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四十章 十五亩地养50头牛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四十章 十五亩地养50头牛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十二日。

丰乐村村民曾天顺,赶着牛车,将装在板车里堆的高高的干草,送往距离不远的许家庄3号庄园。

这些干草是他在寒冬正式到来前,在河边的滩涂,在未开垦的荒地,在各种山坡田埂收到的,往年都是些没人要,让牛羊牲畜随便吃的杂草,但自从许家庄宣布以1文钱五斤的价格,不限量的收购之后。

往常不怎么受人重视的杂草,顿时受到巨大欢迎,每家每户都带着镰刀背着背篓,漫山遍野的去寻找、收割,再卖给许家庄,且从1号到10号新庄园全都收。

这下整个兴化县的杂草都遭了殃,一文钱五斤的收购价虽然不高,但对于随处可见的杂草,稍微勤劳点,一天割个百十斤不成问题,卖个二十来文铜钱,能买两斤多的粗米,够一个成年人一天吃的口粮了。

只是趁着农闲,割杂草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后所有人都割不到什么草了,去年靠当二道贩子收草卖草赚了不少钱的曾天顺,今年怕是赚不了那么多了,只有去年一半的样子。

曾天顺是个老鳏夫,今年四十一岁,他父母早亡,曾经有个妻子,但嫌弃他懒惰不求上进,就跟他和离跟了别的男人,连子女都没有生一个,而后二十的多年,他一直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也没有产生过改变的想法,觉得这样的生活不算差。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他就是条咸鱼,是古代的躺平一族。

这么多年来,他从事过的职业不少,农忙时帮过工,给地主放过牛,在县里做过小生意,去运河上跑过船,包括这两年的四处收购杂草卖给许家庄——虽然没攒下什么钱,但走南闯北几十年,论眼光见识,普通农夫绝对比不上他。

而收购杂草这行,在他眼里变的越来越卷了。

他意识到这行不能再干下去了,得考虑转行了,不然接下来的衣食就没有着落了——虽说他十分佛系,吃不得大苦,但为了生存,该干的活还是得干的。

而通过这两年的细心观察,他找到了一个更有前途的且不是特别辛苦的职业——养牛。

学习许家庄的模式养牛。

因为这两年倒腾杂草的过程中,他跟许家庄养牛场打交道多了,通过细心观察发现,这里面的前途简直难以想象!

许家庄养牛场里养的那种“安格斯肉牛”,消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出肉率达60%~65%,保证饲料充足的情况下,日增重一公斤,12个月性成熟,两年左右就能出栏,体重达到700~800公斤。

另外还养了一种叫做“荷斯坦奶牛”的母牛,专门用于产奶,且产量极高,保证饲料和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平均一年能产奶11800公斤,相当于平均每天32升多,个别强悍的达到50升不足为奇,且产奶周期长,可以达到七产。

不过对于曾天顺而言。

如果他能养那种安格斯肉牛的话,比如养五十头,就算两年后只有三十头能顺利成活,长大出栏,以每头700公斤算,乘以60%的出肉率,一共能得到12600公斤的牛肉,又以市场上牛肉的价格,一千两银子应该能够赚到,即平均每年五百两的效益。

如果是养那种“荷斯坦奶牛”的话,也养五十头,养殖两年多后开始产奶,就算也只有三十头顺利成活,然后每头奶牛平均每天产奶20升,一天就是600升牛奶。

假设一升牛奶的价值,与三斤精米相当,这绝对不算是高估的,即等于每天出产1800斤的精米。

如今市场上1800斤等于14.4石的精米,价值十两银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即只要他养了五十头荷斯坦奶牛,两年多后,他可以日收入十两银子,然后持续七年以上,效益不比养安格斯肉牛差。

只是他设想的这么好,难道养牛不需要付出成本么?不需要付出大量劳动和精力么?

成本肯定是要付出的,而且不小。

但他发现,除了是要想办法花钱从许家庄买到小牛之外,最大的成本,其实是十五亩的耕地。

不需要非常肥沃的良田,只要普通旱地,或者荒芜的瘦地都行。

然后在这十五亩的土地上,全部种上许家庄里的一种名叫“巨菌草”的牧草植物,就能够确保五十头牛不会挨饿,能够把它们喂饱。

区区十五亩的牧草,养足足50头的牛,这怎么可能?

曾天顺以前也不信,也觉得这不可能,但亲眼在许家庄的牧草地里看过之后,他慢慢的信了。

因为巨菌草的亩产非常高,生长季节每三十天就能收割一次,每年能收割五到七次,且耐寒耐旱,最高长到七米,一年的亩产能够达到惊人的30吨,且粗蛋白质含量高达10.8%,还有3.4%的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粗纤维等,一亩巨菌草至少相当于十亩的玉米……曾天顺听不懂这些数据代表什么,但知道巨菌草含有很多营养,牛吃了长肉快,产奶多。

还有最重要的,巨菌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只要没有砍断分蘖区以下的根部,就可连续生长收割15年,省去许多精力去打理。

这是最让曾天顺心动的地方。

即只要有了小牛,有了地,只要种下了巨菌草,养牛对他而言就没有太大的成本,只是需要每天喂饱照料好五十头牛而已。

而这些年他走南闯北,多少攒了些棺材本,办不成大事,但买五十头小牛,应该没有问题。

土地的话,大不了花钱租许家庄的拖拉机,开垦出十五亩的荒地。

最大的问题,就要看许家庄同不同意把小牛卖给他,把巨菌草种子卖给他,并传授他养牛与种草的经验。

一般来说,这个时代,不管任何家族或个人,都不可能出售自己的发财秘诀,道出自己的“不传之秘”,不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还不如让某些经验与技艺失传。

但许家庄的行事风格却不太一样,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光明和希望。

所以曾天顺来了趟许家庄总庄,表示想见许庄主一面,提出自己想要养牛的恳求,实在不行给许庄主叩几个头。

出乎预料的是。

那位菩萨般的许庄主,居然很快同意见他,当面谈了谈。

……

“你想要养牛?”

客厅里,许远看着这个面容粗黑,但还算精神的中老年男子问。

“许老爷,善心的活菩萨,给俺一个试试的机会吧……”

曾天顺直接叩拜在地,道出自己想要养牛的渴望,希望许家庄能提供小牛、巨菌草以及帮忙开垦荒地。

“你能拿出多少银子?”许远问。

“150两,我只有这么多棺材本。”曾天顺道。

“不够,根据你的要求,投资至少得300两以上,这还只是成本价优惠价。”许远摇头。

曾天顺目光顿时暗淡了下去。

“不过,我看你是第一个对养牛感兴趣的,我可以赞助你这个项目,小牛、巨菌草种子、土地,全部给你提供!等你养出了牛,赚到了钱,再把欠的本金还我就行,不用支付利息。”

许远道,其实他一直在大力的推广畜牧业,但明末这边的百姓,普遍只对种地感兴趣,愿意搞养殖的很少,今天既然出现一个愿意尝试的,许远当然愿意扶持他一把,然后当成标杆推广。

因为吃肉就等于战斗力。

喝奶就等于国力!

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

曾天顺这下是真心的跪地叩拜,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这位仁慈的许庄主,真是菩萨般的圣人,是他的大救星大依靠,就是给他立个生祠都不为过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