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李丽质虽然泪眼朦胧,却笑了出来,摇头道。

“没事,是你姐夫来信了!”

“是吗?是吗?太好了!”

豫章公主惊喜道,李庸一直没有消息,实在太让人担心了,豫章公主的目光落在了李丽质手里的信上,疑惑而又惊喜的问道。

“是诗吗?”

原本她还以为李庸给长乐写的信是很私人的那种,却没想到只是一首诗,李庸的诗哎!李庸都好久没有作诗了,一时间豫章公主心里那个好奇啊!就跟有猫爪子挠着一样,那可是李庸的诗作啊!一定又是传世之作!

“姐姐,姐姐…”

豫章公主什么都没说,眨着迷人的大眼睛就开始撒娇,虽然豫章公主什么都没说,但是长乐又怎么会不知道她突然一言不合就撒娇是为了什么,李丽质走下马车,将手里的诗作递给了她,笑道。

“给你!”

豫章公主接过纸来,只是看了一眼就先醉了一半,宫里没有人不爱书法,不断练字的李庸早已经成为书法大家,这幅字更是李庸目前书法的巅峰之作,但是更让豫章公主沉醉的还是纸上的诗,她终于知道为什么长乐的眼睛如此红肿,谁收到这样的诗不感动的哭鼻子啊?品味了良久,豫章公主才感慨道。

“姐姐,你真是太幸福了,若是能有人也给我写一首这样的诗,那我此生不虚啊!”

“你以后的驸马也一定文武双全!”

李丽质笑道,两人手拉着手走进了立政殿,长孙皇后一眼就看到了李丽质红肿的双眼,一下子就站了起来,连声问道。

“长乐,怎么了?”

豫章公主笑道。

“母后放心,姐姐这是被姐夫的诗感动的呢!”

长孙皇后听了心里顿时松了口气,惊喜道。

“有李庸的消息了?”

李丽质点头道。

“嗯,收到了郎君的书信,现在郎君已经从余杭启程,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了!”

长孙皇后听了双手合十,一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笑道。

“这小子可算是回来了,你也可以放心了,这半年多来少了他的折腾还真是不习惯呢!”

豫章公主笑道。

“是呢!姐夫不在长安,好似长安都没什么新鲜事儿了呢!想想姐夫在长安的时候,多么热闹啊!”

长孙皇后笑道。

“可不是嘛,这小子在长安的时候,你们的父皇还老埋怨他闯祸,他南下之后啊!你们的父皇又一直念叨着,你们父皇若知道他要回长安,还不知道有多高兴呢!就放心吧,有薛万彻带着两千骑兵护送,这一路上绝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你呢,就不要哭了,你瞧瞧你现在又瘦又憔悴,等李庸回来了还不知道怎么心疼呢!你要好好吃饭,养的白白胖胖美美的等他回来!”

李丽质听了不由点头,她现在确实太憔悴太瘦了,她知道郎君虽然不喜欢她胖起来,但是也喜欢她有点肉肉的,因为那样摸着才舒服,豫章公主笑道。

“母后,姐姐是被姐夫的诗给感动的哭了,姐夫写的中秋诗,真的绝了,我觉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再也没有人能写出能够媲美的诗来!”

长孙皇后听了一脸惊喜,因为李庸已经太久没有赋诗了,所以她以为李庸只是给长乐写了一份家信,没想到李庸竟然给长乐写了一首诗,而且还将长乐感动的眼睛都哭红了,长孙皇后惊喜道。

“是吗?说起来李庸可是许久都没有诗作了呢!李庸到底作了首什么诗竟然让长乐哭成了这样?”

李丽质有些赧然脸红羞涩道。

“我没哭!”

豫章公主献宝似的将手里的诗奉给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接过来一看,顿时赞道。

“哇,李庸的这幅字不得了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豫章公主听了连连点头道。

“是啊是啊!这幅字真的太赏心悦目了,姐姐,能不能把这幅字送给我啊!我太喜欢了!”

