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二章 仁者有敌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二章 仁者有敌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章 仁者有敌

383年12月,淝水之战战败的苻坚回到长安,清点人马。97万前秦杂牌军,被歼灭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苻坚本部兵马剩余不足10万人。更可怕的是,有一支军队几乎没造成损失。

鲜卑慕容垂部,其手下3万人马,几乎没遭受伤亡。

370年,前秦灭亡前燕后,苻坚对投降的前燕皇帝慕容暐和其他贵族,不仅没加以杀害,而且还加以重用优抚。慕容暐久居长安,被苻坚封为新兴候,从封号上看,苻坚还很照顾这个手下败将、亡国之君的情绪。

当时,丞相王猛和弟弟苻融都提醒苻坚,鲜卑人被秦亡国,定然会矢志复国,不可不防。特别是丞相王猛,为除掉慕容垂,还曾殚精竭虑、煞费苦心的祭出一计,该计后被称为中国千古第一阳谋。

金刀计。

公元370年,王猛奉苻坚之令率军伐燕,出征时,向苻坚提出一个请求,他需要一个向导--慕容垂嫡长子慕容令,要求慕容令随军出任参军。

伐燕用燕人作向导,这一要求很正常,苻坚没有拒绝的理由。

出征的前一晚,王猛拜访慕容垂,慕容垂设宴款待。勾筹交错,推杯换盏,哥俩好、魁五首,酒酣耳热之时,王猛向慕容垂说:今当远别,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

这一令人心生温情的请求,却隐含着冷冷的杀机。

寄人篱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突然宰相这么热情,慕容垂脑子一发热,身边又没别的东西,就随手解下腰间金刀,送给了王猛。

大军将至洛阳时,王猛令慕容垂的亲信金熙,手拿金刀来到慕容令帐中,带来了所谓的慕容垂的口信:我们是燕国皇室,怎能眼看着前秦灭燕?趁现在脱离前秦,赶紧返回燕国。

慕容令认出是父亲的金刀,又是父亲的亲信金熙来传令,双金还有假?慕容令遂以打猎为名,重回前燕。

这下好了,叛变的证据有了。王猛将慕容令叛逃的消息传回长安,报告了苻坚。慕容垂魂飞魄散,百口莫辩,抓起马鞭,连夜仓促出逃。结果,在蓝田被追兵赶上,押回长安。

这下必死无疑了。慕容垂准备引颈就戮。

令王猛和慕容垂都没想到的是,苻坚不但放过了慕容垂,而且还安慰他不必惊慌失措,并对他对故国的深情表示理解。

“金刀计”号称中国古代十大阳谋之首,其构思之缜密,时空布局把握之精巧,远超“围魏救赵”、“推恩令”、“杯酒释兵权”,堪称旷古烁今。

然而,王猛这一看似无解的千古阳谋,就这么轻易的消散于苻坚的仁爱与宽容中。

苻坚对王猛、苻融的话置若罔闻,不是没有原因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1.苻坚虽是氐族人,但从小崇拜汉文化,深受汉文化影响,崇尚仁政。

2.南北尚未统一,收容鲜卑贵族以用,可以扩充自己的力量。

3.第三个原因,则充满着暧昧的味道,基情四射。

苻坚灭掉前燕时,俘获了前燕的皇子慕容冲,和他的姐姐清河公主。清河公主时年十三、四岁,这在古代已是比较成熟的年龄,艳若桃李、清若芙蕖,苻坚一眼就喜欢上了,将其纳入后宫据为己有。

这也就罢了,时鲜卑少年慕容冲刚刚12岁,生得唇红齿白、眉目如画,翩翩如璧人,惹人喜爱。苻坚,竟然将其也充作娈童,一并纳入后宫。

一代雄主,竟然是双性恋。

当时,长安城中有民谣唱道:“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丞相王猛,为苻坚收纳慕容冲姐弟的事极力进谏,苻坚才依依不舍地把慕容冲遣送出宫,后封其为平阳太守。

淝水之战前秦大败后,先前被前秦征服的鲜卑、羌、丁零、乌桓等部族酋豪,纷纷举兵反叛,建立割据政权。统一的北方开始重新四分五裂。反叛势力主要有四股:

第一股,羌族酋长姚苌,其从渭北起兵反叛。

第二股,鲜卑的慕容垂。慕容垂手下3万部队在淝水之战中损失不大,在慕容垂的率领下回到前燕故地建国。

第三股,被苻坚外放任地方官的鲜卑慕容氏。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率10万兵马在陕西华阴反叛。慕容冲也起兵投奔慕容泓,遣使告诉苻坚,要求“分王天下”。

第四股,是在长安城内的鲜卑贵族,以废帝慕容暐为首。

前燕贵族以怨报德,起兵反叛后,长安城内的苻坚,把前燕废帝慕容暐等叫到面前破口大骂:你们燕国虽然是灭国了,但我待你们象归家一样,你们家族兄弟子侄均被封为上将。现在慕容垂、慕容冲、慕容泓各个起兵围攻长安,你们家族真是人面兽心,枉亏我以国士待你们!

