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六章 地主们的意动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六章 地主们的意动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赐,一共收上来多少地了?”

登记工作完成后,队长王龙问负责统计的顾天赐道。

“306户村民,合计收上来1867.4亩土地,水浇地约占三分之一,旱地占三分之二。”顾天赐道。

“陆家村的田地大概有三千亩,我们只收上了六成的土地?”

“差不多,剩下的基本都是地主的地,而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水浇地,却掌握在村里少数几个地主手中,他们都没有把土地卖给我们的打算。”顾天赐道。

王龙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得准备啃硬骨头了。

要想把地主手中的土地收过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何况有些地主,是有秀才、举人、进士等有功名在身的乡绅,享受不同配额田产的免税政策,将土地投献到他们名下的百姓也很多,是封建社会最顽固的利益群体。

要想拿到这些地主的土地,是难度极大的事情,哪怕开出极其优厚条件,天价收购,也不见得能奏效。

两年前许家庄建立的时候,就在地主头上碰过钉子。

“明天,我们去登门拜访下几位地主吧。”

王龙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知道要打一场硬仗了。

实际上!

建立新庄园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土地都征收上来,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也根本不现实。

只是为了提高耕作的效率,便于机械化的发挥,建设庄园需要的,是一块大而完整的地。

要求地势平坦,较少有河流、森林、山丘、沼泽的阻隔。

形状最好是方块形、圆形、多边形都行。

中间要留一块数十亩的地,用于建造棱堡。

清除田埂阻隔,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不能存在有属于他人的‘钉子地’,混在集体庄园的土地中。

即划定在庄园范围内的土地,必须得全部属于庄园,不允许任何人的田地,影响庄园的规划与完整。

本着以上这些原则,针对那些地主们而言,不择手段的买走他们的土地是下下之策,但只要能让地主的田地,不再庄园范围之内,目的就达到了,当然能买下他们的田地更好,那是最理想的情况。

……

陆家村。

举人陆敬珙的大宅客厅中,坐着几位村里的大人物。

坐上首位置的陆举人,是村里最大的地主,拥有良田五百亩,靠近大沟河的那一大片水浇地,全部是他家的,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村里最富裕的大户。

但此刻,面对许家庄开展的轰轰烈烈的集体庄园征地活动,陆举人不由得产生了一丝危机感。

“陆老爷,我们的地,绝对不能卖给那个许家庄,一亩都不能卖!”

村里的李延之李秀才,态度强硬坚决的道:“许家庄包藏祸心,图谋不轨,是想要断我们的根基啊,倘若把地卖给他们,我们就完了。”

“延之兄,你说的有道理,不过那个许家庄,是有备而来啊。”

另一位秀才道:“许家庄财雄势大,为了征收土地,会采取各种办法,堪称不择手段,他们先礼后兵,先加价收购,二十两银子一亩的地,加价到五十两、一百两,十倍溢价收购,用这种办法摆平一部分人。”

“倘若溢价收购失败,他们会提出土地置换的方案,用大田换小田,肥田换瘦田,近田换远田,让换田者觉得占了便宜,用这种方式摆平了不少大户。”

“如果溢价收购、土地置换都不管用,大户就是不愿意卖田换田,为了达到目的,许家庄会勾结盗匪,绑票勒索,将你的孙子、儿子拿在手上,不答应就撕票!另外许家庄还用蝇头小利,拉拢所有的农户,雇佣了大量的长短工,造成劳力短缺,我们乡绅的地,就没什么人种了,即便能雇到人,花的银子也会更多,得不偿失,久而久之,我们就撑不下去了。”

“这是釜底抽薪的绝户计啊!”

李秀才脸色发白,身形一晃,感到十分的不妙。

虽说他家只有良田五十亩,但他自己是不可能下地干活的,那种活是给泥腿子们干的,他金枝玉体,如何会干农活?

陆举人的脸色也不太好看起来。

许家庄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软的不行来硬的,硬的不行来狠的,狠的还不行就来绝户计,别说一般的地主,他都觉得很难顶得住。

“这个许家庄,当真是目无国法,无法无天啊,难道就没人治得了他们么?”

陆举人的儿子陆胜文,拍拍茶几,一脸愤怒的道。

这话引得众人沉默。

许家庄之豪富,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那位海外来的海商许远,更是富可敌国,拥有钱财无数。

这一点,就从陆举人家中出现的白糖、玻璃镜、打火机、香皂、座钟等商品,就能看出。

而为了置办这些物品,陆举人花了超过5000两白银,积攒了好几代的家底,花掉了一小半,这还是有所克制的结果,若是去学那些真正的大户,为了消费许家庄的商品,每年花掉上万两都不稀奇。

在古代,钱能通神,钱也是万能的存在。

虽说功名更加重要,权在钱上,但许家庄能安然屹立到现在,本就证明其靠山过硬,或者自身实力强悍,不然早就被撕碎瓜分了。

……

第二天。

王龙、顾天赐登门拜访。

陆举人虽然有些抗拒,但还是以礼相待,令人奉上好茶,不敢怠慢得罪。

客厅里。

寒暄一阵后,王龙说出了自己的目的,说陆举人的五百亩良田,有三百亩左右,处于集体庄园的规划区内,不知陆举人能不能忍痛出让,许家庄愿意高价收购。

“王贤侄,陆某能不能以良田入股你们庄园,分文不要,只要每年给我一半的分红即可。”

陆举人说出了他的方案,想要入股集体庄园。

因为他也亲自去许家庄参观过,那种亩产上千斤的小麦、玉米,亩产万斤的土豆、红薯,这些高产农作物丰收时的场景,还有那些钢铁怪物般的农用机械,都彻底颠覆了他的世界观,让他放下了作为举人的所有傲慢。

随即他也看到了巨大的利益。

假如他家的五百亩良田,也都种上高产作物,也使用钢铁机械耕作收割,带来五倍、十倍的产量后,他一年能赚多少钱?

只是许家庄提供的良种有限,加之耕种不得法,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去年他家种的五亩高产作物,并没有想象中的高产,只增产了两倍左右,带来的是小失望而不是大惊喜。

想必只有在集体庄园的模式下,才能取得真正的增产,小打小闹是不行的。

所以陆举人产生了加盟入股的想法,想着五百亩的良田,加入集体庄园后,全部实现了十倍增产,他得其中的一半,那也有五倍的收获,把地入股给许家庄,并不是吃亏的事情,反而大赚。

“我们庄园不接受土地入股。”

王龙却果断拒绝道:“我们能提供的最好方案,是那三百亩规划区内的良田,我们以50两一亩的价格买断,或从其他地块分割350亩进行土地置换,如果贤伯父愿意配合,以后就是许家庄的优先合作对象,享受优先购买良种、农具、农药、化肥的资格,甚至可以租用大型机械帮忙收割,出产的粮食,也可优先卖给我们的加工作坊,不用担心销售问题,价格尤为公道,保证不会吃亏……”

王龙列出诸多优惠条件,让人得出结论:只要跟集体庄园合作捆绑,哪怕是入不了股,也能得到大量好处,分享庄园带来的福利。

“父亲,我觉得可以答应!”

陆胜文忍不住心动了,在陆举人耳边道:“父亲,许家庄擅长耕种经营,产出惊人,跟他们合作不亏,不如同意土地置换,成为许家庄的优先合作对象。若是不同意合作,得罪了许家庄,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陆举人不动声色,但也微微点头,明显意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