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朝夜行 > 第二百零五章 你们要玩,我奉陪

皇朝夜行 第二百零五章 你们要玩,我奉陪

作者:南极稻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据利州都督武士彟供述,利州府兵赶到时,你府上商队以马车为屏障阻挡骑兵冲锋,并以弓箭及喷火铁棍射杀,按大唐律,民间不得持有弓箭,这弓箭从何而来?还有,那喷火的铁棍又是何物?”

李庸一听果然是这样,于是心中大定,李庸一大早就被李君羡请到了大理寺,李庸还是第一次来到大理寺,他反而一点都不害怕,反而好奇的东张西望,左看看右看看,好像在参观旅游一样,很快他的观光就结束了。昨晚李庸就将情报局提供的所有情报都看了一遍,然后也找到了相应的破绽,对于武士彟故意透露此事是何意?李庸早就情报中知道,无非就是给李二递刀子打压自己,然后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罢了,李二这么聪明和有被害妄想症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发现这个破绽,只是他没有实际的证据而已,他们只是故意借此敲打自己和诈他,而他的想法就是,既然武士彟想将自己拉下水,将水搅浑好自己脱身,那自己怎么可能放过他呢,他来之前,武顺武曌姐妹俩就表示不用对她们这个父亲客气,既然如此,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李庸脸色一肃,说道。

“本侯反告利州都督武士彟执政不力,素位尸餐,利州以南三十里伏牛山土匪横行数年不剿,怀疑与武士彟有某些牵连。”

“此话何意?细细道来。”

主持这次会审叫刘德威的大理寺官员脸色一变,一同陪审的李孝恭和魏征也脸色大变,这个细节他们还真不知道,两人交换个眼神,看向李庸,魏征更是郑重说道。

“华亭侯据实说来,本官一定公正对待。”

李庸听出魏征的袒护心思,郑重一礼,解释说道。

“利州府兵杀到前,伏牛山土匪先行杀到,一共三百人,本侯府上运输车夫都是各府退役老兵,战斗力诸位清楚,斩杀三百乌合之众不在话下,战后审讯,土匪供出消息来自利州官衙,具体是谁不清楚,知情的匪首在战斗中被杀,至于弓箭,都是从土匪手中缴获的制式兵器,只有朝廷才有,本官还想追问一句,土匪哪来的弓箭?至于那什么喷火的铁棍,各位大人,不觉得荒谬吗?真有这样的武器,我会不斩尽杀绝永绝后患?这怎么都不说通吧?”

这番话虚虚实实,环环相扣,不知情根本无从反驳,你武士彟给李二递刀子,那我就给他泼脏水,你们要玩,我奉陪就是了,反正土匪是侯明昊暗自指使,武士彟并不知情,这盆脏水泼下去别想洗干净,刘德威也是行伍出身,很清楚地方州府的各种小动作,养寇自重的事鲜有发生,最是痛恨,于是追问道。

“华亭侯所言可否属实,如何证明。”

“本侯手上还有几名土匪俘虏,最多明天抵达长安,届时一问便知,大人还可以派可信之人去伏牛山匪窝查证,匪窝虽然被本官一把火烧掉,但还是有蛛丝马迹,何况附近还有村民,一问便知。”

一番话掷地有声,不似作伪,众人脸色大变,如果利州都督真的养寇自重,驱使土匪杀官,再派府兵灭口,这个罪名就大,不等刘德威发话,魏征抢先说道。

“刘大人,本官认为有必要追查,以证事实,御史台会派人前往。”

“我刑部也要派人前往。”

李孝恭也表态,养寇自重可是大罪,形同造反,谁也承担不起后果,必须严查,何况他支持被李**着当然这个刑部尚书也是赶鸭子上架,眼前的可是的宝贝女婿啊。

刘德威点头说道。

“大理寺岂能落后?”

