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莽夫 > 第343章 太后:我传你驭夫之道

红楼:莽夫 第343章 太后:我传你驭夫之道

作者:窗耳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声乐响起,炮声阵阵。

吴发站在皇帝与太上皇身后,与秦可卿相隔很近。

外人在此,夫妻二人都是思念对方,只能眼神传递思念之情,而不能倾诉相思。

吴发感受到娇妻目光之中的思念,心里更是不满这个所谓的迎接仪式。

太浪费时间了。

要不...

本王先走,你们庆祝?

先走是不可能的,继续煎熬吧,今日他就是最佳配角。

看到不远处跪着的一个监生,这個监生不知道跪了多久,脸色惨白,瑟瑟发抖而不敢起身。四周欢乐一片,唯有这个书生与别人不同,显得格格不入。

再看秦可卿,秦可卿向吴发眨了眨眼,眼神瞟了一眼这个监生一眼。

吴发似乎看懂了秦可卿眼神之中的寒意,微微点头。

秦可卿明媚一笑,笑容之中带着万种风情。

吴发微微一呆,接近一年未见娇妻,娇妻对他的吸引力又大了...生了孩子之后,娇妻身体恢复的真好,今晚又可以双休了。

因此,吴发更是不满这个所谓的迎接仪式。

太后一直都在注意着秦可卿神情变化,看到这夫妻二人眉目传情,眼神倾诉相思,眉眼间略有笑意。

就只有这么一个嫡孙女儿在世,如今还流落民间之中,太后极其渴望这个孙女儿,能够幸福安康。

北平郡王就是一个莽夫,市井传言嚣张跋扈,性烈如火。

太后很是担心,自己的孙女儿在北平郡王府内,受到了什么委屈。

男人有钱就会变坏,有权就会更坏...太后很懂这些,吴发如今身居高位,又是王爵,如此身份地位,不知多少人想要巴结依附。

别看神京城中,这么多文武敌对北平郡王,但是他们何尝不想与北平郡王和谐相处?

事实上,这些文臣武将,都是想方设法,想要巴结北平郡王,只是有些人做的明显,有些人做得隐晦,可惜,北平郡王这个莽夫,似乎根本不懂这些人的依附,还要找他们麻烦。

这个时候,什么金银美人送入王府,北平郡王必然会...堕落。

市井之中多有言传,北平郡王前段时间,将一个教坊司女子带回王府,更是秦可卿上书,册封这个教坊司女子为侧妃。

秦可卿会心甘情愿的,上书朝廷,册封一个教坊司女子为侧妃?

这一定是被迫的...

北平郡王这个莽夫,真是可恨。

更让太后为自己孙女儿委屈的是,那个教坊司女子自缢之后,她的遗女,被自己的孙女儿亲自抚养。

这根本不用问,一个抢了自己男人的女人的遗女,自己的孙女儿当真心甘情愿的抚养?

这是不是被逼无奈?

现在,看到这对夫妻眉目传情,太后感觉,自己是不是对他们夫妻之间相处之道有什么误会?

“可卿啊,如今北平郡王回来了,你很高兴啊?”

太后小声在秦可卿耳边说道:“你啊就是太傻,你要懂得驭夫之道,不能被北平郡王压迫,事事顺从...”

“太后...”

丈夫凯旋归来,秦可卿自然是高兴的。

但是太后这种举动...

秦可卿有些不满,这是我们自己的家事,你就算是太后,也不能干涉我们家的事情吧。这还是我们夫妻之间的事情,你怎么可以调拨呢?

秦可卿抿了抿嘴:“我知道了。”

本想争辩几句,想了想这样争辩,只会让太后难堪与不喜,到时候有什么事情,自己还怎么求援?

但是不辩解吧,心里窝憋,总感觉太后对他们夫妻有什么误解。

但是转念一想,别人误解就误解吧,智者不辨,愚人处处相争。

这种夫妻之间的事情,只要双方都互相相敬相爱,别人说什么还有什么意义?

“可卿啊...”

太后似乎没有发现秦可卿的敷衍,就算是看出,秦可卿越是敷衍,她反而越是要教导秦可卿。

于是太后笑道:“你现在诞下王府嫡长子,也被册封了世子,你要记得,你就是王妃,侧妃也好,以后的庶妃也好,相对来说都是妾侍,你才是主母,可不能被她们压了一头去...”

勋贵府宅之中争宠,明争暗斗,你死我活的。

这根本不是秘密。

秦可卿只能点头,后宅之事,她也不争,她只是尊从,只要丈夫对自己好一些就好,不要冷落自己就好。

太后说什么就说去吧。

后宅之争,与后宫之争一样,争来争去的,最终两败俱伤,甚至都会被厌弃,有什么意思?

