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 第105章:蒸汽火车试车(1)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第105章:蒸汽火车试车(1)

作者:宗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长安士子摩拳擦掌,为考试做好准备的时候。

一支来自异族的队伍,通过萧关,朝长安进发。

这支队伍足足有三千人之多,由一千将士护送,队伍中的马车堆满了货物。

这是吐蕃人的队伍,奉吐蕃王赤都松赞的命令,带着贡品前往长安,向大唐皇帝称臣纳贡,顺便跟大唐谈青稞酒的生意。

“将军,我们现在已经过了萧关,再有一天,就能到达大唐的长安!”

陪同吐蕃使臣一起进京的官员,轻声的对吐蕃大将麴布莽支说道。

这个官员是叠州刺史的属官,是陪同吐蕃使臣队进京的官员,同时也是为了监视对方,毕竟,吐蕃曾是大唐的死敌,要提防对方以朝贡为由,打探大唐的情况。

正好,叠州刺史也打算派人进京,向朝廷汇报,这个季度的工作情况,顺便跟朝廷邀下功,要点赏赐。

麴莽布支回头看向叠州官员,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这次来长安称臣纳贡,还带着任务来的,除了谈生意外,还有向大唐皇帝求和亲,这次除了带来青稞酒,还带来了吐蕃王给大唐的聘礼。

“听说大唐的皇帝,是个傀儡,现在大唐的权利掌握在大唐摄政王手里,能不能和亲成功,就看摄政王是什么态度了,想必为了两国友好,大唐摄政王应该不会反对吧?”

麴莽布支不免在心中思考了起来。

要是不能跟大唐和亲,吐蕃会没有安全感,也无法借助大唐这面旗帜扯虎皮,象雄旧势力很有可能会借机造反。

自从松赞干布灭了象雄过后,象雄王族就一直不停在象雄地区作乱,一心想要恢复象雄王国。

以前吐蕃强大,根本不怕象雄的反抗势力,胆敢出来作乱,直接派兵镇压。

自从被大唐大军打败,吐蕃已经大不如前,象雄的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听说象雄人也派了使者前往长安,请求大唐册封,象雄愿归顺大唐,成为大唐的附属国。

象雄是吐蕃的领土,要是让它脱离吐蕃的掌控,这对于吐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这次去长安面见大唐摄政王,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阻止象雄成为大唐的附属国。

只要大唐拒绝象雄成为大唐附属国,吐蕃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甚至,吐蕃可以加大向大唐的朝贡,只要是吐蕃能拿的出来,又不危害到吐蕃的根本,都可以答应下来。

所以,麴莽布支心中,充满了忧虑,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吐蕃王交代给他的重要任务。

当然,吐蕃王给他的任务,要是不能阻止象雄成为大唐附属国,那就悄悄干掉象雄的使者。

经过这些天的交流,麴莽布支从眼前的大唐官员这里,打探到象雄使者并没有走他们现在走的路线。

很有可能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特意隐瞒了自己的身份,绕路前往长安。

这样一来,就给了麴莽布支时间,让他有希望在这个时间内,说服大唐的摄政王。

……

长安城,西京火车站。

今天是科举的第二天,也是蒸汽火车正式通车的日子。

第一辆蒸汽火车亮相,今天李璟也会出席这次通车仪式,左金吾卫大军早已经将火车站控制起来,防止有意外发生。

李璟的车驾浩浩荡荡从远处而来,在火车站门口停下,李璟从撵车上走了下来。

左金吾卫大将军娄师德,带领一众官员迎了上来,叉手行礼道:“恭迎摄政王!”

李璟走下撵车,看着眼前给他恭敬行礼的娄师德,曾经他们还是敌人,娄师德更是武后的爱将之一!

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大唐的名将、宰相,进士出身,起家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

应募从军,西征吐蕃,立有战功,授殿中侍御史、河源军司马,主持屯田事情,迁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长寿元年,娄师德回朝,任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检校刑部尚书。

征讨吐蕃兵败后,被武后贬为原州司马,万岁通天二年,再次拜相,迁纳言,出任陇右诸军节度大使。

圣历二年,娄师德病逝,追赠凉州都督,谥号为贞。

伸手扶起娄师德道:“大将军不必多礼,诸位也都免礼!”

“谢摄政王!摄政王火车通行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还请摄政王移驾观礼台观礼!”

娄师德道。

“有劳娄大将军了!”

李璟微微一笑,给人一种亲切感。

众人来到观礼台上,在观礼台的前方,是一道栅栏,将火车和车站候车室隔开。

一亮火车正静静地停在车站的铁轨上,等待正式发车。

“这就是火车?还真是霸气!听说这火车不用牲口拉车也能跑!”

“不是吧!怎么可能?这么大的车,不用畜力来拉,那用什么来拉车?”

“你还别不信,听说这是用什么蒸汽力量,来拉动车厢,而且还不需要耗费粮草。”

“我的乖乖,真有这么神奇?”

“那还用说,听说这辆火车可是花费了两百万贯,就这火车的体型,用牲畜来拉车的话,不知道需要多少匹马。”

“我还听说,这火车一节车厢可以装七百石粮食,这火车共有十节车厢,那可是七千石粮食。”

跟着李璟一起来的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大唐一石粮食是一百二十斤,那可是足足八十多万斤的粮食。

而且火车不知疲惫,可以不停地来回行驶,最重要的的靠火车运输的话,运兵、运粮,连牲口和民夫都省了。

没有民夫和牲口,就可以省下不少粮食,在路上也不用再消耗多余的粮食,长安也不用再担心缺粮的问题。

为了解决长安缺粮的问题,李隆基派宰相裴耀卿负责治理运河,改良漕运,使用逐级转运,分段运输的方法运送粮食到长安,为朝廷省下三十万缗运输费。

现在有火车运输,不再需要民夫和牲口,大大降低了损耗,最少每年为朝廷节省七十万缗的运输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