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227章 海南粮食秘密抵达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27章 海南粮食秘密抵达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八年,五月五日,凌晨时分。

许家庄海港城,大港口,不对外来船舶开放的内湾港口(即内港)。

有八艘海运货船,在电动拖船的推动下,几乎无声无息的,进入内港中,停靠在了码头旁边。

随后船舱打开,大批精壮力工上船,再在岸边吊机与兜网的辅助下,一包又一包的用麻袋装好的货物,被转移到停在码头边的一辆辆电动皮卡的车斗中,最后在昏暗的夜色中,这些货物不知被转运存放到了哪个仓库中。

话说到底是什么货物,要搞的这么神神秘秘,无声无息,仿佛见不得光一般。

难道是一些特别高价值的货物,比如金银财宝之类的。

可这些海运货船有八艘之多,船舱里堆放的满满的都是同样的麻袋,不论是密度、份量、大小,只从表面就能看出装的是一样的物品。

平均每艘船运1.6万石。

这一批八艘船就是12.8万石。

从这个数量判断,就绝不是什么太高价值的货物。

那么那些麻袋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

白堡,第二十五层。

一间面积较小的秘密会议室内。

许远只叫了少数几位完全值得信任的高层过来,开了一次不做任何记录的秘密会议。

「庄主,从海南的粮食庄园,运来的第一批稻米已经到了,全是去了壳的白花花的优质大米,数量接近13万石,而这还只是1号粮食庄园的收获而已,2号粮食庄园、3号一直到50号粮食庄园,这些粮食庄园种下的稻米也会相继成熟,然后也送来13万石的大米,能连续运送五十天,但估计过不了多久,第二茬的稻谷又成熟了,然后又能开始运粮过来……这样的过程一年能重复三轮,单海南一地,五十座的粮食庄园,一年就能送来近两千万石大米,足够满足六百万人的口粮需要。」

「另外从下个月开始,我们设在越南王国的三十座粮食庄园,也能开始运送粮食过来。」

「从下下个月开始,我们设在占城王国的五十座粮食庄园,应该也能开始产粮。」

「全部加在一起,这130座的粮食庄园,今年应该都能进入产粮状态,等全部经营成了熟地,实现稳定高产的话,每年产出的粮食,应当解决两千万人的口粮问题,约等于大明人口的十分之一。」

「当然南洋的土地很多,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建立新的粮食庄园,让其数量增加到两百座、三百座甚至五百座,我们完全有这方面的实力。」

负责农业工作的李进介绍说道。

「粮食庄园搞到两百座就足够了,我可提供不了那么多的资源。」

许远摇头,这一轮的海外拓殖,已经快把他给搞破产了,还来几百座的集体庄园,这不是要了他钱包的命么?

扩张还是适度一些为好。

只是区区130座的粮食庄园,最多解决大明十分之一人口的口粮问题,对比他们正在酝酿的这个惊天计划,是不是有点不太够?

要知道许远现在就开始让人秘密储备粮食,将那些从海南运来的大米,如同弹药一般,存放到秘密的粮库中,派遣精锐许家军严密看守,主要的目的,可是准备在几个月后,打一场恐怖的粮食战争,要提前布置一个惊天大局!

hat?

粮食战争?

真刀真枪真炮的战争已经打够了,许远打算开始玩更高端的是吧,连粮食都能打出战争?

其实许远也是没办法,是不得不出此下策。

因为大明帝国内的丧心病狂之辈,实在是太多太多,他们的能量实在是太过庞大,在去年的粮价问题上,即便《东方时报》三令五申,说今年的粮食产量足够所有人吃饱,许家庄也会往北方市场释放1.5亿石的低价粮,再救助足足一千万的饥民,这两项承诺,许家庄全部超额兑现了。

实际投放的低价粮达到了1.8亿石。

救助的饥民难民达到了1300万。

结果呢?

北方市场的粮价始终居高不下,只见上涨,极少下跌,哪怕《东方时报》多次痛斥囤积居奇的行为,揪出和惩罚了不少的典型,但没有用,两天都管不了,第三天粮价又上涨了,带动了各方面的物价上涨。

北方数千万的百姓,可谓活的苦不堪言,即便还没到揭竿而起的生存处境,但也差不了太多。

对此许家庄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继续往北方市场抛粮?抛多少囤粮者吃下多少,而许家庄的粮食储备不算多,就算全部抛出去,也会被全部吃下,反而损害自己的粮食安全。

只能吃下这个亏,看那些炒粮囤粮者们,一个个赚的钵满盆满,可谓喜笑颜开。

由此也能看出,虽然许家庄实力很强,但在大明境内,在粮食领域,许家庄还真做不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乃至一手遮天的状态,即便许家庄手中最多握有超过一半的粮食储备。

只是在粮食这块,许家庄有原则和底线。

而那些人没有。

所以这一场的交锋,许家庄败了。

但许远并不甘心,不可能咽得下这口气,今年他一定要想办法掰回一局,或者说,要布下一个惊天陷阱,要把那些人打入无底的深渊。

于是就有了来自海南的运粮船只夜间进入内港,悄悄进行装卸转运的一幕。

而负责运粮的海运货船数量还会增加,甚至每晚都会有运粮船队抵达,再秘密的装卸、转运……这个频率会逐渐的增加。

但是问题来了。

才区区130座的粮食庄园而已。

最多解决大明十分之一人口的口粮问题。

只靠着这么点的粮食,就想打赢粮食战争,就想布下惊天陷阱,这实在是太天真,太瞧不起对手们了吧?

