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404章 方以智的离开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404章 方以智的离开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惊呆了。

方以智简直惊呆了,难以置信皇帝会说出这样的话。

放弃三百多座的皇家农庄,放弃五百多万的庄民百姓,等于是放弃他方以智十多年的呕心沥血,这样的话语,皇帝陛下怎么开得了口啊。

还是以轻飘飘的语气,十分轻松的说了出来。

且没有半点商量的意思,就是一个通知,一个改变不了的决定,要求他必须接受。

当然也有补偿,那就是让他方以智,进入朝堂之中,担任侍郎级别的大臣,能够经常面见皇帝,成为最信任的大臣,只要表现的好,做出成绩,若干年后,完全有可能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甚至是宰辅,站在一个臣子难以想象的巅峰位置,相当于实现了那个最高的梦想,作为有着类似愿望的方以智,若是能坐上那个人臣顶点的位置,他也是非常乐意且高兴的。

毕竟辅左明君,实现那些难以想象的愿望,去做出千古未有的功业,是每个忠臣脑中最能让他兴奋的事情,方以智也是如此,还有卢象升这类的人,也是如此。

只是……

十多年的心血啊。

皇帝居然就这么让他放弃了,田地庄园全部卖掉,青壮庄民,全部送到海外,去开拓海外庄园,去做回报率更高的项目,收获更多的利益。

可是这样的话,怎么能轻飘飘的就说出来啊?

要知道南洋远在万里之外,这么远的路途,会有多少人在颠簸的路途中死去?会有多少个家庭,被迫承受远离故土的痛苦,去万里之遥,开始新的艰苦,适应难以适应的环境,承受那不低于3%的死亡率,不得不做好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比如海外的那些土着。

何况华夏的百姓,即便过的十分艰难困苦,也还是十分安土重迁,不愿意跑到外乡去受苦,受别人的冷眼与白眼,只要不是没得选,或者极其渴望改变自身的命运,没人愿意出走上万里之远。

但皇帝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如同一道圣旨,轻飘飘的决定五百多万青壮百姓的命运,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让方以智怎么接受的了?

他只能开口解释和劝说道:“陛下,不可,真的不可啊,这些皇家农庄不能卖掉啊,那五百多万的青壮百姓,不能抛弃啊,这些都是臣付出了十多年的心血才建设起来的啊,虽然带来的收益不多,但也绝对不少啊,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多的,只要全部经营得当,一年赚个上千万银元,是完全没问题的,另外,这五百多万的青壮百姓,也是皇室的基本盘,是优质的兵员来源,是最支持最信任皇室的一群人,他们对皇室对陛下,都是一心一意,无比的忠诚,不能因为他们赚的稍微少了点,就觉得他们没用而嫌弃之,日后皇室若是遇到了困难或危机,只有他们,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一群人,陛下万万不可出此下策,犯下湖涂啊。”

“湖涂?”

朱由检的脸色不太好看,道:“爱卿,就因为朕不想继续湖涂,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不然继续那么下去,朕这个皇帝,早晚被人给弄下去了,第六名,大明商业富豪榜上,已经有五个势力,年收入超过一亿银元了,排第一的关宁军甚至超过了五亿银元,过亿的更多,朕的皇室,居然只拍第六,若是继续这么下去,不采取点行动的话,明年还会往下掉,甚至掉到十名之外,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么?比朕有钱,比朝廷还有钱的势力,可能会增加到十个,也就是说,朕的帝国之内,会有十个势力,会比朕还有钱,而朕的钱,要养兵,养民,要赈灾,要搞一些基建,要做这样那样的事情,别的势力却什么事都不用干,只要做好他们自己就行,若是他们突然心血来潮,突然拿出钱来,招兵买马,干出造反的大事,哪怕只是十万精锐,朕的大明可能也抵挡不住,朕就得乖乖的让出屁股下的位置,让出这锦绣河山,这就是没有钱的下场!”

