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五百三十二章 开会讨论

皇朝夜行 第五百三十二章 开会讨论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朝野之中还没几个人知道皇帝会御驾亲征,但是李丽质却知道,因为李庸根本就没瞒着她,所以在知道新罗的使节来到长安后,李丽质心里立即就咯噔一下,因为这就意味着李庸距离出征不远了,而且她偏偏没有任何理由阻止李庸出征,因为连父皇都御驾亲征,那李庸肯定是要伴驾出征的,正想着心事,李丽质听到了脚步声连忙回过头来,见到是李庸她连忙站了起来,挤出笑容来笑道。

“郎君回来了?”

李庸在她身边坐下,将她搂在怀里温声问道。

“在想什么呢?”

李丽质抿嘴道。

“没,没想什么。”

李庸温声道。

“听说新罗使节入京的事了?”

李丽质听了微微点头,低声道。

“新罗使节入宫,那大军就快出征了吧?”

李庸轻轻摸索着她的背,笑道。

“谁知道呢,出征这事不是小事,朝中还不知道怎么扯皮,不知道扯到什么时候呢!”

李丽质听了不由眼前一亮,问道。

“不会扯着扯着就不出征了吧?”

李庸笑道。

“你父皇的性子你还不知道?雄才大略,乾坤独断,东征高句丽是他的梦想,这样的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朝堂上扯归扯,结果是注定的!”

李丽质听了一想也对,心里的那一丝希冀也就破灭了,李庸笑着安慰道。

“我伴驾出征也是掌着神机营,神机营又不能冲锋陷阵,最大的作用就是攻城的时候远程压制,神机营必然会编入圣人的中军,加上西山营和联合舰队也回暗中支援,所以你大可放心。”

李丽质听了也不要点头,无论火枪还是火炮倒是远射,所以李庸并不会领兵冲锋,危险无疑就小了很多,何况这天下最强战力的西山营海陆军都在暗中支援,安全方面可以说没问题,而且要说出征哪里最安全,当然还是父皇的身边最安全,李丽质笑道。

“郎君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想到郎君要出征,心中就十分不舍。”

李庸沉吟道。

“朝中国事繁忙,圣人御驾亲征不会太久的!”

李丽质听了心中一松,李庸说的对,父皇若要御驾亲征,不可能在外面离开长安太长时间才对。

“新罗使节的到来,可谓是在整个长安引起了轩然大波,听说到处都在议论纷纷呢!”

李丽质道,李庸听了点头道。

“是啊,明天大朝会肯定极为热闹!”

李丽质柔声道。

“那郎君好好休息,养足了精神!”

李庸笑着点头道。

“是得养足了精神,明天好看戏!”

李丽质听了很是无语,她的意思是李庸养足了精神好帮父皇,怎么也没想到李庸却想养足了精神去看戏,今天的大朝会格外的引人瞩目,可以说有资格参加大朝会的朝臣几乎全来了,说白了,就是为新罗求援之事开会讨论来的,还没有入宫之前,朝臣们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说的是唾沫横飞,李庸当然是站在武将的队列当中,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正唾沫横飞的说着呢!啪的一声鞭响,大殿前顿时安静了下来。

“升殿!”

“参见圣人!”

“众卿免礼!”

李二的目光扫过群臣,发现所有人的脸色都很凝重,对此,他倒也不意外,朝野的议论他早就知道了,见过礼之后,大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并没有官员如往常一般急着出列,因为新罗使节一事,原本有其他事的重臣们也都暂且放下了,这个时候,无论皇帝还是大臣们都没心思去处理别的事物,眼前大殿里十分沉凝,鸿胪寺出列,沉声道。

“启禀圣人,新罗使节来朝,言说新罗被高句丽侵袭,请求大唐出兵相助,请圣人示下!”

大殿里仍然十分安静,因为这事大家早就知道了,李二沉声道。

“这事某已经知道了,也看过了新罗女王的国书,大家也都听听吧!”