慕容暐等魂飞魄散,跪在苻坚面前猛磕头,大哭求饶。苻坚见慕容暐在自己面前涕泣装孙子,仍不忍诛杀。

苻坚不杀慕容暐,慕容暐却没闲着。他暗中派遣密使往慕容泓处,安排复兴大业,并告诉慕容泓:如果苻坚杀了我,你就赶紧称帝。

然而,慕容泓为人残暴,举兵进逼长安不久,就因鲜卑贵族内讧被杀。慕容冲被推举为新主,率军歼灭前秦军数万,占据阿房城,继而进围长安。

苻坚站在长安城上,看着慕容冲的大军,刀枪如林、军势强盛,当年的枕边人,如今却刀兵相见,心里五味杂陈。

苻坚对慕容冲尚有一丝幻想,派人送了一付锦袍,想打动其念忆从前床笫之情。

“古人交战,使者在中间往来。卿远来诸事草创,能不劳苦吗。现赠送一领锦袍,以表明本心。朕对卿的恩情如何,为何一夜之间出现这样的变故。”

一代雄主,竟然也如此幼稚。

暴菊的记忆,显然带来的只有仇恨。慕容冲收到苻坚送的锦袍后,让使者答复苻坚:孤家现在以天下为任,怎能看这一袍小惠。如果苻坚束手来降,我们慕容家对待他,也不会比他从前待我们家差。

收到慕容冲的回复后,苻坚冲冠眦裂,大叫:后悔不用王景略(王猛)和阳平公(苻融)之言,使白虏敢猖狂如此!

鲜卑族人皮肤白皙,故世人常以白虏呼之。

苻坚虽始终没下决心屠杀在长安城内的慕容暐等人,以慕容暐为首的在长安的数千鲜卑人,却时刻准备内应外合,袭杀苻坚。慕容暐以儿子成婚为名,为苻坚摆了一桌鸿门宴。

苻坚居然答应前往,群臣中有劝其提防的,苻坚又犹豫不决。关键时刻,一名术士救了苻坚一命。

此术士叫王嘉,认为慕容暐将袭杀苻坚,并预测到时会天降大雨。

当晚,果然大雨磅礴。苻坚大惊,这才诛杀慕容暐父子及其宗族,并将长安城内的鲜卑族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部杀光。

自苻坚之后,灭人国者若不忍心对亡国者家族下绝杀令,劝谏者往往以苻坚为例,劝谏不可“柔仁邀名”。

这造成的后果是,前秦以后,中国后代亡国之皇族,罕有保全者。

慕容冲率大军在长安城外围城日久,城中缺粮,甚至发展到人相食的地步。苻坚倾内宫所有储藏,设宴款待群臣。武将们分到少许几片肉,塞进嘴里含着不忍咽下,回到家“吐肉以饴妻子”。

凄惨如斯。

苻坚的仁政,不是没有感动者。城外,三十多个堡寨营垒的村民,互相结盟,冒着危险派兵送粮救助苻坚,但大多都被西燕军队截杀。

苻坚赶紧派人告知他们:听说前来救助的人大都不能顺利到达,表现出的大义,我苻坚心领了。然而,如今这形势,你们是白白送死。诸位应保重性命,积蓄粮食,训练军队,以等待天时。我苻坚一生未做大奸大恶之事,绝对不会长久困顿,还会有时机否极泰来。

被慕容冲掳掠至军营的百姓,仍然有一部分心向苻坚,暗中遣使密告苻坚,他们可以在军营中放火作为内应。苻坚不愿百姓冒死,未答应。

百姓再三要求,苻坚只好派七百骑兵去接应。可是在慕容冲营中放火的人,反被风吹的火焰烧死大半,内应外合突袭失败。

这,是一个真正的仁者,然而……

城外,慕容冲开始全面攻城。苻坚披挂上阵,亲自督战,飞矢满身,血流遍体,有些自虐的味道。

然而,大势已不可挽回,长安显然是保不住了。有谶言曰“帝出五将久长得”,苻坚听信,留太子苻宏守城,自己从长安出奔。

慕容冲攻进长安,纵兵大掠,死者不可胜计。

苻坚从长安出逃到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另一个老部下,马上过来招呼了。

此人,就是羌族首领姚苌。

后人皆说姚苌叛苻坚,其实,与其说是姚苌反叛苻坚,不如说是苻坚逼反了姚苌。

慕容垂、慕容冲等人起兵叛秦后,姚苌奉苻坚之名协助广平公苻熙镇压。姚苌的建议是:鲜卑人反叛,不过是想回到燕国故地,发布道命令,让他们出关中回故地即可,如果出兵镇压,老鼠被逼急了还咬人呢,不如只驱赶,勿截击。

