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44、进书院

无品通天侯 44、进书院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熙宁十一年春节刚过,袁睿天天懒散的躺在火塘边上,现在的天真冷,虽然也穿了小河特意制作的羽绒服,但是还是抵达不住那些西北过来的寒流。

小河还是照旧,天天腻在袁睿身边,一会拿点酸萝卜,一会又是煮熟晒干的豆腐干。

她知道这是袁睿最喜欢吃的零食,当然她自己也是,每次做,王婶都是按照两人的分量尽量多做,自家的女儿自己知道,吃起来没完。

正月十五刚过,袁晴来了,兴师问罪来了。

她连自己家都没有去,直接到了袁睿家里。她不知道是说烦了,还是真是无奈,进到屋里谁都不理,直接来到正堂,一声不响,一言不发,直接就跪倒在袁睿父母的牌位前。

袁睿这下真懵了!!

他不敢去搀扶姐姐,只能在她身后跪着,想了好一会,硬是一个字没敢说。

王伯,王婶看到袁晴这个样子也是无奈,不声不响的站在边上,只有小河不忍心,悄悄的也跪在袁睿一边。

看着姐姐脸上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袁睿真是没有一点对策,好不容易,看到进来的姐夫,陆家大公子,袁睿赶紧作揖打手势,甚至不停的做出叩头的模样,看着滑稽极了。

“夫人,你先起来,西言还小,别把他吓住了,有什么你起来说。”

大公子还是过来解围了。

“相公,你别管了,这是袁家的事,我作为一个外人,真是无能为力了,只能跪在叔叔婶婶灵位前,请他们恕罪,作为姐姐,我辜负了婶婶临死前的嘱托。”

袁晴这次真是伤心了,想起叔叔婶婶的不易,想起袁睿的不懂事,根本不理大公子的搀扶。

“姐姐,我的亲姐姐,我有什么错,你骂也行,打也行,你先起来好好说,我跪着。”

袁睿一下子真是不知哪里又惹了这个姐姐。

“我哪里敢,你现在不但沭阳,连扬州都传遍了,赚钱赚的手软,听说什么新四大富翁有你一份呢,知府都要高看一眼,你眼里哪里还有我这个嫁出去的堂姐!”

袁睿看着大公子,实在是不知道这个姐姐今天发的什么邪火。

这时,五叔跟大哥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看到眼前的情形,都傻了。

袁睿看到五叔,犹如看到了救星,赶紧打手势示意五叔劝解,可是他没有想到,五叔本来是兴冲冲前来看女儿的,看到这个场景,竟然一言不发,转身就往外走。

可把袁睿气的够呛,这是你家女儿好不,你这当爹的就这德行。

他是没想到,一把没有拉住,心里恨恨的,等着,看以后做生意谁带你,利钱都不分了,愁死这个老家伙。

本来大哥也是想转身就走的,袁睿学乖了,哪里给他这样的机会,一把抱住大哥的大腿,大有你不解决这事,你哪也去不了的架势。

“三妹啊,你看,这样跪着也不是事,对吧,你总要让西言晓得错在哪里了,让他在叔叔婶婶灵前改,不听话你打也行,骂也行,我动家法都可以。”

袁暮知道这个事还真只有自己能说,在中间能做个缓冲。

这边大公子也是赶紧边劝边去搀扶袁晴起来坐下。

袁晴站起来先让大哥在主位坐下,自己坐在另一边。

大公子也被袁暮让着坐在了客位上,只是可怜,袁睿和小河还在跪着。

“小河先起来,没你们的事了。”袁暮知道自己这个家主还是要做点主才好。

等着王伯带着小河出去,袁暮赶紧使着眼色,让袁睿请罪,又探听袁晴的来意。

大公子熙宁十年会试考中二甲五十七名,等到殿试,一篇策论语言犀利,文采出众,一笔好字,特别是整篇言之有物,论据充分,甚至连举例都深得圣心。

殿试更进一步,被圣上特别提到二甲第十,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跟在内阁重臣身边,学习朝堂政事。

本来袁晴很高兴,相公中举,还留在朝堂,做些学问,又能施展所长,正是相公的期望。

大公子春节回乡休假,袁晴更是对相公照顾的暖暖妥妥。

本来这些不关袁睿的事情,可是在春节时,刚刚中举的大公子不免有很多的应酬,袁晴作为夫人也是陪同四下走动。

没几次下来,就让她听到了一些传言,有很多竟然是袁睿的,多是称赞他少年有为,又英俊不凡,关键是还没有成亲,所以在夫人群中很多都是关于想嫁女过去的。

袁晴开始听着很骄傲,自家弟弟那是没说的,可是后来越来越觉得不对,什么袁睿开设了多少作坊,做了多少生意,家里又是万贯家私啥的。

袁晴一下子懵住了,未必弟弟真想做生意了,不科考了!!