王公公连忙将新罗的国书展开,然后字正腔圆的念了起来,洪亮的声音在大殿里回响,所有的朝臣都屏气凝神的听着,听的十分的认真,待王公公将国书念完之后,李二沉声道。

“去年冬天的时候,荣富郡公就曾经禀过某,说高句丽的大军似有异动,某听过之后还做了些准备,却没想到高句丽竟然尽起大军攻打新罗,某听闻之后也是又惊又怒,此事非同小可啊!来人,宣高句丽使臣上殿,某要亲自问一问具体的情形!”

“宣高句丽使臣上殿!”

随着太监的高声传旨,一男一女在太监的指引下走入了大殿,女子自然就是新罗女王的妹妹金胜曼,男子就是正使金文志。

“外臣金文志拜见皇帝陛下!”

“新罗公主金胜曼拜见皇帝陛下!”

朝臣都是见多识广之辈,大多都对新罗有所了解,即便是不了解,经过昨天的热议也了解了,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位新罗公主金胜曼就是新罗女王的继承人,就好比是大唐的太子一般,所以新罗女王连金胜曼都派了出来,可见新罗的情形是多么的不利,李二沉声道。

“不必多礼!某已经看过了国书,没想到高句丽竟然悍然发兵侵犯新罗,某知道之后也甚是担忧,不知道新罗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形?”

金文志连忙恭声道。

“启禀皇帝陛下,去岁冬天,高句丽突然调集了十五万大军进攻我们新罗,我们新罗仓促迎战以至连战连败,虽然我军极力抵挡,但是高句丽攻势极为凶猛,而且拒绝和谈,新罗危在旦夕,王上十分忧愁,眼看新罗就有灭国之危,王上特派公主和臣出使大唐,向皇帝陛下求助。”

金胜曼福身,恭声道。

“皇帝陛下,在我们启程前,我们新罗已经失陷了二十余城,王上已经去前线督战,但是战事仍然十分危急,我们新罗一直对大唐恭顺有加,是大唐的属国,如今高句丽攻打我们新罗,不仅是对我们新罗的侵犯,也是大唐无礼,更是对皇帝陛下不敬,还请皇帝陛下看在我们新罗对大唐一向恭顺的份上尽快发兵救助,若是迟了,就怕我们新罗有灭国之危啊!”

这才几个月的工夫啊?竟然就接连失陷了二十余城,岂不是等于一半的国土都沦陷了?情势果然很危机啊!魏征出列问道。

“敢问新罗使节,难道新罗没有向百济求助吗?高句丽兵力强大,新罗和百济当守望相助,联合抗高句丽,唇亡齿寒的道理,百济王臣应该懂得!”

金文志沉声道。

“皇帝陛下,诸位大人,我们王上怎么没派人去向百济求助?若是百济的王臣能像大人想的这么通透就好了,我们王上亲自写了一封信,派人大臣前去百济,好说歹说,百济都一口回绝了,后来我们也打听过,原来高句丽王早就派大臣去过百济,不知道做了什么许诺,百济王臣是当真了!”

其实大家也都猜到了,新罗的情势一定十分不好,不然新罗也不会派出使节来求助,只是也没想到竟然严重到这种程度,百济竟然和高句丽联合了,不但没有出兵相助,很可能还会落井下石,若是大唐不出兵相助,怕是真就灭国了,李二叹道。

“某没想到新罗的形势如此危急!”

新罗公主微微福身道。

“高句丽早有准备突然袭击,我们新罗仓促迎战,以至大败,失了先机,领兵的大将渊盖苏文虽然是初次领兵,却是不世出的名将,听说渊盖苏文和大唐荣富郡公乃是挚友!”

