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389章 李自成澳洲拓殖记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389章 李自成澳洲拓殖记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我觉得,你还是再坚持坚持吧,说不定,过个几年,情况就会好很多呢?现在大明各方面都发展的那么快,皇室统治帝国的成本,其实是在不断下降的,就像以前为了传递信息,用的是人员跟快马,现在用许家庄的电报站就行了,发送电报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单单这一方面,就省下了不少的成本。”

“军队的话,有个十万精锐就够用了,不必搞什么百万大军了,根本养不了这么多,还不如省点钱,去做一些更划算的事情,而且现在北方有关宁军集团,西边有唐军跟秦军,内地还有十几支的精锐大军,完全足够用了,大明境内再出什么乱子,都是很快被剿灭的事情,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胁,完全可以在军费这块,保持开销不变,或者稍微缩减些投入。”

“重点的方面,还是要发现,继续想办法跟许家庄合作发展,建立更多的皇家工厂,继续扩张规模,卖出更多的货物,想办法赚到更多的钱,只要有了钱,再利用钱赚更多的钱,越滚越大,过个五年十年,皇室说不定就已经不会再面临缺钱的问题,而是有能力去做出一些事情了,唯独不能抛弃的,是皇室威严和权威,如果我们选择收缩,去搞什么‘皇帝庄园’,钱是省下来了,还省了很多的事,免农业税的情况下,还能得到百姓们的爱戴,只是把各州县,都放任不管,任由各地自由发展的话,负担是小了,但那个时候皇室说的话,恐怕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能牢牢掌控住的,就没有现在那么多了,想做一些重大的事情,会更加的做不了。”

“坚持,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多坚持几年时间,再寻找一些好的发展机会,提高皇室的权威和控制力,并主动培养一批合格的人才,来为皇室服务和效力,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培养最值得信赖的自己人,淘汰掉那些传统的儒家士大夫,解决了人的问题,后面的事情,就会好办很多了……总之,只要不放弃,机会肯定会还有的。”

周皇后这么劝说着。

“哎,朕这是自己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没想到连放弃都不行,朕真的有点后悔了,本来的日子,可是要好过很多的。”

朱由检连连叹气,后悔,他真的有点后悔了,为什么突然要想不开呢,明明不用那么操心和劳累,结果还是把自己的工作搞的一团乱,虽说他这也是为了自己,为了皇室的利益,甘愿燃烧自己,放弃娱乐和个人的享乐,只为实现一个十分远大的目标了,并且成为千古明君,留下一个极好的名声,而这就是他的理想。

但感受自己那越来越疲惫的身躯。

放弃了那么多的个人享受和娱乐。

连家人和儿女都没法多陪一会,总是面对这无穷无尽的来自各地的政务,处理大大小小各种事情,虽然这是一个明君该做的事情,但大明这么大,人口那么多,若是大事小事都要他来做主和处理的话,只怕永远的忙不过来,早晚会有忙到身体出问题的一天。

哎~

奈何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是咬着牙坚持下去,只希望大明各地的发展,能够再提速一些,科技的发展再快一些,等到将来的某个时间,统治与管理这么一个巨大的帝国,成本可以降低很多的话,那么或许,许多事情就可以变的不必那么难,从而带来所谓的信息革命,加之还有铁路、飞机等等提高效率的交通工具,届时转机,真的有可能到来。

……

崇祯十四年,时间进入到五月。

南方的许多地方,气温明显回升,人们开始觉得有点热了,并适当减少了穿衣的数量。

但五月二十五日,南半球,澳洲大陆,则是刚刚进入冬季,气温略有些寒冷,白天还好,只是到了晚上,就会有点难受,必须多加两件衣服才行,这也与澳洲的半沙漠性气候有关,特点是昼夜温差大。

澳洲西南,海鲜城,海鲜港。

这是一座去年才正式建立的港口城市,目前拥有人口二十万,都是大明过来的移民,怀揣着不同的目的而来。

有的是想过来淘金、挖矿,成为一名淘金者,渴望用自己的双手,获得大量的贵重黄金,最好是实现一夜暴富。

有的是想过来圈地耕作的农民,或者想要承包草场的牧民,因为澳洲的耕地草地,还是比较多的,至少能开拓出三亿亩,至少能满足一千万人,每人拥有三十亩土地的需要,不管种粮种菜,还是猪牛羊马,只要付出了努力,一定可以取得收获。

还有的是商人,看到了这边的商机,就想前来碰碰运气,倒买倒卖,从中赚一些差价和利润,且因为澳洲太远,工业不够完善,物资缺口非常大,只要有商人赶来,哪怕带的是一些廉价常见的商品,也能赚至少两倍以上的利润。

还有冒险者、渔民、工厂主等等,也都是看到了这片几乎跟大明一样大的陆地的巨大潜力,才愿意赌一把,决心冒这个险,来这里进行发展,目的就是想搏出一个光明的未来,哪怕自己做不到,也得后代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

不过今天上午。

一艘蒸汽邮轮,抵达海鲜港后,又有一批一千人左右的移民,从船舱内部鱼贯而出,排队走下了甲板,手里都或多或少拿着个行李。

而有一行颇为奇怪的人,也是拿着箱子背着包,男女老少都有,他们好奇的目光,看了看面前的港口后,然后跟着人群,走下了舷梯,下了船,站在了码头的水泥路面上。

其中有十几个中年男子,都是面容精悍,目光深沉,没有多少表情,甚至还有一丝的不满和遗憾。

毕竟,澳洲离大明相隔上万里,一旦来到这里,就如同流放了般,想回去恐怕非常难,以后可能就得长期定居在这里,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大明那边的还算优握的生活,只能放弃。

