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乡行 > 9、熟悉

从乡行 9、熟悉

作者:饮水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的几日,李中明也慢慢习惯了当下的生活。他对顾府的情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他是给顾府的大郎君顾灵清伴读,而顾灵清也是顾府的嫡长子,他的母亲是府内的当家大娘子胡氏。灵清郎君还有一个一奶同胞的姐姐顾蓉华,也是他们同辈中的大姐。

此外,顾府还有两位姨娘,一位是秦氏,她孕育了顾蕊心和顾灵泽。一位是韩氏,她膝下仅有一位小娘子顾雪见。

府内后院还住着顾老夫人,她已常年不再管事了,一年里不是在休养,就是在道观佛寺吃斋供养。非无有大事,是从不插手府内事务的。

在这一段时间里,李中明除了了解府内事务,便是在努力熟悉侍读上的事务。在与灵清少君相处的时间中,李中明能够感到他还是很好相处的。

虽然灵清郎君出身很好,可是他对学业却实是看的极重。天赋很好,学习刻苦,为学自律,以上便是李中明对他的评价。最为重要的,灵清郎君还是一个为人方正,极明情理的君子。总之,李中明感觉在灵清郎君手下并不难过。

还有就是在这几日的伴读中,李中明发现府内藏书很是丰富,经书子典,诗文歌赋,各式各样,种类极多。

虽然书斋内的藏书并不限制借阅,可是李中明并没有急着翻阅,除了陪同灵清郎君要学习的内容外,还是只专注着自己的九经,只在闲暇之余,精读细读着各本典籍,来丰富着自己的见识和眼界。

还有李中明对于自己的书法也没有放弃,因为府内藏书不仅极多,碑帖也极为丰富。可是,李中明依旧临摹着自己的《宣示表》,只是从藏贴中借出了一份,随身观摩学习。

总结来看,李中明对当下的生活相当满意,也很快进入了熟悉之境,灵清郎君对他也很满意。在学业上,有塾师在。虽然灵清郎君不会向他请教,但是对于九经中的文句和疏义,李中明却能很快回答出来,或很快在经典上翻找出出处,以备咨询。

得益于身为灵清郎君的侍读,李中明也有幸侍立在旁,能够入塾听讲。

“诸位公子,为学需要认真、耐心。虽然各位女公子无需科举入仕,可多学些诗书礼仪,也方便以后持家掌事。而各位郎君呢,你们都是家中的玉树,顾家的以后的前途如何?就要靠你们来维持了……”。

顾府的教习展夫子,在堂下来回巡视着,查看着顾府的各位公子临摹碑帖,练习书法。遇到懈怠的,还会训斥,甚至会用戒尺惩戒。当然,如何教学,他心里是有数的。对待男女公子的功课,他对各位郎君的要求会更高。毕竟,男儿需要顶门立户,延续家族长久。

说到展夫子也是一代大儒,虽然终生未能入仕,可年轻时也是才识不凡的太学生。因为多年应试,却屡试不第,后就熄了心气,只能以教书应塾来养家。然而,世间事总是那么奇妙。虽然他的文运不佳,可是教出的学生却是屡能及第。后来,年岁大了,精力也大大不如从前,便不再执塾。

不过,因为在早年间,展夫子身陷囹囵时,得到了顾府老太爷的帮助,才保全己身。正是这份恩情,再加上顾府的多番诚恳的请托,才答应再次出山执教应塾。

转了一圈,展夫子来到了李中明身后,看着他也在临摹书贴,不过还却是临石摹书。虽然顾府纸墨从不限制李中明使用,可是李中明却是知道,自己不能消耗着别人的钱和物来提升着自己。不然,他心里总会过意不去的。

“你的书法很是扎实,是不是从练字开始,就只临摹《宣示表》呀?”,展夫子突然询问道。

“哦,见过夫子,小子有礼了。”李中明连忙起身行礼。

“啊,你无需多礼,安心继续练习。从你的字迹看,你的《宣示表》练习已经开始有了火候了,而且还很纯正,应该是只学过《宣示表》。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份碑帖的话,可以继续临摹。不过不要忘了前人的《宣示表》,仅是前人的,但你不要忘了,最终还是要有自己的《宣示表》的。”展夫子说完便转身离去。

李中明继续临摹练习,他明白展夫子是什么意思。他是让自己不要迷失了,不要忘了自己。

就这样,随着李中明和展夫子之间越来越是熟悉,他也将平日里积攒的疑问向展夫子求教解疑。后来,当得知李中明以后想应考的是九经科,却不是人人簇拥的进士科时,展夫子也没有小瞧他。

还说,在这段时间里,他能看出,李中明并不是一个天资多么聪颖的读书人,可是在为学上却还是很有毅力的。能够放弃人人投身的进士科,而选择九经科苦读,这很明智,也是符合他自身条件的选择。

从这段时间的经历来看,李中明已经渐渐习惯了顾府的生活。结合着府内的规矩,李中明也调整着自身的作息和习惯。而且拜府内众多资源所赐和郎君的看重,他还学会了一些新的技能。

比如因为郎君每日晨起都要射箭强力,作为伴读,李中明也要在旁陪伴。所以,李中明学会了射箭,还能够每日不限时辰的来此练习。

总之,李中明感觉来到顾府,对他的影响并不大。虽然府内有很多隐性的鸡毛蒜皮和狗屁倒灶的事情,甚至互相争风吃醋的事情,更是屡屡不绝。但是这些都未能影响到他,李中明也从不插手它们。

待在顾府内,李中明就如同一个看客,冷眼旁观着,府内的风风雨雨。或许正是他的这种态度,府内的这些事情也很少来缠绕他。这反而使得,他能够更加专心地为郎君们伴读,能够留下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继续攻读自己的九经经典。

在这种良性的发展下,顾府的主人们对李中明的侍读情况更加满意,也对李中明洁身自好,不随便恣意张狂的行为更加赞赏,使得李中明不仅仅得到了顾灵清的看重,也受到了顾况的注意,这些都使得他的地位在顾府内也更重了,也使得府内仆人也更加尊重他。

对于这些事情,李中明在月末给母亲的回信上都进行了描述,当然对于初期的困难和不适却是只字未提。

最后,拜托了顾三哥给自己邮传书信,并付了一百钱作为他辛苦的费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