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二十二章 工业与教育的意义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二十二章 工业与教育的意义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养殖场的参观,方以智感觉很有收获。

学到了‘营养’、‘难产率’、‘强国强种’等不难理解的新词汇。

故而吃了丰盛的招待晚餐后。

躺在招待室的大床上,方以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脑袋里多出了很多的新东西,以及一些不太成熟的新理论,还有这样那样的灵感,让人兴奋,也让人茫然,让人感到恐惧,也看到了无限的光明。

过去十几年他所受的传统教育,什么民贵君轻、舍生取义、家国天下之类的儒家价值观,有些在许家庄得到了实现,有些看到了完全相反的一面,还有些另辟蹊径,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思想冲击。

因为实在睡不着,他居然对房间里的节能灯产生了兴趣,开开关关几百次,实在是不明白,这个灯是怎么亮的?为何会这么亮?

……

第二天早上。

看到顶着双熊猫眼,发型凌乱,一看就知道没睡好的方以智。

许远惊讶道:“密之兄,你这是怎么了,可是因为睡不习惯招待室的床?”

“许庄主,许先生。”

方以智却对他深深一揖道:“您不必叫我密之兄,所谓达者为师,长者为师,昨日的参观,方某收获甚多,感悟良多,在下想拜许庄主为师,不知先生可愿意教我?解去我心中疑惑,在下愿意执弟子礼,侍奉先生身旁。”

拜许庄主为师,这是方以智失眠一夜后做出的决定。

他有太多太多的疑问,太多想要知道的东西,希望得到答案,寻找到全新的方向。

因为他敏锐的意识到,这座许家庄,蕴含着诸多不一样的东西,就像受到阳明先生影响而建立的“姚江学派”、“泰州学派”,跟传统儒家颇有不同,创新颇多。

但这个许家庄,可能是一套更不一样的东西,更加的惊世骇俗,蕴含着某种颠覆一切的潜力,对方以智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让他很想学习了解,一窥究竟。

故而产生了拜师许庄主的冲动。

“密之贤弟,你不必如此。”

许远摇摇头道:“我就比你大几岁而已,当不得你的老师,我们之间以兄弟相称即可,至于你有什么疑惑,我带你多走走多看看,互相探讨一二,很多答案你自己就能找到了,无需特意拜师。”

“好吧,多谢许兄。”

于是吃过早餐后,许远继续带方以智在庄园内各处视察,这次方承修就没有跟着了,女儿方清妍正在招待他。

这次去的是工坊区。

先后走访视察了砖窑厂、家具厂、铁坊、碾米坊、罐头厂、纺织厂、副食品厂(面条粉丝饼干)等十多座的工坊设施。

许远则在一旁解说介绍:

“建立工坊的主要目的,就是借助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日常生活用品,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附加值,一般来说,工坊所创造的产值,基本与农业相当,但发达的工坊体系,能带来三倍、五倍乃至十倍于农业的产值,形成无农业不稳、无工业不强、无商业不富的局面。”

“工业,就是国家强盛的钥匙,是国力国运的直观体现。”

“举例来说,许家庄办的这个大型砖窑厂,采用最先进的转窑烧砖法,每天都能开一窑砖,烧出青砖红砖15万块,水泥五百石,瓦片若干,够建造十栋房屋,一年下来,能满足3600户的建房需要,能让许家庄的所有庄民,都住上舒适安全、明亮美观的砖木楼房,建筑寿命至少五十年。”

“我们这座家具厂,采用标准定制与流水线化的制作模式,不需要木匠师傅完成所有加工环节,使用高速电锯切割木板,效率是手工锯的一百倍,每小时切割出数百块的木板;使用铁钉咬合,取代耗时长且对工艺要求高的卯榫工艺,且能确保更加牢固,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这座家具厂的百名工人,每日能制作上千件的各类家具。”

“碾米坊的大型碾米机,一天可加工处理数万斤的稻谷、小麦的脱壳,效率是人力舂米的万倍,是牲畜拉动碾石的千倍,是水力机械的数百倍,将无数妇女从繁重低效的舂米工作解脱出来,每天至少省下一个时辰的时间,可用于休息,或用于其他劳动活动上,明显提高妇女们创造的经济效益。”

“罐头厂的意义更大,它能把农民生产出的不能及时消耗的水果、肉、鱼、蔬菜等,经加工后,密封保存在罐头中,再经高温消毒处理,使其保存期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以上,有了罐头,长在山上的水果,养殖场里的猪牛羊家禽,河里的鱼,地里的蔬菜,在短期不可能吃完的情况下,有了额外的保存手段,一方面减少食物的浪费;二是可出售罐头带来更多收入;三是易于运输和保存,打开就能食用,不仅带来方便,也提高了食物利用率,是个能带来诸多正面效应的产业。”