苻熙不听,出兵与鲜卑交战,后兵败被杀。

姚苌的这个建议,有可取之处,也不一定全对,但至少表明此时的姚苌,还是与苻坚一条心的。然而,苻坚后来的行为,彻底逼反了他。

苻熙兵败被杀,姚苌派部将赵都、姜协向苻坚谢罪。人在霉运的不断相激之下,情绪容易外露、不冷静,苻坚一冲动,仁者形象崩塌,下令将二人斩首。

两个部下被苻坚砍了脑袋,姚苌得知后的心情可想而知,率众逃奔渭北。

墙倒众人推。渭北当地豪族五万余家,推姚苌为盟主叛秦。姚苌一开始并不想落个二五仔的名声,但众人劝说道:秦气数已尽,你还为他卖什么命。

姚苌最终叛苻坚称王,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这还不算,还给自己封了个霸气侧漏的、足以震慑苻坚的封号---万年秦王,史称后秦。

“万年秦王”姚苌率军包围“大秦天王”苻坚于五将山,前秦兵已无力抵抗,纷纷溃奔,苻坚身边最后只剩下十余个侍卫。

姚苌是个不折不扣的好色之徒,苻坚是知道的,“岂可令羌奴辱吾儿”,为了苻氏清白,苻坚亲手杀掉了两个女儿苻锦和苻宝。苻坚子苻诜,以及夫人张氏等人皆自杀。

1559年后,同样有一帝王,为避免叛军侮辱,也逼令妻子自杀,并亲手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女儿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他,就是明崇祯帝。

如果不是处于极度的无奈和绝望,谁会忍心做出如此痛心之举?

毕竟曾经是一代雄主,残余的自尊令苻坚帝王之度不改,羌人大军已至,苻坚仍然按帝王礼仪端坐,召唤御厨上饭。一如若干年后的袁世凯长子袁克定,落魄后吃个老奴捡回的窝头还用西餐的刀叉,胸前还得带上一块雪白的餐巾。

风度不能丢,架子不能倒。

羌族人可不管这一套, 姚苌部将吴忠驰马赶到,将苻坚绑了,执送新平,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彬县水口镇。

昔日的君臣,如今的俘虏与万年秦王,开始了谈判。姚苌向苻坚索要传国玉玺,苻坚大骂:国玺已送晋朝,怎能送给这个忘恩负义的叛贼!

印章不给,禅让总可以吧?姚苌想来个和平过渡。

苻坚又骂:禅代是圣贤之间的事。你是什么东西,敢自比古代圣人!

苻坚待姚苌不薄,甚至在淝水之战前,将自己祖父曾经封自己的将军号“龙骧将军”授予姚苌,君臣二人也曾和睦相处,可是淝水之战后苻坚失于情绪管理,逼反了这个羌酋。本次苻坚如此痛骂姚苌,目的有两个,一是发泄被忘恩负义后的情绪,二是速速求死。

难道一点求生的**都没有?江山没了,女儿被自己亲手杀了,老婆、太子也都自杀了,你觉得这样的男人,还会有丁点儿的求生**吗?

谁挨这么一番骂也受不了,更何况是已把自己当成关中新主的“万年秦王”。385年10月,姚苌派人将苻坚缢死在新平佛寺,草草掩埋。

之后,白白挨了顿骂的姚苌想想还不解恨,又令人将苻坚的尸体从墓中拖出来,剥光衣服,鞭尸(鞭挞无数)。再用荆棘垫着埋进土里(荐之以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刻骨”仇恨吧。

一代雄主、北方的统一者大秦天王苻坚死时,年47岁,此时距离淝水之战仅2年。如果苻坚听从王猛的话,先安内再攘外,还会如此戏剧性的身死家灭吗?然而,已经结束的事情,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人,年纪越大就越应明白,善良要有底线,大方要有原则,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别人好,最终终会辜负自己的一片好心。

人,年纪越大还越应明白,其实一直和自己斗争的,不是敌人,而是那个高敏感、低自尊、完美主义倾向的自己。

在我们某些价值评判体系里,成王败寇,似乎是判断你成功与否的唯一圭臬。在此唯一评判标准存在的情况下,无人顾及你历经的过程是阳光还是黑暗。然而,身经万千磨难和困难险阻的我们会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好的人品,会受到万人景仰,虽然这种景仰的表达方式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或直抒胸臆,或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诉及乡野村夫,或隐忍不发而深藏于心中。然而,追求真善美是刻在地球上每个人类身上或心中的不变基因,因为,那确实非常美好。

