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攻略指南 > 第一百二十四章李世民和隋炀帝

大唐攻略指南 第一百二十四章李世民和隋炀帝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世民现在开始正式上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快过年了,各州各道的大员开始轮番回京述职,这个已经不是李恪能搞定的事情。

李恪这边也开始今年的盘点。

从年初二月到现在的十二个月,李恪穿越了仅仅十个月,先后搞出了肥皂、白糖、印刷等几个挣钱的产业,还有钢铁厂试验高炉的投产,机床也制造出了第一台用机床生产的机床。

纺织机那边毛纺织已经能做到从产到收再到洗纺织的整个生产程序的技术突破,跟几个突厥可汗的沟通也差不多了,就等着明年大规模的购买羊毛了。

要想搞棉纺织明年还要大规模的种植棉花,李恪对于棉花种植没啥经验可以传授的,只记得小时候有一本作文选上说,种棉花要打头,打头能提高产量。

好在大唐不少花匠都有种植棉花的经验,李恪经过收集也搞到了几十斤的棉花种子。

众所周知种地是一个暴利行业,一粒种子种下去,到了秋天至少能接几百颗种子,几百倍的收益率,哪怕炒股赌博都没有这个利润率高。

所以今年种下几亩棉花,明年就能搞到几百亩的种子,后年就能有几万亩,大后年就是百万亩的棉花五年之后大唐就能实现棉花自有,这还没有算在海南那种地方种两季的情况呢。

李恪今年收入不错,每月香皂生意能给他带来大概一两万贯的收入,后来白糖出来了,收入逐渐上涨到五万贯每月,一年下来六十万贯还是有的。

然后李恪建了学校,修了工坊,搞了研究,到了年底府上还剩下大概二十万贯的盈余,这还是最后这一个多月因为天天上朝没时间搞新东西的缘故。

要是当时李承乾他们没有走,李恪可能已经到松江边去建船厂了,手里一分钱也不会剩下。

明年李恪主要是把纺织这一块机器都研究明白了,然后找几个勋贵家族一起搞棉纺织。

钢铁这边搞定持续稳产的高炉,小岭镇那边的路修通矿石能够顺利的运出来。

还有就是小秦岭那边的矿也要开始开采,那边可谓是直接产钱了,黄金和铜都是硬通货。

松江府那边继续存木头修建船坞开始试制大船,把水密隔舱技术用上,风帆技术也要革新,还有船舵技术,指南针技术,航海经纬度计算,海图绘制等等很多都要开始准备。

如果需要明年还要帮李世民开采登州那边的金矿,顺便在登州建船厂研究战船为对高句丽作战准备船只。

李世民要是往西往北甚至往南打李恪都会劝他多做准备,等准备充分了大唐国力再强一点再打。

唯独这打高句丽还有倭国李世民什么时候打李恪都支持。

没有困难要打,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打,虽然高句丽人并不是那群高丽人的祖先,但是高丽人自己为了给自己脸色贴金说那是自己的祖先,这就是李恪支持高句丽人挨揍的主要原因了。

倭国那边更不必说,打你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借口,不管谁打倭国我都支持,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行,不为别的,就是喜欢看它们挨揍!

李恪之所以没有跟李世民提倭国的大量金银,就是想着等大唐灭了高句丽之后趁着大胜之威海陆并进一举荡平倭国。

你现在跟李世民说倭国有金银矿,李世民就算再想,没有船没有能力渡海想也白想,时间久了热情过去了也就抛在脑后了。

可要是大唐打完高句丽之后,庞大的海军没地方使了,陆地上都已经到了高句丽了,这时候军费也花的差不多了,正需要钱,李恪告诉他倭国有钱,那都不用鼓动,军队嗷嗷叫的就过去了。

当然要是李世民实在不想打,李恪自己动手也要打,反正只要李恪造出风帆

战列舰之后,封锁倭国海域不跟玩一样。

到时候派几千火枪队打那群竹甲的矮子那还不手到擒来。

这要是后世,直接告诉皇帝倭国那帮夜郎自大的家伙敢自称天皇,这就够理由揍他了,可惜李世民这个时候天皇这个称呼还没有。

天皇这个称呼是从李治开始的,李治觉得自己文治武功比肩李世民没有问题,历代无出其右,封禅泰山之后在武则天的鼓动下自称天皇,然后武则天称为天后。

那个时候这群矮子正是崇拜大唐崇拜的不行的时候,那是有啥学啥,所以回国之后自己的倭王跟着也改叫天皇了,后来大唐这边叫天皇不时尚了,倭国那边还没有改过来。

怎么得,你们倭国皇帝比我们中原皇帝强?还是我们自称天子你们称天皇,想当我们的爸爸?这样的理由一出来,倭国保准挨揍,打它们满朝文武都得支持,谁不支持就是不忠不孝!

看李世民这身体,这么重大的打击之下,估计不会比历史上活的时间长了,所以李恪要提前布局,怎么也要满足李世民超越隋炀帝的愿望,把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未完成的事情给完成了。看書菈

说起来也搞笑,大唐的史书把隋炀帝写的一无是处,荒Yin无道,残暴不仁,不忠不孝,但是隋炀帝依旧是李世民心中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大唐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科举制度都是隋朝的延续,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改变。

大唐用着隋炀帝挖的大运河昼夜不停的朝长安运粮食,才发现没有运河长安的人早就饿死了。

发现长安粮食依旧不够吃拐回头不得不继续用隋炀帝的两京制度,继续建造东都洛阳,到了武则天的时候干脆搬到洛阳改为神都。

隋炀帝的时候突厥人乖乖臣服,杨广几次出巡夸耀武力震慑不臣,草原乖的跟孙子一样,李世民用来多少年才让草原再次当孙子?

隋炀帝的时候,高句丽正在上升期,其威胁虽然不至于像满清,要是任其发展那也是辽金那种级别的威胁。

隋炀帝打了三次,虽然没有灭掉,但也遏制住了其发展的势头,李世民也亲征了高句丽,只能算没有败而已,一直到李治的时候才彻底灭亡高句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