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43、老狐狸

无品通天侯 43、老狐狸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睿自始至终也不知道那些紧急做成的羽绒背心有没有起作用,他呢,没去问,当然朝堂的事,他也没有渠道获取。

他不知道的是,不管是李琰还是淮王,都在战后上奏中提到了一点,就是这次工部提供的战时背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防寒是次要的,羽绒背心轻便,可以外罩铠甲,没有任何不便。

一般弓箭射过来,穿透铠甲遇到羽绒背心,相当于又加了一层防护,作用非常明显。

其实这是袁睿特意安排的,他知道,军人和百姓不同,不但要保暖还要兼备防护要害的作用。

所以,他用丝绸对羽绒进行了缝压,制成内胆,再缝制外衣,虽然难看,但结实很多。

战后总结下来,身穿背心的官兵被弓箭伤害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直接致命也是大幅减少。

淮王看到这个东西开始也很惊讶,以前根本没有看到过,他特意吩咐拿了几件过来实验。

百步距离,有无背心差距不大,二百步距离,背心阻挡超过一半以上,大部分官兵无直接死亡。

而超过三百步,加上铠甲,弓箭对于背心的穿透很浅,对人体伤害度连轻伤都算不上。

这下,他和李琰都吃惊不小,官兵冻伤加上防卫的减少,这个要是全部官兵全部装备,那对于花刺绝不像以前要用多倍兵力防守了。

非战斗人员的减少,意味着整个战备和后勤的压力减轻,朝堂的经济也不会变得这样拮据。

两人立马上奏,在建议对工部奖励得同时,提出希望整个边军,包括榆林、武威和幽州这些北方边军在内的所有军队全部装备这种战时背心。

接下来,工部进行了多次实验和研究,在这个背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陆家和孙家不但得到朝堂的褒奖,还成为整个边军军备特别供应商,要求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务必让北部五十万边军全部装备这种背心。

当然,也不都是他们做,工部自己也有很多的作坊,也在不停的赶工,只是有些原料还要从扬州这里买。

袁睿以及袁家不在这个朝堂褒奖名单之内,背心是孙家献的,陆家制作的,袁睿作为参股方可以获利,但是没有出头的奖励,再说对于袁睿来说,不为人知也是好事。

事后,二公子专门来了几趟不说,连孙家也派人前来表明了态度。

以前,孙家确实没有看上这个生意,就是一件简单的衣服而已,利益更是可怜。

但他们没有想到,用到军事上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不管是名望还是利益,孙家这场赚大了。

要说孙家也可以独吞这个生意,都是简单的工艺,又没有啥产权之说。

但在孙家还没有这个意识的时候,好像提前知道了什么,为了防止这个事情的发生,工部侍郎徐连专门让自己二儿子徐益平到了松江,一封信,两句嘱咐。

不管这个背心是陆家还是谁想出来的,不能动任何规矩。能让的利益不妨多让一点,不要在意这点钱财,合作还可以再深入一点。

孙家家主孙思扬看完信后,半天没有说话,想了一下,把信直接烧了。

没过多久,孙家老爷子专程到了通海,会见了陆家老爷子和二公子。

二公子没有任何隐瞒,将战时背心的由来和盘托出,同时也将袁睿的一些思维说了出来,为了表明这不是乱搞,他还将剿匪现场的一些事情说了出来。

孙思扬更加的好奇了,他想不通一个不出门的书呆子,怎么知道这么多,文武全才啊。

再想想徐侍郎的亲笔信,他终于明白了,感叹一声,此子未来不可限量啊!

第二天,迫不及待的两位老爷子在二公子的引领下来到了季家庄。

等他们到了季家庄的时候,孙家老爷子虽然有了思想准备,还是吃惊不小!

孙老爷这次算是被袁睿忽悠的不轻,袁睿确实没有想着利用这些军资装备赚钱,最初的想法就是能让边军打胜仗。

那么恶劣的环境,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去跟花刺骑兵拼命,这怎么能打赢呢!

