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130章 太监冯久英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130章 太监冯久英

作者:远明不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惯性。

从身边的女人方清妍,她父亲方承修,还有诸多亲近之人的身上,许远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惯性。

体会到了某位伟人所感受到的无奈。

为私者易,为公者难。

何况许远在明末这边打拼的目的,终究也是为了自己,主要也是自私自利的目的在驱动。

连许远这样的自私之辈,面对历史的惯性,都感到如此无奈,更不用说那些一心为公的伟人了,他们感受到的,只怕是极强的痛苦。

但就是许远也深刻的明白,在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任人唯亲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必须做到基本的公平公正。

必须确保人才有出头之日,而不是庸才在尸位素餐。

不然许家庄园的生产力再发达、管理制度再先进,也会迅速陷入**和僵化,不仅无法产生大量收益,反而会成为一个个的黑洞,吞噬着原本健康的一切。

最后一个个的集体庄园,说不定就是一个个的私人王国,一个个的财政负担,一个个的地方诸侯。

变成比眼下的大明帝国,都好不了多少的状态。

兴衰周期律这东西是无处不在的,只要制度上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执行层面出了问题,或者高层管理者出了什么问题,历史周期律的车轮,都会毫不犹豫的转动起来。

当然目前许家庄的管理体系,还是非常健康的,有轮换机制,有监管系统,有举报机制,真正的人才也能得到提拔和重用,各方面都充满了向上的活力,几乎找不出什么瑕疵,绝对是处于最好最完美的阶段。

但三十年后、五十年后乃至一百年后呢?

能保证许家庄会一直是这么健康完美么?

至于一百年后,许远人都没了,哪里能管得到洪水是否滔天。

不过,许远还是希望能设计出一套趋于完美的管理系统,要尽量保证BUG较少,还必须得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从而确保这套系统,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转三百年、五百年,总之是越长越好。

可是有很多人很多事,本身就是不可控且充满变数的,屠龙英雄最终成为恶龙的故事比比皆是,与人性的弱点去做斗争,只可能占据上风,而不可能取得胜利。

纠错机制。

必须得再建立一套强大的、靠得住的、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背叛的纠错机制,从而在出现一些较为棘手问题的时候,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并强力的解决掉一些毒瘤。

如同现代社会的那些反腐机构、廉政纪律部门等。

只是纠错机制也是由人构成的,只要是人,就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削弱纠错的效果,甚至在利益的纠缠下沦为摆设,自身都沦为了被纠错对象。

不过!

这里是古代社会,受到的道德约束较少。

许远可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办法,使用非寻常的人才,来建立这一套的纠错机制,从而具有良好的效果。

“云飞,你让人去把朝廷派到海港城联络太监冯久英公公叫过来,我要见他一面。”

许远对侍从官叶云飞道。

“是,庄主。”

……

海港城,西城区,一栋三层半的别墅内。

冯久英,一位体态偏胖,一张圆脸白皙无须,看起来不超过三十岁的……太监。

而自从去年九月皇室与许家庄达成借款协议,然后他被选中作为联络太监,派驻到许家庄海港城,已经过去近半年了。

他带着几名随从赶了大半个月路,抵达海港城,再被安排住进这栋别墅,也有四个多月了。

其实在来海港城之前,宫中太监没有人认为这是趟肥差,有兴趣来的不多,反而纷纷推脱,最后任务被强制摊到了冯久英的身上,都幸灾乐祸的认为,去了许家庄的,肯定是有死无生。

虽说许家庄富甲天下,油水充足,但跟朝廷一点都不对付,文官们一直喊打喊杀,早晚会爆发严重冲突,朝廷的代表去了许家庄,那就是找死。

但顺利抵达海港城后。

冯久英和他的几个随从,才发现许家庄跟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无法形容,总之是个让他们无数次目瞪口呆的地方。

比如一幢幢的高大房屋。

如巨大的拦海大堤,上万亩的超级晒盐池。

足足上百架的白色大风车。

城内宽敞干净、四通八达的水泥马路,和来来去去的车水马龙。

还有城中心那栋洁白的如同直插云天的摩天大厦。

以及无处不在必须得遵守的各种规则:如不得随地吐痰,垃圾要丢进垃圾桶,走路要靠右手边,方便必须去公共厕所等,一开始让他们感到非常不习惯,屡屡受到处罚,而皇权光环也无法对他们起到任何保护作用,只能乖乖认罚。

但时间长了,逐渐适应下来后。

他们的心态和看法,慢慢发生了改变。

许家庄海港城这个地方,似乎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没有穷人,没有饿殍,没有各类常见的黑暗与压迫现象。

人人富足,人人平等,人人识字,人人守法,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而不是绝望、痛苦、麻木……

简直是想都不敢想象的皇道乐土。

不行!不能对比下去了,这会削弱他们对大明的认可和归属,会影响他们对皇权绝对忠诚的信念。

许家庄是敌人,许家庄是威胁和对手!

