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三章 南燕、北燕—慕容氏的乱世挣扎

第三章 南燕、北燕—慕容氏的乱世挣扎

擎天一柱慕容垂倒下,后燕陷入内乱。慕容鲜卑贵族你杀我、我杀你的持续了好长时间,过程既无趣又没营养,对此老王本不想多费笔墨。但是,因为后燕末期曾与将端午节抢注为自己民族节日的大X某国发生过某种联系,实在是有必要借机介绍介绍该国的由来,所以不得不再写写后燕末期的乱局。

慕容垂死后,因嫡长子慕容令早先已死于前秦丞相王猛的“金刀计”,396年6月,太子慕容宝继位。

慕容宝御座屁股还没坐热,强敌来了。

396年8月,北魏国主拓跋珪亲率40万大军来犯。9月,魏军攻克后燕的并州(山西太原);10月,魏军西出井陉关(河北井陉),直逼中山。

北魏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后燕守军多半望风而逃,只剩下邺城、信都(河北冀县)和中山城闭门固守。

11月,拓跋珪亲自督军围攻中山,数日不下,后改变策略,放弃中山,先攻邺城和信都。

在北魏的打击下,慕容垂死后缺乏雄主领导的后燕,开始陷入内乱。

鲜卑政权很有意思,一遇困难就想回老家--龙城。397年2月,慕容宝率军北返龙城。397年7月,中山城破。

姜确实还是老的辣。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宝的叔叔慕容德镇守邺城,大败北魏军,并派人去龙城请侄子慕容宝回邺城主政。

398年2月,慕容宝决定接受叔叔的盛情邀请,由太子慕容策镇守龙城,自己率军回南方。

好不容易回了老家,如今再去中原挨刀,我们不去。途中,部将段速骨、宋赤眉等人,宁愿留在东北打猎放羊,也不愿再南下征战争取所谓的荣华富贵,在乙连(似在辽宁建昌附近)发动兵变,拥立慕容崇为主。南下大军纷纷溃散。

慕容宝却雄心不改,他继续率儿子慕容盛、慕容腾等少数轻骑南下。很快,在龙城的尚书、慕容宝的舅姥爷、慕容盛的岳父兰汗平定了叛乱,杀死了叛军头目段速骨、宋赤眉等人,废掉慕容崇,拥立太子慕容策为主。

实际上已不是后燕皇帝的慕容宝,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率军往南走。到了邺城近郊后,才得知邺城已经失守。邺城守将、请自己回邺城主政的慕容德,已经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建元称帝,建立了南燕。

受慕容德之邀,冒险搞了次长途旅行的慕容宝无处容身,只得掉头返回龙城。到距龙城40里处,自己亲家兰汗的外邸索莫汗陉时,被兰汗的弟弟兰难(又称加难)干掉。随后,兰汗又干掉太子慕容策,于398年4月建元称帝,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昌黎王,改元青龙。

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在外得知城中有变,径直入城奔丧。

不怕死吗?怕,怕也得冒次险,万一能活下来,可忍辱负重,报仇、夺位。慕容盛有些底气,因为,他是兰汗的女婿。

慕容盛先做通老婆兰氏的工作,兰氏跑到母亲乙氏处,嚎啕一阵,为丈夫求情。乙氏心疼闺女,带着闺女找到兰汗,二人苦苦哀求。兰汗见妻女宛转哀鸣,不由得心肠软活、化刚为柔。

慕容盛活下来了,兰汗就活不了了。

398年7月,慕容盛使用离间计,使兰汗兄弟自相残杀,后又将老丈人兰汗及其亲属子嗣尽数诛杀。

10月,慕容盛即皇帝位,改年号为长乐,尊嫡母段氏为皇太后。

妻子兰氏,虽有救命之恩,但其父毕竟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兰氏未被立为皇后,仍号为妃。

