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五百一十七章 幸灾乐祸

皇朝夜行 第五百一十七章 幸灾乐祸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温泉肯定是不错,就是不知道骊山的景色怎么样,对于李丽质、武曌、春兰、林若溪几位夫人她们来说好不好玩不知道,反正对于李庸来说,肯定挺好玩的,泡温泉嘛!当然是大家一起泡才好玩,李庸笑道。

“我觉得,应该挺好玩的!”

璎珞她们一听更加高兴,对于即将到来的骊山之行更加期待了,李丽质起身笑道。

“璎珞,给我更衣,我要入宫去见母后,春兰你吩咐大家开始收拾,明天咱们就启程去骊山别宫小住些日子。”

长乐公主带着璎珞等侍女离开了府邸,很快,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府上,可谓是引起了轰动,就连武曌、林若溪也一脸喜意的来到了上房,看到两人脸上的喜意,李庸笑道。

“你们都知道了?”

林若溪和春兰袅袅来到了李庸的身后,武曌则袅袅在李庸身边坐了下来,笑着点头道。

“听说要去骊山别宫小住些日子?”

李庸笑着点头道。

“对啊!你们一直憋在府里估计也闷坏了,出去散散心也好,骊山的温泉很好,冬天正是泡温泉的好时候呢!”

武曌看着李庸目光流转,抿嘴而笑,李庸问道。

“曌儿,你笑什么啊?”

武曌抿嘴笑道。

“高兴啊,想必去骊山别宫一定很好玩。”

林若溪笑道。

“我曾经跟师父路过骊山,倒是没有进去过,不过骊山的景色倒是真不错,想来应该好玩。”

武曌转头抿嘴笑道。

“好玩的可不是骊山,而是,温泉。”

林若溪好奇道。

“温泉好玩?姐姐,温泉不就是沐浴吗?这有什么好玩的?”

武曌妩媚的看了一眼李庸,吃吃的笑了起来,瞧瞧这娇媚的样子,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啊!皇宫,李丽质脚步轻快的走进了立政殿。

“长乐来了?快坐到母后这里来。”

长孙皇后笑道。

“母后,女儿想求母后一件事!”

李丽质在长孙皇后的身边坐下,抱着长孙皇后的胳膊撒娇道。

“长乐有什么事啊?”

长孙皇后好奇的问道,长乐一向温婉听话倒是很少有事相求。

“女儿想和郎君一起去骊山别宫小住些时日,还请母后恩准。”

长乐公主娇声道,长孙皇后微微一怔,疑惑道。

“天寒地冻的去骊山别宫干什么?再说了,这都快腊月了。”

长乐公主微微低头,娇声道。

“母后,家中的医生说,骊山别宫的温泉适合女儿温养身子。”

说起来李庸和长乐公主都已经大婚一年多了,长乐公主却始终没有怀上身孕,虽然说成亲一年多没有身孕也属正常,但是长孙皇后还是难免心急,听到西山医学院的医生说骊山的别院可以温养身子,长孙皇后心中不由一喜,因为西山医学院可是在天花一役中出了名,但是西山医学院是服务李庸一家,并没多少人知道而已,加上原本长乐天生就身子弱,去骊山温养身子再好不过了,况且,骊山别院距离长安不远,她也能放心的下,长孙皇后笑道。

“孙道长说骊山的温泉能温养身子,这很好啊!那母后这就派人去收拾骊山的别宫,那你和李庸准备什么时候启程啊?”

对于鲜少离开长安的长乐公主来说,去骊山别宫小住很新奇,也很让人期待,李丽质笑道。

“就知道母后一定会答应,来之前我就已经吩咐人收拾行装了,明天就启程。”

长孙皇后听了吃惊道。

“明天就启程?那别宫也来不及收拾啊!”

长乐公主笑道。

“别宫本就专人看管,也用不着怎么收拾,再说了就郎君和我去,就不用兴师动众了。”

长孙皇后转头吩咐身后的嬷嬷道。

“传本宫的懿旨,让殿中省即刻派人将骊山行宫收拾出来!”

