,现在只能看着杨骏耀武扬威,胡奋不无醋意的警告杨骏:君自从有了女儿为后台,就忽然变了嘴脸了是不是?哥哥我告诉你,纵观历朝历代,凡是跟皇帝结亲的,满门屠灭的不在少数,只是早晚而已,你耗子尾汁。

杨骏正志得意满,轻蔑又略带挖苦的回道:你女儿不也在宫中?

胡奋被呛的有些尴尬:我我我,我女儿比起你女儿,不过是一个婢女罢了,她虽然不会给我们胡家带来多大的好处,但也不会带来多大的坏处。不信咱们走着瞧!

在朝臣们与杨骏打嘴仗时,一直有双仇恨的眼睛在盯着杨骏,随时准备将他从高台上推下,摔他个粉身碎骨。

此人不是司马诸王,而是已升格为皇后的丑女--贾南风。

想想也正常,风姐拥有弑君父亲、醋帝母亲的优良基因,现在又是皇后,怎能容忍杨骏与皇太后杨芷的一手遮天?虽然没看过甄嬛传,但经过十余年宫廷斗争的熏染与磨炼,风姐人丑志坚,立志夺权。

杨骏通过给自己封摞官,封成了宇宙第一人,女儿又是皇太后,权倾朝野。风姐除了一个傻儿皇帝丈夫外没别的,她胜算能有几成?

且看。

杨骏,优势是自己官多,劣势是自己官太多。

把朝中所有最高的官职都封给了自己,把编制全占了,不给别人留位置,司马皇室和元老重臣能满意?(公室怨望,天下愤然矣)。

杨骏还有一个劣势—不懂风水。

傻儿皇帝司马衷日常办公的地方,是建始殿,睡觉的地方是后宫,后宫与建始殿通过承明门相通。

杨骏虽然是皇帝的姥爷,却毕竟还是臣子身份,同时又由于兼职太多,有大把大把的政务军务要亲自处理,长时间出入后宫或者建始殿控制傻儿皇帝不太现实。他选择了宫外东边的一处宅子居住兼办公。

如果杨骏是个风水学爱好者的话,他是不会选择这处宅子的,因为,此宅,实在不能说是处吉宅。

这处宅子有个前主人,姓曹名爽,魏帝曹芳在位时的第一权臣。

249年2月5日,熬死了诸葛亮及曹家祖孙三代、已耄耋之年的“岁月神偷”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软蛋曹爽投降。司马懿将曹爽软禁在这处宅子里,在宅子四角盖起高楼,作用相当于看守所的四角瞭望塔,派人日夜监视。四天之后,司马懿派人在此宅里将曹爽逮捕,随后屠灭三族。

41年后的杨骏,偏偏就选择了这处宅子,图的是这里离后宫与建始殿近,就在建始殿的东边。

二者虽相邻,但相邻并不相通。一旦到了危急时刻,如何能迅速控制脑袋并不灵光的皇帝?

杨骏也不是没注意到此住处的这一劣势,还是采取了一定措施控制宫中,那就是,在傻儿皇帝和丑女皇后身边安插亲信,进行监视。

监视者们安插的职位,从理论上讲很完备,既有机要秘书,又有禁军首领。段广,杨骏的外甥,被安排为散骑常侍,在皇帝身边管机密。另一个外甥张劭被安排为中护军,心腹刘预(刘豫)为左将军,管禁军。

将禁军高级将领调换就能掌控皇宫?

我们从近代一则历史事件上做管中窥豹之析。1953年,苏联的第二代话事人斯大林中风去世,当天,苏联最高苏维埃召开紧急部长会议,马林科夫成为部长会议椅子ma

苏联恢复了集体领导体制,在这个集体领导体制中,最具权威的不是马林科夫,也不是赫鲁晓夫,而是掌握着内务部(克格勃)的贝利亚。

苏联内务部,魔力无边的暗黑衙门,权力之大犹如大明锦衣卫。开创者为苏维埃三巨头之一的捷尔任斯基,还为苏联及今天的俄罗斯贡献了三位领导人—贝利亚、安德罗波夫和普大帝。内务部队在手,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等人在贝利亚眼里不过几条咸鱼。

