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八十章 坏消息与好消息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八十章 坏消息与好消息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的几天。

许远先在自己穿越联盟公司所在的工业园内,又租了个仓库下来。

面积约2000平,月租金20万,许远交了半年的租金 押金,因卡内余额不足,还找宋佳芸借了五十万。

这个仓库被他命名为“2号仓库”,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存放从明末世界带过来的特产和物资,又以2号仓库的面积,最多囤放个上万吨物资,是没什么问题的。

之所以要跟1号大仓库区分开来,主要是为了避免产生混淆,便于进行管理。

至于合作伙伴,许远心里也有相应的方案。

比如铜料,这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让总经理朱云天,去找几家需要用到铜料的工厂即可,只要铜料品质不差,价格上再稍微优惠点,根本不怕卖不掉。

干海鲜的话,也让朱云天负责联络,寻找相关的代理商经销商,华夏百姓每年要消耗干海鲜百万吨,许远这里供应的每月上千吨的量,对某些干货经销商而言,不过是毛毛雨而已,一家就能吞的下。

古代的药材也是如此,也可让朱云天去寻找联络药材市场的经销商,跟他们洽谈合作,只要药材品质好,识货的经销商肯定愿意买。

而价值极高的野山参,属于顶级的奢侈品,是有专门的拍卖市场的,许远打算把野山参交给宋佳芸去运作,她那边也是有一些路子的。

包括将来的黄花梨木家具,与古代老手艺人制作的金银珠宝首饰,也都交给宋佳芸跟她的家族去经营,卖出一个不错的价格,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等等!

要知道在宋佳芸那里,许远的人设,是在国外淘金发展的矿老板,怎么这又是倒腾野山参,又是弄来黄花梨木家具、金银珠宝首饰的,经营范围变这么广,又该如何解释。

可别搞的为了圆一个慌,最后不得不编无数个的慌。

对这个的问题,许远确实没想好该怎么解释,也不想动那个脑筋,如果宋佳芸问了,他可能会说他金矿旁边的山上,长了许多的野山参不说,居然还有大片的黄花梨树林,金矿里面还有银、玉石、翡翠等伴生矿,而为了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就在金矿旁边开了个珠宝首饰厂,聘请了很多厉害的老师傅。

这一套的解释,宋佳芸会不会相信,许远不太清楚,但自己作为她的丈夫,她肚里孩子的父亲,许远相信,她应该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得到真相之类的,宋佳芸不是那种唠叨啰嗦的女人。

当然如果许远失策了,出于强烈好奇心,宋佳芸一定要找到那个答案的话,自己穿越客的身份,告诉给她也无妨,毕竟以两人的亲密关系,宋佳芸不至于做出不利于他的事——只是许远会尽量拖延那个说出真相的时刻,拖的越久越好,因为不管什么秘密,两人守住的难度,必定远大于一个人。

……

视角回到明末世界。

崇祯五年,正月初十。

京城,紫禁城皇宫内,比往年要清净萧瑟了许多,戏班子吹吹打打的声音听不见了,减少了木炭与蜂窝煤的用量,从而烟火气都减弱了许多,更不用说什么浓郁的肉香味了,御膳房里三天都不见得飘出一次。

怎么回事?

崇祯皇帝朱由检,去年可是找许家庄借了足足200万的银元,再加上盐税、田税、丁赋之类的,全部加起来价值接近300万两,足够他今年过一个肥年了,天天大鱼大肉都没问题。

怎么他没有过上肥年,甚至过的比去年还要惨一点。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败了。

关外的大凌河之战,惨败!