目的达到,李丽质也不多留,立即告退离去,她还要回去看看府里收拾的怎么样了呢!甘露殿里,李二翻开一本奏章看了看,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放在了右手边,他的右手边已经有五六本奏章了,这些奏章都是弹劾李庸的奏章,到现在都还没有辽东的急报,他们怀疑李庸传来的消息是假消息,因为高句丽动兵的消息引得朝野动荡,朝廷更是因此做了不少准备,如果这个消息是假的,那可是把大家伙折腾的不轻,李二当然知道事情的真相,他甚至知道现在新罗被高句丽打的节节败退呢!李庸的消息当然没问题,只是故意传的模糊引起了大家的误会罢了,终于有人弹劾李庸了,虽然知道李庸是被冤枉的,但是看到李庸被弹劾,他还真感到有些幸灾乐祸,看这些文官们又开始喷了,而且喷的还不是他而是李庸,这感觉老爽了,将奏章都找了一遍之后,李二数了数发现也才六本奏章而已,有点少啊!不过也没什么,很快就会多起来的,这些奏章当然要留中不发,所以李庸还感受不到压力,不过,等到早朝的时候,李庸就能体会到了,想想李庸好像还从没体会过被当朝狂喷的滋味呢!就在李二这么想着的时候,长孙皇后袅袅走进了大殿。

“皇后来了!”

李二心情大好的倚在了靠背上。

“刚刚长乐入宫来,说要去骊山行宫温养。”

长孙皇后笑道。

骊山行宫?距离长安不远,但是想到只有长乐自己,李二还是觉得不放心,李二问道。

“怎么突然想到去骊山?”

长孙皇后笑道。

“李庸家里的医生说,骊山有温泉能够温养长乐的身子,骊山距离长安又不远,所以臣妾就答应了,让殿中省派人去收拾行宫了。”

李二听了微微皱眉道。

“虽说骊山距离长安不远,可也让人放心不下。”

长孙皇后笑道。

“这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有李庸陪着,再多派些宫女侍卫就是!”

李二听了吃惊的问道。

“什么?李庸也陪着去?”

长孙皇后有些无语道。

“李庸当然陪着一起去啊!反正都快到年关了,朝中也没什么事,有李庸陪着长乐,圣人和臣妾也都放心,而且,长乐去温养身子,李庸也陪着去,说不定长乐正好就怀上了呢!”

说到最后,长孙皇后可谓是一脸期待。虽然皇后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他还需要李庸在长安当靶子呢!若是李庸不在长安,那些文官们无人可喷会喷谁?当然是喷他李二啊!到时候他还不得被文官的唾沫星子给淹死?所以,不能让李庸离开长安,这是难得的看李庸被喷的机会啊!李二干咳道。

“这都快到年关了,为什么一定要去骊山呢?而且这正是三九天,天寒地冻,若是路上受了风寒可怎么办?不如让长乐等到开春的时候再去,那时候春暖花开,骊山的景色也更美。”

长孙皇后笑道。

“马车里有暖炉呢!路上也不会多冷,而且骊山距离长安也没多远,再说了,骊山有温泉,可比长安还要暖和呢!既然那些医生都说了让长乐去骊山温养身子,那就不要再拖下去了,现在就想去小住一段时日,等开春了也还可以再去温养嘛!骊山就在长安近旁,有李庸陪着,多带侍卫宫女,圣人不用放心不下。”

李二笑道。

“某也不是放心不下,就是朝中政事繁忙,李庸留在长安说不定还有事呢!”

朝中政事繁忙吗?就算朝中政事繁忙和李庸也关系不大啊?李庸留在长安还有什么事?长孙皇后一脸疑惑的望着皇帝,总觉得皇帝好似有什么事瞒着她,长孙皇后的凤眼眨呀眨,李二有些无奈,他自己都觉得这话说的不靠谱,虽然皇后不干政,但是朝政忙不忙,皇后不会不清楚,要不说,女人太聪明了也不是件好事呢!李二继续解释道。

“皇后也知道,某一直在为出征做准备,火器是出征的重中之重,某还需要李庸做好准备呢!”

“火炮和火枪不是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吗?现在火器监主要准备弹药,还用得着李庸一直盯着吗?”

