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攻略指南 > 第一百一十四章直谏是阴谋

大唐攻略指南 第一百一十四章直谏是阴谋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个儿子还有探矿的本事:「你说的山东金矿之事,那边已经传来消息,确实找到了金矿。

朕准备派人大力开采,但是朝臣反对的声音很大。魏征说‘陛下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陛下有此功夫不如选贤任能,而非专言税银之利。

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陛下欲效仿桓、灵邪!」

李恪无语了:「什么叫父皇比做恒、灵,父皇取财货是为了自己享乐么?大部分还不是用于百姓,父皇多开采一份,则天下百姓少交一份税,怎么就扯上贤才了?

朝堂那么多贤才,你不发工资试试,看看几个贤才能饿着肚子干活,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再说了,恒帝灵帝怎么了?汉朝到了他们在位的时候,田亩被世家控制殆尽,百姓无立身之地,国家无可用之兵,如果不是恒灵搜刮财富从建西园八校,黄巾之后大汉就不复存在了。

黄巾暴乱的时候,那些主力还不是朝廷西园军出兵镇压的,正因为各地暴乱太多兵力不够,为了不使百姓受苦,让各地自己招募军队自己剿灭黄巾残余,才导致军阀横行。

要是恒帝灵帝能有更多敛财手段,多建军队,大汉天下说不定能再延续百年。」

李世民一下子被李恪这逻辑搞不会了,一时间沉默无言。

李恪劝道:「父皇,您可别就听那些朝臣瞎说,又是与民争利啦,又是无故损耗民力啦。

这都是瞎扯淡,这开采矿产冶炼是一般平头百姓能干的?这肯定要大量资金技术支持,谁有这些,到最后还不是便宜世家大族,或者地方豪强。

他们本来就跟咱们不一心,又得了矿产的利润,开矿又聚集了大量的矿工,一旦闹事那就是大事。到时候又有钱又有人,那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才是伤及百姓。

咱们不开采交给别人开采,那不是资敌嘛。

他魏征那么有本事,张嘴贤才闭嘴修身,他有本事靠一张嘴一身正气把天下平定了,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才是真的本事。」

李世民无奈摇头:「你怎么对他这么大的意见,有道是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果身边都是阿谀奉承之辈,那你怎么明辨是非善恶?」

李恪不屑的说道:「他要是指出为政的得失,说出大唐各地的问题为国献策那我肯定不会说他什么,甚至很高兴很支持。

但是他这种揪着皇上家事小事在那天天喋喋不休,让您修身,让您养德,让您这让您那,父皇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不是庙里泥塑的菩萨,你让他有啥品格就怎么捏怎么想就行。

父皇您要是惯着他这臭毛病,并且天天夸奖,那以后百官还不以这个为荣,后世还不个个直言劝谏,甚至一言不合来个死谏,到时候才是朝廷最大的祸害。

我觉得这些史官以皇帝虚怀纳谏为美德,标榜直言直谏的铮臣就没有安什么好心,他们就是想潜移默化的告诉皇上当皇上就该这样。

他们是想让皇帝当庙里泥塑的菩萨那样任他们摆布,最后他们治理天下,皇帝负责点头就行,皇帝不听话就是品德不行,皇帝要是想跟他们争东西,就发明一堆话,什么与民争利,什么劳民伤财。

那时候才是天下的悲哀,皇帝成了提线木偶,那天下还是大唐的天下么?」

李恪这个可不是危言耸听,在他看来,历代文人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甚至到了大明的时候他们就快成功了。

结果来了一群野蛮人,他们不吃那一套,举着屠

刀架在脖子上,他们这群读书人就乖乖的自称奴才了,那一个孝顺啊,好像当初的直言敢谏的理论不是他们编的,让皇帝修身养德的话他们从来没有说过。

如果李恪也是这些朝臣的一员,他肯定也劝皇上要直言纳谏,但是现在,不好意思,咱们不是一伙的。

我现在是皇家!我要站皇家这一边!

李世民听完之后也陷入了沉思,如果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那么真相就没有了意义。李世民自己就会补充整个证据链条。

当然李世民也没有完全赞成李恪的建议。

很多人都觉得古人傻,拿着现代理念过去古人就会惊为天人,立刻答应照搬。

其实并不是,很多后世的经验放到古代并不适用,举个例子来说,后来的世界西方的经验是建立在商人的基础上的,商人获得财富之后,各种革命暴乱?然后是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他们的政体的根本就是为了有利于资产阶级,鼓励开工厂,鼓励经商,鼓励一切有利于资本家的事情。

另一个咱们也不用说了。

但是大唐是什么,那是以地主阶级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依附于土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才是根本,他们的政策自然更有利于地主掌控土地,哪怕是皇帝,本质上也是一个大地主而已。

大唐的税赋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田赋,田赋的基础是均田制,南北朝到隋唐的战乱中原人口锐减,大量土地撂荒,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给百姓耕种,李世民收取地租加税收双重收益。

府兵制度也是依托于均田制存在,包括给贵族的赏赐给官员的俸禄,那都是以田产为主。

而李恪提出的改革,要么就是兴工业,要么就是搞商业,要么就是开矿,这些东西催生的是什么?那是资产阶级,是一个新兴的团体。

他们的财富不再依托于土地的多少,权利不再是掌握耕地和农民的多寡,想要的也不再是朝廷赏赐的田地封建,那对于大唐的冲击那是直接冲击到了社会基础上面了。

李恪想让李世民开矿赚钱,而朝臣反对,觉得皇帝不应该想着靠开矿赚钱,而是应该修身修德,把天下治理好了,把封建的基础稳固了,你搞开矿进行工业化,那我们算啥?

最重要的事情是,凭啥不带我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