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莽夫 > 第344章 功勋盖世谁人懂

红楼:莽夫 第344章 功勋盖世谁人懂

作者:窗耳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诗...

作个旦...

本王是莽夫,不喜欢。

咱老吴是凯旋归来,举办哪门子的诗会?

就算是诗词歌颂,还能比得上青史上记上一笔?

如果未来有人读史,必然会有这么一句:庆元十七年末,北平郡王西征,凯旋而归,获地万里...这不比一些诗词有说服力?

吴发斜眉歪眼,表示很是不屑,离家十个多月...唔,真的想家啊。

咱老吴为了表示清白,拒绝美女侍寝,嗯,实在是享受不了厄罗斯美女的狐臭,特酿的,一個个的都没有一个例外,都有狐臭。

为何好好的人不做,不进化完全呢?

最主要的是,老吴眼光很刁。

有了秦可卿这类女子为妻,再有那几个金钗女为妾,岂能看上胭脂俗粉?

再看娇妻,也是频频看向自己,很明显啊,娇妻也想念自己了。

给我们重逢,倾诉相思的时间不好?

“北平王...”

这时候庆元帝看到吴发歪眉斜眼,顿时失笑:“你要做什么?”

这个莽夫,不喜欢诗词?

上次才子宴,这莽夫不是主持的挺好?

嗯,这莽夫没有什么才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将,很明显就是不耐烦了。庆元帝心里很舒坦,北平郡王能打仗,但是这莽夫文采上不行,也不喜欢文臣。

这莽夫得罪了上上下下勋贵官宦,这类人用起来最放心。

“别...”

吴发连连摇头:“陛下,您少说了一个郡字,这可了不得。”

咱老吴的封号是北平郡王,但是皇帝陛下,您少了一个字,可是要人命啊。

“以后就没了。”

庆元帝斜睨了一眼吴发,吴发功勋,少一个郡字,那时板上钉钉的事情,要不是怕以后封无可封,直接就会少两个字,成为一字王了。

“臣不做什么,想要屙屎...”

吴发咧了咧嘴:“一炷香时间足够。”

庆元帝:“???”

这莽夫!

嘴里还能文雅一点吗?

真是粗鲁,你来一句如厕也好。

“滚滚滚...”

庆元帝挥了挥手:“快去快回,待会儿这些诗词,都是等着歌颂你的功勋呢,你不在没意思。”

吴发起身应了一声,向一旁走去。

另一边秦可卿看到吴发离开,还在向她使眼色,顿时心中一动,心跳加速。

这种感觉...如同背着人幽会一般。

但是,秦可卿很是心动,很想过去,她很是思念自己的丈夫。

“自己去!”

太后低叱一声,面色不善。

这个莽夫,这是什么地方?

大军包围之中,文武勋贵都在,这么多人,要我孙女儿在大众葵葵之下,与你到一边卿卿我我?

吴发知道,自己有些猴急了,他是真的想念娇妻,嗯,还有儿子。

到时候哪怕亲一口也是缓解相思不是?

太后多管闲事。

吴发摸着鼻子,又坐了回去。

庆元帝不傻,明白了这货的打算:“也不会耽误太久,这么猴急做什么?”

吴发低头,很是委屈:“陛下,臣出征十个月,要知道臣是为妻守身,一直都是清清白白,乍然看到娇妻,心里甚是想念。”

庆元帝沉默。

这个莽夫的话,一个字都不能信。

你我都是男人,你心里想什么,朕岂能不知道?

“陛下...”