救了丈夫,换来了父母叔伯兄弟被团灭,自己还被嫌弃,中国古代是雄性你争我抢的时代,女人的命运,只不过如大江中漂浮的草芥。好在慕容盛也算有点情义,感念兰氏的救命之恩,也没再立皇后。

兰氏虽然被嫌弃,好在还在宫中活着。慕容家另外有个女人的命运,更令人唏嘘。

400年,慕容盛生母段氏病故,慕容盛尊伯母丁氏为皇太后,同时立慕容定为太子。

伯母?对。丁太后的丈夫叫慕容全,慕容垂的嫡长子,论辈分是慕容盛的伯母。认真读完本书的人肯定疑惑,慕容垂的嫡长子,不是中了王猛金刀计的慕容令吗?对,慕容全就是慕容令,慕容全是《晋书》中慕容令的名字。

369年,慕容垂带着一家老小逃亡前秦,丁氏与丈夫慕容令也在逃亡的队伍中。

第二年,前秦伐燕,慕容令也被前秦宰相王猛召入队伍,出任参军,作为向导。伐燕用燕人作向导,这一请求很正常。慕容令走后,丁氏日夜思念远在故国前线的丈夫。

一天夜里,丁氏在辗转反侧中迷糊入睡,突然被院子里噪杂的声音惊醒。懵懵间,婆婆段氏跑了过来:赶紧穿衣走!

丁氏慌忙穿衣,来不及收拾金银细软,随手抓了几件衣服就跟着婆婆上了马车。

路上,婆婆段氏才告诉她:令儿(慕容令)在前线临阵叛逃前燕,王爷(慕容垂)怕受牵连,不得不连夜逃离。

丁氏脑袋嗡的一下子,天旋地转,她怎么也不会相信丈夫放着前秦的礼遇生活不过,抛下父母娇妻幼儿一个人叛逃。

没错,这就是慕容令中了王猛“金刀计”后慕容家的情形。

丈夫虽然生死不明,所幸前秦的追兵将慕容垂一家押回长安后,大秦天王苻坚并没有为难他们,丁氏心里稍安。

可丈夫的死讯还是传到了长安。苻坚灭前燕后,关中的鲜卑人越聚越多,王猛等人对他们虎视眈眈,数次进言苻坚诛杀诸鲜卑。好在苻坚并未听从,令他们几次逃过劫难。

在此境遇下,公爹慕容垂都夹着尾巴做人,何况一个顶着叛徒媳妇罪名的寡妇?丁氏只能挽起高簪,夜里守着青灯,白天尽力侍奉公婆,并与婆婆一起承担起管束教养慕容垂幼子和孙子们的重任。

自己没有孩子,对这些幼子、幼孙,丁氏却渐渐怀有一种为人母的复杂感情。有两个孩子深受她的喜欢,一个是侄子慕容盛(慕容垂的孙子),一个是最小的小叔子慕容熙(慕容垂的儿子)。

慕容盛对丁氏是极其尊重的。400年,慕容盛生母段氏病故,慕容盛尊伯母丁氏为皇太后,同时立慕容定为太子。

401年8月,慕容盛在兵变中被其表弟、慕容盛生母之侄、前将军段矶所杀。

慕容盛死后,太子慕容定年幼,大臣们想立慕容宝第四子、平原公慕容元为帝。但是,皇太后丁氏,却立了慕容垂的小儿子、自己的小叔子慕容熙为帝。

仅仅因为抚养种产生的母性使然?没那么简单。

老公公慕容垂生下小儿子慕容熙时,丁氏已守寡15年(370年至385年),年近不惑之年,幼小的小叔子成了丁氏打发闲暇时光的最好的寄托。398年慕容盛继位后,丁氏迎来了春天,丈夫慕容令被追封为献庄帝,自己也成了献庄太后。

