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189、终于晋级了贵族

无品通天侯 189、终于晋级了贵族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七月中旬,已经扩大种植到京城周边十四个府的双季稻再次丰收,朝堂上下一片欢腾,户部从尚书到小吏更是松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可被几个地方逼坏了,潭州水灾,青州旱灾,幽州、陇州、并州边军都在紧张备战,缺的就是粮食。

地方官府几乎几天就是一道折子,说得最多的就是粮食,再没有粮食,地方百姓很可能忽悠民乱,那个时候,事情就大了。

朝堂也知道,他们确实是真的难,每年就那么一点粮食,往常还能撑一下。

一到灾年,完全没有任何依靠的地方官府只能不断的向朝堂伸手。

现在好了,不管是已经非常成熟的扬州、苏州、杭州还是刚刚才尝试的宁国府、庐州府、泗州府和徽州府,这次产量都是大增。

特别是泗州府,他们开始了更新的尝试,是收割了麦子以后才开始种的水稻,最后发现竟然成功了,让淮河两岸的百姓欣喜不已。

听说鄂州、安庆、抚州几个府的官员和百姓知道了隔壁府县种植双季稻的事情后,已经在和临近县城百姓在交流经验了,他们都在想着要快速地在自家地里种上双季稻。

可以想得到,只要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不说别的,至少短期内,大夏再也不会为了粮慌而发愁了。

这次十八个府上百个县种植的双季稻,直接增产近五百万万斤,这么多粮食的增产可以说是大夏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别说边关几十万大军,就是再增加几千万百姓也能养活。

圣上已经下旨给了户部,边关大军的军备粮优先,一定要在年底之前运到,重点是幽州和宁州。

还有就是潭州和青州的灾害,这两个地方的百姓已经断粮了,必须马上安排。

不过户部上奏,他们有个更好的处理办法,目前荆州有一大批粮食本来是要运往京城,户部的想法,是由户部督察,直接将这批粮食就近交给潭州救灾。

户部上奏的是,把粮食直接交给靖州交易司,由他们做总体规划,至于怎么做,户部不参与。

朝堂几位重臣马上就明白了户部的意思,直接发放下去,中间的这些州府县,还不知怎么分呢。

要是到了交易司手里,很简单,就是一道口子,但是这道口子不一般。

他们会严格按照后期的物资进行有效分配的,不管是实际效果,还是中间浪费都会完全不同。

圣上在批复允的同时,突然想起要不是袁睿的提议,将中原所有的粮食全部变成官府管辖,让户部统筹分配,现在各地方的粮食不能有效地调动,还真是大麻烦。

户部的奏折不但说了双季稻,还把京城周边旱地种植土豆的情况一起上奏了。

这次京城周边坡地收取的土豆超过了千万斤,目前还只是做菜,已经得到了验证,这个东西比较适合边军作为军备,可以长时间放着。

圣上看着户部的奏章,心里充满了信心,有了粮食,再把各地的兵卒集中起来,这次征战赤金,把握又大了几分。

他还要想想,这次北征赤金,需要哪些将领随行。其实不难看出,从内心来说,圣上还想着这次同样来个亲征。

刚刚看完手上的奏折,下边一封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竟然是魏国公徐惟瑾的请辞奏折!也就粗略看了几眼,就让他心里触动不已。

这也是郡主和魏国公商量了好久才决定的一件大事,外人根本没有听说过任何风声。

满月酒的第二天,魏国公这个老狐狸把两个儿子和女儿悄悄叫到了书房。

“老二,你说说看,是巧合呢,还是奔着魏国公府的名望,又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

“爹啊,我对朝堂的事情本来就不熟悉,你怎么问我呢!”徐老二一脸苦笑。

“二哥,这是家里,你要是用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来应付我们,那个江小姐......”