三人默契地点头,大理寺正厅里,李庸见三人答应,于是笑了笑,不管事后能否查处武士彟有没有养寇自重,有没有指使土匪伏击朝廷命官,一个执政不力,匪患横行的罪名跑不了,加上御下不力,丢失印信等罪,这辈子别想翻身,李二都保不了,火枪的事根本找到任何证据,那些清理工作早就被情报局的人抹除干净了,那些俘虏被李庸带回华亭关进劳改营,那些专业人员把他们训的是服服帖帖,保证说不出什么东西来,在李庸的观念里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他喵弄死你,想到这儿,李庸拱手说道。

“诸位,弓箭来源一事已经陈明,另外什么喷火铁棍之事也解释了,若无他事本侯先行告退,近期我都在府上,有事直接派人上府告知就是。”

“去吧,等追查清楚,本官一定还大人清白。”

刘德威说道。魏征也暗示道。

“别多想,本官一定秉公执法。”

李孝恭更是笑着说道。

“去吧,有空来府上喝一杯。”

“多谢三位大人!”

李庸感受到三人的善意,拱手一礼,转身离开,留给众人一个伟岸、不屈、桀骜的背影,回到宅子之后,专门负责给李庸做饭的厨娘就钻进厨房给他弄吃的去了,时间一晃又过去两天,第三天上午,薛仁贵亲自跑来报信说。

“司令,情报局那边回报,说长安城已经严重缺盐,不过,朝廷不知道从哪儿运来一大批盐,今天忽然开售,将紧张局势压下。”

“朝廷销售一大批盐?”

李庸诧异地问道,薛仁贵很笃定的点头,李庸猛然想到利州运来的十万石,心想,不会是那批吧?案子还没判,那批盐应该属于自己,李二居然拿出来销售,他这是一点不考虑他的感受啊,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李庸心思闪过于是对薛仁贵说道。

“我们在蜀地制作的盐无论品相、质量都高于其他盐,后续产量很大,供应的上,市场什么价,咱们低五文,五文可以买一斗米,只要不傻,老百姓知道怎么选,何况咱们的盐更好。”

薛仁贵不懂商业的事情,他是个军人,纯粹的军人,所以这些事情,李庸和他说也说不上,但是他就算是军人不懂,也能马上意识到李庸要和朝廷以及其他盐商对着干,盐商不怕,朝廷万一发怒,后果很严重,忍不住提醒道。

“司令,你这么一来,别人的盐可就卖不动了,万一圣上追究?”

“别担心,你去让找老光棍,然后传信给华亭,让丽婉照做就是,她知道怎么做的。”

李庸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他虽然不是什么金融家,也不是资本家,但要说和这个时代的古人打市场战,金融战,他后世的那些浅薄的智商是无惧这个时代任何人,现在他也是家大业大的人了,西山和华亭两个地方的上万百姓,还有西山营的陆军、海军,他的七个老婆,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了,是时候为以后打算,教教李二怎么做人了。

七天以后,长安京兆尹门口,朝廷为了平抑盐价,京兆尹奉旨搭建一个棚子销售青盐,抽调几名机灵的衙役招呼,一人走到路中间敲锣,顿时吸引经过的百姓围拢上前,有一百姓喊道。

“小六子,是不是朝廷又有什么重大事情?”

那个叫小六子的衙役非常得意的解释说道。

“各位街坊挺好了,大家不是缺盐吗?朝廷体恤百姓疾苦,特意运来一批青盐,价格低廉,品质好的没话说,都来看吧。”

“盐?哪儿呢?”

“看看!”

众人顿时来了兴趣,长安城缺盐已经有几天,大家早慌了,一袋袋盐打开,露出里面上等岩盐,有老者喊道。

“小六子,这可是最上等盐,只有官爷,大户人家才买得起,咱们老百姓哪里卖地钱?”