小叔子慕容熙也慢慢长大了,14岁,完美继承了慕容家的美男子基因,丰神俊朗、英姿勃发,去后宫觐见皇太后,如儿时一样拱在嫂子的被窝里睡觉。

可以想象,被一个如此英挺的美少年抱在被窝里,对一个守寡28年的女人杀伤力得有多大。丁太后双颊红似火炭,心如疾鼓,当即沦陷。之后,丁氏彻底放开了自己的禁忌,不断在颤栗中迎接久旱逢甘霖般的春天。

如今,慕容盛被杀,面临接班人的选择问题,身为太后的丁氏连夜密召小情人慕容熙进宫。就这样,慕容熙力压慕容盛的弟弟慕容元,顺利登基。

慕容熙继位后,称大燕天王,改元光始。立即下令捕杀了段矶等人,并夷其三族。次日,又以“涉嫌”之罪将慕容元赐死,消除了一个对帝位的觊觎者。

因荷尔蒙结盟,注定不会长久,帝王怎会缺女人?何况丁氏已经是快到停水停电年龄的中老年妇女,连徐娘也算不上了。

很快,慕容熙就有了新欢--中山尹苻漠的两个女儿绒娥和训英,有了这两个满脸胶原蛋白的美人,丁氏的卧室,再也没见过慕容熙年轻的躯体。

女人,特别是长年守寡的女人,一旦感情有了寄托,而这个寄托突然被抽走,绝望之下产生的破坏力是异常恐怖的。丁太后召见娘家侄子丁信等人,拟废掉慕容熙。

慕容熙听到风声后,对待老情人,干净利落:赐死。

402年,丁氏看着17岁依然风神俊朗的小叔子,哀怨无限:你这个薄情寡幸的人,寡嫂我苦心扶你上位,你现在却要我的命。

慕容熙冷冷的看了丁氏一眼,拂袖而去。丁氏万念俱灰,抓起毒酒一饮而尽。

一个14岁的俊美少年,在群芳云集的皇宫,能爱上一个年过不惑甚至近知天命之年的老妇人吗?明宪宗朱见深爱上大17岁的万贵妃已经够突兀了,但那是18岁的青年对35岁的少妇,尚能理解。女大男30岁呢?

这真是,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三十送江山。

细究俩人私情产生的时间,非常耐人寻味--丁氏荣登太后之位时。

什么是毒?一个14岁的孩子,就知道用年轻的躯体向一老媪换取富贵,而且还是以神圣爱情的名义,这就是最大的毒。

慕容家的爱恨情仇、打打杀杀,读都读的令人腻烦,到此先告一段落。再来看看一段五胡十六国时代的烽火戏诸侯。

绒娥和训英均是绝世美女,慕容熙对二人爱至成痴。

403年12月,训英被立为皇后,绒娥被封为昭仪。训英是妹妹,绒娥是姐姐。看样,慕容熙是按颜值给姐妹俩安排的职称。姐姐绒娥为此郁结,病倒了。

龙城一个叫王荣的人自吹能治苻昭仪的病,被慕容熙请到宫中。不料,绒娥吃了几副药后就香消玉殒。

没有金刚钻,也敢揽瓷器活儿!慕容熙盛怒之下,把王荣拉出去肢解焚尸。

绒娥死后,慕容熙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训英身上,对其爱的如痴如醉。苻训英皇后有个特别的爱好--旅游,经常拉慕容熙到宫外去玩。

404年11月,苻皇后和慕容熙在护卫陪同护卫下出游,北登白鹿山(今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东越青岭(今辽宁义县东北),南临沧海。

东北地区十一二月份的气候是个什么概念,相信身处东北或去过东北的人都能感同身受。这次出游,不亚于德爷(英国退役陆军上尉埃德)的荒野求生,踏遍深山老林、荒野深沟,数千人被野兽吃掉或被直接冻死。苻皇后却仍感到不够刺激,她,还想看个更刺激的。

想看刀光剑影,马嘶人吼,断肢残臂,血肉横飞。

打谁呢?当时后燕南部的北魏实力强劲,不敢轻易去惹,苻美人把目光瞄向了离龙城最近的一个异族政权。

高句丽。

高句丽怎么来的呢?