这个时候,一个监生拿着诗稿,来到庆元帝还有太上皇面前:“臣已经完成诗稿。”

看到这个监生,太上皇不动神色,庆元帝则是频频点头:“赵皓,朕知道你。”

赵皓,江浙乡试解元。

是一个颇有才学的人,当年还是庆元帝下旨,召其入京,进入国子监读书的。而且,之前也见过赵皓一次,所以才会知道赵皓此人。

颇有才学。

是个人才。

赵皓似乎很激动,似乎有感激涕零的架势。能被皇帝记住,那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

吴发撇撇嘴,真会演戏。

妥妥的奸臣模样。

“臣...很意外。”

赵皓深吸一口气:“陛下与上皇治理天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上皇与陛下乃是尧舜圣君,臣...为有如此君父而庆幸。”

吴发浑身发麻,头皮开炸,

浑身颤抖,嘴歪眼斜。

**嫩酿!

真特酿的会舔,不见不知道,世间怎会有如此之人?

这特酿要是进入朝堂,这货不成为奸臣,咱老吴姓氏倒过来写!

人才啊!

这不就是咱老吴需要扶持的奸臣?

这不就是咱老吴辛辛苦苦寻觅的人才?

大晋需要奸臣,咱老吴需要一个对手啊,这货恶心起来人,绝对咱老吴抵挡不住哇。

必须要帮他!

“北平王,你做什么?”

庆元帝很是无语,他又不傻,这个赵皓嘴巴油滑,每一句话与吴发这个莽夫一样,一个字都不能相信。

但是,莫名的心里舒坦怎么回事?

这就是一个小人,一个奸臣潜质的书生。

圣明之君,绝不会让这种人进入朝堂的,庆元帝不傻,反而很有抱负。

但是北平郡王这莽夫,反应也太激烈一些,嘴歪眼斜,浑身颤抖,似乎见了鬼,满脸都是惊恐。

这个赵皓,有这么可怕?

“陛...陛下...”

吴发连连摇头:“没什么,刚才没屙屎,被这个赵皓刺激的,臣有些怕,真是...这货...臣想屙屎。”

北平郡王被整的有些无语?

庆元帝再看赵皓,这货虽然恶心人,但是恶心的不只是自己。北平郡王不喜欢这种人,但是不妨碍提拔这种货色,恶心具有权臣潜质的人啊。

制衡...

赵皓脸色有些红,他的修为还不到家。

四周的文武,还有勋贵,那些勋贵子弟,监生文士,看向他的目光充满鄙夷之色。

这个北平郡王,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恶心。

沃特酿...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拍了拍陛下马屁?你们一个个的,还真以为就是一个大忠臣,没有拍过马屁?

我不信!

莫名的,赵皓对北平郡王有些憎恨。

这个莽夫,除了打仗意外,几乎一无是处,凭什么这样看待我?

“你的诗稿,念出来吧。”

庆元帝收拾心情:“朕今日只是取才,不问其他。”

意思很明显,只要你有才,你就算是一个偷嫂子吃饺子,一个混蛋,也会被重用。

赵皓有些激动,拿着诗稿的手都在颤抖。

听到了吗?

陛下只是取才!

我不是没有机会!

我就是小人,你能奈我何?

“北平郡王凯旋归来赋的大晋双帝如尧舜...”

这是诗名!

吴发冷不丁的,再次嘴歪眼斜,小人善于钻营,这个赵皓绝对是其中好手,绝对是满满的奸臣潜质。

瞧瞧,人家仅仅一个诗名字,就舔了三个人。

北平郡王凯旋归来,北平郡王创造辉煌战绩归京,我作诗一首,歌颂我大晋太上皇、陛下两位如同尧舜一般的君主...

“明月万里山,难照国界边。轻取万里土,尧舜迎出关。”

一首五绝,第一句的意思是,明月可以照射万里江山,但是大晋国土太大,明月都照耀不过来。北平郡王轻松拓土万里,朝堂之上太上皇与陛下两位尧舜之君,为表彰功臣而出关迎接。

很是应景。

“好!”

吴发大吼一声:“好诗!”