“陛下,您实在是多虑了,现在这个时代,不管是什么势力,都更喜欢赚钱,不太愿意坐江山,因为没有太大的好处,只是面子上比较好看罢了。”

方以智只得劝说道:“您看看江南许家庄,现在每年的收入,都是百亿银元以上,财力物力是朝廷的百倍,但依然没有选择造反,而是去圈占更多的膏腴之地,甚至去海外大肆的拓殖,掠夺海外的资源,对大明,对龙位,确实没有太多的兴趣,因为这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即便坐上了皇位,只要不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又不过是三百年的兴衰周期罢了,而若是不那么贪心,只是守着富贵生活的话,混个五百年家族,八百年家族,千年家族,都没有太大的问题,皇位虽然诱人,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那就是个火山口,除非是那种特别想体验至高皇权风光的,没人愿意做出造反的选择。”

“更何况,现在皇室的利益,已经跟许家庄牢牢绑定,结成了儿女的亲家,现在再有什么势力,胆敢打皇权的主意,就算陛下能容忍,许家庄也不可能放任不管,肯定会插手介入……安全,皇室肯定是非常安全的,陛下是忧虑担心太多了,这真的没有必要。”方以智进行劝说。

“呵呵,没有必要,这是你这样的忠臣,该对朕说出的话么?”

朱由检冷冷的看着面前的方以智,道:“朕也不怕传扬出去,就对你直说罢了,朕不是守成之君,也不愿意当庸碌无为之君,朕要干大事,朕要成为千古第一皇帝,所以凡是对皇权存在较大威胁的,灭,凡是朕还要有钱的,杀!凡是不停朕之号令,不愿意老实交钱纳税的,同样也是杀!直到杀的这个世界,朕的话,全世界必须得听,不得不听为止,让至高的皇权,凌驾于所有人之上,这便是朕的野望,可惜,朕今年三十多了,身体有点疲惫了,不知道能不能多活个一二十年,若是能有二十年给朕,再多来一些贤臣良将,如今这畸形不堪的山河,未必不能收拾,但朕还是失望了,朕的野心,朕的决心,便是爱卿你这样的诸葛武侯般的人才,都不能参悟,反而劝朕不要过于强求,最好躺平,失望,朕太失望了。”

“陛下,要让皇权重新凌驾于众生之上,这已经不可能了啊。”

方以智摇头道:“如今民智已开,江南之地,更是人人读书,人人推崇自由平等之精神,皇权还想再高高在上,乃至于凌驾于自由平等之上,这已经不太可能了,只能是接受时代变了的结果,改良统治的模式,并将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把百姓的需要与渴望放在第一位,才可能皇权牢固,才能继续得到拥护,若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无法成为帝国表率,哪怕是陛下圣君之躯,也得低下头颅认错啊,而这样的理论,许家庄那边早就传了许多遍了,许庄主许远,也以身作则,亲自示范了无数次,所以现在的许家庄,许远就是长期不在,也能正常运转,发展速度始终迅速,而我们朝廷,由于留存了太多的惯性,即便学习了许多许家庄的优点,也是发展缓慢,总是差了两三倍,陛下,听臣一句劝,皇家农庄,不能卖掉啊,五百万的民心,不能伤透啊,虽然金钱确实非常重要,该有些东西,还是得坚持啊,不然朝廷跟那些商业集团,没有任何区别了,民心也就散了,大明也会乱作一团,没有谁再服朝廷,再听陛下的话了。”

