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265章 有机农业的发展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65章 有机农业的发展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月下旬,江南各地的春耕工作已陆续开始。

海门县,第101集体庄园。

此刻这座庄园的田地里,则没有太大的动静,尤其是那上万亩的水田,连翻耕工作都没有开始,任由杂草长到两三尺高,跟周边不少已经热火朝天忙起来的集体庄园,形成鲜明的对比。

话说这是怎么回事?

101庄园的庄民们,开始偷懒躺平了么,居然还不抓紧时间,以免错过农时?

当然不是因为偷懒,华夏百姓从来不会在种地方面偷懒,而是101集体庄园今年改变了发展策略,希望能带来更多一些的效益。

他们打算把水稻插秧的时间,往后挪一个月,在五月下旬播种,即改‘早稻’为‘晚稻’,因为晚稻味道更好吃一些。

此外,从今年开始,这些稻田主要使用从沼气池中产出的有机肥,再加少量的化肥,农药则能不用就不用,利用大量的鸡鸭鹅去吃稻田中的害虫,甚至会专门养一些吃虫的鸟类。

即他们今年走的是有机农业发展道路,要种出上万亩的有机水稻,再以较高的价格卖给总部。

只是这种发展模式靠谱么?

万一病虫害严重,产量大跌怎么办?

其实方方面面的问题,101集体庄园的管理层都考虑进去了,且看到了有走有机农业路线的集体庄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故而只要吸取成功经验跟着学习即可。

而最主要驱使他们做出调整的原因,是101集体庄园,在去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在110座的集体庄园中,排名第94位,非常的靠后。

这个排名让人难以接受,于是专门开了个会进行探讨。

“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庄首王康平敲了敲桌子,面容严肃的道:“是不是有些人懈怠了,开始躺在功劳薄上享受了,导致一点危机感都没有,排名第94,这几乎就是倒数了,虽然总部没有提出批评跟问责,但我们自己不能麻木不仁,必须找出问题在哪里!”

“去年我们庄园的人口是18654人,实现粮食总产量43.7万石,育鱼捕鱼3.2万石,畜牧业发展也很不错,养猪5万多头,养羊2万头,养牛6000多头,鸡鸭鹅50万只,还有砖窑厂、陶瓷厂、罐头厂、碾米坊、榨油坊、芦席厂等带来经济效益的工坊,去年一年,每个人工作时间都接近了三百天,一共带来297.4万银元的经济效益,人均收入160银元,这个效益已经非常不错,也没看到有几个人偷懒,感觉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会计吕文兴如数家珍道。

“是啊,偷懒是会受到鄙视跟教育的,现在这日子越过越好,都铆足了劲,要朝人均年收入200银元的富裕生活迈进,谁敢拖大家的后腿?那个榜单排名我也仔细看了,排名第三十位的74号庄园,去年的总效益,只不过比我们多15万银元而已,最后一名的98号庄园,也仅仅比我们少了30万银元,各个庄园的效益差距并不大。”另一名管理层说道。

“既然效益差距不大,我们的排名更不应该这么靠后!”

王康平还是不高兴的道:“我们101庄园临近长江,可以靠江吃江,每年捕捞大量的鱼获,更是少数电力供应充足的庄园,工厂工坊从没断过电!去年还建立了一个江东港,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客流与货流,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排名还这么靠后,这真有点说不过去了,我个人认为排名进入前三十,才是比较适合我们庄园的位置,大家都快想点办法,要怎么才能追赶上去?”

排名进入前三十?

面对庄首提出的这个目标,众人不得不交头接耳的探讨起来,开始思索追赶的办法,且大部分人,并不觉得王康平这是没事找事,在折腾大家,而是心里都憋了口气,都有些接受不了这么靠后的排名,毕竟101庄园的优势之处确实很多。

当然对于101庄园周边那些没加入集体庄园的大明村镇而言,若是了解到他们这样的心态,恐怕得一个个气吐血。

人均收入160银元,这至少是他们的十倍了!过的都是神仙般的日子,有吃不完的粮食,每天都能吃到肉蛋奶,年轻人找媳妇更是只挑漂亮顺眼身材好的,不那么贤惠都没关系,反正不算大问题,许多传统观念发生了颠覆。