吼声如雷,距离近的太上皇、庆元帝,还有文武大臣无不是被吓得一哆嗦。赵皓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手中诗稿都吓的扔了出去。

四周文武群臣,勋贵子弟,一个个沉浸在这首诗意境之中的时候,吴发这么一嗓子,吓得他们无不是脸色一白。

太后、皇后这边,勋贵妇人,也一个个吓的夹紧了双腿。

唯有秦可卿,一直关注着吴发,而没有被吓到。秦可卿嗔怪的白了一眼吴发,自家夫君这一嗓子,吓的这里的人,都一哆嗦。

秦可卿很明显看到太上皇、庆元帝就在自家夫君身边,身子都晃了晃。

真被吓到了。

“抱歉,抱歉...”

吴发连连致歉,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臣听不懂其中意思,但是听得出来这首诗很好。”

**嫩酿哇!

你听不懂其中意思,又怎么分辨出这首诗很好的

你特酿的,说谎都不带眨眼的?

这首诗好哪里去了?

坐在地上的赵皓,睁大双眼,有些难以置信。

这个莽夫为他说话?

这个莽夫刚才不是对我很是恶心,很是反感?

为何偏偏为我说话?

小人之心,自然是以小人思维揣度他人之心,赵皓思来想去,北平郡王这是捧杀,还是捣乱?

不然,为何会说,他听不懂其中意思,但是偏偏听得出来这是好诗?

这个莽夫!

庆元帝刚才心脏都差点炸裂,这个莽夫嗓门真大,就像是旱地惊雷。

耳膜现在还嗡嗡作响,脑袋刚才都被这一嗓子吓的一片空白。深吸一口气,庆元帝脸上挤出笑容:“赵皓的诗,暂且过关,待会儿自有评判,你下去吧。”

“多谢陛下!”

赵皓满脸惊喜,拿着诗稿到了一遍站着。

又有一个监生拿着诗稿走了过来:“陛下,臣也已经完成诗稿。”

得,到现在一炷香还没有燃尽,大约三分之一左右。吴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昨天的时候,知道皇帝陛下今日在这里有一场诗会,早已经做好了诗词而来,有备而来,还是真的临场发挥。

现场写诗,并不是很难。

难的是,现场发挥出来,并且能够写好,才是真正的才学。

而有些人,现场作诗,并不是很容易。

其实,昨天皇帝下旨,在这里举办诗会,基本上所有人,都已经有了诗稿。

并且,寻人探讨,并且找人斧正过的。

但是,这个并不能说明有人作弊了,因为有些人就是有才学,临场发挥也能写好,有些人看似磨磨蹭蹭,苦思冥想,实则早已经有了诗稿,在这里装模作样,就是为了糊弄人的。

这个监生,就是之前不屑于吴发的监生。

庆元帝双眼微眯,吴发则是心中一动,此人是谁,吴发并不是很清楚,回头要问一问娇妻才行,能够舍弃前程,而帮助他消除皇帝忌惮与戒心,这个人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

“念吧。”

庆元帝看似冷漠,实则内心很是期待。

朝堂之上,皇帝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制衡...平衡之术运用的好了,就很容易掌控朝堂。

这个监生之前不屑于北平郡王,而北平郡王军中威望很高,到时候他可以压制,但是未来呢?

所以,有可以制衡北平郡王之人很是重要。

不仅仅要有文臣,还要武将。

庆元帝心思流转,思索着各种可以平衡之术。

“是!”

监生展开诗稿:“庆元十八年冬,北平郡王凯旋归来赋。”

“万里山河秀,家锁日月明。

将军踏枯骨,四季踏征程。

盛会空前日,豪气贯长虹。

君主比尧舜,文武建奇功。”

吴发摸了摸鼻子,他听懂了,只能装作不懂:“好?还是不好?”

庆元帝嘴角一抽,你这莽夫不懂,就不要评价。

四周一片寂静,庆元帝仔细回味,自然明白这首诗的意境。万里河山锦绣,家中日月更迭。但是将军踏着枯骨,一年之中都在征程。今日的盛会空前,将军归来,开疆拓土豪气如虹。

君主是尧舜之君,满朝文武统筹,互相协力,有了今日的泼天之功。

“你下去吧,算你过关。”

这首诗,比之前那一首还好。

庆元帝微微点头,算是很满意。

接下来又有不少文士监生,献上自己的诗词,总共上百首,但是庆元帝看中的也就只有一两首,这让不少监生文士心凉了一截。

也没有了之前的积极性,拿着手中诗稿踌躇不前。

“陛下...”