古时,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共有四个古族系:

一是,东北南部的古商族系,属汉族;

二是,东北西部的东胡族系。鲜卑、柔然都是东胡族系,其中柔然人一部分化为契丹人,一部分退到外兴安岭一带 ,成为室韦人,即蒙古人的祖先。

三是,东北东部的肃慎族系。肃慎在汉魏称挹娄, 北朝时称勿吉,隋唐称靺鞨,其后的女真族和满族皆出于此;

四是东北中部的濊貊族系。

濊貊族,主体在夏商时本居于山东半岛,属东夷民族。周灭商时,濊貊族被周所迫向东北迁徙,并以松嫩平原为中心定居下来,最南端在长城以北,与燕国为邻,东北部在辽河以东,与肃慎族相接。

这算是山东人最早的一次闯关东吧。明明风软雨柔的江南更繁华更富足,山东人却偏偏爱北上寒凉的东北,不止一次的闯关东谋生,这点值得方家们研究,老王不在此多说了。我们在来说高句丽。

濊貊族的一个分支扶余族,首领解慕漱公元前239年建立起了北扶余国。

"前汉书宣帝神爵三年壬戌四月八日,天帝降于讫升骨城(在大辽医州界),乘五龙车,立都称王,国号北扶余,自称名解慕漱。生子名扶娄,以解为氏焉。王后因上帝之命,移都于东扶余。东明帝继北扶余而兴,立都于卒本州,为卒本扶余,即高句丽之始祖"。

这段记载,来源于一本史书--《三国遗事》。三国?别误会,该史书不是中国的,而是朝鲜的。

公元前195年,解慕漱传位给他的儿子慕漱离。公元前170年,慕漱离去世后,其子高奚斯成为北扶余第三任君主。公元前121年,高奚斯去世后,其长子高于娄继位。公元前86年,高于娄的兄弟解夫娄继承北扶余王位。解夫娄执政后不久,高豆莫与其争权,解夫娄失败,逃到迦叶原,建立了东扶余。

高豆莫成为北扶余第五代君主,改北扶余名称为卒本扶余。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到今辽宁本溪桓仁地区,建立了高句丽国。

这样,原北扶余王子**,就成了高句丽第一代国王。

高句丽扩张成性,国土横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部分地区,其居民主要是濊貊族人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了些靺鞨人(肃慎族系),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三韩人是什么概念呢?先来看朝鲜半岛的历史。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联合土著居民建立了“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战国时,燕国在全盛时期,国力曾一度进入朝鲜半岛。“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部将卫满带千余名亡命者进入朝鲜半岛。

之后,卫满召集战国时齐国和燕国到朝鲜半岛的亡命者,组成军队,推翻了箕子朝鲜,卫满即位,史称“卫满朝鲜”,区域主要是在朝鲜半岛北部及中国东北的一部分地区。

汉武帝有感卫满朝鲜对汉朝的威胁愈来愈大,派军于公元前109年远征朝鲜半岛,并于第二年灭亡卫满朝鲜。随后,把卫满朝鲜的国土分为四郡,分别为:乐浪郡(约在今朝鲜平安南道)、玄菟郡(约在今朝鲜咸镜道)、真番郡(约在朝鲜黄海道、京畿道各一部)、临屯郡(约在今朝鲜江原道)。

当时,朝鲜半岛北部和目前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分布着扶余国, 高句丽, 沃沮, 东濊和其它小国家。由于受到当地扶余系人的反击,真番、临屯二郡很快瓦解,玄菟郡也被转移到辽东。

与此同时,高句丽逐步融合了其周边国家,于公元 313年吞并了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404年吞并辽东,427年迁都平壤。

箕子朝鲜的准王(箕准)被卫满击败后,逃往朝鲜半岛中南部,建辰国,并自称韩王,都城在汉江之南。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之间曾与卫满朝鲜长期共存。卫满朝鲜灭亡后,辰国这个词从典籍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三韩。