大凌河城坚守三个月,城中七千军马食尽,筑城民夫与饿死的士兵也被吃掉数千,炊骨析骸,古所未闻,但依然无法坚守,祖大寿只得下令将不愿降的副将何可纲推出城头斩首,然后带领剩下的上万军民投降皇太极。

至于前去支援大凌河城的大明援军,在崇祯砸下的百万银元 10万石粮食的刺激下,第四波的援军确实出发了,足有五万人之多,在监军道张春率领下,表现的十分勇猛,一度打的后金军节节败退,给其造成较大伤亡,只是张春摆出的战车阵,遇到后金军摆好的四十门红衣大炮后,车阵很快被轰破,全军溃退,撤退路上又遇到后金军埋下的伏兵,四面杀出,监军道张春与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只有总兵吴襄和宋伟仅率数十人侥幸逃归。

这支五万多人的大明援军,几乎全军覆没。

同时也宣告大明在关外最有战斗力的“关宁铁骑”,被后金彻底的摧毁与收编,虽然也有少数“关宁铁骑”的种子逃了出来,后面组建了新的“关宁铁骑”,照样在关内天下无敌,但早被建奴一次次打的没了魂,打的丧失了血勇,对后金军再起不到半点的威慑和牵制作用,甚至最终选择了投降。

大明最硬的那根骨头被打断、碾碎了。

当然建奴大军的损失也不小,比正常历史时间线里的损失惨重的多,短期内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至少得休养个一两年。

只是结果依然没有改变,大明惨败,建奴大胜,为这场战争投入了几乎所有内帑钱粮的崇祯朱由检,又陷入到自闭的状态,根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朕明明有钱了,内帑里近三百万的钱粮,全拨给了关外的将士,足饷足食,为何还是如此惨败?”

朱由检想不通,也非常愤怒,处置了大批办事不力的官员,下狱论罪的就有几十个,蓟辽督师孙承宗上表告老,他立刻准许,朝堂文武百官,谁都不敢再触他的霉头。

“大捷,大捷啊陛下!”

这时太监王承恩快步进入内殿,一脸喜色的跪地道:“陛下,山东大捷!通州总兵杨御蕃、天津总兵王洪、蓟门总兵邓玘知耻后勇,用袭扰诱敌之计,在沙河会战中阵斩东江叛军两万,解莱州城之围,尔后不顾酷寒,穷追不舍,直捣叛军老巢,于正月初七攻下登州,全歼叛军,贼首孔有德**而死!陛下,三位总兵不负皇恩,只用区区两月,便让山东安定,当重重嘉奖,作为天下将门之表率!”

“当真?”

朱由检精神大振,一脸惊喜,问道:“如此大捷,大伴你是如何得知?为何不是兵部告知?”

“陛下,是许家庄的蕲代表告诉咱家的,许家庄用电报传递消息,瞬息可到,而山东大捷千真万确,奴婢愿用人头担保,最多三五日,兵部也会得到捷报,证实奴婢所说!”

王承恩道,这些天陛下的苦闷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许家庄蕲代表给的消息太及时了,所以就算会有朝臣攻击他交好许家庄,他也要让陛下提前高兴一下。

朱由检当即询问他山东之战的具体情况,王承恩一一答出,绘声绘色,不似作伪,便高兴的站起来,在殿内兴奋的走来走去,连连道了好几声的好,压抑心情一扫而空,还派人去御膳房那边吩咐,今晚要多做几个好菜肉菜,要好好的庆祝一番!

但在这时。

户部尚书毕自严、户部右侍郎刘重庆、四川道御史王万象等大臣联袂而来,请求面君见圣。

崇祯只得稍稍克制喜悦心情,在东暖阁见了他们。

这些大臣一见到皇帝,便纷纷跪地,开始告状与乞求:

“陛下,山东矿商作乱,四处毁家屠户,戕害良民,山东士绅百姓被这些矿商害惨了!”

“许家庄在背后扶持矿商叛乱,图谋的是山东矿山土地,图谋的也是大明江山啊!”

“东江叛军不足为虑,山东矿商危害更甚,当先剿灭矿商与背后的许家庄!再剿叛军,若能招抚也可,唯独矿商与许家庄,绝不能容忍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