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四百八十一章 惊艳西湖畔

皇朝夜行 第四百八十一章 惊艳西湖畔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确实,当知道天下第一才子要来余杭的时候,整个余杭的才子佳人甚至贩夫走卒都在期待李庸能在余杭留下诗文,王荃笑道。

“若是华亭侯能赋诗一首,这一定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话啊!”

莺莺燕燕的余杭佳丽们纷纷动作了起来,铺纸的,镇纸的,研墨的,一个个全都目光火热的李庸,期待着李庸的诗文,什么花魁大赛,什么中秋盛宴,李庸严重怀疑这些人搞这么大阵仗就是觊觎他的诗文,简直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啊!彩楼上这一群人都目光灼灼的盯着他呢,尤其那些余杭佳丽们,一个个情意绵绵目光灼热的望着他,真的让人很难拒绝啊!而且,今夜整个西湖河畔都挤满了人,若是他不留下首诗,那以后整个余杭的人会怎么传他?不过,好在,一想起中秋,就有一首诗词在他的脑海里浮现,那就是苏东坡的那首千古名篇——水调歌头,虽然苏东坡的那首水调歌头是写给他的弟弟,但是后世却也用于爱情方面,所以,此刻李庸用这首诗词倒也十分应景,而且十分符合他此刻的心境,因为他确实很思念远在长安的李丽质,华亭县的李雪燕等女,在众人的期盼下,李庸起身笑道。

“虽然担了天下第一才子的虚名,但其实我很少作诗,只是有时候有感而发,才偶尔作一篇,不过,既然余杭的父老乡亲这么期待,也罢,我就献丑了,正值中秋佳节,我也是心有感触,触景生情!”

顿时,一众余杭佳丽们的眼睛全都亮了起来,感觉比天上的明月还要亮,消息飞快的传了出去,王青云等一众世家公子们没有资格登上彩楼,但是也聚集在彩楼下最好的位置好观赏歌舞,所以,当李庸决定作诗的时候,他们也立即就得到了消息,王青云听了很是惊讶。

“李庸竟然答应了写诗?他可是轻易不写诗的,看来余杭的佳丽是真的让人心动啊!竟然让李庸赋诗!”

余杭林家林清风笑道。

“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余杭才子赋诗,也不见得能让李庸抢了风头!”

王青云听了摇头笑道。

“不是我瞧不起余杭的才子,你当李庸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是吹出来的?”

林清风笑道。

“李庸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当然不是虚名,但是,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有惊人的才情,就算是诗文大家,也不是每一首诗都是名扬天下的佳作!”

众人听了不由点头,这倒也是,王青云哼道。

“怎么不可能?李庸的每一篇诗文都是足以名垂千古的大作!”

林清风笑道。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爱诗词的人,对李庸当然极为推崇,但是像林清风这样不学无术的大家子弟,不但不对李庸推崇,反而嫉妒,尤其是现在家里的长辈嘴里骂的念的全都是李庸,所以使得他对李庸尤其不爽,消息以彩楼为中心飞速的传播开来,而旁边彩楼上的女眷也都十分激动,尤其是罗凤香更是激动,想想她随着李庸一路南下,还从没听李庸作过诗呢!没想到今天在余杭,李庸竟然要作诗了,终于今天能一睹为快了,彩楼上,李庸缓步来到了书桌旁,接过了余杭佳丽双手奉上的笔。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秀而朴实的字迹跃然纸上,李庸每写一句,旁边的余杭佳丽就念一句,彩楼上一片寂静,只有佳丽婉转的声音在回响,所有人都沉浸在了这首长短句的意境里,旁边的余杭佳丽们更是沉醉了,因为这首长短句实在太惊艳,太感人了,虽然李庸之前写过不少诗文,但是却没怎么写过有关男女之情的诗文,没想到这次动笔写了,而且一写就是让人沉醉的诗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佳丽们喃喃吟诵着,全都痴在了那里,写完之后,李庸站在这首诗词前,思绪纷飞,之前他写过不少字,但是这一幅字却是他写的最好的一幅,因为在写这一副字,写这首诗词的时候,他真的投入了感情,良久,范成文感慨道。

“字好,诗更好,绝妙啊!华亭侯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大才子,此诗一出,以后谁敢再写中秋诗啊!”