李丽质听了不由分说的白了她一眼,嗔道。

“你觉得呢?你想要什么姐姐都舍得,但是这幅字姐姐真不舍得。”

豫章公主听了有些失望,但是她也明白,这幅字对李丽质来说太有意义了,但是这幅字真的写的太好了,不只是字好,诗也好,对于豫章公主和李丽质交谈,长孙皇后充耳不闻,因为她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诗里,在看见这一张纸的瞬间,长孙皇后就被字惊艳了,但是读了诗之后,她又被诗深深的惊艳了,虽然这个时候词还不叫词,而是叫长短句,还不是那么流行,但是仍然难掩这惊世的才华,等看过了诗之后,长孙皇后才明白为什么豫章会称赞这首诗为中秋之冠,觉得这首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读完之后,她也深深的为诗中的才情所震撼了,这首诗豪迈旷达真如天仙之笔,格调之高,让人赞叹。

“好诗,好诗啊!读过李庸那么多好诗,还以为不会再因为李庸的才情感到震惊了,但是今天,本宫还是被震惊了,这现在当真是天仙下凡不成?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来?”

长孙皇后拿着纸赞不绝口,越看越爱,这首中秋长短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这字同样是大家笔法,这幅字太值得收藏了。

“字好,诗也好,你父皇若是看到这幅字,看到这首诗还不知道有多喜欢呢!”

长孙皇后欣然道,李丽质听了顿时瞪大了眼睛,瞬间就反应了过来,母后分明是想留下这幅字,这可不行,这可是李庸写给她的诗呢!而且这幅字还写的那么出色,她当然要好好珍藏,珍藏一辈子,李丽质上前一步,直接将这幅字从母后的手里抽了出来,笑道。

“父皇最喜欢母后的飞白了,母后再写一副就是,父皇肯定更喜欢!”

一边说着,李丽质一边十分宝贝的将纸叠了起来,然后藏在了身上,长孙皇后很是无语,这时候她突然有种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感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连幅字都不舍得给,豫章公主听了心里一下子就平衡了,连皇后娘娘都没能留下那幅字呢!豫章公主笑嘻嘻的岔开道。

“什么时候让姐夫也给我写首诗啊?我也想名传千古呢!”

这可是豫章公主的心里话,她真的极爱诗文,也真的想让李庸给她写首诗,虽然她贵为公主,可是别说千年以后,就算百年以后,还有几人能记得曾经有个公主叫豫章?如果李庸能给她写首诗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哪怕千百年后,人们只要读李庸的诗就能知道她,所以,在这一点上,她十分的羡慕长乐,因为哪怕千百年之后依然会有人记得长乐,不是因为长乐是大唐公主,而是因为长乐是李庸的妻子,长孙皇后听了不由心中一动,遗憾道。

“是呢!李庸也没给本宫写过诗呢!”

李丽质一听不由傻眼了。

“郎君真的很少作诗的啊!写诗哪有那么容易啊!而且郎君写的诗还都是传世之作!”

长孙皇后笑道。

“好了,跟你说着玩的!”

说罢长孙皇后拉着李丽质和豫章公主去里面坐下,晋王李治一步三摇的刚刚走进大殿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说笑声,李治顿时就懵了,他听到了姐姐的笑声?而且是真的欢快的笑声,他都多久没有听到姐姐这样的欢快的笑声了?该不会是幻听了吧?他一溜烟的飞奔着进了内殿,然后就看到母后和两位姐姐正有说有笑的。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吗?”

李治感觉自己一定是错过了什么极重要的大事,豫章公主笑道。

“你个呆子,当然是你姐夫要回来了!”

“什么?姐夫要回来了?”