不争,就是争。

吴发全面强化过的身体,听力何其敏锐。

看着太后教导自己的娇妻的驭夫之道,再看看娇妻耐着性子敷衍,吴发感觉很是有趣,心里暗道:“你们懂什么啊...”

我们本是贫贱夫妻,在我老吴最难的时候,娇妻就不离不弃,执意嫁我,我岂能辜负她嫁我之情?

我疼爱还疼爱不过来呢,怎么可能冷落呢?

再有,天下女子虽多,美女所多,但是哪一个能够比咱老吴娇妻更美?

这些年的双休,再有年岁增长,秦可卿比以往更加娇美,吴发都恋恋不舍,被牢牢的拴住了心,出征在外,在彼得堡的时候,厄罗斯仨黄,奉上那么多的厄罗斯美女,老吴都没有动一个...

咱老吴,可是有原则的。

额...

王熙凤那次不算,咱老吴也是迫于情况救人,才会化身孟德。

咱老吴最恨孟德兄这种人,岂能做孟德?

既然做了一次孟德,也不知道王熙凤如何了?

正在胡思乱想,这个时候炮声停止,声乐停止,庆元帝朗声道:“正值初冬时节,齐聚于此,诸君共迎大晋功臣归京,如今天下士子汇聚,北平郡王以武事扬我大晋国威,开疆拓土,文人雅士,当以诗词歌赋颂我大晋盛世,文武相得益彰,才是一桩美事...”

瞧瞧,读过书的说话就是好听。

吴发微微低头,脸上神情古怪。

皇帝陛下,这是想要青史留名,故而让文人士子,歌颂如今的大晋,歌颂他这个北平郡王的丰功伟绩,其实本质上,就是歌颂他这个皇帝啊。

谁都不傻,这个时候歌颂他这个王爵做什么?

“来人...”

庆元帝兴致很浓,吴发为主将开疆拓土,但是自古以来,功在皇帝,其次在将。吴发立下如此功勋,他这个皇帝绝对名垂青史。

吴发所立下的功勋,历朝历代,数千年来,没有哪一个皇朝能够拥有如此功勋。

纵使当年蒙元时期,也没有将国界定在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还有咸海之西...泼天之功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庆元帝很是兴奋:“备桌案,今日诗词但有可以录入传世之作者,纵使只是一介白身,也可赐下六部郎中之职,赐以进士出身。”

“哗...”

如此赏赐...

一刹那间,喧哗四起。

之前他们都知道,皇帝想要借以北平郡王凯旋之事,歌颂如此泼天之功,歌颂这个时代,这个皇帝的伟大。

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书生士子,监生等等,读书为了什么?

为了功名利禄,谁敢说自己读书只是为了陶冶情操,只是为了丰富知识,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自古读书,就是寻求一个进阶之资。

是以,往日无论如何的骄傲的文生,都汇聚到了这里。要是能够写出传世之作,必然可以入得皇帝之眼,哪怕不能,也能被一些权贵看到,也是一种自我名声传播的途径。m.

现在...

只要有了传世之作,就可以获得郎中职位,可以赐以进士出身...郎中,可是正五品!

每一科科举,时隔三年一次,就算是状元,也顶多就是一部主事。

甚至会被下方地方为官,也只是一个县官,正七品。

如今的诗词盛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超越了科举之路!

十年寒窗为了什么?

功名啊!

“陛下万岁!”

书生士子,那些监生一个个兴奋不已。

山呼万岁中,庆元帝眉眼之间都是振奋,这一招果然...收获无数人心!

太上皇抚须而笑,皇帝这一招,很好,很不错。

一张张低矮的桌案被抬上来,皇帝准备的还是很充分的,足足上百个矮几,矮几旁放着蒲团。矮几上也放着文房四宝,只要你有诗词,就可以上去书写。

“陛下...”

这个时候,跪着的那个监生开口了,声音有些颤抖。

初冬时节的天气已经很冷,长时间跪在地上,导致他体内热量流失过多,浑身颤抖:“臣...可不可以参加...”

这个监生是一个举人,举人已经有了功名,不再是白身,所以他们自称为臣。

“嗯?”

监生这一开口,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他们这才想起,刚才这个书生嘲讽北平郡王军功,以皇帝歌颂北平郡王之功为不耻,甚至...以武功之事,不如文士有用的言论,激怒了庆元帝。

这一直跪着,被人忘记了,现在他主动开口,是想要皇帝判他有罪吗?

这不是找死?

要是陛下把你忘了,到时候你灰溜溜离开就是。

你这不是主动站出来告诉皇帝陛下:快惩罚我?

惹怒了陛下,得罪了北平郡王,还想着参加诗词之事?

反复无常的小人!

还是一个傻子,没有看清楚形势啊。

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多么恶心人?

很多书生很是不屑这种监生这种人,读书人也要堂堂正正,之前既然有了自己的观点,就要坚持下去,现在,之前如此不屑,现在主动参加?

你的观点呢?