但这些生活在天堂里的人仍不感到满足,实现了小康还要迈入大康,人均150银元的大康实现后,还要追求人均200银元的富裕水平,简直能让周边村镇的百姓,羡慕嫉妒眼红到发狂的程度,以及对没能加入集体庄园的后悔、痛苦乃至怨恨。

不过周围村镇如何反应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集体庄园这个体系内,怎么才能不当吊车尾,如何才能跻身前列,成为其他庄园学习和追赶的榜样。

年轻的副庄首袁英,提出的发展有机农业,种植有机水稻的提议,得到了众人一致的认可和通过。

因为101集体庄园,拥有高标准水田15000余亩。

如果全部种植有机水稻,几乎不使用农药的话,单在农药上的成本,就能节约三千银元。

化肥用量可以减半,又节约五千多银元。

亩产大概会下降两成,只有1200斤的样子。

但总部那边,收购有机稻米的价格,去年是20文/斤,是普通稻米5文/斤的四倍。

足足四倍的差价!

即在成本层面,就合计节约近万银元。

终端售价方面,可以多收入24万银元。

这一减一增之间,合计多带来25万银元的收益。

只要今年能在有机农业方面,取得成功,第101集体庄园,就能填补差距,有可能进入到前三十名。

另外再在工坊、渔业捕捞、港口经营等方面同时发发力,不让其他庄园巩固并扩大优势,他们庄园进入前三十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王康平便兴奋的道:“大家的基础条件都差不多,我们庄园地下没有矿,别的庄园也没有,工坊数量也差不多,根基都主要是农业,我们还能靠江吃江,靠海吃海,此外长江南岸的不少村镇,也经常过来跟我们交易做生意,潜在合作对象更多,既然如此,我们只要充分发挥与利用出这些优势,年底定能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受到总部的夸奖!”

“干吧,大家一起努力的干,今年谁都不能懈怠,必须要取得更好的成绩!”

王康平站起身,握着拳进行动员。

“好,今年就打一场翻身仗!”

“种有机稻米,收入预计增加25万,干脆定个总收益增加35万的目标,这样我们的人均收入,就可以突破到200银元,顺利实现了富裕,可谓双喜临门!”

“我觉得这个可以,只要每个人都加把力,收益增加35万不算太难,咬咬牙能做到。”

“没错,咬咬牙,加把劲,提前实现富裕,这远比把排名挤进前三十的意义要大的多。”

“赞成,我完全赞成!”栾向东举起双手。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志气,那么我们就团结一心,一起努力,不管多苦多难,今年一定要达到这个目标!”

王康平十分欣慰的道。

……

五月初。

已经长满杂草的农田之中。

袁英指导着庄民们,将那些长的过于高大旺盛的杂草割下,作为饲料,喂给猪牛羊。

同时还指导着另一拨的庄民,给那些杂草长的稀疏低矮的地方,施撒下磨成了微粒状的农家肥,从而促进这些杂草的生长。

正午时分。

开着电动三轮车,将中午饭送来的项思儿,看到这一幕后,她忍不住对袁英说道:“夫君,我看到过给粮食施肥的,还真没见过给杂草施肥的,难道这草长大了能结出粮食不成?”

“这叫诱导除草法。”

袁英解释道:“我们在这个最适合杂草生长的季节,补充肥料,让杂草不受限制的尽情生长,等到临近水稻插秧的时候,再用旋耕机反复的翻耕、搅碎,这样等水稻种下后,杂草会大大减少,还能起到补充绿肥的效果,减少除草农药的使用。”

“原来如此,挺聪明的办法。”

项思儿连连点头,她没想到种地的门道这么多,要想实现丰收,需要用到不少手段。

嗡嗡嗡~

就在这时。

头顶传来发动机轰鸣的声音。

众人纷纷抬头一看,只见一架双螺旋桨式的飞机,从上千米的高空飞过,以数百公里的时速,正由北往南而去。

“飞机,这是飞机,我在《东方时报》上看到过!前段时间经常有介绍飞机的报道。”

“应该是从海港城那边飞过来的。”

“不知道这个飞机是要去什么地方?”

“没想到人真的可以坐进铁鸟,去哪高高的天上,不知道有一天我们有没有机会去坐一坐?”

袁英也仰着头,直到脖子发酸,目睹飞机逐渐消失在远方,这才意犹未尽的收回好奇目光。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