旁边的佳丽们仿佛刚刚从这首长短句的意境中醒过来,齐齐福身道。

“多谢华亭侯,从此我们又有了一首好诗可以吟唱,我们代天下的姐妹们拜谢华亭侯!”

李庸笑着摆手道。

“免了,只是本侯有感而发罢了!”

旁边的佳丽们听了不由都眼神微微一黯,这首诗她们自然听的明白,显然李庸之所以写这首诗是因为思念远在长安的长乐公主,她们今天在台上一展才艺,当然也是存了别样的心思,谁若是今晚能让李庸成为入幕之宾,那足以名扬天下,只是如今看来,好像华亭侯偏偏在思念远在长安的公主,范成文笑道。

“值此中秋之夜,看来华亭侯是思念远在长安的公主啊!这首长短句如此深情,又是一场佳话啊!”

李庸笑道。

“离家日久,归心似箭,倒是让大家见笑了!”

“好诗啊!好诗啊!”

就在彩楼上的众人赞不绝口的时候,李庸的诗篇也传到了楼下,王青云等人争相传看着楼上抄录下来的诗句,一个个全都安静了下来,王青云得意洋洋道。

“怎么样?李庸这首诗如何?余杭可有哪位才子能比吗?”

崔植赞叹道。

“李庸的这首诗一出,今夜怕是没人敢作诗了!”

这一句话可是将整个余杭的才子都囊括了进去,但是却无人反驳。彩楼不远处的一辆马车上,王玖儿原本看完了歌舞已经准备离开,却突然听到周围的人都在议论,说李庸要作诗,原本觉得意兴阑珊的王玖儿突然心中一振,对这个中秋之夜终于有了几分期待,觉得就连孤悬在夜空中的圆月都更丰满了几分,丫鬟手里攥着一张纸兴奋的跑了过来,激动道。

“小姐,小姐,李庸的诗来了!”

王玖儿迫不及待的接过了丫鬟手里的纸,静静的看了起来,外面仍然十分喧闹,马车里却十分安静,丫鬟等啊等啊等啊,等了许久,却发现小姐一直都没有开口,反而看着诗怔在了那里,这不对啊!以前小姐每每看着李庸的诗文不都赞不绝口吗?丫鬟小声问道。

“小姐,李庸这次写的诗不好吗?”

王玖儿轻叹道。

“好啊!太好了,这首长短句一出,从此再无中秋诗!”

丫鬟听了疑惑的问道。

“那小姐为何不高兴?”

“有吗?”

王玖儿问道。

丫鬟肯定的点头道。

“有!”

王玖儿沉默了片刻,低叹道。

“回吧!”

整个西湖湖畔仍然十分热闹,人们兴高采烈的祝贺节日,但是王玖儿的心情却很低落,李庸的这首诗无可挑剔,充满了深情,然而,这却是李庸写给长乐公主的,这让王玖儿心里如何不感到低落?她心里甚至再想,如果是她嫁给了李庸,那这首诗是不是就该是写给她的?可惜啊!当年李庸还来到长安就遇到上了长乐公主,而且深得长孙皇后喜欢,更是在比武招亲强势让长乐公主痴情,值此中秋假期,王玖儿却觉得如此孤寂,黯然神伤,彩楼上,李庸越端详这幅字,越觉得这幅字写的好,见到墨迹干了,他将字叠了起来交给了刘仁愿在他耳边轻声嘱咐道。

“让人最快速度送往长安!”