1953年6月26日,苏共召开会议,贝利亚和往常一样,把手枪放进手提包前往克里姆林宫。会上,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突然宣布要讨论一下贝利亚的问题。贝利亚错愕片刻即意识到情况不妙,刚要掏手枪,手就被赫鲁晓夫的双手牢牢钳住(老赫当年可是做过钳工的),随后,一位老将军带领一队士兵入场,完成控场。贝利亚看了老将军一眼,瞬间放弃了抵抗。

一代名特,黯然收场,之后被枪决。

带领士兵控场的老将军,就是苏联的一代战神朱可夫。朱可夫被斯大林冷落,发配地方任职且一降再降,都是贝利亚安排的罪名,对贝利亚可谓恨之入骨。赫鲁晓夫为除掉贝利亚,联络各路人马,也把这名昔日的军方大佬拉进了群聊。朱可夫来到莫斯科,秘密率一小队士兵埋伏在克里姆林宫,贝利亚空掌握着至少高达17万人之巨的内务部队,但在克里姆林宫这一方小天地里,59岁的赫鲁晓夫的两只铁钳和57岁的朱可夫的一小队士兵,就能令其束手就擒。

再回过头来看杨骏。杨骏将禁军的高层将领都换成自己人,但是,因为调换将领过急,引起了一部分禁军军官的不满。

这些不满的人,虽然级别都不高,但是位置极其重要,具体负责殿中守卫,如殿中中郎孟观、李肇等人。

贾南风敏锐的看到了杨骏的软肋,开始对杨骏的软肋捅刀。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同伐异,政变的三**宝。风姐首先利用司马皇室、殿中禁军军官对杨骏的怨愤,进行构筑革命统一战线工作。其心腹宦官董猛,成功的笼络了殿中禁军军官李肇、孟观等人。

光内部统一禁军肯定不行,还得团结外部力量。风姐又派李肇秘密赶赴许昌,她要拉拢一个人。

司马亮,被杨骏排除出政治中心的汝南王。司马懿的第四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晋惠帝司马衷的叔祖。

结果令风姐比较意外,司马亮虽极恨杨骏,却不愿听一个丑娘们的调度。

李肇见不能说动司马亮,遂又前往湖北荆州,联系另一个重量级的司马皇室成员。

楚王司马玮,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惠帝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玮年轻气盛,豪爽仗义,有勇无谋,不折不扣的二杆子,见皇后风姐前来求援,满口答应,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

自己进京还不算,司马玮又派人到扬州,联络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的弟弟淮南王司马允,让他也速带兵赶往洛阳。

外地藩王带兵进京,杨骏不可能不知道,但司马玮是个心狠手辣、横起来爱谁谁的二杆子,杨骏对他有些忌惮,居然没敢阻止。

有了楚王司马玮的荆州兵和殿中部分禁军的支持,风姐的底气来了。

政变日期的选择,定在291年3月8日夜。整整一千六百二十年后,这个日子被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风姐提前一千多年过节,要为翻身当主人的妇女做表率。

深夜,寂静无声,大地昏昏睡去,黑色笼罩了一切。傻儿皇帝司马衷睡得正香,伴随着一阵嘈杂声,孟观、李肇等人簇拥着风姐匆匆进宫,一把把他从被窝里拉出来---杨骏谋反,请陛下签署诏书,洛阳全城戒严,捉拿杨骏。

司马衷脑子本来就不太灵光,再加上被人从深度睡眠中叫醒,流着哈喇子稀里糊涂的就在诏书上划了圈、盖了章。

杨骏安插的监督专班人员,也不是坐视不理。杨骏的外甥,皇帝的机要秘书(散骑常侍)段广闻言赶来,扑通一下跪在司马衷面前一个劲地叩头:我舅舅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怎会有谋反篡位之心?定是有人陷害,皇上请三思!

没有儿子就不能谋反篡位?这个理由似乎有些牵强,再说指望司马衷三思,他连一思都没有。司马衷大半夜被老婆从被窝里拉出来,还没清醒,直勾勾的看着地面不说话,貌似脑供血不足。

这边,性急的楚王司马玮拿了诏书,率荆州兵和殿中禁军,将皇宫的各个大门把了个水泄不通。然后,派东安公司马繇率一支别动队出皇宫,气势汹汹的奔杨府而来。

事发突然,杨骏措手不及,震恐不知所措。

危机时刻,秘书(太傅主簿)朱振给杨骏出了个主意---太傅现在赶紧率家兵和所能控制的殿外的禁军,烧掉云龙门,冲进东宫,带上皇太子再率军冲入后宫,只要能顺利入宫见到皇上,向皇上说明有人陷害,你就能平安了。

可见,领导的秘书不全是跑跑腿、拎拎包、写写稿的角色,关键时刻有的还是挺有胆略的。

杨骏怯懦不决,半天后冒出一句话:云龙门是魏明帝曹叡时建的,花了很多的钱,怎么能说烧就烧呢?