“我什么时候敷衍来着,我真不知这些当官的怎么想的,但是我知道一点,就没有这么巧的事,要说他们是来凑热闹的,打死我都不信。”

“爹,二哥说的我也有感觉,满月酒,满月礼,大部分就是派一些家人来随便凑个热闹,可是你看看来的都是什么人,几个王府,这么多国公府,还有这么多朝臣,竟然连宫里两个娘娘都出面了。”

郡主虽说是特意请了静妃娘娘,但是也没有想到她会亲自来。

“不说徐连,王杰那个老狐狸,为了杨奇,还说得过去,别人看中了那个小子,知道能帮上一把。可是你看看那几个侍郎,还有那么多的郎中、翰林一类的,说是什么同年,同事,不都是硬着头皮凑上来的。”

“爹,你说他们是奔着我们国公府,还是奔着袁睿。”

“大妹,有区别吗,现在袁睿跟国公府已经绑在一起了,分不清的。”

徐老二忍不住说了一句,在外人看来,哪里会有什么差别,你这满月礼都放在国公府里办的。

“二哥,我说的是,别人是想对付袁睿还是想着把国公府一起拉下马。”

“不对,这里面还是有不对的地方,爹,我们徐家几十年了,从来不参与这些犯忌讳的事,怎么这次他们还是想拉我们一起,真不怕我们翻脸。”

徐老大想了好久,这时应该是想到了什么,一脸疑惑。

“其实反过来说,他们目的到底是什么,不管是宫里还是王府,来人送礼都是最基本的礼节,不过就是稍微隆重了一点,但也能说得通,比较大妹是郡主。还有就是几位国公夫人,也都是正常的姻亲关系往来,外人更说不上什么。唯一说得通的就是有人想把这个事引到另一个角度,想让圣上有其他想法,想让朝堂中出现不同的声音,从而乱中获取利益。”

“可是,对于圣上来说,真的会在意这些吗?”

“老大的意思,这是有些人在有意给我们设置障碍,让我们自己先坐不住,露出破绽,在这中间找我们失误的地方,再对我们下手。”

“哥,真要是这样,说明对手针对的不单单是袁睿,还要拉着徐家一起。”

“爹,那我们要提早做准备,别到了时间,出了什么意外。”

“好了,这个事情就到这里吧,你们去休息吧,我想想再说。”

没过几天,魏国公没有任何犹豫,也没再跟三个孩子说什么,直接上了奏折。

圣上根本没有想到,魏国公的举措是这样的果断和坚决,让他根本来不及提前去做任何的安排。

他是知道郡主家里发生的事情的,没做任何表示就想看看是不是有人在中间动了手脚。可是没等他反应,魏国公竟然提前找到了应对之法。

魏国公的退隐原因很明确,就是这两年身体越来越不好,特别是两年前那次重伤确实是让他的身体虚弱了好多。

现在一个月也就是初一的大朝会露下面,其他时间都在府里,要不带带孙子,要不就是种种菜,几乎不出府,即使是几个老朋友请也很少去。

圣上心里很清楚,魏国公不是在逼宫,他是真想退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没错,老站在位置上总有人说闲话的。

本来他没想这么早让魏国公退下的,可是现在这个情形,让魏国公退一步未必是坏事,徐家不管如何都要保着的,这是大夏的一个标志。

退下就退下吧,就是名义上而已,只要,自活着己随时可以喊到宫里来,也不妨事。

还有一个原因,圣上也想借助魏国公隐退这事来告诉朝堂中的一部分大臣,不要老占着位子不干活,该干嘛干嘛去。

现在的朝堂还是需要一部分新人来好好做点事的,比如那个袁睿,这个时候不出力,还等什么时候。

泰宁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朝堂下旨,魏国公年老体弱,允许居家休养。

泰宁元年七月二十八日,朝堂下旨,允英国公奏请居家休养一事,赏良田万亩。

泰宁元年七月底,朝堂之中,不但有十多位普通官员因各种原因申请辞官归乡以外,还有多位重臣主动隐退,最后甚至连于公也上了奏折,可是被圣上封还了。

简单说,就是圣上根本没有看他写的什么,就丢给他了。

现在的情况可不是换首辅的时机,各地灾祸不断,要不是京城这里有了新作物的收成,

袁睿接到京城来信后,没有什么特别意外的,现在的朝堂确实需要另外一些人来折腾一下了,太死板了,也太没有活力,虽说是有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可是太保守了。

他没有想到的是,没多久,朝堂中竟然有了一份旨意下来了,直接给他的!

泰宁元年八月初五,朝堂下旨,袁睿贡献颇多,对社稷有功,赐封为不世嘉善伯!

旨意没有下到祁阳,直接到了袁府,郡主带着两个女儿,小河带着儿子一起跪在门口迎接旨意,从即日开始,袁府的大门就有资格挂上伯府的牌匾。

小河带着儿子也是上月底才到京城的,一是确实在乡下太久了,京城袁府这里才是真正的小家,还有就是孟大学士和夫人也要回京了,这个假期太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