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268章 崇祯笑的美滋滋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68章 崇祯笑的美滋滋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月十日,1号太子庄园的甘蔗正式收割。

十三日,全部收割完毕,并在白糖厂加工完毕。

合计得到白糖55600余石,总产量相当不错。

十四日大早,这些白糖就全部装上海运货船,以十八节的较快航速,直奔天津港而去,预计三天后抵达。

而这只是第一批而已,属于皇室的甘蔗庄园共有六座,其它五座庄园种植的甘蔗,这段时间也会陆续成熟,预计都带来不少于五万石的白糖,乘以六,合计三十万石以上,可谓相当不错。

实际上!

在海运货船刚满载白糖出发的时候,通过无线电报以及邮递员的跑腿送信,皇宫中的皇帝朱由检,就得到了1号太子庄园甘蔗丰收,白糖已经装船起运的好消息。

足足5.56万石!

白花花的高品质白糖,数量足有这么多。

兴奋。

然后就是高兴和兴奋,他迫不及待的与周皇后分享了这个巨大喜讯。

“梓童,五万多石的白糖啊!这东西价格可是比粮食高多了,京城这边糖价180文/斤,高品质白糖价格更高,就是按160文一斤算,放在皇店里销售,全部卖出去后,可以赚111万块银元之多,区区一座万亩大的庄园,就带来一百多万银元收益,六座就是六百多万,哈哈,好、好啊,这效益太可观了!”

朱由检满面红光的道。

如今的海外之地,皇家庄园的数量一共有24座。

其中甘蔗庄园六座。

粮食庄园十座。

香料庄园两座。

橡胶庄园两座。

水果庄园四座(产品全部加工成水果罐头)。

但到目前为止。

除了台湾岛的甘蔗庄园,海南岛上的十座皇室粮食庄园,已经成功种出了两茬的粮食,合计得到去壳大米约70万石。

可这些大米卖不出价。

只得以每石0.5银元的价格,全部卖给了许家庄,得银元35万左右——这点收入维持庄园的正常运转都不太够,更没必要数千里迢迢的把大米运到京城,那是在浪费运费。

即粮食庄园不赚钱,几乎无利可图,除非等到某年粮价暴涨,才可能靠着粮食大赚一笔。

香料、橡胶、水果庄园的收益可以非常丰厚,但回报周期长,至少得三年才能见到回报,甚至是五年乃至更长,需要很大的耐心才能取得收获。

唯独台湾岛上的六座属于皇室的甘蔗庄园,最让朱由检关心和期待,因为一年可以收获一次。

现在,第一茬的收获终于见到了。

虽然如今的白糖已经成了大众商品,不再是奢侈品,不可能再卖出高价。

但一座甘蔗庄园年收益百万银元,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要知道大明的一些贫穷省份,一年的税赋都收不上一百万,一座万亩甘蔗庄园竟超过一省之税赋,这简直是奇迹般的事情了,毕竟一个省有多大,一座甘蔗庄园才多大?

当然!

这些白糖卖掉后能赚到的钱,并不是属于朱由检的,不会进入他的内帑,他只占15%的股份,只能拿很少的一部分。

大头是属于太子、皇子与公主们的,他们能拿到50%。

即便如此。

朱由检还是非常的高兴,如同自己赚到了大头一般,毕竟他是皇帝,是他们的父亲,若偶尔遇到了经济困难,找他们借点人情债那是没问题的,实在不行,就跟着他们吃喝消费,让儿女们提前给自己养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陛下,这确实是件大好事,皇室又多了项颇为不错的收入来源,不过这些收入大部分不是我们自己的,更不可随便乱花,另外那些庄园的移民与太监们,付出颇大,当好好奖励赏赐一番,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争取来年产出更多白糖,其次,要好好规划这些收入的用途,分红只能分一小部分,大部分要么存起来,要么进行投资,建立更多的海外庄园……必须好好的安排与规划,才能以钱生钱,越有越多。”

周皇后说道。

“梓童你说的极是。”

朱由检深表认同,道:“治国就如同治家,朕现在察觉到了一个问题,每当朕的内帑充盈富足的时候,朕却有种自己越有钱,来年可能会越贫穷的担忧,想攒点钱根本不可能,总会冒出点情况跟问题,逼的朕不得不掏出钱去解决,户部那边也成了一个无底洞,不管进去多少钱粮,都很难待超过半年时间,总有填不完的坑,历年积欠却没有降低多少,我派卢象升去彻查户部之弊,没想竟查出那么大的问题。”

不错。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卢象升就离开了天雄军,进入到了朝堂之中。

正常情况下,受到严重猜忌的他,不可能受到重用,但卢象升很会推销自己,说他精通理财之术,并拿出了在天雄军的出色经营事迹,打动了皇帝朱由检,于是就让他担任督察院御史,调查户部的财政状况,只要存在大的问题和弊病,就要进行雷厉风行的整顿,谁挡在前面都不行。

这次他朱由检要动真格的!