长孙皇后问道,这话问的李二哑口无言,皇后太聪明了,根本糊弄不过去啊!但是他想让李庸爱喷的念头又不好告诉皇后,这种龌龊的心思怎么能让皇后知道呢?李二想了想也想不出什么说法来,只能干笑道。

“皇后说的倒也是,那就让李庸陪着长乐去骊山小住几天吧!”

说完之后,李二的目光不由放在了御案上的奏章,刚刚他看到这些奏章还挺高兴的,但是现在嘛,心情就不那么美妙了,关键,这几本奏章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啊!事实上,朝野之间的风向迅速变了,之前大家都还愤愤不平的议论着怎么反击高句丽,但是现在他们却有点怀疑高句丽动兵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东市,魏征背着手走出了店铺,眉头紧紧的皱着,面沉如水,这家铺子是卖皮货的,有不少皮货来自辽东,所以这家店铺的人经常来往于长安和辽东之间,他刚才进去了问了一下,有伙计刚刚从辽东赶来,而据那伙计说,辽东很太平,根本就没有战事,也没听说有战事。事实上,这已经是他走访的第四家店铺了,长安城里不知道有多少商人从辽东贩皮货人参,所有他问过的近期返回长安的人当中,都说辽东很太平,根本就没有战事,这足以证明,那个消息根本就是假的,如果高句丽真的打算犯边,那应该早就出兵了,到现在都还没有任何战报,那就说明,这消息一定是假的,他倒是不认为李庸故意散播假消息,很可能是李庸的人从高句丽得到的消息就是假的,要说如果只是得到个假消息倒也没什么,可是却引得朝野动荡,人心惶惶,那李庸就难辞其咎,一直以来,魏征对李庸的印象都挺好的,对于李庸的功绩也很认可,不然也不会主动为李庸请封郡公,但是,功是功,过是过,朝廷就该赏罚分明,魏征继续在东市逛着,正要碰到了御史马周。

“郑国公,您也来东市了?”

马周连忙见礼问道,见到是马周,魏征一脸欣慰道。

“宾王,你也来东市了?你问过贩皮货人参的商人了?”

对于马周,魏征十分的欣赏,他觉得马周有宰相之才,而且更难得的是马周出身寒门一身正气,敢犯颜直谏,将来必是国之栋梁,马周摇头道。

“下官问了几个这两天刚刚来到长安的皮货商人,他们正是从辽东而来,他们你说辽东根本就没有发生战事,也没听到任何有高句丽犯边的消息!”

魏征沉声道。

“老夫也问过了四家,他们也都说辽东很太平!”

马周沉吟道。

“一直没有辽东的急报,就连这两天才来长安的辽东商人都说辽东很太平,这说明,荣富郡公的消息是假的,国公以为呢?”

魏征点头道。

“老夫也觉得李庸的消息是假的,李庸当然不可能故意散播假消息,只可能是探听这消息的人听错了!”

马周坚定道。

“虽然荣富郡公于国于民有大功,但是荣富郡公的这个假消息引得朝野动荡,人心惶惶,明日早朝,下官定要弹劾荣富郡公!”

魏征沉声道。

“今天就已经有御史上书弹劾李庸了,只是圣人选择了留中不发。”

事到如今,皇帝不可能一点都不怀疑,就算之前不怀疑,看了奏章也不可能不怀疑,但是皇帝却将弹劾李庸的奏章留中了,那只有一个可能,皇帝不想惩处李庸,马周一脸坚定道。

“圣人当赏罚分明,既然荣富郡公难辞其咎,那圣人当惩罚李庸以正视听。”

魏征点头道。

“对,圣人当赏罚分明,老夫也会弹劾李庸,因为李庸的一个消息,长安人心惶惶不说,圣人下了不少政令,不知道多少人在寒冬中奔波劳累,必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其实魏征心里也有疑惑,李庸既然有商队在辽东,即便是一开始得到了错误的消息传递了回来,那后面肯定也会察觉,为什么后边为什么没有正确的消息传来?还有圣人到底有没有派人去辽东?如果圣人派人去了辽东,那为何也没有任何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