还有住惯的水泥砖房,用惯的抽水马桶,还有各种先进的器具,抱歉,这个地方应该还没有,这里的条件只能用‘简陋’和‘原始’来形容。

“大哥,若是能揪出那个背叛我们的告密者,我们怎么可能跑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是啊,这几年我们混的是不算太好,还欠天下通银行上百万的贷款,但收入不低,家里人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孩子们有学上,贷款的话,慢慢还,十来年后也能还清,此后就是两清,可以过特别踏实的日子,只是没想到,我们会被出卖,还是一位比较重视的员工,毫不犹豫的举报了我们,曝光了我们的过去。”

“流寇这行我们早就不干了,我们都是从了良的良民,官府也不会追究我们的罪责了,但我们‘天成物流商队’的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到了县城里一些大人物的利益,于是就对我们来了个翻旧账,奶奶的,那帮达官贵人真不是个东西,物流这行,本来就卷的不行,利润率并不高,他们还是贪得无厌,想吞下这块利益,就开始对我们做局下手,如果不是舆论的关注度比较高,许家庄的《东方时报》帮我们说了几句好话,有了一定的舆论关注度,我们这行人,早就变成了刀下亡魂,不可能活着走出监牢了。”

“混账,我早该知道,那帮达官贵人,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我们造反,杀他们这些人,还是杀的太少了,他们是真的该死,我们应该把造反进行到底,而不是想着过平平澹澹的顺民日子,大哥,我们的路真的走错了,只要有那帮子大人物在,我们就别想有好日子过,造反真的是唯一的出路。”

“是啊,当年就算是死,就算是危险很大,也应该把造反进行到底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就是混账王八蛋,是断人钱财不共戴天的敌人,只要他们活着,这世上就没有公平可言,我们永远都翻不了身!”

“我们的商队资产被拍卖了,房子跟别墅都被银行收走了,奋斗了好几年的积累,基本全被剥夺走了,只剩下少量的行李跟盘缠,支持着我们来到这个地方,几乎是等于一无所有,从头再来。”

刘宗敏、高一功、刘芳亮、田见秀、刘汝魁等人,纷纷发表出他们的观点,并且形成了一个共识:他们当年造反是对的,当个安分守法的小民,虽然可以活下去,但翻身是不可能的,且只会越来越不公平,越来越黑暗。

要洗牌的话,就该彻底的洗牌,而不是心存什么幻想,不然他们靠拼搏奋斗得到的果实,都会被轻易的掠夺,哪怕他们曾经没当过流寇,是真正的良民,也不过是晚点被掠夺罢了,那些达官贵人的贪婪,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

后悔。

众人都感到非常的后悔,为什么当年没有坚持造反到底。

其次是有点埋怨。

对领头大哥李自成,颇有怨言,因为听了大哥的话后,如今的刘宗敏等人,都是妻妾众多,儿女众多,当年剩下的十三位老兄弟,现在膨胀到了一百多号人,却丧失了曾经的锐气和勇气,如今只想求存和苟活而已,毕竟有家有室有牵挂的,而自己又是当家人顶梁柱,又人到中年,面临危机,谁敢再去做那么高风险的事情。

听到这些老兄弟们的埋怨。

走在前面,黑着脸一声不坑的,始终保持沉默的李自成,依旧是沉默以对,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语,因为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

坑。

是他把老兄弟们坑了,这个锅他只能背。

他也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本质,终究是残酷且不讲道理的,当老实人是没有用的,当安分守法的良民,也没有用,只要涉及到利益,哪怕是只有5%左右利益的物流行业,也都有权贵眼红,想要霸占掠夺,然后做局打击,一下就让他们陷入巨大被动,差点人头全部落地,若不是有许家庄插手了一下,他们这帮人,真的一个都活不下来,然后妻子小妾,沦为他人的玩物,儿子女儿们,沦为街头乞丐,命运极其凄惨。

残酷,冰冷,无情。

只要没能掌握权和钱,你再富有,再有能力,也不过是他人眼中的肥羊罢了,只要足够肥了,就随时把你吃掉,连骨头都不会吐出来,遇到那种歹毒残忍的,还要来个斩草除根不留后患,真正的永世不得翻身。

当年的造反当流寇,现在看来,居然是唯一且正确的路,不然根本就斗不过那些权贵,永远被他们拿捏与掌控,一旦被盯上,不会有好下场,举起刀子,再召唤足够多的人马,杀光那些权贵,才能避免糟糕的结局,这也是天经地义。

没错,虽然这个世界存在法律,但本质上,仍然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正义什么的,只有手里拿着刀子,拥有强大的力量的人,才配拥有,否则完全看那些大人物的心情好坏与利益诱人的程度,要么就来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哎,我错了,当年我就是带领弟兄们打下一块地盘,然后请求朝廷招安都行,或者直接投靠许家庄,这些都是正确的选择,唯独我走的这条路,其实是错误的啊,好几年的时间,就这么白费了,现在年龄又都大了,还多了这么多的累赘,想重新拿刀都不太可能了,没有机会了,哎,我确实是有点傻了。”

李自成暗暗说道,感到颇为自责。

不过,目光扫一扫周边的环境。

又想到澳洲这边,以移民为主,不受大明朝廷控制,许家庄虽然掌控这块地盘,但采用的粗放散养的管理方式,并没有派驻多少的兵马,控制力较为薄弱。

更没有多少的权贵,站在移民们的上面。

机会。

如同一张白纸,这里存在着不少的机会。

一个较为大胆的计划,在李自成的心里产生、形成,并暗暗发誓,这一次,他一定要走对路,吸取教训,哪怕是豁出命来,也要打造出一个真正的自由天堂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