这时候十来岁的秦钟,红着脸来到庆元帝面前。

要不是自家姐夫就在这里,给他壮了胆子,秦钟是不敢站出来的:“草民也已经成诗。”

秦钟在国子监读书,但是他上没有参加一次科举考试,所以虽然人在国子监,还只是一介白身。只能自称草民,而不是臣。

这首诗,成于昨晚,他的父亲帮着斧正。

但是他还是磨磨蹭蹭的,这时候才鼓足勇气站出来。

吴发一咧嘴,自家小舅子,能有现在的勇气,已经实属难得:“鲸卿拿过来,我看看...你不要激动,陛下选才,不看年龄。”

秦钟本来很是忐忑,战战兢兢的,吴发这么一张口,秦钟反而不怕了。

拿着手中诗稿,交给吴发。

吴发微微点头:“站我身边。”

秦钟乖巧的站在了吴发身边,这让四周文武,都是微微皱眉。

现在吴发是凯旋归来的功臣,所以才会陪同皇帝还有太上皇,站在最中间的位置。除此之外,其余的文武,不论官品,都在一丈之外。

秦钟一介白身,竟然站在了皇帝身边。

果真,这个莽夫,不仅仅尊敬秦业,对待自己的小舅子,也是疼爱有加。

不远处,秦可卿脸上带着笑意,自己的夫君如此照顾自己的弟弟,她还是很欣喜的。

太后微微眯了眯眼,这个莽夫...爱屋及乌?

再看秦可卿满脸笑意,太后微微一叹:可卿这是被这个莽夫迷得神迷三倒,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太上皇则是暗暗点头,注重亲情的人,再坏能坏到哪里去?

孙女儿有这么重情重义的丈夫,嫁得不亏。

庆元帝看了一眼吴发,就看到吴发咧着嘴,看着手中诗稿,不屑的说道:“北平郡王,看懂了吗?”

你认识这些字吗?

你这莽夫,之前可是不认识字的,朕还派了四皇子监督你读书,也没有什么建树。

吴发头也不抬:“陛下不要小瞧臣,臣在臣的王妃教导下,已经认识字了。”

嘶...

这个莽夫!

不知道男人才会死家里顶梁柱?

不知道女子只是男人附庸?

你这是啥意思?

不怕丢脸?

看你还沾沾自喜,被自己的妻教导认字,你很光荣?

不过,这莽夫如此随意说出这句话,这是...炫耀自己夫妻恩爱?

这是告诉我们,我的王妃就是我的命根子,你们少算计?

秦可卿低下头,脸色微红。

这年代,被自己的妻子教导,传出去可是一个笑话,但是秦可卿听得出来,自己的丈夫丝毫不觉丢人,还沾沾自喜,这是告诉所有人,北平郡王妃,对于北平郡王的重要性。

欣喜,感动。

丈夫归来,她已经很是欣喜与激动,现在丈夫处处展露对她的宠,她岂能不感动?

回去,一定好好奖励夫君。

“你既然认的字,还不读出来?”

庆元帝撇了撇嘴,他笃定吴发不认识字,不一定顺畅的读出来的。

“额...”

看了一遍,还有几个生僻字,但是吴发能够认得:“迎功。”

当初九年义务教育,未必没用。

一些字就算是没有写过学过,但是好歹,还是可以认得的。

再有,吴发还真没有说谎,当初秦可卿还真帮他认字写字。

这是事实。

这是诗的名字,很是普通,没有像别人那样,诗的名字,都要比诗的内容还长,还要用诗的名字,歌颂皇帝还有太上皇。

很真诚。

就是纯粹的歌颂军功。

吴发正了正神,朗声读道:“几许光阴逝如春,征伐几度未归门。功勋盖世谁人懂,倚着栏杆相思人。”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