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将炯炯的目光放在了这幅字上,字好诗也好,太值得收藏了,所有人几乎都对这幅字志在必得,都在想着等李庸离开之后,怎么才能将这幅字占为己有,却怎么也没想到,李庸竟然要将这幅字送往长安,按理说,这首诗是李庸因思念长乐公主而写,所以送往长安倒也在理,但是,李庸完全可以回去再写一遍啊!为何要将这幅字收起来?众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薛仁贵上前接过了字,然后蹬蹬下楼而去,太遗憾了,范成文上前一步笑道。

“恰值中秋佳夜,华亭侯作了这一首传世之作,绝对是一场佳话啊!还请华亭侯一定要留下墨宝,老夫要将这首诗刻在这西湖河畔,哪怕千百年后都会有人铭记今天的盛况!”

众人听了都全都点头赞许,不是什么诗都有资格刻在西湖湖畔,毫无疑问,这首诗绝对够格,如果这首诗都不够格,那就没有人够格了,虽然这首诗不是写的西湖,也不是写的余杭,却是李庸在西湖湖畔写成,那就足以让整个余杭都感到荣耀,李庸笑着点头。

“好,那我就再写一幅!”

余杭的中秋佳节十分的热闹,长安的中秋佳节比余杭还要热闹,宫里更是举行了中秋盛宴,民间也有盛大的游行。然而长乐公主李丽质却全都觉得意兴阑珊,李庸不在长安,她感却什么都失去了光彩,每天就想着算着李庸到了哪里,什么时候能回到长安,面对这样热闹的节日景象,李丽质却感觉完全是游离在节日的气氛之外,节日的气氛已经过去了,很多人都觉得不舍,但是李丽质觉得日子过的太慢,她真想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李庸返回了长安,对于宝贝女儿的低落,长孙皇后全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只能频频将李丽质叫进宫里,让豫章高阳她们陪着解闷,甚至长孙皇宫想让李丽质直接住在宫里,但是李丽质却如何也不肯,因为西山别院有着她和李庸的记忆,在西山别院虽然难耐相思,但是却也心安,而且公婆也在西山需要她时不时请安照顾,长长的车队随着中使往长安行去,李丽质坐在马车里,脸上仍然带着愁思,几匹马疾驰而来。

“公主,公主,有侯爷的加急书信!”

“停车!”

李丽质迫不及待道,好久都没有收到李庸的书信了,她已经知道李庸在苏州大破江湖人,也知道李庸已经南下去了岭南,她也知道李庸离开岭南之后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她心里仍然担忧不已,现在终于又收到了李庸的书信,李丽质迫不及待的就挑开帘子接过了书信,激动,期待,抽出来却只有薄薄的一张纸,李丽质看了不由有些失望,因为每次李庸给她写信都会写厚厚的一摞纸,虽然大多是一些沿途的一些琐事,但是她却看的津津有味,没事就拿出来看两遍,因为每当看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就在李庸的身边,而她给李庸写信的时候,也会写厚厚的一叠,恨不得将自己每天所发生的事事无巨细的都告诉李庸,缓缓展开了信,李丽质才发现原来是一首诗,短短的一首诗,对于李丽质来说却很长很长,让她泪眼朦胧,潸然泪下,情报局的情报员走的是官道,一路不停的换马换人接力,这才马不停蹄的感到了长安,虽然十分疲惫还是坚持追到了李丽质的马车。

“侯爷已经回到了余杭,在余杭过的中秋,写了这首诗,让我们的快马加鞭送往长安,侯爷不日就会启程北上,现在一定已经在回长安的路上了!”

李丽质隔着车帘连连点头,泪如雨下,压抑了这么多天的相思,因为这一首诗全都爆发了开来,想到李庸已经启程北上了,不日就会到达长安,她心里又充满了惊喜,马车缓缓进入了皇宫,李丽质目光却一直盯着手上的诗,虽然她早已经将这首诗铭记于心。

“姐姐来了?”

豫章公主雀跃的上前,打开车帘却发现长乐公主泪眼朦胧,眼睛都红肿了。

豫章公主吃惊道。

“姐姐,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