命都快没了还在想着保护文物,周围人被杨骏一句话雷了个外焦里嫩,一哄而散。

杨骏也不是没有坚定支持者,他在禁军中安插的心腹刘预(刘豫)得知有变,忙率所部禁军往杨府赶。快到杨府门口时,刘预遇见了一个人。

此人是他的同事、右军将军裴頠,刘预忙问裴頠:杨太傅现在在哪里?

刘预慌乱中问错人了,他忘了,裴頠不但是他的同事,而且还有一个身份。

他还是贾南风的表哥。裴頠随口回应:老杨已经逃往西域了。

主子都跑了,我们还瞎忙活啥?刘预不加求证,顿时觉得再抵抗已没有意义,忙问:我该怎么办?

裴頠语重心长:你应该去国家有关部门自首去,相信组织上会给你一个自我改过的机会的。

刘预一听,有道理,果断的丢下自己的部队,去廷尉处“自首”去了。

这个自首,最终换来的是夷灭三族。

如果杨骏听了秘书朱振的话,或者刘预率禁军见到杨骏,结果也许会不一样。因为,除了铁心效忠贾南风的禁军外,还有很多禁军不持立场在观望,犹如一群端坐在山上,看立志成为新猴王而与老猴王决斗的猴子,谁占优势就倒向谁。若挑战者胜了,就群起而攻老猴王,直至把老猴王撵到海里溺死。挑战者失败了,即群起将其赶出猴群,继续做老猴王的臣民,继续被奴役、剥削、压迫。

可惜,杨骏这边草包居多,瞬间大势已定。

杨骏惶恐之极,等下定决心率府中士兵冲出时,却突然被从天而降的一阵箭雨射回。

这阵箭雨从何处而来?《晋书》记载 “弩手于阁上临骏府而射之”,没有明确说这个阁是哪个阁。

然而,司马懿灭曹爽的那段历史应该给出了答案。

这些阁,应该就是42年前司马懿在曹爽府四周建造的那些角楼,当年做看守瞭望塔用来监视曹爽,现在被东安公司马繇所率士兵当成了箭弩发射塔。

乱箭之下,杨骏的卫兵退回室内。司马繇趁机率兵攻入杨骏府内,司马繇大喊:奉诏讨逆,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士兵们都是混饭吃的,一听这个,逃跑起来更无道义上的心理负担,杨府内残存的士兵们顿作鸟兽散。

司马繇带领士兵满府中寻找,却一直未见杨骏踪迹。等搜到府后院的马厩里时,见马厩中的一堆草料中有动静,几个士兵操戟上去一阵乱刺,几股鲜血喷涌而出。

拨开草料一看,正是杨骏,已被乱戟刺成了血葫芦。

殿中禁军军官孟观、李肇等人一鼓作气,收押另“二杨”--杨珧、杨济,及段广、张劭、刘预等杨骏的一干心腹,皆夷三族。

同时,被夷三族的,还有一个名人。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中描述了一个少年英雄文鸯。《资治通鉴》中也描述说:“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 就是前文所说的,把司马师眼珠子都吓出来那位猛人。

此次动乱时,当年的少年英雄已进入暮年,53岁。文鸯与杨骏不是一伙的,为何被杀?