“副食品厂的创办目的,一个是通过深加工丰富食物的种类,其次是把地里产量大但保存时间不够长的土豆、红薯、玉米,加工成干粉条、玉米粉等。多余的黄豆黑豆,也在经过加工后,变成豆干、豆皮、腐竹、酱油,以及辣条等零食,各种粮食经过深加工,不仅保存期延长了,味道也很不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方以智心里一动,他觉得罐头厂非常不错。

因为大明许多地方的百姓,虽说正在遭遇天灾**,面临严重的饥饿问题,但不代表大明就缺乏食物,不会遇到食物过剩的问题。

比如因交通不变,生活在山区的一些百姓,在秋天有漫山遍野的野果,各类在山里获得的猎物、山货,有时根本就吃不完,又没有好的保存手段,时间长了就放坏,造成大量浪费不说,也不能带来经济效益。

又比如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他们从海边捡的海鲜,从海里捕捞到的鱼虾,在上了岸脱离海水的情况下,仅过几小时就会腐坏变臭,根本不能吃,故而生活在海边的渔民,没几个能靠卖鱼致富,大多是赤贫状态。

若是能解决海鲜鱼虾的长期保存问题,用罐头密封,再大量的卖到缺粮的地方,岂不是能拯救非常多饥饿的百姓?

大海是无边无际的,海里的鱼是无穷无尽的,哪怕只捕捞到极少的一部分,也不知能养活多少的人。

想到此。

方以智心动了,产生了从许家庄引进设备,也开办一家罐头厂的想法,不为赚钱,只想尽可能的帮助饥民。

“密之贤弟,开一座罐头厂,救不了多少人,就算开十座百座,增加了食物供应,也救不了多少人,那些底层贫苦百姓,大多身无分文,根本没有买罐头的钱,况且救急不救穷,那些饥民没有土地、没有工作、没有任何保障,你能帮他们一时,却帮不了他们一世,得在源头上解决他们的问题才行。”

许远摇摇头,不置可否的道。

“那如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方以智问。

“简单,要么给他们分一块足够养活一家人的土地,朝廷税赋要定在可承担范围内;要么加入许家庄这类的集体庄园,每月都有能养活一家人的稳定收入,用集体劳动、抱团合作的方式,对抗天灾的破坏,拒绝贪官胥吏的敲骨吸髓,并全部学习文化知识,避免受到宗族士绅的控制和蒙骗。再掌握最先进高效的工业生产力,当其占据拥有绝大部分的资源时,我相信,他们不仅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还能翻身做自己的主人,任何人都压迫不了他们。”

许远讲了自己的观点。

方以智听的似懂非懂,又感觉严重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饥民只是饥民,百姓只是百姓而已,安分守法即可,怎么可能做自己的主人?只要有明君贤臣在上,他们就能过上天下大治的好日子了。

看方以智一脸困惑茫然的样子,许远没有过多解释,也没有全面阐述自己的思想。

只是在参观完工坊区后。

又带着方以智,进了棱堡的许家庄学堂,给了他一个旁听生的权限,允许他在许家庄学堂内自由听课,跟小学生们一起,在许家庄保密级别很高的教育体系内学习。

两天。

就短短两天。

许家庄学堂内,在小学生课本上,方以智没看到孔夫子的微言大义,也没有学到舍生取义,更没有家国天下、天地君亲师等传统文化思想,只有语文课本上的《工人农民很伟大》、《劳动者创造世界》、《人民的历史》,以及数学课本上的各种鬼画符与定理公式,却偏偏能计算许多复杂问题。

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方以智觉得,这个神奇且怪异的许家庄内的一切,跟自己脑中的固有思维,简直越来越不对路,越来越格格不入。

非常的荒唐怪诞,这里的一切,像是要否定并摧毁过去二十年他脑中所建立的一切,带给他一种极其恐惧的感觉,越深入了解,越想远去逃离。

但偏偏,他挑不出多少的毛病漏洞,亲眼见到了诸多优越性之处,证明了许家庄这一套的正确。

至少许家庄学堂里的那些小学生,就给他非常不一样的感觉,个个都把自己当成庄园小主人般,非常自信,活泼自由,思想先进,不受传统礼教的约束和压制,尤其是女学生们的表现,简直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第三天。

参观活动结束,必须得回去了。

“许兄。”

临走前,方以智又深施一礼,对许远道:“这几日,在下大开眼界,收获甚巨,只是俗务繁忙,要去京城办一趟事……不过,许兄的许家庄,待我回来时,可否容许方某继续参观?若实在为难,在下愿加入许家庄,成为这里的一份子,学习实用之术,为天下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许家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加入的地方。”

许远摇了摇头:“加入许家庄,得剃发易服,要彻底摒弃以前的陈旧思想,拥抱这里的新知识新思想,这些想必你很难做到,你好好深思熟虑一番,等你下次回来,许家庄依然欢迎你。”

“好,多谢许兄!”

方以智又深深施礼,然后心情复杂的转身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