“呵呵,现在朕的话,朝廷的话,又有多少人能听,朕的旨意,又有多少势力遵守呢?江南的许家庄会听朕的话么?翅膀已经硬了的关宁军,会听朕的话么?还有富可敌国的山东矿商集团、浙商集团、福建的郑芝龙,这些人这些势力,若是能听朕的话,朕的国库内帑,就是空了又如何,朕就算是穷的没有一文钱,只要至高的皇权还在,朕就很满足了,但如今的现实是,大明之中,除了那些苦哈哈穷哈哈的百姓,勉强能受朝廷的管束,稍微有点钱的商人,有点地位的勋贵、藩王,都不怎么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即便犯了罪犯了法,朝廷也很难处置,要找许家庄的法庭合作,才能定罪、审判,呵呵,朝廷彰显权威的最重要的权利都失去了,江南之地,许家庄说的话,比朕的话还要好使,而那些有钱的势力,大多花钱组建了精锐的军队,朕除非是派出勇士营大军,才能一个个的打服消灭,但面对关宁军、许家军这样的强军,朝廷大军都不一定能打赢,更何况,他们还都比朝廷有钱的多,你让朕该怎么办?”

朱由检发泄般吐槽着,最后摇摇头,像是绝望般沮丧的道:“赢不了的,朕知道,除非是从零开始竞争,不然许家庄、关宁军这些势力,只会越来越富,越来越强,差距越拉越大,直到谁都不把朕放在眼里,把朝廷放在眼里,所谓的皇权,更是一种摆设,谁的主都做不了,既然如此,朕也要开始做好准备,多攒一些钱,过好一点的日子,也为子孙们多准备一些资产,免得朕百年之后,留下填不完的窟窿,跟不可能还得了债务,朕要让他们过上好一点的日子,能够享福,而不是经常吃苦,乃至落魄到连皇室的体面都维持不了,只能穿打补丁的衣服,每餐最多吃四个菜,这样的生活,是绝不能再过了,从今天开始,朕不追求号令天下,而是追求富有天下,至少富豪榜上,皇室不能落到十名之外!”

躺平了。

在方以智面前,朱由检说出了自己想要赚钱,想要躺平一番的真实想法。

毕竟至高的皇权,是不太可能实现了。

退而求其次,想办法多赚一些钱,过上奢侈豪华点的日子,这一点都不过分吧?

反正朱由检觉得丝毫都不过分,这是应该的,也是大明百姓欠他的,谁都不能拦着他发财赚钱。

“可是陛下,皇家农庄,真的不能卖掉啊。”

方以智还是开口劝说道:“陛下想要赚钱,办法有很多种,臣也愿意竭尽全力,给陛下的内帑多送些钱粮进去,但皇家农庄的千万亩土地,是臣十年的心血跟努力,也是五百万庄民的根本与根基,更是皇室民心的根基,再缺钱,也不能对自己的根基下手啊,而且就算皇家农庄不怎么赚钱,但放在那里,以后说不定就能起到奇迹般的效果,可以作为一条牢固的后路,这等于是在给未来做投资啊,陛下,听臣一句劝,不要为了一点眼前的小利,毁了原本极好的局面啊。”

“两亿三千万银元,居然成了你眼中的小利?”

朱由检不满的看着他,摆手道:“好,朕可以听你的,但你能不能每年赚到两千万银元,或者一次性的,给朕弄两亿三千万银元过来,如果这两点,你能做到哪怕一条,朕都不会卖掉皇家农庄,呵呵,你有这个能力么?”

每年赚两千万银元?

或者一次性搞到两亿三千万银元?

这怎么可能做到!

方以智连连摇头,苦笑道:“陛下,这么巨额的金钱,臣怎么可能弄到,臣家里又没有矿。”

“既然你没有这个能力,那就不要劝了,退下吧,以后也别再提这个事,就那么定了。”

“陛下,臣十年的心血,还有那五百万的青壮百姓,里面的很多人,都是臣的朋友、兄弟、下属,有名有姓的,臣能叫出名字的,就至少有一千多人,臣发誓要带他们奔小康,结果却导致他们送去了南洋,这不是害了他们么?陛下,我要求不高,这五百多万百姓,别卖了行么,让他们留在大明,或者给他们选择去哪里发展的权利,别把他们当成奴仆般,不征询他们的意见,就送到海外,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发展的。”方以智最后劝道。

“不行,朕已经决定好了,你走吧。”

朱由检极为冷澹的道。

方以智感觉自己的心,瞬间被冷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