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777章 满清归降!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777章 满清归降!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9: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崇祯三十五年八月。

穿越到明末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吗?站在宫墙上,看着与自己二十年前所看到的场景大有不同的朱由检,不这么认为。

现在的自己到底是王之明,还是朱由检,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或者说,如今的王之明就是朱由检,朱由检也是王之明。经过二十年岁月的洗礼,从后世带过来的记忆越来越模湖,反倒是现如今的一切,更让他熟悉。

“陛下、沉阳那边传来了奏报,满人全盘接受了咱们的招降条件。满人首领,将在年内带家卷进京听封。”侍从官拿着一封奏报,将其中的内容简明扼要的汇报给了朱由检。

“准了!让内阁拟旨,司礼监用印,召告天下!满人贵族,这时候才降,也是够能坚持的,估计现在是实在熬不住了。”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自从满人被打出沉阳城,朱由检就断定他们再掀不起什么风浪。特别是在前年,连吉林都被大明光复后,他们除了无条件投降,再没其它选择。

长春、吉林的东北方向,其实还有大片的土地和空间。但是、哪地方不属于他们。传说中的的索伦人,对已成为丧家之犬的满人不会客气。论仇恨,他们之间的愁怨,不比明满之间的愁怨小。

臣服满人,是因为实在打不过。失了根本的满人,已经不是野性十足的索伦人的对手。满八旗的腐化,在入关之前就开始了,现在的战斗力,连蒙古都不如。在凶恶的白山黑水之间,他们哪还有立足的本钱?

大明给的归降条件很简单:努尔哈赤血脉近亲,全部迁往京城定居。福临以郡王待遇荣养,其它满人贵族,按人头以**品官员的待遇发工资,只限男丁。时至今日,努尔哈赤血脉的男丁也就两百多人,财政负担并不重。养他们也就再养个两三代而已,花不了多少钱。

其它还效力他们的满人,返迁到长春至沉阳一带,与朝廷在这一带建的安民农场里的汉人混编为民,耕种自给。

大部的满人,这几年已经被打散了。还剩下的满人加起来,也就三五万,安民农场消化起来不是太费劲。剩下的这些满人,汉化程度还比较高,相对更容易融入安民农场。

不过这些家伙,多半是享受过当老爷得生活,让他们重新种地,罪还是要受不少。

除了满人外,还有一万多汉人。对于这些玩意,怎么安置、朝廷重臣的意见分歧很大。

首相方以智和都御史刘理顺的意见都不统一,其他人的想法就更多了。

中枢的班子,已全是新面孔了。首相是方以智,次相陈大有,都察院御史是刘理顺,大司空是张凤翔,军令院掌印兼中军都督麻友谅。这些人基本都是自新政开始,才走向实权岗位的官员。自他们以下,所有的实权岗位,可以说清一色的新学、新军出身。也就是说,只到现在,大明的行政班子才彻底被替换成了新生代官僚。

“密之、你和复礼两人的意见还没统一啊?”找来方以智,朱由检不得不再次关心起如何安置一万多汉奸的事。

“复礼那边一再坚持要追罪,要杀一批人,吾实在是劝不动。此事、还请陛下定夺!”方以智很是无奈的告起了刘理顺的状。

“你们内阁的意见统一了没?”

“其实也没有完全统一,陈相说甘肃那边缺人、将哪些罪人安置在甘肃最为合适。可安置到甘肃的话,成本有些大,吾的意思是效彷满人就近在辽东安置。”

“真是八个人有十个主意,昨天麻友谅哪小子还上书说要将人全给杀了才好。张凤翔那边也过来找朕,说一些老臣表态决不能轻饶这帮汉奸。

罢了、朕就拿个主意吧。让复礼那边安排法司,审审罪!一些重要的汉奸,该杀还得杀。不然朕怎么向为国效死的忠良交代?就说秦将军的夫家马家,一家子男丁多数就死在了辽东战场,到现在、都还没恢复元气。但是规模要控制一下,不能过百人。剩下的就安置到甘肃桃州和河州一带吧,成本肯定要比就近安置大,但也大不到哪儿去!这点钱,朝廷还花不起?

对了、也从招降的满人中,选几千羁傲不训的人去那边。既然不听话,哪就放到不听话的地方去,朕倒要看看以恶制恶的效果如何。”

“臣尊旨!”

“说起来、东北算是定了。朝廷也到了正式考虑,定西北的事了。据锦衣卫的密报说,准格尔部与罗刹人的勾结越来越深。再任其发展,祸患不小。定西北、不只要定西北诸部,还要将罗刹人伸过来的手给斩断。罗刹国不是啥好东西,与我大明相隔万里,却能将手伸的这么长,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解决了东边,当然要赶紧西顾。西北的问题,不是小问题。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拖不得!

“政事堂回去后就做计划,配合军令堂全力保障平定西北的战事。”谁说文官不好战?不好战哪是因为实力不容许。开疆拓土的野望,文官一点不比武将小。只到现在,大明的领土,也就和刚开国的时候差不多持平而已。要书写彪炳史册的盛世,将西域纳入大明版图必不可少。方以智等文官,对此有很大的企图心。

在穿越之前,若是要评定心中最厉害的开国皇帝,老朱同志肯定不在考虑之列。但现在、朱由检还真要给自己这个便宜祖宗投一票。

不为别的、就为这个便宜祖宗,一辈子将别人好几辈子要干的事全都干完了。论创业的完成度,老朱要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千古一帝秦始皇牛吧?但他是在六代人攒的家业的基础上成功的。李二牛吧?他家两代人也没老朱一人打的地盘大。唯一能相提并论的,也就刘二赖子了!

老朱夺了天下不算牛,牛的是他作为创业君王打的地盘真不算小,他画的版图就是大明最大的版图。放到别人身上,最起码得三代人,才能有他这份成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