前文提到,反司马氏的“淮南三叛”之一即是毌丘俭、文钦之叛。司马师废魏帝曹芳时,文鸯的父亲文钦,曹魏政权的扬州刺史,带儿子文鸯、文虎与曹魏大将毌丘俭一起起兵讨司马师,兵败后投奔东吴。

257年,“淮南三叛”之一的诸葛诞之叛发生,诸葛诞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氏,文钦从吴军前往支援,后却因军见不同,被诸葛诞处死,文钦两子文鸯、文虎返投司马昭。司马昭封二人为关内侯,并以二人降后的待遇瓦解诸葛诞军心,最终诸葛诞兵败被诛灭三族。

晋代魏后,277年3月,文鸯被封为晋平虏护军,都督西北地区凉、秦、雍州军力,击破鲜卑族秃发部落首领树机能的叛乱,胡人部落有二十万人归降,名闻天下,因功被任命为东夷校尉。

东夷校尉,西晋辽东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负责统领东北各民族,妥妥“东北王”的角色。

文鸯上任前,按例需要向晋武帝司马炎辞行。皇帝的心思难懂,翻脸比翻书快。君臣相见,不知文鸯哪点言行不当,也不知是不是司马炎想起了当年的不愉快(伯父司马师之死),反正是找了个理由,不让文鸯去上任了。就这样,文鸯留在了洛阳城内。

此次洛阳城内诛杨行动中,有一双仇恨的眼睛一直恶狠狠的盯着文鸯,此人就是,东安公司马繇。

司马繇本家与文家并无仇,但他有个姥爷却与文家有大仇。

他姥爷叫诸葛诞。有意思吧?士族高门之间,不定谁和谁就是亲戚。

司马繇怕文鸯因当年文钦被自己姥爷诸葛诞所杀之事寻仇,又恨当年文鸯背叛诸葛诞,致使诸葛诞败亡而被屠灭三族,此次动乱新仇旧恨一起算,趁乱夷灭了文鸯三族。

如果文鸯上任前不去拜见司马炎,顺利出镇帝国东北,也许就不会遭此惨祸。人的命运,有时真让人唏嘘嗟叹。

讨杨行动当晚,皇太后杨芷知道贾南风政变,父亲遇险,皇宫各大门又被关闭,急得团团转。

女人,情急之下容易产生浪漫主义的幻想,杨太后一时找不到可救老爸的方法,就在手帕上写上“救太傅者有赏”几个字,派宦官射出宫城外,幻想有求官求财的人能捡到。

此求救信果然如杨芷所愿,被一个求官求财的人捡到了。然而,此人求官求财的对象,不是她这个即将倒台的太后,而是即将登上帝国最高执政者宝座的贾南风。

贾南风得到此求救信,杨太后也就被以与父亲一同谋反的罪名,废为庶人。

父亲杨骏被杀,母亲庞氏也在儿媳妇贾南风的屠杀名单中。杨芷几乎被逼疯,自称臣妾,给自己的儿媳妇风姐上表,声泪俱下,苦苦哀求饶自己母亲一命。

风姐很给婆婆面子,直接将姥姥庞氏带到婆婆面前,杀掉。

杨芷没能救父母,自己也很快随父母去了,死法稍微有尊严些--被儿媳妇囚禁于洛阳金墉城,八天不给饭吃,活活饿死。

历史上自我绝食而死的英雄义士不少,如伯夷、叔齐、周亚夫、杨继业等。帝王之家历来锦衣玉食,甚至酒池肉林,能被饿死的着实不多,大多是政敌所为,满打满算有5个:齐桓公、齐王建、赵武灵王、梁武帝萧衍是其中的4个,杨芷是另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性。

人在缺水的状态下一般撑不过三四天,杨芷八天才死,应该不是渴死而是饿死的,可能是囚禁处有楼榭亭台、假山流水,有水可以饮用。人在饥饿时,胃里没有可消化的东西时,胃就开始消化自己,逐步分解脂肪、蛋白质、糖原,相当于自己吃自己,此过程中,人如同麻痹一样,出现幻觉、失去知觉,慢慢昏死直至断气。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个中滋味,可以想象。饥饿,加上父母双逝的痛苦,不知杨芷在这漫漫的八昼夜里,有没有懊悔当司马炎准备废掉贾南风太子妃之位时,其苦苦劝说以致成今日之患。这,只有杨芷自己知道了。

毕竟是皇太后,又是婆婆,杨芷柴毁骨立、鸠形鹄面的惨死状,贾南风看了不禁两股战战。这个老太婆不会到阴间告我状吧?贾南风越想越心惊,命人把杨芷的尸体脸朝下卧着下葬,后脑上再加上一贴符咒。

选儿媳妇,并不是越丑越安全,人品与颜值无关,这,杨芷在阴间再去慢慢品味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