李治激动的直接跳了起来,然后他重重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我真傻,真的,除了姐夫回来了,还有什么事能让姐姐笑的这么欢快?激动的李治一溜烟的就跑了,他必须要去分享这个好消息,他心里真的太激动了,在李庸不在的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感觉真的是太无聊了,天气变暖了,他真的好想做热气球飞天啊!然而姐夫却不在长安,现在,姐夫终于要回来了,没过多久,李庸要回长安的消息就像是一阵风一样传遍了整个皇宫,就连正在和大臣们议事的李二都得到了消息,李二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很无语,他堂堂皇帝啊,李庸要回长安的消息,他竟然是从雉奴那儿听到的,立即暂停了议事,李二大步走进了立政殿,却发现皇后正在认真的习字,十分的认真,似乎完全沉迷了进去,李二摆了摆手示意宫女们不要出声,自己轻手轻脚的走了过去,真的是在习字,但是让李二微微一愣的是,皇后写的这诗他好像从未见过,李二呆呆的看着皇后写,心里充满了惊艳和疑惑,这首诗太让人惊艳了,但是让他疑惑的是,他却从没有见过这首诗,不能啊!这么惊艳的一首诗,他怎么可能没读过?他也算是饱读诗书好不好?难道这首诗是皇后写的?皇后有时候也会写诗的,长孙皇后悬笔而停,却仍然沉浸在这首诗的意境中,李二赞叹道。

“好诗!好诗啊!字好,诗更好,没想到皇后竟然作出如此好诗来!真的皇后可真是个才女啊!”

这突然冒出的声音将长孙皇后吓了一跳,因为她刚刚太投入了,根本就没听到皇帝走路的声响,长孙皇后拍着胸口嗔道。

“原来是圣人啊!吓了臣妾一跳!”

李二笑道。

“某若不蹑手蹑脚的走过来,还不知道某的皇后竟然作出了这么一首好诗来!”

长孙皇后嗔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圣人也不想想,臣妾跟谁千里共婵娟啊?这哪里是臣妾写的,这么美的诗篇当然是出自李庸之手,这是李庸写给长乐的。”

李二听了不由恍然。

“原来是李庸写的啊!”

长孙皇后点头道。

“嗯,不止诗写的好,还有字,那幅字写的也绝了,十分传神,是李庸写过的最好的一副字!”

李二生平最爱书法,听了顿时大感兴趣的问道。

“字呢?字在哪儿呢?”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

“长乐当成了宝贝,片刻都不舍得离手,早就带回去了!”

明明知道他最喜爱书法,长乐却看都不给他看就带回了,李二听了不由叹道。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

长孙皇后也跟着叹息道。

“可不是嘛!”

看着这首诗,李二越看越是喜欢,笑道。

“某还跟大臣们议事呢,某先过去了!”

说罢,李二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大殿,恨不得立即赶回甘露殿的样子,长孙皇后望着皇帝匆匆远去的背影不由掩嘴而笑,她当然猜到了皇帝为何匆匆离去,李二大步踏入了甘露殿,目光扫过一众臣子们,笑道。

“某刚刚倒是听了一首好诗,叹为观止啊!”

此刻议事的都是文臣,都是饱读诗书之辈,对于诗词当然都很喜欢,褚遂良笑道。

“哦?好诗?中秋佳节刚刚过去,老臣倒是也听过好几首中秋好诗,不知道和圣人的这首诗比如何?”

李二听了大笑道。

“巧了,某听到的这首诗也是中秋诗,不过,听了这首中秋诗之后,其他的中秋诗不听也罢!”

众人不由都好奇起来,杜如晦笑问道。

“不知道是什么诗,竟然让圣人如此赞赏?”

李二背着手,一边走一边大声的吟诵,大殿里的众人全都凝神听着,李二吟诵完之后,大殿里仍然十分安静,众人还沉浸在刚才的诗里。

“好诗!”

“好诗啊!”

“中秋诗,此诗为最啊!”

众人赞不绝口,虞世南好奇的问道。

“不知道是谁有如此才情?”

李二笑道:“你们猜一猜!”

房玄龄心中一动,猜测道。

“莫非是华亭侯所作?”

李二得意的笑道。

“哈哈,除了某的这个好女婿还能有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