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攻略指南 > 第一百二十三章结束监国

大唐攻略指南 第一百二十三章结束监国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恪微笑着:「我是想让孙道长担任太医局的医正。」

孙思邈立刻摇头:「不行,我对当官没有兴趣……」

李恪看着他:「难道你不觉得天下百姓需要的就是一个不为当官的医正么?」

孙思邈疑惑的看着李恪:「这个是什么意思?」

李恪解释道:「如果一个医者为了当官才去当的太医,那么他就会为了跟勋贵***拉关系天天去这些人家里,为了给皇家拍马屁换取更高的官位眼里只有那些贵人。

大唐最高的医疗部门最优秀的医生等人眼里没有百姓,这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是何其悲哀?

在我看来真正的太医正不应该一个眼里只有***贵人的御医,而是一个为天下万民请命的真正医者。

这也是当初孙道长毅然辞去父皇的邀请要给百姓治病是一个道理。

但是大唐需要的不是一个孙道长,而是千千万万个孙道长这样的医生。

我听说民间生十个孩子能活到成年的不过四五个,一场小病得不到医治都可能导致孩子夭折。

如果大唐有千千万万个孙道长这样的医者,分布在大唐的各县各乡,为百姓看病。

那能多救活多少孩童,这是多大的功德。

通过这次办学孙道长也看到了,凭借一己之力很难改变大唐的状况,但是教而育之,言传身教,一旦事成就是千秋伟业。

如果孙道长成为大唐的太医官,研究疫病,兴医学教育培育医生,使得天下百姓能够看的着病看的起病才是真正的大善!」

孙思邈有些心动:「我要是让太医院变成为天下百姓看病的医馆,恐怕那些权贵不会愿意吧?」

李恪笑着说道:「至少父皇和我是鼎力支持的,如果能让大唐百姓生育的孩子成活率提高一倍,那么二十年之后大唐人口岂不是就能翻上一番?

至于权贵那边,给他们准备些好医生就是了,百姓需要的不是名医和神医,而是能够处理日常疾病,让大家能够看得起的医生就行了。」

孙思邈犹豫了一会:「我要回去想想,这件事兹事体大……」

李恪摆手:「那今晚孙道长好好想想,明天我在朝堂上会提议由孙道长带队去太行山看看疫病的情况,如果孙道长能借此机会写一本大唐防疫手册。

到时候我一定能说服父皇在太医局专门设立一司负责大唐防疫事务,等积累几个功劳足够担任太医正,然后咱们一起出手改革太医局,大力培养医生,刊印医书等。

让天下百姓都能看的起病!」

孙思邈点头:「如此,我愿勉力一试,只希望殿下能够不忘初心。」

李恪大喜:「好!孙道长尽管放心,此事我一定全力支持!」

第二天的朝会上,李恪专门把这件事拿出来说:「自古疫病无小事,我觉得不能顺便派一个人去看一眼就了事,正好孙思邈道长在京城,不如让他带人去看一看,希望能救治更多的百姓,找到疫病的源头。」

李恪这话一说朝堂上当即为之一静,有人是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人则是觉得李恪请不动孙思邈,还有人觉得李恪说得对。

见无人反对李恪接着说到:「那就任命孙道长为疫病巡查大使,前往太行山查明疫病源头,救治百姓,地方官员务必竭力配合防疫需要。」

中书省没有了长孙无忌剩下的人也不敢不听李恪的命令,只是疫病这巡查大使是个什么职位?该怎么确定职级?

倒是魏征站出来问道:「最近陛下身体不适,正需要孙道长留在身边诊治调理,若是让孙道长离开,那陛下的身体怎么办?」

李恪问道:「没有孙道长太医院就看不

了病了?而且父皇这个是心病,即使孙道长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还是要父皇自己慢慢的调理。」

李恪安排完之后继续听大家汇报的事情,等朝议结束李恪去见了李世民把自己的想法跟李世民说说。

李世民听完之后点头:「若是真的能够找到疫病源头制定防疫的条陈办法,也是善莫大焉,朕这里你们不用担心,朕心中难过这几日已经好多了。」

李恪拱手离开,去处理奏章。、

到下午的时候,李恪回到蜀王府一部分机器已经运到工人正在进行重新安装。

李恪直接到纺织这一块工坊工人正在规制东西,把管事的工匠头目喊来:「接下来一段时间,纺织机的研制为蜀王府的重中之重,要人给人,要钱给钱,需要其他工坊配合的其他工坊也会全力配合你们。

支持给到了,我希望你们能尽快拿出一些成果来!」

管事的额头见汗:「殿下,臣等已经尽力了,怎奈自己能力不足,还请殿下多找人才,若是有合适的人选,臣情愿让贤。」

李恪摆手:「不要害怕,接下来一段时间孤会帮你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管事的无语了,能不害怕么,李恪这么一说他更害怕了。

李恪问道:「现在整个工序卡在哪一步了,还有哪些问题急需解决的,你整理一下等机器安装好我再过来看,看看有没有解决方向。」

之后的几天朝堂并没有出现什么大事,大唐的一帮重臣轮番进宫劝李世民赶快上朝,李世民愣是拖了十多天才决定三天一朝,其余的还让李恪来。

李恪直接傻眼了,这特么的怎么成我的事情了?

不过李世民上朝之后就召见了长孙无忌,勉力了一番之后,长孙无忌的病就好了。

李恪防备了两天发现长孙无忌竟然没有找自己的麻烦,这反而让李恪更担心了。

众所周知,坏人是不会突然间就变好的,坏人不做坏事,开始沉默,那他一定是憋着准备干更大的坏事呢!

如此过了一个月,李世民终于开始正式上朝,李恪终于不用再天天处理奏章。

蜀王府研究项目的搬迁也全部完成,纺织机器研制那边也开始了正常的工作。

李恪的蜀王府七曹经过一个月的填充调整也终于有了一点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