于是,柏杨先生评价道: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资格称得上大帝的不过五人,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前秦王苻坚、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柏杨的评价不可谓不中肯,在成王败寇逻辑横行的世界里,失败者太难得到公允的评价和尊重,而苻坚,是个例外。

他的雄才伟略、雅量瑰姿特别是仁者风范,令世人所倾倒。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仁义宽厚,取消胡汉分治、消弭民族隔阂,在南征北战过程中未有一次屠城暴行,由此,其死后被三个国家共同追封谥号。宣昭皇帝是其儿子苻丕追封的,文昭皇帝是后凉吕光追封的,壮烈天王?是凶手姚苌追封的,也许,姚苌此时的愤懑情绪也已发泄完而后追忆到大秦天王的仁者之风了吧。

另外,苻坚还被道教追封为神祈,逢瘟疫建祠避祸,称为苻家神。祭祀苻家神为台湾道教现有祭典之一,祭典日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以太牢(牛羊猪三牲)祭祀,这不知对预防新冠有没有用。要知道的是,道教可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是汉人。

仁者有敌,仁者又无敌。读史学史,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要学习的是什么,要扬弃的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化强国、文化强族。

巧合的是,北方霸主苻坚殉难的当月,南方的擎天一柱也同样轰然倒塌,时年65岁。此人就是,淝水之战东晋的总指挥谢安。

谢氏家族在谢安的领导下走向政治巅峰,然而,谢家对世事看的很清楚。谢安功高不赏,重用与猜忌并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陷入流言漩涡。故谢安一去世,谢玄就请求卸职,归隐山林,谢氏自此再没进入东晋的政治中枢。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孙恩起义,司马道子等人为了借助北府兵的势力,再次启用谢安之子谢琰。谢琰义不容辞,直至以身殉国,不仅如此,因谢氏在三吴地区名声太盛,孙恩杀掉的士族中,谢氏最多。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谢安听后连连赞叹。

谢玄的这个回答,出自一个典故--《荀子.宥坐》孔子曰: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意思是,要让生于深林幽谷的芷兰得隐于谢氏庭阶之内而芬芳依旧。暗喻在当下环境下,谢氏子弟当隐忍而不外露,不竞权势,不求非分。

在东晋四大门阀中,相比王、庾、桓三家,谢家不靠外戚,不靠武力相逼,不靠诡诈权谋,文有谢尚、谢朓、谢灵运、谢万等文学艺术大咖,武有能定国安邦的猛将谢石、谢玄、谢琰、谢晦,还有国之柱石、文武双全的“东晋曾国藩”谢安。

更难能可贵的是,风韵高迈、神情散朗、雅人深致的谢道韫,不仅有“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才情,还能在孙恩起义中其夫(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及子均遇害的情况下,亲率侍女挥刃杀敌,虽被俘仍坚贞不屈,连孙恩都深为折服不忍加害将其释放。纵观魏晋南北朝诸士族高门,琅玡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高平郗氏、太原郭氏与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河东裴氏、泰山杨氏,哪个女流能及?

欧洲传统是军事贵族,中国是知识贵族。能建立良好家风的贵族后代能数十年、数百年屹立在社会顶层,而相比下,依靠诡诈权谋、强取豪夺发家的士族大家则像薄冰一样脆弱,即使皇家也是如此。

若干年后,羯酋侯景祸乱南朝,想与谢氏联姻,梁武帝萧衍连声拒绝,在他眼里,跟谁联姻都行,跟谢氏联姻,你侯景,武力再强也不够格。

孔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陈独秀也说: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精神。可见,富与贵并无绝对的关联。中国一直存在贵族及具有贵族精神的人,那就是君子。陈郡谢氏,既有深厚的文化教养、自由的灵魂、高贵的道德情操,又有锄强扶弱的社会担当和天下为公、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这是一个真正的贵族世家。我们不仅要揭露乱世的诡诈、无序与杀戮,更要宣扬这种仁者之风、君子之度、贵族之器,在那个无尽黑暗的时代,展露一些我们渴望看见的东西,这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有用。

苻坚是仁者,也堪称君子,如今,其与东晋第一完人谢安,一个死于反叛,一个自然故去,二人在没有纷争的西方极乐世界,也许能一笑泯恩仇吧。

苻坚死后,北中国再度分裂。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大夏、西秦

后秦、南凉、后凉、西凉、北凉等割据政权纷纷出现,长年混战,血雨不停,梦里依稀北统梦,城头变幻大王旗,直至北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