“三爷说笑,这盐可是朝廷特意调来解决大家困难的,上等岩盐搁以前要十文钱一斤,隔壁东市这种品质的盐都涨到十五文一斤,你还不一定买得到,圣人仁慈,体恤我等疾苦,现在只需要六文一斤,错过可就没有了。”

“六文钱,那确实不算太贵。”

“要不买点?”

“还是贵,买块盐石回去砸碎一样用,那个便宜,四文钱即可。”

盐石就是没加工的盐矿石,杂质很高,味道苦涩,但对于老百姓而言省着点能用一个月,更换算,这时,一名中年男子好奇地围过来,一边打听,得知情况后喊道。

“各位街坊都看过来,我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听一听”

说完摸出一个白纸包裹,拳头大小,小心翼翼的打开,露出里面雪白、细腻的物体,大家看不到,都好奇地盯着,那老者问道。

“郎君,此乃何物?”

“三爷,此乃雪花盐,您先尝尝。”

老者看起来威望很高,大家纷纷让开路,老者上前,伸出手指头捻了些许品尝,顿时眼睛一亮,由衷说道。

“好盐,味道纯正,比老夫吃过的所有盐都咸不说,还没有其他味道,好盐,好盐,这是哪儿买的,价格如何?”

“三爷,您是这个。”

中年男子竖起大拇指笑道,旋即小心将白纸包好,贴身藏起来,这才解释道。

“三爷,各位街坊,刚才那盐叫雪花盐,那可是请了妙龄女子亲手一点点研制而成,东市新开的一日三餐商铺今天开始售卖,想要的赶紧去,已经很多人在抢购。”

“别废话,你也不是富有人家,此物如此神奇,品质之高从未见过,价格必然不菲,你如何购买的起。”

三爷追问道,那中年男子笑着说道。

“三爷好见识,不过这次恐怕要失算,这雪花盐每户只能买一包,一日三餐的人说了,这一包足够吃一个月,用不了一个月又会有一批同样的盐过来,不用囤积,更关键的是价格,这一包只需四文。”

“四文?”

所有人听了大吃一惊,这官府的味道古怪、品相极差的盐石吃一个月也需要四文,而今雪白、细腻,一看就是好东西也才四文,这笔帐一目了然,傻子都会算。

“走,去东市的一日三餐。”

“没错,没想到这天底下还有这么有良心的商人真心为百姓的。”

“这到底是什么神仙手段啊?还妙龄少女亲手研制的雪花盐,肯定是好宝贝。”

“走走走~”

一会儿功夫,刚才围拢的人就轰然而散全部离开,只留下一干衙役在阳光中目瞪口呆,和几片树叶被风吹着飘过。东市新开的叫一日三餐的商铺,其实就是郑丽婉收购太子李承乾其中一个商铺重新翻修过,整个商铺主要经营的是柴米油盐,一日三餐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能让长安的百姓能买到吃饭的所有东西,商铺看上去敞亮,简洁,一楼已经是人山人海,无数人排着长队,他们都在翘首以盼,探头看着前方,生怕错过什么,一干西山民兵队在维持秩序,老光棍带着人匆匆赶来帮忙,因为老光棍在长安的掩护身份就是商贾,很有钱的那种,有认识他的人就立马问道。

“钱老板,这么多人排队购买,不会没货吧?”

“放心吧,足足运来一百大车,我家主人特意交代过,每户购买一包,每包足够每户用一月,用不了一个月第二批就能到,诸位安心。”

“钱老板威武啊!”

“钱老板真仁义,知道体恤咱们这些百姓。”

“四文钱吃一个月,还是那神仙一般的雪花盐,简直不敢相信,咱们不能亏心,价格涨点也行。”

老光棍本来要进去,听到这番话赶紧停下,这可是宣扬自家侯爷名声的好机会,但是他知道不能暴露李庸出来,所以他看着说话之人笑道:“可不敢,我家主人,人虽然不在长安,但是他经常教育我等,做生意就要仁义,我们知道大家生活不易,所以我家主人特意交代过这批货不能赚钱,保本售卖,大家念着我们的好就足矣。”

“钱老板高义~”

长安的百姓们纷纷喊道,语气是那么的质朴、真诚,老光棍赶紧带着一批人匆匆进去帮忙,贩卖速度顿时加快许多,但更多人闻讯赶来,大门口长长的队伍不减反增,四文一包的雪花盐消息如风一般刮过长安城,引发各方关注,没多久,杜如晦、房玄龄和魏征闻讯坐马车过来,在不远处停下,下车观察,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神色,魏征忍不住说道。

“杜相、房相,我怎么感觉要出事?”