于是冯久英他们在每次忍不住产生比较和对比的时候,都会这么念咒般提醒自己。

至于那位神秘的许远许庄主,冯久英刚抵达海港城的时候,出于礼节和对朝廷的尊重,许庄主在白堡设宴款待了自己一行人,但并没有在宴会上待多久,只客套般聊了几句,便吸了吸鼻子,连连皱眉,以临时有事为借口走开。

第二天,又派人送来一大包的尿不湿,说是庄主心意,要送给冯公公使用。

而得知尿不湿的用途后,冯久英却面红耳赤,浑身颤抖,羞辱,这一定是许家庄故意给的羞辱,就是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当时他气的想把那包尿不湿给撕了、扔了、烧了!但遭到随从们的劝阻,因为这极可能是许家庄对朝廷态度的试探,也可能是针对大明的惊天阴谋,而人在屋檐下,他们受委屈受侮辱没关系,但若是让许家庄找到挑事的借口,伤害朝廷的利益,那就是更大的罪过了。

所以绝不能中了许家庄的奸计!尿不湿不仅不能扔,还得穿在身上,并向许家庄表示感谢,让他们的奸计无法得逞。

冯久英觉得随从们说的很有道理,便选择忍辱负重,穿上了尿不湿。

结果……他身上那股挥之不去的尿骚味没有了。

只有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舒服。

神器,这简直是太监们的神器啊。

他也瞬间明白,那天许家庄为什么会中途离席了,原来是这个原因,顿时臊了个大红脸。

只是自从那天过后,就再也没见过那位许庄主了,而他们能住条件这么好的别墅,每月有三百银元的外交津贴,另外治安机构也会在安全问题上给予关照,而这些都是那位许家庄特意吩咐安排下来的,以示对朝廷对大明皇室的重视,可见对他们还是相当照顾的,又想到尿不湿之事。

以上种种,对那位神秘的许庄主,冯久英居然没有了半点的反感与敌视,而是……

不能再想下去了,没有好感,绝对没有好感,臣冯久英誓死忠于皇上!

“冯公公,我们庄主欲见你一面,不知可否有空?”一名白堡的传达官,走进别墅内道。

“有空,咱家有空,现在就跟你前去!”冯久英立刻说道,内心涌出一股期待。

……

白堡,第二十九层楼顶的露台草坪。

这里就是许远约见冯久英的地方,且是单独约见,周围没有他人存在,呼呼的海风噪音也不小,能够避免有人偷听。

“冯公公,许久未见,在这里住的可还适应啊?”两人一见面,许远就开口问道。

“劳烦庄主大人关心,咱家这些时日过的很好,都胖了十数斤。”

冯久英拱手一礼,颇为激动的道,第二次见到这位许庄主,但印象较第一次完全不一样:高大、目光睥睨、岳峙渊渟,身旁似有龙气环绕,面容和蔼,目光平和,但举手投足间,却有种令人无法顽抗的威严。

这种风度、仪态和气势,较紫禁城中那位冯久英见过多次面的年轻皇帝,不知高出多少个级别。

甚至在头顶暖阳的照射下,染上一层圣人般的光晕。

完了,我又在开始比较了,不能比,必须立刻停止!

“冯公公,今日找你没别的事,只是闲聊几句而已,你大可放松对待,不必感到拘束。”许远笑着道。

“庄主大人请说,咱家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冯久英低头拱手道。

“你觉得对一个人而言,是把血脉传承下去重要,还是把理念、理想传承下去重要?”许远问。

“???”冯久英一脸问号,这么高端的问题,叫他怎么回答?

“冯公公,你说对于你这类的无奈成为阉人的宦官而言,什么叫做忠诚?”许远看着远处大海,又问。

“……”冯久英还是听不懂这位许庄主在说什么。

“我觉得是希望,希望就是忠诚,忠诚源于希望,吃饱饭活下去的希望,荣华富贵的希望,掌握权利的希望,这些希望构成了你们的忠诚,让你们愿付出巨大代价,只为抓住这个希望,哪怕成为一把刀、一件工具,也心甘情愿……”许远自问自答的道。

这段话让冯久英眼睛一亮,他不仅听懂了,也说到了他心坎里。

他擦了擦湿润的眼眶,感慨道:“庄主大人说的是,咱家十岁的时候,家里粮食不够吃,爹娘一咬牙把我送进了宫,十八年里不知受了多少委屈毒打,就为了抓住一丝希望,才苦熬到了今天……”

2k

许远点头:“你们这个群体属实不易,每一位都非常人……”

两人就这么拉家常般闲聊着,完全看不出什么异常之处。

且接下来的十多天,许远多次召见这位朝廷派来的联络太监,在白堡的露台草坪连续闲聊多次。

也就在这段时间内,一个十分神秘的部门成立,完全独立于许家庄各部门之外,只对庄主一人负责,且在未来的数十年、数百年里,成为一个令人闻之色变、胆颤心惊的特殊机构,人们私下称之为‘末日’,因为一旦被该机构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