“韩”在韩语中是“伟大”或“领袖”的意思,与“可汗”同意,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韩三个部落。

公元前18年,高句丽建立者**的两个儿子,因继承问题逃离王国到马韩,大致在今汉城(首尔)的位置,建立了百济王国,并逐步将马韩取替。

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弁韩被伽倻所吸收, 伽倻后来又与新罗融合,新罗的都城金城,今属韩国庆州。

综上,经过多次变动整合,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朝鲜半岛整合成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

新罗、百济由朝鲜半岛中南部原居民组成,而高句丽的人员组成最复杂,有濊貊族人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了些靺鞨人,及三韩人,甚至有些汉人。

公元660年和668年,唐朝联合新罗,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结束了朝鲜半岛三国时代。

纵观朝鲜半岛历史,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大X某国的某些史学家们,是怎么得出大半个中国曾经都是他们的结论。唯一能说的通的是,高句丽国中的一些人是靺鞨族,而靺鞨族人是满族的先祖,满族后统一中国建立大清王朝。

但靺鞨人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充其量,是朝鲜人的亲戚而已。

扯了这么多再回过头来说后燕的苻皇后。苻皇后为求刺激,唆使慕容熙攻打高句丽。

405年1月,后燕慕容熙出兵攻击高句丽辽东城,由于高句丽防守严密,未得逞后撤兵。苻皇后大失所望。405年年底,又鼓动慕容熙攻击契丹。

406年1月,后燕大军到达径北(今北京良乡)。慕容熙看着自己士气低落的军队,再想想契丹兵强马壮,信心不足,准备撤军。

苻美人不高兴了:堂堂国君,即使你怕契丹,也不必原道返回嘛。去年,我们没能到辽东大城转上一圈,这次,为什么不到高句丽的其它地方转转呢?!

被心爱的女人说无能,最能刺激男人的逆反心理和表现欲。为驳美人一笑,慕容熙下令:大军扔掉全部辎重,轻骑袭击高句丽。

高句丽,中原王朝备战多年征讨都不一定能成,何况是一支以游玩为目的的旅游团拍脑瓜子的临时起意。结果,慕容熙还是寸土未取,被迫回到龙城。

407年4月,苻皇后在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之后,带着慕容熙对她变态的爱,离开了人世。心爱女人去世,比丧考妣还严重,慕容熙火速通知,后燕从公卿到一般平民,全部出工提供义务劳动,只干一件事儿。

给苻皇后建墓。

此墓叫徽平陵,周长达几里。3个月后,陵墓竣工,开始为苻皇后送葬。送葬还不算,还得有人殉葬。

人之所对封建王朝进行抨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封建统治者眼里,百姓猪狗不如。以人殉葬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此项残忍的制度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彼时人殉制度非常普遍,普遍到什么程度?不光帝王将相,甚至平民百姓家里也效仿,丈夫死了后由妻子殉葬。

殉葬传统的由来,归咎于原始社会的死亡崇拜。那时候的人认为,人死了之后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生活,所以要把活着的时候拥有的一切都带到死后的世界中,继续享用。这个逻辑当然操蛋,最操蛋的是,如果你是一个贵族而生前皇帝对你恩宠赏赐有加,是你一直抱着的大腿,你死后把皇帝也带到地下继续享受恩赐试试?所以,这种逻辑就是压迫欺负弱者的。刚开始是奴隶,后来是妻妾妃嫔,还有一些殉葬者,更魔幻。

某次,秦国国君秦穆公宴请群臣,君臣们个个喝的晕头转向时,秦穆公突然发出灵魂拷问:大家愿不愿意给寡人殉葬?