无论是李二还是朝中的大臣们都听出了点内情,新罗一开始知道领兵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将军,怕是一开始没当回事,没想到人家竟然是个天才降临,战败之后更是失去了先机,一开始大家听着渊盖苏文这个名字也感到十分熟悉,听了新罗公主后面的话,他们才恍然大悟,这个渊盖苏文不就是曾经高句丽的副使吗?当然,一个高句丽副使不算什么,大家之所以能记得这么清楚,就是因为当初李庸曾和这个高句丽副使饮酒赋诗,同游长安,不少大臣的目光不由瞄向了李庸那里,如今李庸早已经是郡公,在大殿中的排位也是相当靠前,所以十分引人瞩目,不过,自从入大殿以来,李庸一直安静的站在那里,完全就是一副看戏的模样,只是没想到,新罗公主竟然在大殿上点出了他的名字,说高句丽领兵的大将渊盖苏文是他的挚友,挚友个屁,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见到不少大臣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李庸脸色依然十分平静,别说皇帝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皇帝不知道又如何?就算他真的和渊盖苏文是朋友,渊盖苏文领兵攻打新罗,难道他李庸就十恶不赦了?所以李庸不但没有任何惊慌,反倒是笑了起来,坦然道。

“渊盖苏文啊?他曾经是高句丽的副使,那人倒确实是个人才,他在长安的时候,我倒是和他喝过几次酒!”

一众大臣们虽然将目光投向了李庸,倒不是将这事按在李庸身上,毕竟只是渊盖苏文在长安的时候和李庸喝过酒而已,渊盖苏文攻打高句丽和李庸能有什么关系?他们只是感慨李庸的眼光可真是好,竟然在那时候就发现了渊盖苏文是个人才,金文志和金胜曼都没想到李庸竟然说的这么轻松写意,他们还以为李庸会诚惶诚恐的谢罪或者极力推脱,李二沉声道。

“渊盖苏文啊?某还有些印象,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没想到竟然是他领兵。”

新罗公主沉声道。

“当初渊盖苏文只是一个小小的副使,就是因为和荣富郡公交好,所以才蒙高句丽王看重,因而青云直上!”

李庸摸了摸鼻子,这个新罗公主摸的还真够仔细的,竟然连这些都知道,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不知道新罗知道的这么详细咋还是屡战屡败呢!这是将新罗危机怪罪在李庸的身上吗?一众武将们听了全都十分不忿,就算没有渊盖苏文也有渊盖苏武,这跟李庸有关系?徐世绩沉声道。

“这个渊盖苏文倒是会拉大旗做虎皮!”

新罗公主听了心中十分不忿,要说他最怨恨的大唐人是谁,当然属李庸无疑,若不是有李庸,高句丽也不会派大军进攻新罗,所以她才会忍不住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直接说出来,只是没想到她点出来之后,立即就有人为李庸开脱,而且皇帝也没有询问李庸的意思,李庸在大唐朝中的地位果然极高,而且极得皇帝信重,但是,无论如何,李庸都是他们不得不迈过去的槛,若是求不得大唐出兵相助,那他们新罗就完了。所以绝不能就这么算了,就在新罗公主忍不住要开口的时候,高高在上的皇帝发话了。

“新罗使臣一路来长安辛苦了,暂且退下吧!”

退下?那怎么能行?新罗公主刚要开口,就看到金文志一直在朝她使眼色,金文志恭声道。

“外臣遵旨,只是我们新罗已经快要阻挡不住高句丽的攻打了,还请圣人早日发兵救援,不然,我们高句丽就倾覆了,大唐也少了一个恭顺的属国来牵制高句丽和百济!”

新罗公主也福身道。

“还请圣人早日发兵!这是新罗王臣还有无数百姓的祈求!新罗愿世世代代都奉大唐为宗主国!”

金文志和新罗公主说完之后就在太监的指引之下退出了大殿,他们也知道,大唐出兵还是不出兵都不是小事,大唐皇帝不可能立即就给他们答复,肯定会跟朝臣们商议,出了大殿,新罗公主和金文志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甚至心里更加焦灼,新罗公主小声问道。

“金大人为什么不让我继续说下去?不揭穿李庸的真面目,李庸一定回从中作梗。”。

金文志低声道。

“公主,臣觉得还是等大唐君臣商议过后看看情形再说,如果渊盖苏文真是拉了大旗做虎皮,那咱们直接在朝堂上指责李庸,反倒会因为去程已经大唐君臣的不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