再回到家里,问了一下二公子,确实,这一年多,生意赚的是盆满钵满。

袁晴快气疯了,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袁睿跪在下面听完,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了!!

终于打发走了姑奶奶,袁睿是无可奈何考试去,签了城下之盟,这个姑奶奶打骂不可怕,这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啊!!

袁睿恢复到了以前府试前的状态,天天对着书本发呆,眼看着就二月了,离府试还有二个月时间,自己真不想参加什么科举了,现在这样不是很好,有钱有闲。

看着小河搬过来的书籍,袁睿欲哭无泪。

姐夫也是落井下石,回去以后,连夜就送来了他珍藏的考试书籍,里面都是心得笔记,竟然还有一整套的科举模拟题。

袁睿捧着脑袋头疼,这不是又回到当年高考的时候了,啥时是个头啊!

正月底,二公子陪着袁晴又来了一次,带来了大公子的建议,他已经安排好了,通海县渝已经答应让袁睿进入县里的官学进行最后二个月的学习,这也是目前对袁睿最大的帮助。

袁睿只能无奈的收拾好行李和书籍进了陆府,开始像以前高考那样每天按时上学放学。

三月三日,扬州巡察使杨坤调京城建邺任府尹,这一突然的调动让朝堂众大臣吃惊不小。

虽然受到熙宁九年海匪袭扰的影响,但一年多的时间,杨坤还是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不说升迁,至少在这个位置上还算一位能吏。

新任的巡察使这次没有任何延迟,直接就公布出来了,是吴王推荐的原湖州知府曹原曹本立。

众大臣更是完全搞不懂了,吴王多年来一直置身朝堂之外,从不推荐安插官员,更不与任何官员拉关系,让人摸不着头脑。

三月十八,朝堂又是一道旨意下来,通海汪知县升任沭阳知府。

三月二十,陆鸣大公子从庶吉士转为侍读,品级从七品升为从六品。

三月二十六,齐王赵烁主动上奏,以青州齐王府建造完毕,年纪逾龄为由,申请就藩。

圣上随即下旨,保留齐王京城王府的同时,再将青州齐王府田产增加三千亩。

齐王的这个上奏一下子把楚王打蒙了,又是高兴又是忐忑,高兴的是自己是现在唯一留在京城的皇子,忐忑的是不知道皇上到底什么打算,也不知众大臣会有什么反应。

其实这次还有很多官员的调动,袁睿不关心而已,只有扬州的跟他有密切关系,一得到消息,二公子就直接来了通报。其实按照袁睿现在的情形,他根本不在意。

看着道边有点熟悉的情形,袁睿坐在马车上,一点感觉不到景色宜人。

这两个月来,他都快做题做吐了,不是经历过高考那段非人的折磨,他都感觉自己不一定能扛得住。

也不知那些教授是没事干了还是对自己有意见,一道道策论不要命的让他做,一字字的斟酌,一段段的分析,也幸好他研究过历史,不然这种填鸭式教学他真吃不消。

这次,他连家都没有回,听从二公子建议,直接从通海县城去往沭阳。

今年的府试不同,放在了沭阳,相比扬州,还近一点。

要是按照往年的惯例,需要提前十天从通海出发。这次,不用了,二公子做了充足准备,把袁睿直接安排在沭阳的陆家别院中,特意调了通海这边的仆从伺候食宿。

他对袁睿说,自己已经安排好,考试前一天,自己一定到沭阳守护袁睿。

袁睿是感谢不已,哪里知道,二公子也是无奈,都是袁晴逼得。

一路无话,袁睿进到沭阳陆家别院中,安置完毕,夜间怎么都睡不着。

第一次这么患得患失,他是生怕自己考不上,怎么跟这么多人交代。要是上次,原来的他,真不担心,对考的那些题目完全熟悉,又准备了那么久,想不考好都难。

而现在的自己,原来很多题目自己都忘了,这二年又是瞎混,书更是没有正经看过一天,凭这个状态怎么考试。

要不是,这两个月做了突击,有些题目自己还算有点把握,说什么都不来。唉,家里那个母老虎,惹不起,没有一个人惹得起。

一夜没有睡好,搞得袁睿干脆早上也不起来了,任谁叫,也不搭理,直接躺在床上装死。

到了中午,他实在睡不住了,起来简单吃完中饭,还是拿了一本书,慢慢的边看边思考。

经历过后世魔鬼般考试的人,多少有点经验,考试前简单过一下,有利于加深印象,经文考的就是记忆力,一旦卡住,自己也能不慌。

再说,也就今天自己还能看看,明天是考前最后一天,需要好好休息,他可不想到时候跟那些晕菜的考生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