找死的事儿谁干?还真有人干,而且不止一个,一下子跳出来三个大臣,愿意陪秦穆公一起死。

这三哥们儿估计是喝高了,但秦穆公可不管,领盒饭时把这哥仨一起带走了。

人殉制度毕竟过于残忍,在之后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被摒弃,譬如始皇帝老嬴就用兵马俑来替代真人,到宋朝时,人殉基本很少出现了。但是,也有例外,宋高宗赵构这个准阉人(被金军搜捕吓成了性无能)却带了两个才人陪葬。到元朝时,人殉制度死灰复燃,始作俑者是元朝前的成吉思汗这个人屠。而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有些良心发现,没拉妃子殉葬。

终于翻过了屠杀起家的蒙古人这一页,到了汉文化复兴的明朝,人殉制度应该会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吧?

图样图森破。汉文化再复兴,抵不过朱元璋这个鸟人的残忍,他他首开明代人殉恶例,而且是用了46名妃嫔宫女为其殉葬。其次子秦王也以两名王妃殉葬,直至明英宗时,明代王室才消灭了人殉制度。所以当年明月曾说,朱元璋父子是没人性的,老王非常赞同。

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死后均有人殉,直至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才以诏令形式正式明令废止了这项极端残忍、丧失人性的制度。

这次,挚爱的苻美人死了,慕容熙也为其选择实行人殉,殉葬者选谁呢?得选择个亲近的人,否则怎能表达对这个美人变态的爱?慕容熙思考再三,选择了自己的嫂子张氏,活埋到地下去陪自己的苻皇后继续拉呱聊天去了。

出殡时,又遇到了一个大问题。灵车制造的太高大,皇宫门无法出去。这能难倒为爱已痴狂的慕容熙?他直接下令,拆掉大门,让车通过。

在中国风水学中,大门是重要的风水物,有诸多讲究和禁忌。如,家中有孕妇,一般都禁止拆大门和安门,因风水学上有胎神占门之说,动门容易动到胎气。

大门属于纯阳之气,厕所属于污湿的独阴之气,二门不可相冲,否则将导致阴阳不协调,为破财之格局。如果已建成这样,要在厕所门挂一珠帘化解。

厨房属于安放炉灶的燥火之气,厨房门也不能与厕所门相冲,否则会交成水火未济之格局,主人运气不顺,还会招惹疾病,化解方法,也是在厕所或厨房门上挂珠帘。

大门正冲房门,主房内住的人运气反复,多官灾是非。化解方法是在大门冲房门之间摆放一个柜子或茶几之类的。

而慕容熙为了过灵车,直接把都城大门拆了。自毁家门,灭国的前兆。果然,慕容熙出城为皇后送葬时,有个人也在暗暗为他准备葬礼。

此人叫冯跋,原后燕的中卫将军,因与慕容熙有矛盾,慕容熙称帝后被通缉。冯跋和其弟弟逃到深山中躲祸,趁这次慕容熙出城为皇后送葬,兄弟二人秘密潜回了龙城。

冯跋先找了他的好朋友、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慕容云,高句丽人,本姓高。

冯跋成功的说服了慕容云,二人调动了五千士兵,关闭了龙城所有的城门。次日,慕容云在冯跋的拥戴下即天王位,恢复了高姓。没过几天,慕容熙被高云抓住后处死,追随爱人苻皇后的香魂而去了。

后燕灭亡。

409年10月,高云宠臣离班杀高云,冯跋又杀离班,自称燕天王,都龙城,史称北燕。

值得一提的是,冯跋是汉人。

430年9月,冯跋病死,其弟冯弘杀冯跋诸子自立。时北魏连年进攻,掠徙北燕民户,436年4月,北魏大军又攻龙城。5月,冯弘向高句丽求助,在高句丽大军保护下,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奔高句丽。两年后冯弘被高句丽所杀。北魏军兵不血刃占领龙城,北燕亡。

冯跋有个儿子冯业,南迁投奔江南的刘宋王朝,开启了岭南冀州长乐冯氏的历史。

冯弘的孙女,则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她就是北魏王朝大名鼎鼎的冯太后,这点后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