你的观念呢?

“小人!”

四周有人小声骂了几句:“反复无常!奸诈!”

这个监生仿佛没听到,他本是受恩于北平郡王府,这一次北平郡王妃致信于他,让他在今天这种场合,发出如此言论。

书生不傻,这样做必然引起一些人不满,甚至得罪一些人。

然而,他们兴许不知道,北平郡王妃身为一介女子之身,远见与智慧,少有人及。这是王妃娘娘,帮着北平郡王消除皇帝对于北平郡王的忌惮呢。

他,成功了...

但是他也需要功名,只是不知道,北平郡王会不会误会,当初北平郡王妃信中说了,他一定不会有事,但是北平郡王这个莽夫,谁得罪他都落不了好啊...

就算是亲王,都在街道上被其羞辱,他一个小小监生,能够承受北平郡王的怒火吗。

吴发看着这个监生,刚才他的娇妻就已经眼神示意他,保下此人。吴发读懂了秦可卿要他保下此人的眼神,但是这个人究竟犯下什么过错,竟然一直跪着?

“你刚才直言:江山只可马上取,造福天下是书生,你言语攻讦北平郡王,处处表示不屑,如今又要参加诗词盛会...”

庆元帝双眼微眯,天下不乏一些哗众取宠者,这个监生被庆元帝认定为,一个为了出名,而哗众取宠,博取他这个皇帝关注的狂生。

庆元帝看向吴发,将之前的事情讲了一遍:“北平郡王,你认为如何处置?”

如何处置?

四周的人微微一愣,还能怎么处置?

北平郡王报仇不隔夜,这个监生如此不屑北平郡王,这个时候还想要参加诗词盛会,北平郡王的性格,一定是整治这个书生。

这个书生,甚至可能会死!

那个跪着的监生,也有些惧怕。

了解北平郡王的人,都知道,他这次要完...不知道北平郡王妃,有没有告诉北平郡王,我就是演戏啊...

“嘿...”

吴发轻笑一声:“此人所说未必有错。”

吴发终于明白了秦可卿的用意,这个人怕是他们自己的人。

如今他功勋盖世,这次立下泼天之功,正所谓功高震主,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功高,从而震主。

所以,想要消除皇帝忌惮,最正确的做法就是...自污,而这个自污,就是要自己谋划。

吴发有些感动,也有些佩服。

咱老吴的妻子,当真是有智慧,真聪明。

“哗...”

我听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什么?

这个莽夫说了什么?

在这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惊呆了。

唯有秦可卿微笑看着吴发。

她的眼神,丈夫读懂了。

读懂是一回事,而是不问缘由,就直接按照她所传递的信息去做,这种信任...让秦可卿心里甜甜的,很是舒服。

“不要惊讶。”

看到这么多人如此惊讶,吴发微微一叹:“征伐之事,未必天天都有,而且穷兵黩武,也不是好事。这位监生说的不错,但是也有失偏颇,他只是表达方式不对而已。治理天下,还是需要文臣...武将,只需要出征时候,拼杀即可...”

“所以,陛下还请准许此人参加诗词盛会,此人能够在这么多人之中,说出自己所想,虽然有些狂,臣也想看看他有没有本事,能不能为国献策,未来能不能帮助大晋富强...”

吴发是武将,不需要讲的太漂亮,也不需要立下豪言状语,只需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好。

他已经有了如此功勋,要是再有文治...谁特酿的能放心如此人物?

莽夫之路,还要继续啊。

吴发没有说出什么大道理,但是庆元帝明白了,吴发并没有因此生气,而是看透了这个书生所言,文臣依旧需要治理天下。

这一点非常好,最起码,吴发不会因为功勋而骄狂。

那个监生微微一呆,他本以为会迎来北平郡王的怒火。结果...北平郡王妃,真是太了解北平郡王了。

果真没事!

“瞧瞧,都瞧瞧。”

庆元帝脸上带着笑意:“北平郡王多么的有大局观,不骄不躁...你们当引以为标榜,不要以为有了些许成就,就要骄傲自满。好了...”

庆元帝指了指那个监生:“北平郡王开口,朕自当给他证明的机会,也给你一个机会,看看你未来,能为我大晋,做出什么贡献,你...可以参加。”

“谢陛下!”

监生大喜,他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对于功名的追求,从未停止。要是因为报恩,而是去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不会后悔,但是绝对感觉遗憾:“谢王爷...”

庆元帝微微点头:“一炷香为限,成诗者自己来诵读...”

“开始吧...”

“铛...”

随着皇帝话语落下,一声锣响,已经有人点燃了一根香。

吴发目光逡巡,看到贾宝玉也在其中,正在苦思。

在不远处,监生群里,无法看到了年纪尚小的秦钟,咧了咧嘴,有些期待:“鲸卿颇有才学,要不要帮着他,成为史上最小的五品官?”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