手里没个十几亿石的粮食储备,怎么可能把那些炒粮囤粮者一网打尽,怎么把他们打入无底深渊?

实际上,粮食战争打的并不是粮,本质上打的是钱,争夺的是粮食定价权,而许远的手中有天下通银行,钱这方面的弹药无穷无尽,无惧任何对手,粮食的话,也不是准备的越多越好,而是看关键时刻能不能起到出奇制胜、一剑封喉的作用。

所以这些从海南来的粮食,无需充当主力,只需作为奇兵即可。

更何况许远的计划向来是一环套一环的,在发动粮食战争之前,他还有不少的大招和烟幕弹要放,说不定某些人或势力,都等不到粮食战争的发生,可用弹药说不定就已经提前见底了。

「庄主,除了海南那边的粮食,台湾甘蔗庄园里的甘蔗,长势非常不错,很快也能成熟了,这个月就能产出第一批白糖,下个月就能进入丰产期,可见我们的海外拓殖战略是极其成功的,这才仅仅过去半年多,就有源源不断的稻米运来,高价值的白糖运来,回报非常迅速,虽然前期投入确实巨大,但成果是非常喜人,且移民们基本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病死不到百人,说明那些神药的帮助非常大,绝对不容小觑,只是……」

轮值执政官赵金福也道:「我们拓殖海外取得成功的消息,要不要广而告之,让大明人人知晓,还是闷声发大财,不把这个消息传扬出去,不然见拓殖海外有利可图,说不定所有人都一窝蜂的跟着拓殖海外去了,把那些好的土地、好的资源占去不少,最后弄的他们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庄主,要不还是不用声张,我们闷声发财算了。」

「是啊,这次就不用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了。」

工业部负责人魏满成赞成道:「南洋这块宝地,我们自己吞了就算了,最多给福建郑家分两块肉,其他势力就别来凑热闹了,一座粮食庄园,就三万多亩的水田,除自给自足外,一年净产出近40万石精白的大米,这个消息肯定能让大明境内的很多人疯狂,因为他们种二十万亩的水稻,也不一定能产这么多的大米,中间差了六七倍的效益啊,换我我也会发狂,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去南洋闯一闯,圈个几十亩、几百亩地。」

「没错,是这个道理,我也不建议过于声张。」

「不仅不能宣传成功,还得释放出一些拓殖失败、疫病爆发之类的假消息,打消那些人的兴趣。」

「好主要,就这么办,只报忧不报喜,就让那些人留在大明卷吧,别去南洋抢我们的生意了。」

其他高层也纷纷说道。

「够了!区区一个南洋而已,这世界大的很,好地方多得是,瞧瞧你们这上不得台面的出息。」

许远敲敲桌子,喝斥他们道:「既定的宣传计划保持不变,等第一船的白糖从台湾送来的时候,就要大张旗鼓的宣传,要让大明人人皆知,要吸引更多的华夏族人去海外发展,去占据更多的生存空间,我强调过很多遍了,许家庄的能力是有限的,能把这世界的最精华之地都吃下就很不错了,何必盯着那些歪果、次果,格局,你们要有一点格局,何况我们手中才有神药,许家庄才有蒸汽快船,早就已经占尽了优势,大明之内别的人去海外拓殖,做出再大成绩,也必须依赖我们,赚再多的收益,也得被我们狠狠扒层皮,他们去海外发展,其实也是在帮我们赚钱,我们应乐见其成,而不是狭隘看待。」

听到这番批评。

李进连连点头道:「是是,庄主大人说的是,我等确实狭隘了。」

赵金德道:「神药、蒸汽快船、港口,只要牢牢掌控这几样,卡住他们的脖子,他们闯出再大的天地,也得乖乖给我们上供,至少交出五成收益。」

魏满成则道:「不如狠一点,让他们吐出七成收益,这样他们就算混成大掌柜,在我们面前也是打工仔。」

「怎么宰以后再说,反正就这么定了,等台湾的运糖船一到,就按既定的计划走吧。」

「是!」

「明白!」

为您提供大神远明不渐的《崇祯欠了我十亿两》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227章 海南粮食秘密抵达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