“是啊,老夫也感觉不太好,这是在做什么?”

杜如晦看不透,房玄龄也看不透了,魏征更加看不透,三人再次沉默,猜测着种种可能,又过了片刻,魏征郑重的说道

“杜相、房相,无论这一日三餐做什么,这盐不能禁,四文钱就能吃一个月,而且还是上等盐,你我都未见过盐还能制作的如此细腻,毫无苦涩之感,这可是利民的营生,于百姓有利,老夫不允许任何人阻止。”

“你想过一个问题么?这么一来其他商号的盐就卖不动了。”

“卖不动也不能阻止,其他商号可以降价,有本事也像一日三餐一般制作成雪花盐,也卖四文一包,谁敢阻止这些利民营生,老夫弹劾谁。”

魏征郑重说道,老山炮就是老山炮,动不动就开炮,谁受得了,但是这次,杜如晦没有阻止老山炮,房玄龄当然也不会阻止,他们俩可说是百官之首的存在了,他们考虑问题更全面,更深入些,犹豫片刻后警惕地看看四周,用魏征才能听到的声音提醒道。

“下面京兆尹来报,说朝廷那批赈灾盐,六文一斤都没人买。”

“利州运来哪批?”

魏征反问,见杜如晦,房玄龄同时苦着脸点头的时候,老山炮顿时火气就上来了,骂道。

“活该,那批盐本就是李庸要求的赔偿,让利州都督武士彟帮忙运来,如果不是信任武士彟,李庸岂会让对方代劳,只需派手下走一趟就好,那利州都督武士彟也不是个东西,居然诬告李庸持有弓箭,还胡说八道什么喷火的铁棍,我看他是失心疯才对,等查证的人返回,看老夫如何弹劾他。”

“别上火,当前问题是雪花盐一经问世,其他海盐、青盐未来恐再无人问津,而其他盐商又不懂得制作雪花盐,各商号一旦联手,看起来这一日三餐好像不怕他们,但也存在隐患,还有就是朝廷扣下的这批青盐,如果贩卖不出去,圣上面子过不去,只会更责怪下来的。”

房玄龄提醒说道,魏征却不在意地讥笑道。

“商业竞争,各凭手段,我看谁敢跳出来?不过你说得对,雪花盐一经推出,整个盐市场都将发生变革,这下有好戏看了,我记得赵郡李氏和范阳卢氏都在贩盐吧?”

“你呀~”

杜如晦岂会不知道魏征心中有气,自己何尝不是心有不满?但朝廷不能乱,百姓不能乱,想了想说道。

“这一日三餐这么做肯定有他考虑,而且他们又是利民之举,咱们这些老家伙得帮一把。”

“杜相、房相。”

一名禁军内卫打马急匆匆过来,拱手说道。

“杜相、房相,圣人有请。”

“可有说何事?”

杜如晦反问道。

“有官员联合上书,弹劾一日三餐商贾,将雪花盐低价贱卖,恶意抛售,扰乱市场,圣人请杜相、房相和魏大人一起去甘露殿议事。”

对方解释说道,杜如晦、房玄龄和魏征三人交换个眼神,心想,麻烦来了,于是他们上了各自马车,杜如晦不放心地对一名贴身家将低声交代道。

“速去找老光棍,将联名弹劾一事告知于他,让其早做准备。”

“喏!”

对方拱手一礼,一拉马头匆匆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