卢象升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以雷霆般的行动,短短数日时间,就揪出38位的硕鼠巨贪,没有一位家产低于十万银元,他们合计从户部仓库中,薅走超过两千万的钱粮,引起朝堂剧烈震荡,与大明舆论的粥沸,《东方时报》的评论员更是表示:大明官场,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全杀一遍都不会有几个冤枉的,只要有他们在,大明就别想变好,做出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

虽然感到羞臊难堪,朱由检还是十分赞成那篇文章,大明官场确实是烂透了,快到无可救药的程度了。

怎么办?

大量的杀人能不能解决?

学习太祖搞剥皮实草有没有震慑力?

还是成立专门打击贪官的机构,建立举报渠道,派精锐锦衣卫进行暗访调查,一旦证据确凿,再以铁腕进行处理?

朱由检脑中想了许多方案跟办法,极端的想法也有,很多次想杀个人头滚滚。

但……

难,非常难。

即便能做到短期有效,但能不能长期管用,还是要打个问号,因为贪官们在被抓到之前,从来都不怕死,绝不会后悔,只有在落网后才会痛悔流涕。

除非像许家庄那样,建立完善的打击**的制度,一旦贪赃超过某个数额(如500银元),立刻送到矿场终生挖矿,不得赦免,连累到子孙三代不能竞聘好的岗位,退休金全无,代价极其惨重,才能起到非常好的遏制效果,另外举报机制完善,不易受到干扰,潜在威慑力巨大。

可打击的过于严厉,以后会有人愿意给自己干活么?

大明的问题,从不只是官场**一个,而是非常之多,如勋贵集团、藩王、文官等,全是棘手的毒瘤,没有一个愿意出钱出命的铁杆基本盘,皇室处于严重弱势的地位。

就连许家庄的许庄主,都流传出他说过的一番话:“我要是接手大明这个烂摊子,我会干脆选择放弃,要么亲自带着底层百姓造反,要么把大明人口大批送到海外拓殖,本土只留1亿左右,多了就送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勉强保证内部不崩溃。”

灵感。

虽然不太悦耳,朱由检还是从这番话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与灵感。

想出了一系列自认为比较好的应对办法。

一是定期打击**,把贪官当成韭菜收割,每三到五年收割一次,比如这次就在卢象升的打击下,追回户部损失的钱粮近2000万,将这些钱粮,全部送入到内帑中,成为壮大皇室的资源。

二是配合与支持许家庄的海外拓殖战略,大量的迁移出大明人口,减轻大明内部的负担,让那些仕绅权贵阶层,想要压迫剥削百姓,都没有太多的对象,一旦跑路的多了,损失的反而是他们自己。

三是皇室以后要搞更多的海外庄园,最好是增加到100座、300座、500座,哪怕每座庄园每年只能带来10万银元的收益,也相当于大明境内的一个上等富县的税赋,依然值得大力建设。

最后,那就是吝啬,以后必须要当个苛刻吝啬的皇帝,不管文官大臣们,如何的恳求敲诈、哀嚎打滚,他以后在这些文官大臣们面前,就是铁公鸡的形象,一块银元都不会给他们,所有钱粮自己花,最多只赏赐和奖励那些忠诚皇室且办事得力的官员,无能庸碌之辈,连屁都别想有!

以上这么几点。

朱由检认为,只要坚持这些策略与原则不动摇,坚持个五年、十年乃至更长,大明帝国,定会出现一些积极之变化,应该会逐渐变好,而不是越来越烂。

毕竟只要皇室与皇权先强大起来了,才有能力带领大明走上好的发展道路。

总而言之!

不断的搞粮搞钱搞资源,多学习许家庄的优点,是绝不会有什么错的。

“现如今朕的内帑之中,许家庄给的1200万银元财政支持,因省吃俭用,以及朕亲自带头吃陈粮,还剩800多万。”

“最近卢象升这一波的打击贪腐,又带来2000万的钱粮。”

“海外庄园的白糖过几天就能送过来了,六座甘蔗庄园,至少带来600万银元的收益,即便有近四成要分红出去,剩下的360万,其实是可以存放在内帑钱库中的,不过存入皇家理财账户更好,还能带来利息收益。”

“全部加在一起,是3160万的钱粮,哈哈,不错,非常不错,朕终于有点资本,不是那么的穷了。”

盘点一番资产的朱由检,心里美滋滋的道,而这种踏实美妙的感觉,他再也不想失去了,绝不愿再变成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就像去年粮食之战失败后的状态。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