袁睿也跟两位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语,军资装备是做名气的,让朝堂知道,百姓也知道,那不管是做什么生意,只要打开了口子,想不赚钱都难。

像烤鸭,这个可以有,看着陆家那二个吃货,不搞个十八州连锁都不叫本事。

再说烤鸭那些调料也是一门生意,不是十三州,正好搞个十八香出来,这还叫事。

还有稻谷,双季稻要是能成,仅是江南收成的粮食就够整个大夏吃的,有了粮食,兵卒的身体强壮了,兵员充足了,还担心什么花刺,南趾这些弹丸小国吗。

当然有些事情袁睿只是说了大概,但就是这些简单的生意,被袁睿这么天花乱坠的说出来,几个人都听傻了,生意还能这样做吗!

一个小鸭子生生被他做成了大生意,还比这更有说服力的事吗。

孙老爷子也不多说什么了,直接拍出了一张百万两的银票,但同时他也说得很清楚,这银票金额不代表任何意思,就是孙家的诚意。

只要袁睿看得上,以后生意,孙家只占三成,也绝不干涉生意上的事。搞得陆老爷子直骂,还是这个老狐狸狡猾,占了大便宜了。

徐侍郎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封信竟然带来这样一个结果,更没有想到,这封信也给自己未来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机遇。

袁睿不想去介入什么大生意,有点田有点钱就够了,要多了就变成祸事了,哪怕暂时自己能保得住,后代中只要有一个败家子,那就几十代白干了,费那么多精神干嘛!

不过也不能完全不顾,季家庄姓袁的本家就有上千人还多,都从田里刨食吃,确实辛苦了一些。

除去几家做过官的,稍微好点,还有好多都是几亩薄田,有时没办法还要做点散工才能勉强度日,现在既然有了机会,袁睿想着还是要做点事帮帮他们。

既然羽绒这个衣物已经比较成熟了,那就再做一样出来,就放在季家庄这里,让乡邻们有点收益,至少不会饿着。

袁睿一下子就想到了睡袋,这个可是好东西,战争时期最好了。

现在的兵卒到了晚上,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御寒的东西,棉被没有,皮毛大衣那都是做官才有的,普通兵卒最多就是裹着一些厚衣服过夜,想想就知道有多难熬。

袁睿想的还是简单的做法,外面完全是不透气,不透水的那种轻薄的水布,里面填上羽绒,至少在一般的环境中,可以让兵卒在歇息的时候能有一个小窝。

袁睿为了让睡袋这个东西好携带,一样的用粗麻布做了一个小小的袋子,羽绒睡袋卷起来正好放在里面,兵卒行军的时候就背在身后,非常轻薄,不会增加兵卒的负重。

袁睿这次找的是袁家自己比较信任的两人,五叔和大哥袁朋,跟孙家合作就让他们来做主,当然这次生意袁家占了大头,孙家的三成不变,给了陆家二成。

袁睿也说了,陆家的二成不是白给的,未来还是要卖给老百姓的,陆家不管是运货还是销往其他州府都能帮上忙。

接下来就简单了,孙家拿来的银子足够了,先是在季家庄往南靠近季河边上腾出了几十亩土地,大部分是那种不太能种水稻的坡地,放着也没用。

直接起了一排房子,很简单的那种,用来作为作坊。反正又不需要经常住人。

袁睿带着小河先慢慢尝试,做了好几次,又找了很多手工比较精巧的娘子,终于在几天后成功做出了一件完整的睡袋。

相比于真正的睡袋,这个还是简单了一点,底部是那种稍微粗点的麻布加上水布,这是垫在地上的,没有羽绒,中间放了不少的蚕丝。

这是因为麻布多了太重,上面就是简单的外水布加上厚实的羽绒,主要是御寒用的。

还有就是袁睿做了一个最大胆的尝试,他想做皮睡袋,那种军营里可以常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